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蚕姑娘》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5
《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蚕姑娘》,理解课文内容及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及对动人民的尊敬和感恩。
二、教学准备课文《蚕姑娘》的PPT或图片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蚕茧、丝绸制品等实物或图片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头饰、服装等)蚕的生命周期模型或卡片观察记录表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蚕茧和丝绸制品,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丝绸是如何制成的吗?”2.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文主题。
(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 课文介绍:简单介绍蚕的基本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三)学习课文1.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
2. 字词解析:解释课文中的生僻字和新词,如“蚕”、“茧”等。
3.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深入探究1. 观察讨论:展示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蚕的变化。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蚕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用表演的形式展现。
例如:第一组扮演蚕卵,展示孵化过程。
第二组扮演幼虫,模拟吃桑叶和成长。
第三组扮演蛹,表现蛹的静止状态。
第四组扮演成虫,展示产卵和生命周期的结束。
3.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蚕的生命周期模型或卡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加深对蚕生命周期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 科学探索:讨论蚕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如丝绸的制作和用途。
展示丝绸制品,让学生触摸感受。
2. 艺术创作: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蚕的生长过程,或者制作与蚕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用纸制作蚕茧模型。
3. 情感体验:分享劳动人民养蚕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3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蚕桑叶从此瘦钻出换上卵茧(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蚕姑娘》这篇课文中的内容,包括主人公、情节背景、故事情节等。
2.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掌握基本语言规范。
3.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蚕姑娘》课文的主要情节。
2.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以及人物感情的转变。
2.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技巧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播放一段有关蚕丝生产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蚕丝的好奇心,增加对故事情节的期待。
- 教师向学生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蚕丝是从蚕茧中提取的。
2. 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蚕姑娘》这篇课文,并简单叙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边读边指导学生听、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子表达。
3.学生可以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可在朗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发音不准或语调老套的错误。
3. 理解与讲解环节1.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解释生词和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4. 回答问题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如: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 拓展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蚕丝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2.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有关新知识的资料,并在下一堂课时进行分享交流。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2.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对老师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后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蚕姑娘》故事复述一遍。
2.可以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可以在下一节课上,安排学生分享拓展阅读中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蚕姑娘》的主要情节,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从而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句型。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蚕姑娘》导学案设计者:钟山县实验小学陈梅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桑、盖、蚕”三个上下结构的字以及左右结构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背诵课文。
3、体会课文语言生动,抓住段落特点学习背诵。
二、预习导学1、自学提示: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把生字在文中标注出来!快乐闯关:卵.瘦.茧.蛾.蚕姑娘...桑.叶新旧.换.上发胖.盖.房不响.蚕床.2、小组合作:组内分小节....。
...读课文,标出蚕姑娘...的变化过程3、再读课文,我能说出蚕姑娘的变化过程!(温馨提示: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三、学习研讨1我最棒,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蚕从卵变成蛾经历了哪些过程?2:从___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___又___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
第一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比一天________,最后变成四、检测反馈1. 先观察课文生字的结构,再把它们写在田字格中。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新--()醒--()瘦--()吞--()晴--()3.我会照样子写。
又白又胖暖洋洋4. 照样子写句子。
例:蚕姑娘脱下旧衣赏。
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1)小明吃完了饭。
小明要出去玩。
(2)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寒假。
我们要开学了。
五.我的收获在学习课文的背诵时,我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为切入口,学会了反复朗读、思考:蚕姑娘是如何从又黑又小变成又黄又瘦的,她在这一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我把描写蚕的一些动词归纳,圈画:吃睡脱醒变。
在此基础上我试着不看书看着笔记复述课文,没想到能快速熟练地背诵这一段了。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第1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苏教版教学反思《蚕姑娘》教后反思今天我上了语文课《蚕姑娘》,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在上课一开始,我先从谜语开始导入新课:一条小小虫,自己盖新房,躲在新房里,变个飞仙女。
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由于班上有好多孩子都是农村里来的,所以蚕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片段:有孩子说:“蚕小时候很丑,长大了可以变成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七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课文《蚕姑娘》。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够运用学过的词语组成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蚕姑娘》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认读生字词,较好书写文章。
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拓展词语。
2.运用学习到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课本及相关教具2.图片卡片:蚕的生长过程3.小板书:我喜欢蚕的理由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分享一则故事:《成长的脚步》2.老师与学生一同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图片卡片,了解蚕的生长。
二、阅读课文并朗读(10分钟)1.老师带领全班认真阅读课文《蚕姑娘》。
2.反复练读课文,调整发声和语速。
三、细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主朗读,并找出生字和认识的词组和句子。
2.让学生逐句细读,了解故事情节。
四、分组讨论(15分钟)1.随机分组,让学生相互讨论在故事中想到的问题和感受,并请一名组长记录在黑板上。
2.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多角度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五、学生表达(10分钟)1.让学生用学过的语言表达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2.点评学生的表现并相关提醒。
六、巩固反思(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2.学生简单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提出自己的学习反思。
七、作业(5分钟)1.课上要求学生写的《我喜欢蚕的理由》小板书补充。
2.阅读并默写拓展词语。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蚕姑娘》这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够流畅朗读课文,通过分组讨论和个人表达,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同时运用学习的语言和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生字词“蚕”“姑娘”。
⒈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文生字教认。
⑴指名读,分析字形,记字:天下一条虫是“蚕”。
⑵介绍蚕的一些知识
⑶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认读,分析字形,古代一女子是“姑”女子有良心是“娘”。
⒉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⒈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读课文,能够默读课文,能够大声读,能够小声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此.吐丝.瘦.钻.出换.上卵.茧.漂.亮
⑵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音。
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结合图或实物说说词语的意思。
⑷抽读生字卡片
⑸分自然段读课文
相机指导读较长的句子。
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三、写字指导
⒈按笔顺描红(课后题2)
⒉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⒊重点指导:蚕黑桑盖丝此姑娘。
《二、蚕姑娘》第一课时导学案年级:二主备人:王琪参备人:审核人:利用人:一、学习目标一、熟悉本课生字,会写“桑、盖、蚕”三个上下结构的字。
二、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二、欢乐预习一、自学提示: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把生字在文中标注出来!欢乐闯关:卵.瘦.茧.蛾.蚕姑娘...桑.叶新旧.换.上发胖.盖.房不响.蚕床.二、小组合作:组内分末节...读课文,标出蚕姑娘...的转变进程....。
三、欢乐展现四、欢乐提高欢乐念书:我最棒,我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欢乐写字:把3个上下结构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吧!能够多写几遍。
五、欢乐挑战一、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蚕(cán chán)衣裳(sang shang)眠(mián mán)卵(luǎn nuǎn)旧(jiù jiòu)瘦(shòu sòu)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新--()醒--()瘦--()吞--()晴--()《二、蚕姑娘》第二课时导学案年级:二主备人:王琪参备人:审核人:利用人:一、学习目标一、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生字。
二、能正确、流畅朗诵和背诵课文。
二、欢乐合作一、再读课文,我能说出蚕姑娘的转变进程!(温馨提示: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转变。
)二、我是背诵小明星:我能够快速地背诵其中一段......,背给组员听(小组合作完成)。
三、欢乐展现四、欢乐提高欢乐念书:我能依照蚕姑娘的转变进程快速背诵课文吗?欢乐写字:先观看5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再把它们写在田字格中。
五、欢乐挑战一、我会照样子写。
例:暖洋洋乐________ 喜________ 绿 _______红________ 胖_______ 白二、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从___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___又___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五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并能流畅地朗读课文;2.加强学生对于蚕丝的了解,知晓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蚕姑娘孝顺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掌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1.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学习课文以及学习蚕丝的制作过程。
(1)学习课文1.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的认识;2.分段教学,注重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3.带领学生朗读整篇课文,注意发音和语音的准确性;4.进行情感体验的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2)学习蚕丝的制作过程1.通过资料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蚕丝的来源和生产过程;2.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蚕丝的制作,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引入故事背景,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课文1.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课文内容;2.分段教学,注重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3.带领学生朗读整篇课文,注意发音和语音的准确性;4.进行情感体验的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3)学习蚕丝的制作过程1.通过资料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蚕丝的来源和生产过程;2.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蚕丝的制作,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总结通过教学的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回顾。
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讲述与演示法、情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学习笔记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况反馈。
同时,也激励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资源1.教师所掌握的教材资源;2.课堂展示所需的图片、实物模型等;3.学生需要使用的蚕茧等实践工具。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四【教学内容】《蚕姑娘》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2. 让学生认识到勤劳的美德;3.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依恋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理解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勤劳的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蚕丝做的衣服并让学生观察衣服的质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件衣服是从哪里来的。
随后,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讲授】1. 阅读故事并理解内容讲解:读《蚕姑娘》这个故事,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小蚕姑娘聪明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美丽的衣服。
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勤劳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2. 学习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讲解:蚕丝是由蚕蛹吐出的丝绸来制作而成。
蚕蛹吐出的丝绸经过人工收集、加工、加热等一系列的步骤后,才能制成我们常见的丝绸面料。
【练习】1. 理解课文:让学生回忆故事的内容并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实物:让学生观看蚕丝原料和制成的衣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依恋情感。
3. 模仿制作:让学生模仿小蚕姑娘,用纱线编织一些小的装饰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巩固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中小蚕姑娘的行为,思考勤劳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实践。
【作业布置】1. 背诵本节课的课文;2. 体验一次从蚕爬到蚕茧的生活过程,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从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出发,让学生学习并理解故事中小蚕姑娘的勤劳和创造力,并通过亲自制作一些小饰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这节课也让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
《2、蚕姑娘》第一课时导学案
年级:二主备人:王琪参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桑、盖、蚕”三个上下结构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快乐预习
1、自学提示: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把生字在文中标注出来!
快乐闯关:卵瘦茧蛾蚕姑娘桑叶
新旧换上发胖盖房不响蚕床
2、小组合作:组内分小节读课文,标出蚕姑娘的变化过程。
三、快乐展示
四、快乐提高
快乐读书:我最棒,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快乐写字:把3个上下结构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吧!可以多写几遍。
五、快乐挑战
1、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
蚕(cán chán)衣裳(sang shang)眠(mián m án)
卵(luǎn nuǎn)旧(jiù jiòu)瘦(shòu
sòu)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新--()醒--
()
瘦--()吞--()晴--
()
《2、蚕姑娘》第二课时导学案
年级:二主备人:王琪参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快乐合作
1、再读课文,我能说出蚕姑娘的变化过程!(温馨提示: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
2、我是背诵小明星:我可以快速地背诵其中一段,背给组员听(小组合作完成)。
三、快乐展示
四、快乐提高
快乐读书:我能按照蚕姑娘的变化过程快速背诵课文吗?
快乐写字:先观察5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再把它们写在田字格中。
五、快乐挑战
一、我会照样子写。
例:暖洋洋乐________ 喜________ 绿 _______
红________ 胖_______ 白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___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___又___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
第一次变得又________又
___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三次变得又
________又___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比一天________,最后变
成。
二年级语文(下)一日一练
内容:2、蚕姑娘拟订人:王琪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ū niɑnɡ sānɡ yâ jiāo huàn ɡài fánɡ xiǎn ɡ shēnɡ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再组词。
古_____( ) 良_____( )半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三、我会照样子写。
又白又胖
暖洋洋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蚕姑娘脱下旧衣赏。
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1、小明吃完了饭。
小明要出去玩。
2、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寒假。
我们要开学了。
五、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内标明序号。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
()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
()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
()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六、阅读直通车。
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
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
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那是春风。
春风叫我们到外边去。
”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
”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
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1、读了短文,我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和()等条件。
2、“光明”的近义词(),反义词()
“暖和”的近义词(),反义词()
3、你能换过说法吗?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春风在轻轻地吹,泉水在_____________,小鸟在____________,小朋友也在。
※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