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法”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摘要】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本文从“三互”课堂研学模式的特点入手,探讨了传统学生学习方式与变化及影响,以及“三互”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优势。
通过案例分析,更直观地展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结合以上内容,总结了“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影响,为未来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三互"课堂研学模式, 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 传统模式, 变化, 影响, 优势, 案例分析, 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教育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互动学习、实践探究和资源共享,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种课堂研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强调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模式主要是教师为主导,以讲授传授知识为主要形式;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重大的改善和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的特点"三互"课堂研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互动性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讨论、合作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方位互动,促进知识的共建共享。
二、互联网技术应用广泛:"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在线交流等方式,拓展了教学的边界,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
三维互动式沟通的探索与运用商州区阳光小学卢华兵摘要:三维互动式沟通是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最常用的教育手段。
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沟通方式。
以教师为主导,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家长教师共同监督教育,使学生自觉实施。
采用三维互动式沟通的基本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自我解剖-------家长积极参与------三方达成共识.三维互动式沟通的好处是 :1.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的性质由告状变成了沟通,避免了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2.家长向教师介绍学生在家的表现由秘密走向公开,避免了学生对家长的逆反心理.3.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确定解决方案。
有利于方案的实施和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沟通探索运用沟通是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最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
它是教师、学生、家长中任意两方之间的互动式的交流过程,一般有“教师----学生”,“教师-----家长”,“学生----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三种方式。
沟通对三方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和问题的解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们民办学校尤为重要)。
我在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中,上述三种双向式沟通的方式经常会出现欲速则不达或不畅通的现象,学生对家长隐瞒在校的情况,学生对老师隐瞒在家的情况,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又常被学生认为是告状而影响沟通和教育的效果。
怎样解决沟通中彼此出现的矛盾和达到沟通的目的呢?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即三维互动式沟通。
这种沟通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沟通方式。
由教师主导,三维一体,针对某一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家长教师共同监督教育,使学生自觉实施。
通过长时间的体验,利用这种方式沟通,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五。
采用三维互动式沟通的基本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自我解剖-----家长积极参与-----三方达成共识。
这种沟通的方式好处是:1.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的性质由告状变成了沟通,避免了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
谈用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助“三互”课堂研学的有效开展1. 引言1.1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自己进行严密的推理和思考。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1.2 教师教学用书在“三互”课堂研学中的作用在“三互”课堂研学中,教师教学用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互助。
通过教师教学用书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教学用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教学用书在“三互”课堂研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用书的辅助作用,才能实现“三互”课堂研学的有效开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200】2. 正文2.1 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在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情绪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式,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升级。
在“三互”(即互联网、互动式教学、互助学习)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手段自主学习,主动地寻找、获取知识。
而老师则可以成为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难题,并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材料。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变为实际应用与拓展。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们往往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很少关注。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全面。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可以参加课程实践和调研,进而掌握知识的核心和要领。
学生们还可以进行课外拓展,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孤立的个体变为相互合作和协作。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们通常是单独完成作业和任务,缺乏合作和协作能力。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们必须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和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共同探讨、分析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这种合作和协作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总的来说,“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变为实际应用与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孤立的个体变为相互合作和协作。
这种转变远离了传统的课堂的单向输出,让学生在更具交互性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实则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纪律性,促进了每个学生在各自学习水平上的提高。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应运而生。
“三互”指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材的互动。
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学习和交流,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表现在学生之间的互动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上的交流互动较少。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们被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探讨和辩论。
这种互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为了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通过提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组织学习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们可以向教师请教问题,寻求指导和帮助,教师也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这种互动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学生们不再对教师只是简单地执行指令,而是能够更加自主地思考、学习和成长。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表现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材是固定的,学生们需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教材内容。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教材变得更加活跃和灵活。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和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阅读书籍、观看视频等方式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和解决问题中。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方面。
浅论语文课堂“三互一主”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这种理念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它要求全部教学活动应与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语文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这里来看,语文课堂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这就为我们提出的语文课堂“三互一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谓“三互一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生互问、互议、互评的高效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三互一主”的策略,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师生互动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就难以发挥,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行为:如果学生在紧张和不安中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火花就难以迸发出来的。
因此,解松长期以来束缚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的“纪律准绳”,优化互动情境,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源之一。
1、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教学交互氛围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
而优化互动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培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
这种互动,即让学生有了知识上的收获,更主要的是这种发现的欢乐,满足了师生情感的需要,使师生沉浸于和谐的氛围中,沐浴在人性的光辉里,彼此感受到相互沟通的快乐、感受到心灵契合的愉悦。
谈用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助“三互”课堂研学的有效开展1. 引言1.1 引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是小学教师备课、授课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三互”课堂研学的有效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认真研读和理解,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教学要求和技巧,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课堂互动与合作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在“三互”课堂研学中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
引导教师正确使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善加利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发挥其积极作用,助力“三互”课堂研学的有效开展。
2. 正文2.1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在“三互”课堂研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教学用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指南和依据,其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详细规划,能够指导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技巧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教学用书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教师在“三互”课堂研学中不可或缺的利器,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开展精彩而高效的教学工作。
2.2 “三互”课堂研学的意义“三互”课堂研学是指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互动和互助,是一种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课堂研学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锻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互”课堂研学模式是指学生、教师和教材的互动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模式。
它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进行学习,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更加符合个体化学习的需求。
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合作。
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更加平等、互动的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实践。
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学习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实践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终身。
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等方式不断扩展和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积极参与学习社区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这种终身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的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单向到双向,由理论到实践,由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互”课堂研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灌输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安排。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教师更多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安排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种转变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知识划分为各个学科和章节,并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和教学。
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上,忽视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重点转向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通过对真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和分析,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还能够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实用。
还有,“三互”课堂研学模式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个体化的,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较少。
而在“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成为了学习的一部分。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问题的讨论和合作解决,共同探究和发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而且还培养了沟通、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社交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互”课堂研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这种转变不仅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段互助教学模式三段:是指“课前准备——课内互助——课后实践”三个阶段。
要体现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的任务和要求。
1、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解决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什么比怎样教重要的多)如何指导学生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教师精讲点拨的重要内容)例题、练习的选择,准备练习、过渡练习、测试题的设计等。
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互助的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预习的方式方法等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内互助: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对话,小组合作。
通过对话互助激活学生的思维,解决疑难,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习,质疑问难,做到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做到当堂问题当堂清。
教师要预设课堂教学环节,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学生要明确小组学习的角色,懂得如何交流、如何质疑,如何总结,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遵循“和谐高效”课堂提倡的“五还”“两提高”的教学策略,做到以学为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五还”:一是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是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
三是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
四是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
五是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
“两提高”: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做到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讲解要精,要到位,要做到“三讲三不讲”的教学策略。
“三讲三不讲”的教学策略,就是讲联系、讲方法、讲知识易混点,学生已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怎么学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讲”,联系指前后知识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由浅入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个“讲”,方法指学习方法,解题思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三互法”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应用作者:骆伟萍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作为小学班主任,经常要思考怎么样带好一个班级,让全班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一些被认为学习差、素质差的学生有个全新的开始。
班主任要了解掌握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可以应用“互帮、互学、互教”的方法,让不同特性的学生编组,通过互动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长处,引导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德智体综合素质。
文章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探索应用了这一种“三互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基本特点;三互;探索应用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Mutual Method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Luo Wei-ping【Abstract】As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often need to think about how to bring a class, so that students ge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lass, so that some learning is considered poor,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have a fresh start. Primary school teach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be applied "help each other, mutual learning, mutual teaching" approach, so that studen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grouping, through interactive learning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and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interest in learning German intellectual body overall qual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article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kind of "three mutual Law",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Key words】primary education;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Basic features; Three mutual metho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的人才,完成社会和家长赋予我们的使命呢?这是大多数班主任常常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常因班上出现学习不好、品德不良、智力偏弱的差生而变得困难重重。
如何让差生变好,让全班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呢?一、小学生的基本特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多,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学生的一些特点。
在小学这一阶段,小学生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个性差异,显示出不同的特发展状态。
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下现代小学生的基本特点。
(一)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自我态度特征,但不够稳定,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
有的表现为精力充沛、多动症、情绪化,有的表现为反应迟钝、不专心、胆小、孤僻等。
随着进入高年级,性格发展会逐渐提高,慢慢出现一定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二)需求特点:有强烈的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学会什么取得成功充满期待,对得到表扬和肯定充满动力。
(三)兴趣特点:存在主动兴趣和被动兴趣。
对自己前进方向存在盲点,很多是被父母安排“兴趣”的。
如何找到主动兴趣,或者如何通过触动激发兴趣,这是教师与家长需要努力的思索的。
(四)心理特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他们的感知、想象、思维存在无意识性、模防性、具体形象性;情感丰富而不善于控制自己;意志薄弱,不善于计划,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二、红领巾“三互”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原则《论语?述而》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互法”就是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将不同特性的三名学生编成一组,通过互动帮助、学习、教导,克服不足,取长补短互相提高,带动整个班级综合水平上升,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三互”活动的主要内容“三互”活动的内容是:互帮、互学、互教。
“互帮”,就是小组内建立的一种荣辱与共、情同手足的兄弟式关系。
在活动中小组成员应抱着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习、生活中,当对方受到错误思想影响,产生模糊认识时,帮助对方提高觉悟,辨别是非;在发生各种矛盾,内外部关系紧张时,及时靠上去帮助化解,消除积怨;在个人成长进步受到挫折时,启发引导,正确对待;在家中受灾、变故、身体患病时,主动关心,帮助对方妥善处理。
通过互相帮助,切实做到相互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互学”,就是小组内建立的一种相得益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师徒式关系。
小组成员应在生活、学习中,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观摩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检查学习情况;互相学习特长技能,开展比武竞赛,共同提高;互相学习优良品德,严肃作风纪律,共同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互教”,就是小组内建立的一种互相提醒、互相教导的好朋友式关系。
主要是管住思想品德,溶入集体,不独处孤僻;管住学习,认真听讲,很好完成各项作业、课外活动;管住行为,遵章守纪,严格按校规做人做事。
通过相互教导,相互监督,防止发生各类违纪问题的发生。
(二)“三互”活动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动、共进是开展“三互”活动的基本原则。
其中,平等是前提,互动是关键,共进是目的。
(三)“三互”活动的编组原则“三互”小组一般以3人为宜,具体应坚持“四互补”原则。
1、学习互补。
使学习成绩相对差异的学生相互搭配,达到以好带差、以高促低的目的。
2、兴趣互补。
使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组合成组,在活动中相互促进,陶冶情操,在专长技能上相互补充。
3、强弱互补。
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身体条件、接受能力不同进行编组,以强帮弱,优势互补。
4、个性互补。
使不同特性的学生搭配,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上共同提高,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
(四)编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尊重学生的合理意愿,克服强行编组的倾向。
要根据学生个人自愿结合,家庭条件接近,便于交流的要求,避免出现单纯以强拉硬配的现象。
2、着眼学生的共同进步,克服嫌弃后进学生的倾向。
编组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不合理要求,防止和纠正一些不愿与学习弱、表现差的学生编在一个组,或把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凑合”编在一起的现象,通过科学编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三、班主任在“三互法”应用中的作用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班主任在红领巾“三互”活动中要发挥以下作用:(一)组织引导作用。
主要引导“三互”小组围绕学习、品德等开展活动,围绕学业、不良习性难点开展活动,围绕学生需求开展活动。
既要引导每个小组三个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也要引导不同小组之间开展“比学习、比专长、比竞技、比品德、比行为”等比赛,通过比学赶超,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整体水平。
(二)带头示范作用。
带头参与小组活动,不能置身其外;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带头帮助其他组员,不能袖手旁观。
在小组成员有了进步时,既要给予鼓励,又要提醒他们防骄戒满,使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组成员有了思想问题时,及时帮助分析原因,指点迷津;小组成员受到挫折时,主动靠上去做工作,鼓励他们甩掉思想包袱,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三)纠偏正向作用。
主要是及时发现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活动健康开展。
要发挥对小组成员接触多、易于沟通的优势,及时发现问题,并坦诚指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耐心说服,使其提高认识,改正错误,纠正偏差。
“三互”活动是班主任领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帮、互学、互教”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互助活动。
顺应了小学生注重自我、追求成功、乐于交流、渴望进步的需求,找到了一条依靠学生教育学生、依靠学生促进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符合新时期小学生教育特点和规律。
四、“三互法”的实践探索曾有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号称“烫手山芋”。
该班班风差,学习成绩年段倒数第一,一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集体活动不爱参加,打架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让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不少老师头疼。
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教育可以画出不同的图画,塑造出不同的品质。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尝试提出“三互法”来进行教育管理,将全班42人分成14个红领巾“三互”小组。
经过二年的探索实践,通过家访、走访努力排除社会、家庭的不利干扰;在同学间以强带弱,以优带差,配合开展多种比赛,满足成功需求让学生之间形成竞争;调动积极性,学会展现自己,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变被动兴趣为主动兴趣,给学习带来自信动力;让胆小、孤僻的学生动起来,改变易怒情绪化的状态;互相监督提醒,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及时制止冲动;奖罚分明,树立示范榜样。
该班班风发生了蜕变,学生上课专心,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年段中排名第二,踊跃参加集体活动,打架闹事的现象基本不再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 维果茨基,龚浩然、黄秀兰译。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徐龙海。
小学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分册,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3] 吴洪成。
中国小学教育史。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
[4]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辽宁:沈阳出版社,2000年。
[7] 毛蓓蕾。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