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写作——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校教案--集体备课】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知识目标:1.识记、理解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能够结合语境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
2.掌握重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3.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5.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能力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要点,能概括故事情节。
2.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3.复述法、质疑阅读法、组内讨论探究法。
情感目标:1.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教材分析:探险,既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又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它表明了我们对探险这一过去被人们相对忽视的人类文化活动的价值倾向。
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精神。
《伟大的悲剧》写的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壮烈覆灭的故事。
作者饱含感的情,以优美的文字再现了发生在那茫茫南极冰原上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类的价值是什么?《太空一日》叙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太空一日的紧张和惊险,以及看到的太空奇景和所遇到的神秘的敲击声等故事,表现了英雄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意志、献身的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带上她的眼睛》通过“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的故事。
意在表达上帝给了我们双眼,我们就有义务好好使用它们。
我们既然可以朝气蓬勃地活在这世上,就证明了我们拥有洞察世界的能力。
毕竟,对于那些永远都无法触及光明的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这个世界黯然无色。
写作课:语言简明【学习内容】单元写作:语言简明【学习目标】1.学习语言简明的方法,并学会正确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2.努力提高在平常生活中说话简明清楚,连贯得体的水平。
3.运用简明的语言写作,培养良好的用语习惯。
【学习难点】努力提高在平常生活中说话简明清楚,连贯得体的水平。
【学习重点】学习语言简明的方法,并学会正确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培养良好的用语习惯。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语言简明同学们,听这句话“他手指头上戴着金戒指,嘴里叼着一支烟,”听完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发现句中有多余的成分,并指出来“手指头上”“嘴里”,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句话不简明。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则以“他手指头上戴着金戒指”为例,让学1生明白“手指头上”是多余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嘴里”也是多余的)一句简单的话,却有这些多余的内容,使语言不够简明。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语言简明(板书)。
二、示例指导——明确技巧1.示例学习(1)修改下面几段话,概括让语言简明的技巧。
a.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
很多人围上去看。
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
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示例: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
打开书,里面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b.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了妈妈的眼角。
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店里,想给妈妈买支眼霜。
各种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更让我感到囊中羞涩。
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少钱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
修改示例:这一段写我去商店给妈妈买眼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文中划线句子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不明了,应该删掉。
c.下边这个句子就有些啰嗦,请和同学讨论,看看应该怎样修改。
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包括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题材各异,有传记文学、科幻小说以及笔记小说。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等人为探险事业而牺牲的事迹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杨利伟的《太空一日》,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
航天员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英雄气概,以及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仰。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兴趣。
纪昀的《河中石兽》读来饶有趣味,又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检验真理的正确标准。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理解并体验到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中的伟大价值,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
本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旨在让学生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学会修改习作,使语言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旨在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规范用字的能力,增强对广告词、对联的欣赏能力。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训练并掌握“快速阅读”这种基本的阅读技巧。
课外古诗词诵读意在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讽喻诗、哲理诗和写景诗,了解诗歌的写作目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让学生尝试并逐步学会运用这种阅读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21 伟大的悲剧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
2.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3.关注文本令人难忘的细节,理解文本表现出的人物崇高精神品质。
4.学习团结协作,勇于为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1月,他们在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学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
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全文,了解作者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位大师》等。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梳理脉络情节。
明确: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2.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明确: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失望之悲、死亡之悲等。
3.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明确:请学生自主归纳出“伟大”的含义: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4.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六要素)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牺牲的故事。
目标导学三:分析细节,品析人物1.斯科特一行返程之行面临着哪些困难?明确: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2.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你从中总结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将具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一下人物的特点。
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课标依据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简明却意蕴丰富的表达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体会“简明”的内涵。
2.通过案例正反对比,了解语言简明在作文中的重要意义。
3.学习名家作品,从中掌握开头简明的写作方法、4.修改往日习作或现场书写文章开头,进一步落实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及重点1、了解语言简明的重要性。
2、辨别什么是“套话”“不真实”,“无意义”“表意不明”······的写作。
3、诵读名家经典,了解简明而精致的写作方法。
4、试写简明开头并做简要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觉得自己会说话吗?《西游记》里面,你怕听谁说话?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话多的人。
俗话说的好:“癞蛤蟆从夜晚叫到天明,不会引人注目;公鸡只啼鸣一声,人们便起床干活。
”因此,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什么叫简明?简明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1、不啰嗦,不重复。
——简简单单2、表述清晰,明白易懂。
——明明白白二、片段分析案例1 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谁没有享受过母爱呢?相信每一位对于这个题目都有很多话,下面就是我要说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为写而写案例2 面对母亲的目光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
不真实,矫情案例3 变化在初中的两年学习生活里,我们的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她为了把我们从不懂事的顽童,教育成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曾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从不大吼大叫,当有同学生了病的时候,她就像慈母一样去爱护、照管他。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学案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导学目标】1.了解语言运用部分的考试命题特点。
2.了解掌握语言运用简明的原则及方法并尝试运用。
3.学习语言运用的基本技巧,提高判断力。
4.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是多读。
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
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
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
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
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
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
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就拂袖而去。
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
”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
”也扭头就去了。
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有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呆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
”拔脚就走。
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生活中,离不开语言表达的简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整体备课教案一、单元内容及主题:本单元包括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牛汉的现代诗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科学小品文《马》和蒲松龄的寓言《狼》,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马的世界。
主题是: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感悟动物可贵精神的情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本单元内容都涉及动物。
或写动物特点,或写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有自省,有震撼,有嘲讽。
2、知识结构:本单元内容涉及常用的字词积累,对比手法应用,象征手法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等,既有字词积累,又有阅读与写作的学习。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和水平:继续抓好基础训练,学习积累常用的词语25个左右;词汇积累60个左右。
提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水平。
2、过程和方法:在整体感知各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在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中,学习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收集资料,了解马的相关知识、历史作用、艺术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并理解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的可贵精神。
体会对比、象征的写法特点,练习细致描写的方法。
五、单元教学设想、概述及所针对的课程标准和过程1、《猫》中,虽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者的思想感情。
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一种丰富的情感。
学习课文时,要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去发掘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能够组织学生练习仿写。
2、《斑羚飞渡》是一篇是人心灵受到震撼的文章,能够借助画面、音乐来创设教学情境。
文中描写斑羚飞渡的场面非常精彩,能够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感知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如何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作出了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壮举。
第六单元写作
语言简明
【导学目标】
1.了解语言运用部分的考试命题特点。
2.了解掌握语言运用简明的原则及方法并尝试运用。
3.学习语言运用的基本技巧,提高判断力。
4.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是多读。
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
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
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
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
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
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
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
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就拂袖而去。
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
”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
”也扭头就去了。
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有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呆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
”拔脚就走。
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生活中,离不开语言表达的简明。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1.语言简明
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啰嗦,无歧义。
(1)三个避免
避免啰嗦——不说废话
避免歧义——防止误解
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
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
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
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
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3)怎样做到语言简明呢?
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在没有特殊表达式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还要注意不要堆砌词语。
2.案例解析: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交流点拨】“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
由于③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显然是重复了,又必须删除。
⑨处“多方面的”和⑩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有些重复,因此这两处也必须删去一处。
这样,答案应该是:①(或②)、⑥、⑨(或⑩)。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践说练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好奇心特强,正因如此,我们才努力去获取知识,请以“好奇心”为话题写篇作文,要注意语言简洁明晰。
(1)要认真审题。
弄清题干的每一个字,明确要求我们写什么。
(2)要精心选材。
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然事件,都必须具有典型意义。
(3)重组材料,确定要点。
要分清主次。
主要材料要详写,对次要材料要学会概括。
(4)要有真情实感。
在叙事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字里行间,在适当之处或议论、或抒情,使主题得到升华。
(5)要有新颖别致的开头和结尾。
注意段落的过渡和呼应,特别是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6)人称统一、线索明确。
记叙文可用“你、我、他”三种人称,但如果题目要求使用某种人称,则必须遵循要求;叙事类记叙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叙述。
在好奇中成长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总与它形影不离。
上课时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
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
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
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
台。
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
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侧目看了看同学们,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好奇心,但都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它是老师的东西。
既然走上讲台了,没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对自己说。
“嘿,你看看,上面写什么!”一位同学两眼放着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
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你,去帮我把风。
”我嘱咐那位同学。
“好的,放心吧。
”说着他冲出教室,站在走廊上东张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转悠。
我放心地迈开大步,走上讲台,微眯起双眼,瞄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心思细腻,不够坚强,要注意不能过于责备她。
”
“××(我的名字),有小聪明,却不踏实,要善意引导,不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
翻过一页,“今天××同学考试作弊,我责备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团,该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
又翻过一页,“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学校太忙,记得提醒孩子外婆来家照看他。
”
“过不久,我的孩子们要高考了,我该怎样鼓励他们呢?”
……
我不再往下翻,这是老师的日记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师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她多少个日夜为我们操劳,有多少个难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为大家,连孩子病了她都无暇顾及?她又是何等地坚强,用她严厉的外表来掩藏她炽热的心?她的身躯为何日渐消瘦,她的双鬓为何日渐斑白?此时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老师,她用真诚磨炼我们这一颗颗沙砾,使我们成为光彩熠熠的珍珠。
我用好奇心换得了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
谢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名师点评】范文围绕着“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展开,跌宕起伏的叙事,传神入化的描写,细
致入微的矛盾心理,微妙起伏的情感变化,体现了本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洁、明晰的写作要求。
但是,作为考场作文,文章在用词造句、细节描写等方面,依然有待斟酌和改进。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践说练。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