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市产业技术重大攻关计划未来产业关键技术专题立
- 格式:pdf
- 大小:246.58 KB
- 文档页数:4
附件9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为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高端装备供给保障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本方案,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取得重大突破,关键零部件及制造工艺设备水平明显提升,研发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有效满足石化、冶金、建材、轻纺、汽车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两千万吨炼油装置大型压缩机组实现首台(套)示范应用,4500型涡轮压裂车实现产业化,大型化智能化连续炼铜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成功,大全张高速多色平版印刷机投入批量生产。
二、主要任务(一)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精密仪器仪表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加快创新产品示范应用,为石化、1冶金、建材、轻纺、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提供装备保障。
石化重大技术装备。
重点研发两千万吨炼油成套装备、百万吨级以上乙烯成套装备、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4500型涡轮压裂车、18兆瓦集成式压缩机、负压欠平衡钻井装备、百万吨级低阶煤快速热解装备、8.7兆帕以上大型水煤浆气化装备、大型干煤粉气化装备、特大型空分装置、沙漠超深井快速移运特种钻机、150万吨/年PTA装置用压缩机组等装备。
冶金重大技术装备。
重点突破高效节能长寿命高炉综合冶炼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冶炼技术、在线及离线热处理控制技术、全流程质量稳定控制技术、绿色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技术等技术、全流程设备状态监测预报与稳定运行控制技术。
重点研发不锈钢冷轧复合生产技术装备、薄带铸轧成套装备、大型化智能化连续炼铜装备、大型锌电解自动化成套装备、高效水平磁系高梯度磁选机等装备。
建材重大技术装备。
重点研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生产线、高性能氮化硅陶瓷制品生产装备、大型干法超细粉体生产线、钢化真空玻璃生产装备、高世代显示屏用基板和盖板玻璃生产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玻璃生产关键装备、全自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2材料(LFT-D)模压生产设备等。
附件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智能机器人和装备制造”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启动实施“智能机器人和装备制造”重大专项,现发布2018、2019年度项目指南。
本专项实施目标是:一是突破智能机器人感知、人机共融、多机协作等重大前沿技术,为提升我省机器人智能水平进行前沿技术储备;攻克高性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软件工具、测试/安全与可靠性等共性技术,提升国产机器人的竞争力;鼓励企业采购和使用国产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推进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规模及创新应用领域。
二是突破智能装备制造和精密制造的前沿技术,为提升我省智能制造水平进行前沿技术储备;攻克高性能模具、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端液压件与密封件、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等核心零部件,提升国产智能装备制造的竞争力;推动精密制造行业和制造加工企业采购和使用国产智能制造设备,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推进国产智能装备的产业化规模及创新应用领域。
本专项实施期3年。
2018~2019年,本专项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拟在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领域进行重点支持,按照前沿及共性技术、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及应用示范三个层次启动9个专题。
前8个专题共设22个项目,专题9为开放性课题。
前7个专题除特别说明外,每个项目一般仅支持一项;技术路线明显不同而又在评审中排前两位时,经专家论证可都纳入并行支持;评审专家经评议认为项目申报质量都未达指南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时,可都不支持。
专题8拟支持2-4项。
专题9开放性课题同一技术路线、方向仅支持一项,支持总项数不超过5项。
专项统一以项目为单位申报,项目实施一般为3年,研究内容除特别说明外必须涵盖该项目下所列的全部内容,项目完成时应完成该项目下所列所有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参研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
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品,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技术复杂、研究难度大、关联度高、成套性强。
大力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经过30多年的努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支撑并促进了能源、石化、冶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极为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新一轮国际分工对制造业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更加激烈。
我国制造业的重点产业所需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核心设备仍有待突破,尤其是关键核心设备的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一批重大工程和国内产业亟需的关键核心设备还处于空白状态,核心技术尚未掌握,甚至长期依赖进口。
这些装备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关联度高,与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亟待填补的短板,也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
针对我国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制造方面存在产业基础不牢、创新能力不强、产需对接不畅等问题,重大技术装备需要创新发展,需要与用户行业紧密融合,需要加强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等产业环节的合作攻关。
为加快提高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水平和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满足制造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需求,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结合制造业发展现状和现有基础,以及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按照市场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一定核心技术、有望短期内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的标准,针对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拟将专项支持重点聚焦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示范应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重大技术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示范应用。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8•【字号】穗府办规〔2023〕12号•【施行日期】202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府办规〔2023〕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8月28日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家核心软件发展先导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打造世界软件创新名城,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发展方向(一)铸造软件新底座。
大力推进核心软件技术攻关,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测试支撑等基础软件研发,促进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工控安全等工业软件产品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打造“通用+行业”适配体系,加快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
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开发框架。
加快元宇宙、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软件技术研发。
推进新型密码、数据保护、高级威胁防护、态势感知、追踪溯源和响应恢复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攻关。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二)打造软件新平台。
1⼴州市⾼层次⼈才认定办理须知附件⼴州市⾼层次⼈才认定办理须知根据《关于印发〈⼴州市⾼层次⼈才认定⽅案〉〈⼴州市⾼层次⼈才服务保障⽅案〉和〈⼴州市⾼层次⼈才培养资助⽅案〉的通知》(穗组字〔2017〕98号)、《⼴州市⾼层次⼈才认定申报指南》(穗⼈才领字〔2018〕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现就⼴州市⾼层次⼈才认定申报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关于申报认定的有关条件(⼀)在我市市属单位(含⾮公有制单位,下同)全职⼯作⼈员应同时满⾜以下条件:1. 在申报单位所任职岗位与本⼈专业技术领域相关,并与申报单位签订3年以上全职劳动合同(聘⽤合同、聘⽤协议)。
2. 申报单位为事业单位的,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之⼀:(1)⼈事档案关系在申报单位。
(2)有连续9个⽉以上通过单位在穗缴纳社保的新近记录。
(3)有连续9个⽉以上通过单位在穗缴纳个⼈所得税的新近记录。
3. 申报单位为⾮事业单位的:(1)申报⼈应有连续9个⽉以上通过单位在穗缴纳社保的新近记录。
其中,国籍为与我国签订双边社保互免协定的国家的⾼层次⼈才以及经我市⼈才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海外⾼层次⼈才引进计划”⼊选专家,在申报认定时如未在穗缴纳社保,应有连续9个⽉以上通过单位在穗缴纳个⼈所得税的新近记录。
(2)申报单位应在穗注册登记并连续纳税2年以上(⽆在穗纳税记录的,应在穗注册登记满3年)。
(⼆)来穗⾃主创业⼈员应同时满⾜以下条件:1. 所创办企业的主营业务或主要产品与申报⼈专业技术领域相关。
2. 所创办企业在穗⼯商注册登记,并连续在穗纳税满2年以上(⽆在穗纳税记录的,应在穗⼯商注册登记满3年)。
3. 申报⼈在企业⼯商注册登记时应为企业股东或权益⼈,且在申报认定时有连续9个⽉以上通过企业在穗缴纳社保的新近记录。
其中,国籍为与我国签订双边社保互免协定的国家的⾼层次⼈才以及经我市⼈才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海外⾼层次⼈才引进计划”⼊选专家,在申报认定时如未在穗缴纳社保,应有连续9个⽉以上通过单位在穗缴纳个⼈所得税的新近记录。
2018年度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申报指南一、工业高新技术领域(专题一—专题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技术产品开发为主要任务,着力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专题一:新型电子信息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103)(一)研究内容。
1.重点项目:重点支持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等方面关键技术攻关与新产品开发。
2.面上项目:支持信息安全、物联网应用、关键元器件、智能家电、制造业信息化等方面关键技术攻关与新产品开发。
(二)研究目标。
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发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
(三)申报对象。
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
(四)支持强度。
重点项目支持额度100万元/项;面上项目支持额度30万元/项。
专题二:先进制造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104)(一)研究内容。
1.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智能工业机器人、微纳制造关键技术及关键产品研发。
2.面上项目:支持以材料、工艺与结构一体化主的3D 打印技术及装备;支持以精密光栅尺、精密直线导轨、精密直线电机/音圈电机及驱动器、高响应运动控制器为代表的高精度运动平台、数控一代产品主要功能组件研发。
(二)研究目标。
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发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
(三)申报对象。
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
(四)支持强度。
重点项目支持额度100万元/项;面上项目支持额度30万元/项。
专题三:新材料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105)(一)研究内容。
1.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新型印刷显示与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建筑节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关键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2021年3月第2期36而在我们PCB 同仁眼中的她:更是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是的,这位广东工业大学的女博士出生于1994年,今天不过27岁,却已与PCB 行业有7年的缘分。
7年的时间,她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撰写的论文被评为PCB 论文金奖,研究成果还被企业广泛应用。
对于她,很多业内人士并不陌生,她就是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欣。
《印制电路资讯》(以下简称“资讯”):您好,请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和与PCB的缘分。
黄欣:我在2014年9月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2017年就读本校的博士研究生,目前是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PCB 微细加工方面的科研工作,硕士和博士指导老师均为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广东省印制电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成勇教授。
可以说我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活与PCB 密不可分。
在王成勇教授的指导下,我硕士期间主要进行PCB 机械微细加工技术研究,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她在校期间从事PCB 微细加工研究,一有机会,便跟随导师到各PCB 制造及上下游企业交流学习,并深入企业开展研究工作,至今已走访三十多家企业。
一心向学 纯粹于当下——专访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编者按:“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是广东工业大学的校训,一届届的广工学子从校园到社会,践行着这八字校训,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广工学子正是典型代表,她严谨认真,她睿智博学,她努力奋进,一心钻在实验室,纯粹亦如她!老师眼中的她:是优秀的代名词;朋友眼中的她:是最佳伙伴;同学眼中的她:是学习的榜样。
只因她工作上认真严谨,既能运筹帷幄,又能细致入微,且能言善辩;生活中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细腻体贴,自身兴趣爱好广泛。
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37PCB InformationMAR 2021 NO.2基础研究能指导工艺研究,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前瞻性研究是未来技术可能发展的方向或者具有开创性、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发展。
关键技术项⽬指南及申报要求2018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指南及申报要求(征求意见稿)2018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将围绕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实施,进⼀步强化⽬标导向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着⼒加强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和重⼤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具有⾃主知识产权的核⼼技术,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点,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和⽀撑优势产业整体提升。
⼀、⽀持重点1.加强战略⾼技术前瞻部署。
跟踪世界⾼技术发展趋势,⾯向江苏未来发展,聚焦⼈⼯智能、智能机器⼈、未来⽹络与通信等产业技术前沿领域,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获取⾃主知识产权,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点。
围绕电⼦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瞄准⾼端环节和关键节点,⽀持核⼼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研发,提升产业⾼端发展⽔平。
⽀持节能减排、军民融合、制造业信息化、⽂化科技创新等共性技术研发,提⾼产业整体竞争⼒。
2.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动计划,⿎励创新型领军企业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联合多个研发单位开展基于交叉学科的前沿技术研究,形成原创性技术成果。
⽀持科—1 —技型拟上市企业开展⾯向应⽤的重⼤技术研发,为加快上市步伐提供科技⽀撑。
引导⾼新技术企业加强关键核⼼技术研发,提升⾃主创新能⼒。
优先⽀持创新型企业、⾼新技术企业、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有企业以及近年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申报项⽬。
3.优化区域产业创新布局。
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动计划,⽀持苏南国家⾃主创新⽰范区建设,引导⾼新区以及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加强前瞻性技术部署,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区⼀战略产业”布局。
引导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突破产业核⼼技术,形成“⼀县⼀主导产业”布局。
引导创新型试点乡镇围绕特⾊产业,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形成“⼀镇⼀特⾊产业”布局。
4.强化产学研联合和⼈才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