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桂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3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多场合应用)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信息意识。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
4.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安全规则,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概述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3.Windows操作系统4.Word文字处理5.网络基础与应用6.多媒体技术7.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三、教学安排1.信息技术概述(2课时)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课时)3.Windows操作系统(4课时)4.Word文字处理(6课时)5.网络基础与应用(4课时)6.多媒体技术(2课时)7.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2课时)四、教学过程1.信息技术概述1.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1.2讲解: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1.3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信息技术。
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1讲解: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2.2活动: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了解硬件结构。
2.3讲解:介绍软件的分类和作用。
2.4活动:学生安装并使用一款软件。
3.Windows操作系统3.1讲解: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2活动:学生练习Windows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桌面设置等。
3.3讲解:介绍Windows的高级功能,如控制面板、系统维护等。
3.4活动:学生尝试使用Windows的高级功能。
4.Word文字处理4.1讲解: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如文字输入、排版等。
4.2活动:学生练习Word基本操作,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
4.3讲解:介绍Word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表格等。
4.4活动:学生尝试使用Word的高级功能,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文档。
5.网络基础与应用5.1讲解: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信息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2. 讲解: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3. 实践:学生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手机等。
1.4 作业:学生收集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例子,进行分享。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鼠标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2.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和鼠标的使用方法。
2. 示范:教师演示计算机开关机和鼠标使用。
3. 实践:学生自行尝试操作计算机和鼠标。
2.4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开关机和鼠标使用,并向家长介绍。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遵守网络道德。
3.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风险防范措施。
2. 案例分析:讨论网络安全案例,引导学生识别风险。
3. 讨论:讨论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4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网络安全规则,并进行实践。
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4.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示范:教师演示电子表格的数据输入和编辑。
3. 实践:学生自行操作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4 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电子表格整理和分析家庭支出或学习成绩。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
1.2 认识计算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界面,包括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文件管理、程序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等。
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启动应用程序、创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包括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让学生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打开应用程序、创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
让学生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文档、编辑文本、保存文档等。
3.2 Word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输入文本、编辑文本、设置字体和段落等。
让学生熟悉Word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文档、打开文档、保存文档等。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单元格操作、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等。
让学生熟悉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表格、编辑数据、保存表格等。
4.2 Excel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输入数据、编辑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等。
让学生熟悉Excel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表格、打开表格、保存表格等。
第五章:演示文稿5.1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添加幻灯片、编辑幻灯片、添加动画等。
让学生熟悉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演示文稿、打开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等。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及其作用,研究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计算机?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3. 计算机的作用和应用领域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与互动结合,以实际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分别介绍计算机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如硬件和软件等。
4.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索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和交通等。
5. 引导学生研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例如如何打开计算机、关闭计算机以及进行简单的操作。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下一些思考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第二单元:键盘操作与文档处理- 教学目标:掌握键盘上的常用按键和使用文档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 教学内容:1. 键盘上的常用按键介绍及使用方法2. 文档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新建、保存、复制、粘贴等3. 编辑文本内容和格式设置4. 打印文档和调整页面设置- 教学方法:演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内容。
-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所学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2. 介绍键盘上的常用按键,如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以及特殊功能键,并讲解它们的用途。
3. 引导学生使用文档处理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如新建一个文档、输入文字、调整字体和字号等。
4. 教学演示如何复制、粘贴和删除文本内容,以及如何设置文本的格式。
5. 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保存文档、打印文档以及调整页面设置,如页边距和纸张大小等。
6. 综合练:设计一个简单的打印文档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下一些思考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更多内容请继续拓展)。
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入门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研究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
-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
2.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
- 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 研究正确关机的步骤
3.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 掌握鼠标的左键和右键的功能
- 研究键盘上常用的按键和符号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对计算
机的兴趣。
2. 教学:讲解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示范正确的操作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组织学生进行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练,帮助他们熟悉
操作方式。
4. 拓展:展示一些使用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的重要性和作用。
5. 小结: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操练计算机启动和关机的步骤,
并练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是否准确、流畅
-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理解程度
提示: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根据实
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最新最全)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查找信息。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演示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查找信息。
学生实践,分组讨论。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使用网络浏览器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分享给同学。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学会如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定义、格式和基本操作。
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
演示如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学生实践,分组讨论。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尝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三章:WORD的基本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如何排版文章。
3.2 教学内容WORD的启动和退出。
文档的基本操作(新建、保存、打开、关闭)。
文字的输入与编辑。
段落的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3.3 教学步骤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分组讨论。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使用WORD编写一篇短文,并尝试进行排版。
第四章:Excel的基本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4.2 教学内容Excel的启动和退出。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新建、保存、打开、关闭)。
单元格的操作(选定、编辑、格式设置)。
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简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求和、平均值等)。
4.3 教学步骤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分组讨论。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使用Excel制作一份简单的统计表,并分享自己的成果。
第五章:PPT的基本使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PPT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5.2 教学内容PPT的启动和退出。
最新桂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题] 主题一走进电脑新画室任务一为妈妈遮阳[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组成。
(2)学会正确使用“铅笔”“喷枪”工具。
(3)学会保存图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组成;学会“铅笔”“喷枪”工具的正确使用。
(2)难点:编辑方式打开保存好的图片;前景色后景色的选择;画图时鼠标的操控。
[教学准备]投影(已制作好的“妈妈在赶路”“为妈妈遮阳”)[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妈妈在赶路”,妈妈辛苦吗?怎么办?如果有一颗茂盛的大树为妈妈遮阳该有多好啊!投影“为妈妈遮阳”完成图。
记住:树木的枝叶要繁茂。
(板书:任务一为妈妈遮阳)二、新授1.打开“画图”软件,介绍窗口组成。
2.用编辑方式打开“妈妈在赶路”(文件/通过路径找到“妈妈在赶路”/打开。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另一种打开方式教授:鼠标右键/打开方式/画图)。
选择“铅笔”工具绘制树的轮廓,再选择“喷枪”工具和颜料盒给树上色。
学生创作,然后展示学生成果有好有坏,再强调操控鼠标的正确方法。
3.练习:(1)更换前景色和背景色,左键选前景色为红色,右键选背景色为绿色。
看谁反应快。
(2)你能用“喷枪”绘制色彩浓度不同的红色实心圆吗?4.用“喷枪”绘制水果和草地。
展示学生成果,点评。
5.保存。
三、练一练发挥想象,绘制一个水果园吧。
四、小结:你会用鼠标画出流畅的线条了吗?你会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类型的笔绘制出美丽的大树了吗?任务二中秋之夜[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正确使用“填充”“放大镜”“铅笔”工具,“撤销”命令。
(2)学会解决漏色和绘制礼花的技巧。
(3)学会保存图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填充”“放大镜”“铅笔”工具,“撤销”命令;保存图片。
(2)难点:学会解决漏色和绘制礼花的技巧。
[教学准备]投影(已制作好的“中秋之夜”素描图和成品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中秋之夜”成品图,中秋之夜美不美?你是否可以创作得更美?怎么做?夜色里有五颜六色的礼花在黑夜里绽放,与狡黠的月亮,与千家万户的灯光相辉映。
最新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信息技术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计算机基本操作: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
2.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研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如桌面操作和文件管理。
3. 文字处理和制作: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排版和制作简单文档等操作。
4. 图片处理和制作:研究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制作简单图形和图片处理等操作。
5. 网络和互联网应用: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常见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知识。
6. 多媒体应用:研究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音频、视频的播放和制作等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演示,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和实际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
4.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操作过程,评价他们的研究态度和操作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应的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作业完成质量。
3. 实践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根据实际操作结果来评价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和自评,评价每个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的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课题] 主题一走进电脑新画室任务一为妈妈遮阳[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组成。
(2)学会正确使用“铅笔”“喷枪”工具。
(3)学会保存图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组成;学会“铅笔”“喷枪”工具的正确使用。
(2)难点:编辑方式打开保存好的图片;前景色后景色的选择;画图时鼠标的操控。
[教学准备]投影(已制作好的“妈妈在赶路”“为妈妈遮阳”)[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妈妈在赶路”,妈妈辛苦吗?怎么办?如果有一颗茂盛的大树为妈妈遮阳该有多好啊!投影“为妈妈遮阳”完成图。
记住:树木的枝叶要繁茂。
(板书:任务一为妈妈遮阳)二、新授1.打开“画图”软件,介绍窗口组成。
2.用编辑方式打开“妈妈在赶路”(文件/通过路径找到“妈妈在赶路”/打开。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另一种打开方式教授:鼠标右键/打开方式/画图)。
选择“铅笔”工具绘制树的轮廓,再选择“喷枪”工具和颜料盒给树上色。
学生创作,然后展示学生成果有好有坏,再强调操控鼠标的正确方法。
3.练习:(1)更换前景色和背景色,左键选前景色为红色,右键选背景色为绿色。
看谁反应快。
(2)你能用“喷枪”绘制色彩浓度不同的红色实心圆吗?4.用“喷枪”绘制水果和草地。
展示学生成果,点评。
5.保存。
三、练一练发挥想象,绘制一个水果园吧。
四、小结:你会用鼠标画出流畅的线条了吗?你会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类型的笔绘制出美丽的大树了吗?[课题] 主题一走进电脑新画室任务二中秋之夜[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正确使用“填充”“放大镜”“铅笔”工具,“撤销”命令。
(2)学会解决漏色和绘制礼花的技巧。
(3)学会保存图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填充”“放大镜”“铅笔”工具,“撤销”命令;保存图片。
(2)难点:学会解决漏色和绘制礼花的技巧。
[教学准备]投影(已制作好的“中秋之夜”素描图和成品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中秋之夜”成品图,中秋之夜美不美?你是否可以创作得更美?怎么做?夜色里有五颜六色的礼花在黑夜里绽放,与狡黠的月亮,与千家万户的灯光相辉映。
记住:色彩搭配很重要。
(板书:任务二中秋之夜)二、新授1. 用编辑方式打开“中秋之夜”素描图,用“填充”工具给天空和高楼填色。
2. 遇到漏色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原因。
有谁能解决这一难题呢?撤销操作后用“放大镜”放大图片,找缺口,再用“铅笔”工具填补,再填色。
观察放大后的线条有锯齿状,需恢复原状才能消除锯齿。
放大图片并非真正意义的改变图片的大小。
放大的倍数可以选择。
学生完成图片的填色。
3. 用“喷枪”绘制绘制礼花。
“Ctrl”+“+”可以绘制出逐渐变大的礼花。
保存。
4.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5. 练习:“修理管道”三、练一练用“喷枪”绘制一颗美丽的彗星吧。
四、小结:遇到漏色时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吧?你会用绘制出五颜六色的礼花了吧?[课题] 主题一走进电脑新画室任务三郊外的小木屋[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正确使用“矩形”“圆角矩形”“直线”“橡皮”工具。
(2)学会修复图画的技巧。
(3)学会保存图片。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矩形”“圆角矩形”“直线”“橡皮”工具。
(2)难点:理解“放大镜”并为真正改变图片大小。
[教学准备]投影(已制作好的“森林里的小木屋”成品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森林里的小木屋”成品图,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绘制出这样一幅丰富的图画来,需要我们在创作之前有充分的构思。
而绘制的步骤也尤为重要,其中还有不少的技巧能帮助我们画得精美。
记住:绘制的技巧就是“橡皮”“放大镜”“铅笔”“直线”颜料盒等工具的熟练应用。
(板书:任务三郊外的小木屋)二、新授1. 打开画图软件,调节画纸的大小。
2. 选择“圆角矩形”绘制屋顶和屋身。
两种方法:(1)“填充”工具填色(2)设置好前景色和背景色,用“圆角矩形”第二种模式绘制。
(注意木头间的重叠要完好技巧:“+”形鼠标指针的水平线与第一根木头的底部水平线重叠)。
3. 用“矩形”绘制窗户和门,再用“直线”调多好合适粗细绘制窗棂和门锁。
(技巧:“Shift”+“椭圆”/“矩形”得正圆、正方形。
)(修补技巧:用“放大镜”放大图片后,用“橡皮”“铅笔”“直线”等工具修补.)4. “放大镜”能改变图片大小吗?不能。
观察放大后的图片线条有锯齿状,需恢复原状才能消除锯齿。
改变图片大小要通过拖动画纸四周的控制点。
(记住:放大的倍数可以选择,放大后要恢复。
)5. 绘制草地、树木、太阳等。
保存。
6.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三、练一练能给“森林里的小木屋”添加小动物吗?展开想象,进行创作吧。
四、小结:独立完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其中需要的技巧要掌握。
[课题] 主题二体验绘图新感受任务一夏日的湖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正确使用“曲线”“多边形”工具。
(2)熟练掌握绘制曲线图形和多边形的方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绘制曲线图形和多边形的方法。
(2)难点:学会“双击”和拖动鼠标的操作。
[教学准备]投影(已制作好的“帆船游湖面”成品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投影“帆船湖面”成品图,观察小山的形状,它是直线构成的吗?这样的弯曲的曲线该如何画?“曲线”工具帮你解决。
记住:鼠标的熟练操控是关键。
单击=点击左/右键一下、双击=快速点击左键两下。
(板书:任务三郊外的小木屋)二、新授1. 打开画图软件,调节画纸的大小。
2. 练习绘制由两条曲线构成的小河。
选择“曲线”绘出一根直线,在直线上下两处拖动鼠标弯曲直线,用同样的方法再绘制一根曲线,完成小河绘制。
(记住:一条曲线最多可拐两个弯,只需要一个弯时在拖出第一个弯时在原处单击鼠标。
)3. 练习用“曲线”绘制封闭的花瓣、树叶、水滴等图形。
“三点击成形”无拖动。
4. 绘制“湖面”图画,保存。
5. 练习用“多边形”绘制帆船。
在顶点8处双击。
6. 完成“帆船游湖面”图。
保存。
7.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三、练一练能给“表情大串烧”里的小熊猫画上相应的表情吗?用“曲线”“铅笔”等工具试试吧。
四、小结:“曲线”工具能画出丰富的曲线图形,能让你的图画更丰富。
[课题] 主题二体验绘图新感受任务二热闹的湖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使用画图软件里面的选定工具,复制、粘贴两个命令。
(2)通过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3)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复制和粘贴。
(2)难点:选定工具。
[教学准备]已经绘制好的湖面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入:小迪现在绘制的湖面只有一条孤单的帆船,画面还不够丰富,他想在湖面上绘制更多的帆船。
但是那么多帆船一个一个地画出来很麻烦,有没有什么更快捷的方法呢?(板书:任务二热闹的湖面)二、新授6.“复制”“粘贴”是电脑里常用的命令。
选择好需要复制的物体,单击“复制”命令,这时电脑就记住了这个物体,单击“粘贴”命令,电脑就会复制出同样的物体,再次单击“粘贴”命令还会出现。
(1)观察热带鱼图片,找出图中热带鱼相同和不同之处。
7.在“画图”中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可以变出许多相同的图案,使画面丰富有趣,并且可以减少作图的时间,提高作图效率。
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变出许多帆船,把湖面变得热闹起来。
(1)打开保存的“湖面”文件,单击“选定”工具,把帆船框选起来。
(2)单击菜单栏上“编辑”中的“复制”命令,再单击菜单栏上“编辑”中的“粘贴”命令。
这时画纸的左上方出现一条一模一样的帆船。
将它拖到合适位置。
(3)单击菜单栏上“图象”中的“翻转/旋转”命令,选择“水平翻转”。
用了这个命令后可以使湖面上的帆船“来来往往”。
平时看到的物体远小近大,还可以用“选定”工具选中帆船,通过拖动四周的调节点来改变帆船大小。
思考问题:在复制帆船的时候,能不能让帆船的背景是透明的?3.“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七巧板”游戏4.学生上机练习绘制热闹的湖面。
(1)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小结。
5.拓展: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命令绘制一些有趣的画图,如葡萄园,风车谷,小鸡舍等。
三、小结:[课题] 主题二任务二避暑在湖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对称图形的绘制,学会使用画图软件里面的文字工具,图形的组合。
(2)通过小故事、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3)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字工具。
(2)难点:对称图形的绘制,图形组合。
[教学准备]已经绘制好的湖面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入:炎炎夏日,为了照顾好调皮的小蝌蚪,青蛙妈妈们蹲在湖面的荷叶上都快热昏了,这时还好有莲蓬降温器帮了它们的忙。
(板书:任务二避暑在湖面)二、新授8.用“画图”软件绘制一些对称的物体时,我们可以先画出物体的一半,然后进行复制,再用“翻转/旋转”命令翻转成另一半,最后把他们对接在一起。
a) 绘制青蛙妈妈,用“曲线”“刷子”绘制青蛙的半个身体。
b) 使用“选定”工具,设定“透明”模式,选中青蛙的半个身体,然后通过菜单栏“编辑”里的“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复制。
c) 将复制出来的半只青蛙用菜单栏“图象”里的“翻转/旋转”命令水平翻转成另一半,然后将它移动和前面的半只拼成一只青蛙。
d) 使用“刷子工具给青蛙添上鼻子。
”9.画好一只青蛙后,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变出许多只青蛙,在画小蝌蚪的时候,尾巴用“曲线”工具绘制出不同形态的尾巴,这样画面就更生动了。
3.小迪画的太阳还带着眼镜,是不是很酷?我们也来画一画。
4.作品完成了,我们还可以为图片配上文字,比如在作品上写画的名称,署上自己的名字。
(1)单击工具箱的“文字”工具,在需要输入文字的位置按下鼠标,拖出一个输入框,输入文字。
(2)选中文字,在字体属性框里选择字体、字号。
输入文字后,在框外任意地方单击就可以确定了。
这时文字已经变成图片,不可以修改文字的属性了,但象图片一样可以改变位置。
(3)文字工具栏5.使用“画图”绘图时,有时感觉“地方”太小,画“零件”不方便。
其实我们可以打开两个“画图”,一个用来集成作品,一个专门生产“零件”。
“零件”生产好后,使用“选定”工具,然后使用“复制”“粘贴”命令,复制到另外一个画图里。
6.学生上机练习。
(1)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课题] 主题二任务三避暑在湖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对称图形的绘制,学会使用画图软件里面的文字工具,图形的组合。
(2)通过小故事、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