大学身自主创业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9
浅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体系、就业环境、资源支持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教育体系存在一定问题。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往往缺乏实际经验和创业能力,主要原因是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策建议是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增加创业实践环节,提供创业导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就业环境的不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
当前的就业环境竞争激烈,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仍然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就业,而不是自主创业。
对策建议是加强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
通过组织创业讲座和交流活动,向毕业生传递创业成功的故事和案例,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资源支持不足也是一个制约问题。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包括资金、技术、市场和人脉等。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这些资源,很难成功开展创业活动。
对策建议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并搭建创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创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素质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自主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和压力,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困难和挑战。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足,缺乏创业意志和坚持的决心。
对策建议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毕业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教育体系、就业环境、资源支持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创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增加创业实践环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毕业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通过这些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成功率,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十篇大学生创业篇1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高峰期,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很多人还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
自己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证明自己的最好途径。
为此,选择创业,具体有以下几点:1、处于“经济”的社会——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可以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不愿意庸庸碌碌,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3、给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这种心态,认为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
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
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
还是自己做老板好。
特别是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创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有的学生,他们的中学同学或是朋友早就中专毕业或是下海,事业已小有成就,而大学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产生创业的想法,为的是“我要过得比你好”。
虽然这并不是坏事,但不能否认,在一些想创业的人中,确实有这种心态。
4、成功人士的触动。
比尔.盖茨等人的名字在大学生中并不陌生,他们的创业经历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5、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时间上的自由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
如果自己创业,时间的掌握上就比较自由。
基于这个原因选择创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没有事还要守在单位里浪费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创了业,就算不睡觉也无怨无悔。
浅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
虽然自主创业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创业,本文将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创业意识不足在校期间,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很少接触到实际的商业运作和管理经验。
这使得毕业生在创业时缺乏必要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容易在没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情况下盲目创业。
2.资金和资源短缺作为初次创业者,很多毕业生身上都存在着资金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他们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和相关的人脉资源,使得创业的过程更加艰难。
3.缺乏市场洞察很多毕业生对市场的洞察力不足,对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缺乏了解,导致很多创业项目的选择不够准确,缺乏市场竞争力。
4.缺乏管理经验由于大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和商业技能,很难在创业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决策,同时也容易出现管理上的失误,影响创业项目的发展。
5.面临的竞争压力随着自主创业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了创业的行列,这使得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变得更低。
二、对策建议1.加强创业教育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意识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班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企业家来校做创业讲座,分享实际创业经验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的情况。
2.提供创业资金学校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创业基金,为有创业想法和计划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和项目评选,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奖励和支持,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3.加强市场调研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创业项目的选择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校做市场分析的讲座,帮助学生提升市场洞察力。
浅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希望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和财富。
自主创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市场竞争激烈、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等,导致很多创业者在初始阶段就陷入困境。
有必要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自主创业。
一、存在的问题1. 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新创业者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不容易。
大量的同行竞争会使创业者难以获得市场份额,甚至会被迫退出市场。
2. 资金短缺很多毕业生自主创业之初,资金来源通常都比较单一,很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的境地。
资金短缺会导致企业无法持续运营,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 管理经验不足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实际企业管理经验,对市场和行业的洞察力也相对较弱。
面对各类管理和经营问题时,他们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4. 缺乏人脉和资源毕业生缺乏与他人建立的商业联系和资源渠道,也没有成熟的商业网络。
缺乏人脉和资源会使得创业者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缺乏可依靠的力量。
以上所述问题,都是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创业者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对策建议1. 提高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大学阶段,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提高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
也需要注重培养管理经验,尤其是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
2. 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寻求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合作伙伴的加入可以大大增加创业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
3. 提升人脉和资源渠道创业者应该主动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多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商业伙伴和资源渠道。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资源支持。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
第一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考虑自主创业。
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创业的主力军。
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也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贡献。
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促进就业。
现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可以不仅能够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创业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和创造力,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创业还可以推动行业竞争和创新,提高行业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加强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多种能力,如策划、营销、管理和创新能力等。
通过创业,在实践中锻炼并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己的成功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对当事人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营造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自主创业利弊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不断被推崇和提倡,自主创业既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是,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利弊两个角度,浅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利与弊。
一、利1.为降低就业压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毕业生往往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或工作难以满足自身理想的问题。
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就业途径,不仅可以减轻就业压力,还能够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
2.提高个人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自主创业需要大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并穿越自己的知识结构边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
自主创业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人才的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3.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自主创业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因为自主创业成功后,其所得收益不仅包含薪资,还包括创业所得收益。
同时,自主创业也能够使大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领域,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出更多独有的价值。
二、弊1.创业风险大创业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这对大学生来说相当具有挑战性,一旦创业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不仅经济损失严重,还会影响到个人的信心,和追求更高目标的自信心。
2.对个人的财务风险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还需要细致的思考。
创业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财务风险,而有些大学生财务意识不够敏锐,经常盲目决策,导致资金短缺而无法继续创业。
3.时间限制创业需要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很多大学生都在读大学期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自己的学历,这会大大限制自主创业的时间,因此,创业需要更长时间的考虑和筹备。
综上所述,在自主创业这条路上有利有弊,创业需要扎实的基础和长远的规划,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支持,需要企业家精神的积累和锻炼。
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创业需要慎重思考,需要更多的参考和咨询,以减少创业者走弯路的风险。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热潮在我国迅速兴起。
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财富积累。
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现状和对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1.创业意愿不断提高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断提高。
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总数达到6.9万个,同比增长36.67%。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同时也有许多政策和支持措施出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2.创业环境逐渐优化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创投机构的不断涌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搭建平台、提供资源、给予资金支持成为了创业者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此外,大学技术、人才、人脉优势成为了创业项目的重要资源,也使得创业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3.创业过程充满困难虽然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环境逐渐优化,但是创业过程中仍然充满了困难。
在经济、法律、人才等方面的挑战,使得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项目往往难以取得成功。
此外,在产品、市场、流程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需要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对策研究1.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应该积极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
通过学习创业课程、参加创业比赛、实习和志愿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
同时,大学生应该多与企业家交流,在创业过程中学习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业成功率。
2.发挥院校储备资源大学作为知识和人才的宝库,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人才。
大学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等方式,发挥院校储备资源的作用。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
3.完善创业扶持机制政府应该完善创业扶持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创业保障金、创业贷款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减轻负担和提供资金支持。
浅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然而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于实际创业运作和管理缺乏了解,导致在创业初期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
对策建议: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注重实践性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实践经验。
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毕业生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实属不易。
对策建议:建议高校毕业生在创业之前要做足市场调研,找准自己的定位,争取有竞争力的优势。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缺乏资金支持。
创业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而很多毕业生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按照心愿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想法。
对策建议: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和创业孵化服务。
高校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还面临着人际关系的问题。
创业需要与各类人员打交道,包括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等,而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策建议:建议高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中还面临着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问题。
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而这就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
现在很多毕业生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对策建议:建议高校引导学生多参与创新项目,鼓励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优选篇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1(一)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1、大学关于创业课程教育相对滞后。
虽然早在1999年国家就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应的调整教学,仍停留在就业教育上面,创业教育的开展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对我国创业环境不了解,创业知识和技能缺乏,也没有带动学生的创业激情。
2、我国创业环境的不完善。
据了解,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与GEM (全球创业观察)对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所做的__中仅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
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包括启动资金__、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
整个社会创业环境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3、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不够。
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的去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
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尤其是在创办传统行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才进行创业的;而一旦失败,常受到来自各方的__压力。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__,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
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__氛围不浓厚。
在面临这些不利因素时我们呼吁__、高校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理念。
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大学生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首先要普遍开展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普遍具备创业意识,普遍认识到创业是必备的谋生__;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而一旦创业失败,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打击很大,所以不能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先就业,着眼于积累社会经验和创业资金,具备条件以后再择机创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如今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跟随着前辈们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
下面是WTT整理的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欢送大家阅读!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篇1调查地点:重庆工商大学兰花湖校区图书馆调查目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选择。
为了理解我校大一学生的创业观念,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认知程度,为我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培养方面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大一学生50人调查范围:各专业,尤其是财经管理类专业调查结果:统计这50人的调查报告,说明当今大学生对创业观念并不深化,想要自主创业的人数只占8%。
而更多的是想要尽快就业的或是在国内考研。
但当提及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时,有74%的人选择了赞同,看来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并不排挤,只是还没有什么创业方案。
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的创业偶像时最多的是马云和俞敏洪,确实这两人在创业方面非常成功。
在提到创业中最关键的因素时有34%的人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非常重要。
同时认为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历是企业中最主要的困难。
占66%的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熟悉的领域去进展创业。
面对创业失败一半的人认为可能是自己的创业方案可行性不够很少人认为是当今创业环境较差。
一、调查结果分析^p创业观念不深化问卷中第1、2、9题中看出,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观念还比拟低下。
虽然74%的学生表示赞同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明显看来更多的选择那么是想要立即就业。
很多人对创业的概念选择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且这件事会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同时给社会带来价值,占了54%。
看来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创业能给社会带来好处。
然而真正施行的人却只占18%,但也是不成熟的。
其原因选择有创业想法的人中,大多数人是还没有想过怎么操作,单单只有想的程度而已。
而且对于国家以及所在省份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局部同学不清楚或只是听说过但不详细理解。
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将调查所得到的基本信息按性别、年龄、专业、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家庭收入来源、社会实践经历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作业样本人群的统计特征信息项目类别人数百分比(%)累计性别男161 53.67%女139 46.33% 100% 年龄19岁16 5.33%20岁85 28.33%21岁122 40.67%22岁67 22.33%23岁7 2.33% 100%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6 2.00%动物科学43 14.33%动物医学69 23.00%水产养殖59 19.67%市场营销48 16.00%信息管理70 23.33% 100% 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农村207 69.00%乡镇35 11.67%县城31 10.33%中小城市18 6.00%省会9 3.00% 100% 家庭收入来源务农156 52.00%教师10 3.33%公务员18 6.00%工人34 11.33%经商32 10.67%其他48 16.00% 100% 社会实践经历校外打工141 47.00%校内打工13 4.33%志愿服务40 13.33%小本创业21 7.00%其他85 28.34% 100% 数据库与信度分析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5[15]读取录入数据,利用SPSS中的分析模块进行基础的统计分析,首先用SPSS-Analyze信度分析模块中进行信度分析。
α信度系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分析方法。
α信度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
研究信度系数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
Devilish(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
由此,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最好在0.80以上,0.70至0.80之间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对问卷的符合程度的33个项目计算Cranachα系数,见表2所示。
发现总量表的Cranachα系数为0.701,大于0.70,达到了相当好的信度值,说明学生对问卷的回答一致性较高。
表2 问卷的符合程度的Cranachα系数Cranach,sCranach,s Alpha BasedAlpha OnStandardizedItems N of0.701 0.714 33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种多元统计技术,它的目的是从为数众多的可观测的“变量”中,用统计方法概括和推论出少数的“因子”。
用最少的因子来概括和解释大量的观测事实,从而建立起最简捷、最基本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16]。
因子描述统计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软件输入到电脑中,进行描述统计,以了解本次调查分析的基本情况。
表3给出了被试总共300人对33个变量问答信息的平均数、标准差。
从表中可以看出S15变量赞同度最高,其平均值达4.287,标准差0.730;S14其平均值达4.143,标准差0.696;S13其平均值达4.063,标准差0.726。
结合问卷中的问题“S15在创业过程中,我会不时地向创业成功人士学习”,“S14 自主创业不确定因素很多,我需要多结交朋友,争取帮助”,“S13 如果他人和周围的弱势群众遇到困难,我会尽力去帮助他们”。
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整体水平很高,而且很集中。
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认识到了创业是服务于社会,要去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了去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我;认识到了向成功人士学习的重要性。
这与前几年,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不面向社会创业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表中可以看出S17变量赞同度最低,其平均值达2.383、标准差1.123。
结合问卷中的问题“S17 起点低、规模小,创业过程中不存在领导的问题”这里有意设计了负面的说法,但调查结果是正面的。
这个问题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认识到创业中领导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意见很分散。
表3 调查问卷的统计描述变量平均数标准差分析人数S1 3.810 0.837 300S2 4.104 0.721 300S3 4.030 0.794 300S4 4.010 0.952 300S5 3.910 0.867 300S6 3.257 1.176 300S7 3.823 0.981 300S8 2.767 1.109 300S9 3.973 0.842 300S10 2.849 1.014 300S11 3.367 0.994 300S12 4.160 0.750 300S13 4.063 0.726 300S14 4.143 0.696 300S15 4.287 0.730 300S16 1.973 1.139 300S17 2.383 1.123 300S18 3.740 1.056 300S19 3.417 0.945 300S21 3.903 0.768 300S22 3.740 0.888 300S23 3.983 0.753 300S24 3.399 0.967 300S25 2.533 1.116 300S26 2.686 0.938 300S27 2.957 0.835 300S28 3.200 0.903 300S29 3.103 0.869 300S30 3.533 0.979 300S31 2.943 0.988 300S32 3.013 1.036 300S33 3.350 0.937 300调查数据的KMO和Bartlett's 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所有变量进行检验,其目的是用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过KMO和Bartlett's 检验法检验相关矩阵,以考察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数据的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详见表4。
表4 创业问卷的KMO和Bartlett's考验Kaiser-Meyer-Olin 考验0.730Bartlett's考验卡方X2 2252.268Df 528Sig .000KMO是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比值,最大接近1,KMO值的大小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多少。
KMO值越大越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的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研究的KMO值大于0.70。
是还好的程度如表4所示,KMO值为0.730,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同时Bartlett's检验结果表明,显著性水平P=.000,即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且相关矩阵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相关矩阵,适合做因子分析。
抽取公因子的个数分析我们对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公因子,通过特征值、贡献率和碎石图三种判定法,确定抽取公因子的个数。
表5为大于1的因素特征及其贡献率。
表5 大于1的因素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因素特征值贡献率% 累加贡献率 % 旋转后的特征值1 4.142 12.553 12.553 2.7212 3.586 10.865 23.418 2.4173 2.285 6.924 30.342 2.3394 1.835 5.560 35.903 2.2855 1.514 4.589 40.492 1.8996 1.505 4.561 45.053 1.8477 1.209 3.663 48.716 1.8238 1.166 3.533 52.249 1.6149 1.057 3.204 55.453 1.353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9个,但是因子7、8、9的贡献率小于4.500,所以可以把这三个因子去掉,6个因子的贡献率合计45.053%可以由6个潜在因子解释。
图1 调查数据的碎石图图1为本次调查研究的碎石图。
通过碎石图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前9个点的特征值大于1,而前六个点特征值清晰。
所以,从碎石图上可以选取6个因子。
结合表5,如果取6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45.053%,为中等水平的覆盖率,我们决定抽取6个因子做为的研究结果。
因素负荷矩阵旋转分析决定因子抽取个数后,本研究采用了方差最大法,对负荷矩阵进行旋转,使数据向0和1两极分化,得到了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
笔者在进行旋转法的选择时,采取了方差极大法和斜交旋转的对比分析[17],结果显示采用正交和斜交的方法所得的因子与变量的关系相差不大。
因篇幅有限,斜交方法就不在此说明了。
表6 方差极大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因素 1 2 3 4 5 6 S7S2S3S4S5S6S8S18 0.576 S10 0.624 S11 0.657 S12 0.759S13 0.507S14 0.795S15 0.726S16 0.616S17 0.755S24 0.604S20 0.598S21 0.751S22 0.755S23 0.579S26 0.778S27 0.787S28 0.779S30 0.642S31 0.538S32 0.592S33 0.611注:抽取方法:主成分抽取法旋转法:方差极大旋转旋转反复迭代25次结果显示:因子1支配的题项有: S12、S13、S14、S15;因子2支配的题项有:S20、S21、S22、 S23;因子3支配的题项有:S16、S17、S24;因子4支配的题项有S26、S27、S28;因子5支配的题项有:S30、S31、S32、 S33;因子6支配的题项有:S11、S18、S10。
因子命名通过因子分析的探索性研究,从33个变量中找出6个潜在因子,我们认为这6个因子是三年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认知因素。
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上述6个因子对大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创业的影响作用,我们按照题项的主干内容对其进行了因子命名,生成了6个新的变量名,分别为:1社会融合能力因子、2创业动机因子、3领导沟通因子、4创业政策知识、5创业意识,6创新突破。
结果见表7所示。
表7 变量与因子的关系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因子5 因子6变量S12 S13S14 S15S2 S3 S20S21 S22S23S16、S17、S24S26、S27、S28S30、S31、S32、 S33S11、S18、S10因素命名社会融合创业动机领导沟通能力创业政策创新意识创新突破经过归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研究的每个变量只接受一个潜在因子的影响,没有交叉支配,且一个潜在因子至少支配2个变量,没有单变量的潜在因子出现,表明各因子具有比较明确的归因意义。
在校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认知程度的分析与讨论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涵尚未见有关的研究,这是本研究的基础前提。
在本文中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 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 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 在有限的环境中, 努力创新、寻求机会, 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