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印刷条形码成印刷“重灾区”,必须仔细应对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摘要:商品条形码的印刷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商品条形码的实际使用效果,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出口的商品条码质量要求大幅提高,如何破除商品条码印刷质量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成为我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导致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出现不合格的原因所在,讨论提高商品条码质量的对策。
商品条形码被视为商品的身份证,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用在对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商品位置等的条码标识,是现代商业活动必不可少的技术。
商品条形码技术主要包括编码、印刷、数据采集、识别、处理等技术,其中条码印刷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商品条形码的实际应用效果,而当前我国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必须找出导致条形码印刷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从而制定控制对策提升商品条形码的印刷质量。
一、导致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问题的原因1. 设计缺陷。
条码设计本身的缺陷是导致条码印刷质量不合格的常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条码印刷企业的设计人员往往对商品条码的认识不够,在商品条码的基础知识方面较为缺乏,设计时往往将条形码当作一个普通的图形来处理,因此条码在外包装上的位置较为随意,条形码的高度、宽度、颜色等都是根据设计人员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导致商品条码的外观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第一,条码区域过小,条码可识别性较差;第二,有的条码被设计成四色套印的方式,容易造成印刷重影等缺陷;第三,条码左右两侧预留的空白区域不符合要求,例如采用EAN-13条码的左右两侧空白区的宽度分别小于标准的3.63mm和2.31mm,给日后扫码读取识别工作带来麻烦。
2. 印刷载体原因。
对于商品条形码的印刷来说不同的印刷载体应采用不同的印刷工艺,常用的印刷载体包括金属、纸质载体和塑料载体、不干胶载体等。
1)金属载体条形码的印刷质量问题。
在金属罐上印制条形码时,由于金属对油墨的吸附能力有限,因此一旦对油墨的选择出现差错,就可能导致油墨固化后部分脱落,使条码缺损,或者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固化时间过长导致商品条码出现变形现象。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3期BAR CODE &INFORMATION SYSTEM 随着自动识别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来临,商品条码已经成为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
高质量的商品条码可以为企业在贸易往来中起到通关速度快、结算效率高、仓储物流环节无缝衔接的作用。
塑料薄膜软包装企业所印刷商品条码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在透明塑料薄膜材料上直接印刷商品条码条色;二是在乳白塑料薄膜材料上直接印刷商品条码条色;三是在透明塑料薄膜材料上印刷商品条码空色和条色;四是在复合铝箔(镀铝)塑料薄膜材料上印刷商品条码空色和条色。
根据长期从事商品条码管理和条码印刷质量检测工作的经验和数据积累,发现较多的软包装印刷企业对商品条码印刷质量、商品条码知识及应用标准掌握不到位,特别是选择商品条码的空色与条色的颜色搭配不当,造成了条码反射率指标合格率不高的问题。
直接印刷条码条色按在市场流通和企业生产的常见的软包装产品来看,在塑料薄膜材料上直接印刷商品条码条色的有两种情况:透明材料上直接印刷条码条色在透明的塑料薄膜材料上直接印刷商品条码条色,由于没有印刷空色,光线能够直接透过透明材料,光线漫反射的量不足以达到条码反射率最低要求,造成条码印刷质量不合格。
因此不能在透明的塑料薄膜材料上直接印刷商品条码条色。
乳白材料上直接印刷条码条色由于乳白塑料薄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适量钛白粉,使乳白塑料薄膜材料具有不透明的特性,能够在光线照射时产生漫反射,因而在乳白塑料薄膜材料上直接印刷条码条色,便可达到条码反射率的标准要求,但条码符号等级一般仅为C 级。
条码空色和条色的印刷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版面设计时,经常把条码设计成白空和黑条。
按照凹版制版工艺,白色是按四色雕刻制版,白色墨层较薄,条码空色的反射率不高,容易导致条码符号等级不合格,条码符号等级检测结果一般为F ~D 级,如图1所示(见下页)。
若考虑采用加厚白色墨层的方法,以解决条码符软包装产品条码印刷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浙江省龙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梁世何黄瑞欢条码质量35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3期BAR CODE &INFORMATION SYSTEM号等级不合格的问题,可加深白色印版深度,但这就增加了制版企业的成本;或者再加印一色白墨,但又会增加印刷企业的成本。
探究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摘要:商品条形码内蕴含着商品的信息,对于辨别以及在移动支付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商品条形码的印刷质量,在我国进入WTO之后以及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商品条形码的要求变得严苛。
因此,消除国际贸易中商品条码印刷质量的技术问题是我国当下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下文就出现条形码印刷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提升商品条形码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商品条形码; 印刷; 质量; 对策;1 引起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问题的原因1.1 设计缺陷。
引起商品条码印刷质量不合格最根本的原因是条码设计不合理,由此原因导致的条码印刷质量不合格的案例最为普遍。
条码自身设计出现问题,加大了后期印刷的难度。
商品条码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是条码印刷企业设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商品条码了解不足,导致其在设计条码时忽略了条码本身属性以及其应用侧重,把条形码与其它图形混为一谈。
上述原因导致条码在食品包装上位置随意,条形码缺乏客观性,其大小、高宽以及颜色全由设计者主观意愿决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条码范围太小,不能轻易识别;二是条码设计图案问题,采用四色套印易出现印刷重影问题;三是条码外周留存空白区域不合标准,这为读码工作增添了难度【1】。
1.2 印刷载体原因。
影响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印刷手艺及载体的选择,印刷载体决定印刷工艺, 载体选择合适会提高印刷质量。
1.2.1 金属载体条形码的印刷质量问题。
印刷质量受商品外包材质的影响。
在金属材质上印刷条形码时存在较大难度,一是金属自身不易吸附油墨,因此要根据金属材质选择合适的油墨,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出现油墨脱落现象,造成条码缺失;再者固化时间长还会引发条码变形;另外,如果金属选择为铝,则根据铝的特性一般选择曲面印刷的方式,这种方式出现图案重叠以及条纹信息不准确,容易产生质量问题【2】。
1.2.2 瓦楞纸载体上条形码的印刷质量问题。
塑料袋:塑料袋印刷时主要注意哪些问题?引言塑料袋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购物袋、食品包装袋、垃圾袋等等。
在这些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塑料袋的印刷对于产品的展示和品牌的宣传都非常重要。
然而,塑料袋印刷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本文将介绍其中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塑料袋印刷存在的问题问题一:颜色不稳定在塑料袋印刷过程中,由于塑料袋本身的材料特性,加之印刷机的使用和操作,颜色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表现为颜色偏差、过鲜或过暗等。
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也会造成客户的不满和企业形象的受损。
解决方法:1.对于常见的颜色,需事先配好色,在不同材料、加工方式下配色,具体参数记录有利于后期校正。
2.对于复杂的色彩,要进行连续色阶和渐变色测试,了解颜色变化情况,对于不同塑料袋材质会出现明显色差情况。
3.对于复杂色彩的印刷,需要尽可能使用高质量的印刷机、印刷耗材及颜料,保证印刷品质量和色彩的稳定性。
问题二:粘度不足印刷品的粘度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
如果不够粘,容易造成包装袋内的物品散落,影响产品的包装效果和品牌形象。
解决方法:1.卷筒的制作及设计,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操作,控制好上下层的夹实度,以保证塑料袋印刷的经济性和完整性;2.在印刷过程中,应该在印刷面上添加必要的辅助胶水,如运用干燥加热等方式提高印刷品辅助胶水的粘性;3.根据需要加强印刷分子内部定位,并针对不同印刷体系添加不同区域密度的分子或定位物,以增强印刷品的粘度。
问题三:印刷模糊印刷模糊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塑料袋印刷的清晰度和图案的清晰度,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印刷失败。
解决方法:1.印刷机和卷轴的运转速度、压力、温度和湿度等控制要合理。
如果运行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印刷效果;2.选择适当的印刷机,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印刷方式和小辅助设备;3.适当使用印刷辅助工具,如印刷粉和印刷工具等,以增强印刷品的清晰度和光泽度。
结论以上就是塑料袋印刷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商品条码印刷应注意的几个质量问题一、商品条码的编码要唯一在商品条码应用系统中,商品及商品价格的差异是靠不同的商品编码来识别的。
假如把两种不同的商品用同一编码标识,计算机系统就把它视为同一种商品,从而造成扫描结算上的错误及管理上的混乱。
二、放大系数放大系数实际上是指商品条码的大小,商品条码太大则会占用过多的包装图案或印刷文字的空间,也不实用;太小则容易造成印刷、识读困难。
因此,条码的尺寸大小要适当,通过根据商品外包装的大小及允许印刷的面积,其商品外包装上的商品条码所选择的放大系数应在0.8-2.0范围内,一般放大系数应为0.9-1.2,对于0.8-0.9的条码符号,质量控制的难度比较大,应慎重选择使用。
三、条空颜色搭配条空颜色搭配是指条码中条的颜色与衬底颜色所产生的反差是否符合标准。
商品条码是用专用识读设备依靠分辨条空的亮暗和宽窄来识别的,因此要求条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
一般来说,白色作底,黑色作条是最理想最安全的颜色搭配。
由于颜色本身可以有多种变化,所以在选择条空颜色搭配时应掌握一条原则:空色尽量亮,颜色中尽量没有兰、黑的成分,条色尽量深,颜色中应含有兰或黑的成分。
四、商品条码的印刷位置商品条码的印刷位置应以条码符号不变形且便于识读为原则。
商品包装上的商品条码放置位置变化越大,收款员寻找条码并通过扫描器进行结算的速度就越慢,零售效率就越低,因此,商品条码的印刷位置应尽可能标准化。
为便于扫描结算,通常应将商品条码印刷在外包装的“自然”底面上。
五、商品条码的截短在任何程度上对商品条码符号高度的截短,都将会影响对条码的扫描识读,因此,商品条码符号的高度原则上严禁截短。
六、左右空白区商品条码符号左右空白区的尺寸要够留,以便于扫描设备的正确识读。
应保证在商品条码的左右空白区域内没有字符、图形、穿孔、划痕等,同时商品条码的印刷位置还应远离商品外包装的边缘,以满足对条码空白区的要求。
七、瓦楞纸版上的条码印刷直接在瓦楞纸上印刷条码应注意尺寸精度问题。
条码印刷注意事项条码印刷注意事项一、条码的质量控制条码质量直接影响条码的使用,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条码不仅不能提高管理功效,反而会造成混乱。
近年来条码质量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商品因条码质量不好而被超市拒之门外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因此,提高条码质量对生产商与销售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条码印刷看起来十分简单,它没有复杂的图案和优美柔和的色调,因而有些企业以为其印刷要求也比较简单,其实不然,由于条码的条空组合包含有特定的信息,且由特定识读设备识读,因此,对条码的条空尺寸印刷精度、颜色匹配、印刷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具体如下:1.条空颜色搭配。
条空颜搭配时,必须保证条空颜色的反差足够大。
条的颜色可为:深蓝、深绿、深棕色、黑色,空的颜色可为红色、橙色、黄色、白色,其中以黑白搭配最佳,金属材料的本色(如金色、银色)均不宜作条或空的颜色。
2.印刷位置:根据不同包装形式选择商品条码的摆放位置,应满足扫描设备扫描的要求。
应当注意,条码须与包装边缘、重叠处、皱褶处或弯角地方至少距离5毫米,以避免条码受到磨损、遮盖或随包装变形,导致扫描识读时出现问题。
如某企业生产的豆腐干,其包装袋上条码标识在袋内未装实物时可以识读,但袋内装了实物,经真空包装处理后,条码由于位置不当而导致皱褶变形而不能识读。
因此,企业应以商品实际销售状况来判断其条码印刷位置。
3.条码大小:根据商品外包装大小及允许印刷的面积,按标准条码尺寸的0.8-2.00倍范围内选择条码放大系数。
(标准条码是指放大系数为1.00的条码,其尺寸为37.29*26.26毫米)。
4.条码的条高:条码的高度原则上不能截短,若因摆放位置不够必须截短时应向有关条码技术人员征询意见。
5.条码左右空白区:扫描器扫描条码时,要有一定宽度的低电平复位信号,判断扫描条码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左右空白区要依照胶片的四个角标所示留够尺寸,否则条码将难以甚至不能被识读。
6.承印材料:在透明材料(如塑料、玻璃等)上印制条码符号时,不能只印条的颜色,而未印底色(空的颜色)。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5期BAR CODE &INFORMATION SYSTEM条码技术在国内经过十几年的应用推广,已逐渐成为商业超市售货结算及自动化管理的必备手段,也是我国产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商品条码实际应用中,由于规范化管理工作滞后和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等多种原因,商品条码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二十世纪,诞生于Westing⁃house 的实验室里,那时候他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
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像今天的邮政编码。
条码(barcode )其实就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常见的条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
条码及其配套系统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商品条码在市场使用中常见错误近年来,随着商品条码在市场中的广泛运用,少数商品在条码使用中存在一码多用或混用现象,有的企业甚至伪造和冒用商品条码,使用超期或注销的商品条码。
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条码使用秩序,而且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码多用问题商品条码具有唯一性原则;即商品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商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等。
唯一性原则是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在商业POS 自动结算销售系统中,不同商品是靠不同的代码来识别的,假如把两种不同的商品用同一代码来标识,违反唯一性原则,会导致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混乱,甚至给销售商或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超期使用、注销或冒用其他厂家的条码在我国,根据现行《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厂商识别代码有效期为2年。
系统成员应当在厂商识别代码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到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办理续展手续。
对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分析与探讨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和物流过程中的准确性与效率。
本文将对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进行分析与探讨。
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什么?条码是一种将商品信息以编码形式标识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商品。
条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条码的识别率。
而条码识别率的高低,则会影响到物流配送、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目的就是保证条码质量,提高条码识别率,降低物流过程中的错误率。
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方法有哪些?条码质量检测可以使用人工检验和自动识别两种方法。
人工检验是指由人工对条码的质量进行目测判断。
虽然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其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
自动识别则是采用特定的设备或软件对条码进行扫描识别,然后根据一定的判别标准来评估条码的质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但其设备和软件的成本比较高,使用起来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接着,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标准是什么?条码质量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条码的清晰度、精度、完整性以及规范性等方面。
清晰度是指条码图像的清晰度程度,其决定了条码的可读性。
精度是指条码图像的像素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决定了条码的识别准确性。
完整性是指条码图像是否完整无缺失,其决定了条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规范性是指条码的组成和排列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其决定了条码的可靠性和可识别性。
根据这些标准,可以进行条码质量的评估与判别。
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意义和挑战是什么?包装印刷品条码质量检测的意义在于提高条码质量,保证条码识别率,提高物流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条码质量检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条码质量检测?如何降低人工检验的主观性和提高自动识别的准确性?如何在大规模生产中实现条码质量的一致性?针对这些挑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机器视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来提高条码质量的检测和评估能力。
包装袋印刷条形码成印刷“重灾区”,必须仔细应对
在印刷中,包装袋印刷条形码是印刷企业的重灾区。
极易成为食品、医药等企业产品外包装检查中的症结,也可能因此给客户留下质量不过关的印象。
下面就印刷条形码的方式和注意事项进行简单说明。
条形码的印刷方式
1、采用印刷设备进行批量印刷复制,属于商业性的条码标签生产,这种方式一般将条码和图案一起拼版印刷。
2、由计算机控制,适时进行打印条码标签和条码文件。
前者适用于数量多、规格固定、内容相同的条码,与外包装图文同时设计和印刷。
后者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按要求即时打印,灵活性较强。
包装袋在印刷条形码时对印刷过程的技术和材料要求
1、大小的缩放:大小的缩放是根据包装袋的大小决定的,条码通常是原大直接印刷。
2、颜色的搭配:黑墨是安全的条码用色,白墨是最安全的空白用色。
在选择别的颜色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颜色的红光效应来选择。
3、对承印物的要求:在光学的特性方面,要求承印物具有良好的光散特性,而不能出现镜面反射。
4、对材料的要求:应选用耐候性好,受力后尺寸稳定、着色性好、油墨扩展适中、渗透性小、平滑度及光洁度适中的材料。
5、对油墨的要求:在油墨颜色搭配时要考虑油墨的色偏。
由于条码印刷是实地印刷,其印刷所能达到的反射密度与油墨的光学特定与墨层厚度有关在印刷过程中,印品的反射密度是随油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油墨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密度便达到饱和,因此要注意油墨的浓度和墨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