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雁归来》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大雁归来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大雁归来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大雁归来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等词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3.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整体把握文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4.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方法1.文献法。
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展播,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品读课文,把握独特的写法,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学生自由质疑问难,理解难句,增强语感;延伸拓展,阅读《是谁赶走了鸟类》一文,沟通课堂内外。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设计(二)每当萧飒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精选7篇《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句,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读懂文意,读出情感;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本文的文体;延伸拓展法:通过写和说理解文章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目标:能独立的制作课件,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重、难点:本文是一篇知识性散文,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点难度,因此“明确本文的文学体裁”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1、老师:(1)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文意,并能在不借助任何教辅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备课;然后参考教辅资料、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阅读《沙县年鉴》,了解本课的创作背景。
(2)精心制作课件,能清晰地反应整个教学流程。
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利用工具书处理本课中重难词语,如“缄默”、“目空一切”、“蹼鹬”等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月,积雪融化,可以追逐臭鼬(yòu)的足迹,在无冠山雀的身上找脚环。
.。
.。
.二月,开辟菜园,劈开一根有八十多岁、被雷击倒的栎(lì)树,生火取暖。
.。
.。
.四月,贫瘠的农场有时会遭遇春洪的袭击,葶苈(tíng lì)开遍小洲,还可以观看雄山鹬(yù)的空中舞蹈。
.。
.。
.五月,聆听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地鸻(hèng)的飞行之歌。
.。
.。
.六月,到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zūn)鱼。
.。
.。
.师生抢读大屏幕上的文段。
同学们看,这些文字有点像咱们平时写的什么?(生:日记)这其实就是观察月记,是美国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著的一本叫《沙乡年鉴》书的一小部分(书名板书在副板)。
别小看这书,它可是被称为生态文学的圣经。
大家再看大屏幕,发现什么问题没?(生:少了三月)为何单单少了三月?因为三月大雁归来了。
《大雁归来》教案(5篇)《大雁归来》教学方案篇一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知识与能力: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缄(jian1)默狩(shou4)猎凋(diao1)零滑翔(×iang2) 顾忌(ji4)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导人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
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学习课文(一)提问: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二)提问: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与交流。
明确: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雁归来》教案初中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优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怀,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
【重点】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敬畏自然》中写道: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恶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论理学家,他对大雁是这样,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走近大雁。
二、课前热身1、生字识记:雾霭(ǎigrave;)缄(jiān)默狩(shograve;u)猎凋(diāo)零2、词语识记:目空一切弥漫滑翔迁徙筹码3、预习效果反馈: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四、合作探究1、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临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⑴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
语言生动形象。
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究下列问题⑴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⑴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大雁归来》教案五篇《大雁归来》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积累本课的生字生词;⑵了解文学常识;⑶了解有关大雁的一些知识;⑷学习__拟人的写法、生动细致的描写。
2、过程方法目标:⑴品味__优美的语言;⑵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⑵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1、品味__优美的语言;2、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说起候鸟,想必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那么,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一种候鸟是什么呢?(学生齐答: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凑成了我们最常见的候鸟──小燕子。
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候鸟,细心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
它们在迁徙的时候,队伍整齐,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它们是什么鸟类呢?(学生齐答:大雁!)由于这种鸟类生活在水边,在我们这里很少停留,因此大多数同学可能对它还比较陌生,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06页,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大雁》,更多地了解有关这种候鸟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大雁》)(点评:从学生熟悉的候鸟燕子入手,创设情景,引出大雁,导入新课,自然贴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介__作者。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补充。
)(投影展示作者简介: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他是一位热心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沙乡年鉴》是他最的作品。
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在他的__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3、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投影出示生字词。
学生边读,教师边投影出示正确读音。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初中八年级大雁归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可出现的生字词2、积累有关大雁的诗词句过程与方法:1、读课文,把握内容。
2、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
对大雁,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古人也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在古诗词当中也经常出现,你能否说出几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二、介绍文体(知识性散文)及作者(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一)。
三、宣示学习目标: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2、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四、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迁徙雾霭窥探缄默狩猎凋零滑翔顾忌五、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了本文,你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在课本上画出来。
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常成六只或六只的倍数列队飞行;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我的伤感?选择题号,品味语言。
说说你选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雁归来》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知识: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大雁归来语文教案2023大雁归来语文教案优秀5篇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
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
下面给大家分享大雁归来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大雁归来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说明性散文的基本特点;2.了解大雁的习性和归来后的活动,揭示大雁归来对于土地和人类的意义。
3.品读出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大雁归来》。
二、抽测预习三、筛选信息,了解知识1.教师出示问题:从文章中获得了关于大雁的哪些知识?2.学生速读、讨论、展示。
3.教师筛选纠正,屏显预设答案:①大雁 3 月归来②大雁定期迁徙,黑夜也要飞行200英里;③大雁11月向南迁徙,向南迁徙时觅食很警惕;⑦孤雁往往是不幸失去了配偶;⑧雁群一般都是六只或者六只的倍数;⑿全世界的雁群都在联合迁徙。
4.学生齐读。
四、品味修辞1.教师出示问题: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让你感受到大雁归来是美好的?请找出来。
2.学生默读、讨论、展示。
3.教师引导的重点:拟任修辞手法。
适当插入④⑥⑨段的朗读。
4.教师出示问题: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上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大雁归来之美好的`呢?5.学生回答。
(预设答案:拟人手法的运用非常频繁。
生动的描写源于作者仔细的观察。
)6.教师小结:文中的说明部分,是客观的描述;文中表现出来的美,则带着主观的情感。
作者充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当作人来描写,他的感情就渗透在他所描写的雁群集会中,我们通过大雁像人一样的活动,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五、体会主旨1.教师屏显《沙乡年鉴》中的一段话: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实用的《大雁归来》教案三篇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积累本课的生字生词;2、了解文学常识;3、了解有关大雁的一些知识;4、学习本文拟人的写法、生动细致的描写。
二、过程方法目标: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2、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说起候鸟,想必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那么,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一种候鸟是什么呢?(学生齐答: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凑成了我们最常见的候鸟小燕子。
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候鸟,细心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
它们在迁徙的时候,队伍整齐,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它们是什么鸟类呢?(学生齐答:大雁!)由于这种鸟类生活在水边,在我们这里很少停留,因此大多数同学可能对它还比较陌生,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06页,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大雁回归》,更多地了解有关这种候鸟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大雁回归》)[点评:从学生熟悉的候鸟燕子入手,创设情景,引出大雁,导入新课,自然贴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投影出示生字词。
学生边读,教师边投影出示正确读音。
)[点评:通过搜集有关的文学常识,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检查预习,识记生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完成两项任务:第一、通过读课文,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第二、把你认为描写生动、语言精美的句子划下来。
(学生边读边思边划,5分钟之后回答问题。
)1、完成第一项任务: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学生概括归纳,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明确:1雁三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十一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大雁归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⑴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概括理解能力。
⑵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⑴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⑵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2、理解作者的情怀;【教学难点】对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教学方法】1、读、悟、赏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就宣告春天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美国著名论理学家利奥彼德对大雁情有独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钟活动情景。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大意: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感受文章主旨。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2、领悟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从大雁身上感受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探究思考: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那些特点?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3、朗读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雁归来》教案《大雁归来》教案15篇《大雁归来》教案1训练内容简介: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
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
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
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
本文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作者笔下,大雁是如此可爱,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情趣盎然。
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可出现的生字词2、积累有关大雁的诗词句过程与方法:1、读课文,把握内容。
2、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
对大雁,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古人也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在古诗词当中也经常出现,你能否说出几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二、介绍文体(知识性散文)及作者(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一)。
三、宣示学习目标: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2、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四、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迁徙雾霭窥探缄默狩猎凋零滑翔顾忌五、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了本文,你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在课本上画出来。
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常成六只或六只的倍数列队飞行;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六、合作探究: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我的伤感?七、挑战自我选择题号,品味语言。
年级学科准印份包科领导签字: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主备人:许环益课型:审核: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备课组长签字:班级:第学习小组姓名:得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
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学法指导:分组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大雁,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
的描写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大雁等野生动物。
只有通过自己对
自然的深刻认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预习◇导学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缄.( )默
狩.( )猎凋.( )零滑翔.( ) 顾忌.(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顾忌:
目空一切:
一、新课导入: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
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
(李清照《虞美
人》: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自古以来,诗人
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如:
[唐]李益: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唐]李世民: “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
[唐]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那么,从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著名的伦理学家的这篇散文里,我们要学点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三、品味语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明确:
四、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
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感情,所以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学习时,我们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当堂作业得分:课后作业得分:纠错作业得分:批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