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125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理解掌握的内容:明白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是遗传三大定律的基础;认识到细胞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与遗传基因分配的关系;理解高等生物的配子的形成、受精过程、生活周期和世代交替等现象的遗传本质。
2.教学重点难: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过程、意义及其特点,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Morgan 证实和发展了该学说,遗传学的发展始终与细胞学密切相关.地球上除了病毒和噬菌体等最简单的生命类型外,其它生命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在所有生命活动中繁殖后代是生物体得以世代延续的一个必要环节,而只有繁殖后代才能表现出遗传和变异,适应和进化等重要的生命现象。
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不同,然而无论是油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经过生物学家大量的研究发现,认识到其中细胞核是一遗传的信息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所以学习遗传学必须具备一些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学基础知识,首先要了解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一染色质染色质chromatin: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质丝(核蛋白纤维):10nm,含有一条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 染色质是由染色质丝(或称核蛋白纤维丝)组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分裂期: 核蛋白纤维丝经螺旋化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染色体。
1.间期染色质的类型(1)常染色质(euchromatin):染色质的主要成分,间期染色浅,分裂期染色深。
-----在细胞分裂间期,常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呈高度分散状态,伸展而折叠疏松(典型包装率1000倍), 通常呈30nm 纤维和疏松的环状结构,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
其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的早期和中期–----常染色质是进行活跃转录的部位,可以用3H-uridine 瞬时标记,显示出转录活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