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 08-09 3。2元
- 格式:pdf
- 大小:494.92 KB
- 文档页数:32
通信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典型教案二、第二章第二次课一、要紧教学内容本次课要紧讨论并联谐振回路的接入特性及单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要紧内容有:2.2 谐振回路的基本特性2.2.3 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分析实例2.3 单调谐放大器工作原理——重点小结思考题作业二、教学重点1、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2、单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三、教学难点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及阻抗变换四、教学内容2.2.3 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信号源与负载直接并在L、C元件上会存在下列三个问题:(1)R S与R L影响品质因数Q L,R S与R L越小,谐振回路Q值下降越多,通常不能满足实际要求;(2)信号源与负载电阻常常是不相等的,即阻抗不匹配。
当相差较多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可能很小;(3)信号源输出电容与负载电容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C S与C L相关于C越大,影响越大。
在实际问题中,R S、R L、C S、C L给定后,不能任意改动。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使用“阻抗变换”的方法,使信号源或者负载不直接并入回路的两端,而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变换电路,把它们折算到回路两端。
通过改变电路的参数,达到要求的回路特性。
常见的阻抗变换电路形式有:•互感变压器接入方式•自耦变压器接入方式• 电容抽头接入方式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阻抗变换电路。
1、互感变压器接入方式互感变压器接入电路如图2-10所示。
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就是回路的电感线圈,副边线圈接负载R L 。
设原边线圈匝数为N 1,副边线圈匝数为N 2,且原、副边耦合很紧,损耗很小。
根据等效前后负载上得到功率相等的原则,可得到等效后的负载阻抗 R L ’。
设1-1' 电压为U 1 ,2-2' 电压为U 2,等效前负载上R L 得到功率为P 1,等效后负载上R L ’得到的功率为P 2,由P 1=P 2,即'2122LL RUR U =可得到等效后的负载阻抗221'⎪⎪⎭⎫ ⎝⎛=U U R R L L 。
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CH教案章节:第一章通信电子线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 熟悉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通信电子线路的定义和作用。
2. 通信电子线路的组成要素。
3. 通信电子线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4. 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
5. 通信电子线路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3. 利用图表和图像,帮助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具体的通信电子线路实例。
3. 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教学资源:1. 教材《通信电子线路》。
2. 教学课件和图表。
3. 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通信电子线路技术发展。
教学步骤:1. 引入通信电子线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讲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包括发射器、接收器、信道等。
3. 分析通信电子线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信号传输速率、误码率等。
4.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通信电子线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
5. 讨论通信电子线路的发展趋势,包括无线通信、光通信等方向。
教案章节:第二章通信电子线路的传输特性教学目标:1. 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传输特性。
2. 掌握传输特性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3. 能够运用传输特性优化通信电子线路设计。
教学内容:1. 通信电子线路的传输特性概述。
2. 传输特性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传输特性对通信电子线路性能的影响。
4. 传输特性的优化方法。
教学方法:1. 采用示例法,讲解传输特性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2. 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掌握传输特性的优化方法。
3. 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不同传输特性对通信电子线路性能的影响。
电子行业通信电子线路习题答案1. 简答题1.1 什么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是指用于实现信息传输和通信功能的电子线路,主要由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电连接件等组成。
通信电子线路在电子行业中起到连接和传输信号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话、手机、电视、无线通信等领域。
1.2 通信电子线路的分类有哪些?通信电子线路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按照传输信号的特性分类:模拟信号线路和数字信号线路; - 按照信号的传输介质分类:有线通信电子线路和无线通信电子线路; - 按照线路的功能分类:发送线路和接收线路; - 按照线路的复杂程度分类:简单通信电子线路和复杂通信电子线路。
1.3 通信电子线路的设计原则有哪些?通信电子线路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保证信号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稳定,防止信号失真和衰减; - 信噪比的优化:尽可能降低噪声对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的清晰度; - 电源电压的稳定性:保证电子线路的供电电压稳定,防止电压改变对线路性能的影响; - 线路的抗干扰性:提高线路的抗干扰能力,防止外界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 成本效益的考虑: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电子线路的经济效益。
2. 计算题2.1 问:已知某通信系统的发送端输出电压为1V,发送端电阻为100Ω,接收端电阻为200Ω,求在接收端的电压。
根据电压分压原理,接收端的电压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发送端电压 / (发送端电阻 + 接收端电阻) * 接收端电阻= 1V / (100Ω + 200Ω) * 200Ω= 0.67V所以,在接收端的电压为0.67V。
2.2 问:某通信系统的信号频率为10kHz,已知信号衰减值为-30dB,求信号经过多少米后衰减30dB?根据信号的传输特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衰减,衰减的大小与信号的频率和传输距离有关。
已知信号衰减值为-30dB,即信号的功率衰减了10(-30/10)=10(-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