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精选习题 (1)(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短文两篇》学案学习目标1.会读五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增添、石缝、铃铛、淡雅、沁人肺腑、春意盎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独立地理解课文。
3.体会作者对野花和水仙花默默无闻的赞美之情。
学习过程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谈话揭题同学们都见过野花,展现在你眼前的野花是怎样的?水仙花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欣赏课文吧!二、预习完成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小组学习:自学字词。
(1)读字连词,说说意思。
增添石缝铃铛淡雅沁人肺腑春意盎然2.交流。
(1)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四、师生互动精读感悟(一)《野花》问题导引1.思考野花盛开在什么时间?2.文中所写的野花出现在哪里?这些野花开得怎样?3.谁了解野菊花?4.花有哪些颜色,有哪些不同的样子呢?5.它们在草地上干些什么呢?6.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会出现怎样的一幅图画?7. 看到这么美丽的野花,“我”的感情是怎样的?8.我们大家都爱上了野花,野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的小朋友说野花真心真意地开放花朵,给大自然增添了美丽,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二)《水仙花》问题导引1.设疑: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水仙花的呢?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和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4.播放DVD中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5.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6.为什么作者喜爱水仙花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8.水仙花怎么生长的?开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它吗?9. 引导想象:水仙花那么美丽的花朵,那样圣洁,那样高雅。
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10. 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五、当堂训练积累运用我知道描写花开的句子有很多,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你也试着写一写。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 ,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短文两篇一、基础题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 xié lín tòu hún zhuó lèi guāng diǎn diǎn()()()()2.辨字组词。
倾()格()逢()顷()胳()缝()二、综合题1.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蹦蹦跳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会造句。
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高题1.回忆情景填空。
当我生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被老师批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天空下起大雪我在学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答。
当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回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爷爷奶奶住进了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题1.倾斜淋透混浊泪光点点2.倾斜公顷格式胳膊相逢缝隙二、综合题1.文绉绉傻乎乎笑哈哈胖乎乎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高高兴兴昏昏沉沉2.爷爷的态度使我非常地困惑。
奶奶的眼睛混浊了,她没有想到我来了!三、提高题1.妈妈陪伴在我的身边。
我涨红了脸,难过极了。
妈妈打着雨伞,拿着棉衣,焦急的来到学校。
2.我赶紧倒上一杯水递过去。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倾斜的伞》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注意把字写工整
mei feng xiao mi mi wai wai xie xie
()()()
tou ming shi lin lin lei guang dian dian
()()()
二、把不能搭配的字画去,把搭配成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挽救()传第()混浊()温情()胳搏()就()递()烛()晴()膊()
三、照样子填空,使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丹丹一(蹦)一(跳)地跑向了外公。
1.小明踢球时脚受了伤,走起路来一()一()的。
2.我把冬冬拾金不昧的事一()一()地告诉了老师。
例:我看见头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1.雪后,天晴,金()的太阳照在白()的大地上。
2.教室门外有一片绿()的草地,真可爱!
四、想想特定的情景,然后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走在细雨蒙蒙的大街上,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两篇》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爽、脆、椭、拨、舔、股、菱、簇、顽、梭”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通过观察、品尝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相关资料
哈密瓜属葫芦科植物,是甜瓜的一个变种。
我国只有新疆和甘肃敦煌一带出产哈密瓜。
新疆除少数高寒地带之外,大部分地区都产哈密瓜,最优质的哈密瓜产于南疆的伽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
菱,原产欧洲,我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
1.形近字组词
拔()舔()凌()
破()添()菱()
2.下面句子写出了哈密瓜的哪个方面。
(1)这种瓜呈椭圆形,长一尺左右,小的两三公斤,大的足有五六公斤。
()(2)切开瓜,就看见淡红色的瓜肉,将排列整齐的白色瓜子拨去,就可以吃了。
()(3)淡绿色的瓜皮上,有淡黄色的长条花纹。
()
3. 看了作者介绍哈密瓜,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4. 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菱的?
5.教师选择一种水果。
让学生观察后,进行描写,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提示:先观察它的外形特点、颜色,然后品尝它的味道。
每一种水果都有它的本身价值,对人们的身体都有不同的帮助,最后就写水果的用途和营养。
)。
《短文两篇》习题第一课时一、基础题1.看拼音,写词语。
zhào yào màn bù pú tào qīn lûâ( ) ( ) ( ) ( )dü qiáo gōng yuán jiǎng zhuàng wán shuǎ(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耍()尤()账()此()顺()要()龙()帐()柴()须()3.找近义词。
美妙( ) 欢乐( ) 急速( ) 赞扬( ) 发现( )活泼( ) 隐藏( ) 迅速( ) 慌张( ) 舒适( )美丽( ) 仿佛( ) 突然( ) 镇定( ) 宁静( )二、综合题1.给四字词语填空。
弄( )成拙 ( )罗( )网口( )心( ) 出( )入( )喜( )厌( ) ( )因( )果 ( )心( )意 ( )奇( )怪( )紫( )红五( )六( ) ( )水( )山 ( )嘴( )舌2.选词填空。
不是……而是……即使……也……只要……就……因为……所以……(1)()我违反纪律了,()老师批评了我。
(2)()你经过辛勤的劳动,()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这本书()从书店买的,()在图书馆借的。
(4)()条件很艰苦,解放军战士()始终坚守岗位。
三、拓展题课外类文阅读。
鲁班造伞很久以前,还没有伞。
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
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
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
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普及: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__→___→__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C.把文字写到帛上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这种书”指哪种书?用“”在文中画出来。
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D.帛不方便保存2. 课外阅读。
鸟岛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名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
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窝里窝外,到处都是丹青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伸手就能(拾到捉到)幼鸟,随手都能(拾到捉到)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画出括号里用得合适的词语。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1)形容鸟岛在中国、外国都非常有名。
《短文两篇》习题一、基础题1.填一填,读一读。
一()小仙人一()车厢一()奇异的云一()走动的图画一()大家伙一()巨手2.我会填标点。
它请我们观看家乡的田野()山林()新建的高楼()厂房()像看一幅幅走动的图画()二、综合题1.回家路上,爸爸说,他要写诗了,心中的诗句呀,随着音乐喷泉喷了出来。
我也像爸爸一样说出了怎样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乐场上的大家伙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找出两篇短文中的比喻句。
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1.两篇小短文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揣摩一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两篇小短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写作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这段景物描写排序。
《短文两篇第1课时练习题一、补充音节zh__ x__遮淅二、选择正确读音淹没.(méi mò)数.不清(shǔ shù)弯曲.(qū qǔ)蒙蒙.(měng méng)三、连一连,读一读来来往往的马路浓密的汽车明朗的天空油光闪亮的叶丛四、课外阅读下雨天,屋檐上的水一点一点地滴下来,落在下面的石阶上。
石阶轻轻地笑道:“哈,有趣!你是来替我洗澡,还是来替我瘙痒?替我洗澡,我嫌你的水太少;替我搔痒,我嫌你的力太小。
”水滴说:“我不是来替你洗澡的,也不是来替你搔痒的,我要滴穿你!”石阶哈哈大笑,说:“别做梦了吧,我从来没听说过水能滴穿石头。
”水滴不理他的话,只是一点一点往下滴,落在石阶上。
晴天,当然没有屋檐水滴了,石阶完全忘记了这件事。
下雨了,对这样的小小的水滴,石阶毫不放在心上。
一年一年过去,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
真的,石阶终于被水滴穿了。
1.水滴滴下来落在石阶上,水滴、石阶各是怎么想的呢?水滴想:石阶想:2.按课文内容填空(1)下雨了,屋檐上的()点一点地滴下来,落在下面的()上。
(2)水滴不断地往下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
真的,()终于被()滴穿了,因此形成了一个成语()。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答案:一、补充音节zhē xī遮淅二、选择正确读音淹没.(méi mò)数.不清(shǔ shù)弯曲.(qū qǔ)蒙蒙.(měng méng)三、连一连,读一读来来往往的马路浓密的汽车明朗的天空油光闪亮的叶丛四、课外阅读1.水滴滴下来落在石阶上,水滴、石阶各是怎么想的呢?水滴想:我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滴穿石阶。
石阶想:就凭小水滴这点本事还能把我滴穿,简直是妄想。
2.按课文内容填空(1)下雨了,屋檐上的(水滴)点一点地滴下来,落在下面的(石阶)上。
(2)水滴不断地往下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
真的,(石阶)终于被(水滴)滴穿了,因此形成了一个成语(滴水穿石)。
《短文两篇》习题
一、基础题
1. 给生字组词。
爽()脆()椭()拨()舔()
股()菱()簇()顽()梭()
2. 相近字组词。
股()()拔()梭()
般()()拨()俊()
二、综合题
1.给字注音
爽()脆()椭()切()拨()舔()股()
2.填空
()开瓜,就看见淡红色的瓜肉,将排列()的白色瓜子拨去,就可以吃了。
“红星脆”的味道很奇特,拿上一块,用舌尖()一下瓜心,甜丝丝的,夹杂着一股酒味。
吃起来又甜、又()、又(),吃完后,嘴里还久久留着那醉人的清香。
三、提高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家乡的哈密瓜品种繁多,最有名的是“红星脆”。
这种瓜呈椭圆形,长一尺左右,小的两三公斤,大的足有五六公斤。
淡绿色的瓜皮上,有淡黄色的长条花纹。
切开瓜,就看见淡红色的瓜肉,将排列整齐的白色瓜子拨去,就可以吃了。
“红星脆”的味道很奇特,拿上一块,用舌尖舔一下瓜心,甜丝丝的,夹杂着一股酒味。
吃起来又甜、又香、又脆,吃完后,嘴里还久久留着那醉人的清香。
1.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
2.哈密瓜有什么特点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爽(爽朗)脆(清脆)椭(椭圆)拨(拔草)舔(嘴舔)
股(一股)菱(菱形)簇(簇拥)顽(顽固)梭(梭子)
2. 相近字组词。
股(一股)拔(拔管)梭(梭子)
般(一般)拨(拔草)俊(俊秀)
二、综合题
1.爽(shuǎnɡ)脆(cuì)椭(tuǒ)切(qiē)拨(bō)舔(tiǎn)股(gǔ)
2.切整齐舔香脆
三、提高题
1.家乡的哈密瓜品种繁、形状、颜色、味道。
2.繁多、椭圆、淡绿、甜、香、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