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位置度计算与全面详讲各情况评价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8
位置度的评价方法位置度是地图上一个点的准确位置与实际位置偏差的量度。
它是地图制图的最基本、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也是地图使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因为位置度是置信度的根本,地图的错误位置度会导致使用者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种种偏差。
因此,对于地图的位置度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位置度的评价方法。
一、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得出评价结果的方法。
评价地图位置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就是统计分析比较:首先分别在各个点上测量地图上的位置和实际的地理位置,然后计算误差,最终通过各种统计学方法确定大小和形式的误差规律,并得出评价结果。
此方法可分为大量场测法和小量场测法两种。
大量场测法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地选择大量测量点,进行场测,在测量结果分布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方差等估算出误差。
该方法优点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精度,评价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其缺陷在于对场测技能要求高,操作复杂,时间和人力费用高昂。
小量场测法是在选定的特定点上进行测量,对于需要获得相对于该点的误差值的情况适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实现方便,但其缺陷在于独立性较差,评价结果的代表性和统计学显著性差。
二、自然标志法自然标志法是利用地图上地物、建筑物等自然标志,比较其地图位置和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程度来评价位置度。
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先选择1-2个自然标志,检查其在地图上和实际位置上的偏差程度,并用此作为地图位置度的评价依据。
自然标志法的优点在于显著便捷,能够快速得出评价结果。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首先需要地图制图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精度,否则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就难以保证;其次,评价结果产生的误差和误判可能性较高。
三、控制点法控制点法是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在制作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查和实地测量,并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其精确位置,然后与地图上所标注的位置进行比对,以评价位置度。
控制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得到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统计学显著性的评价结果,同时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位置度计算方法说明1.直线段的长度计算:直线段的长度计算是最简单的位置度计算方法之一、给定两点的坐标(x1,y1)和(x2,y2),直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来获得:长度=√((x2-x1)^2+(y2-y1)^2)2.非直线段的长度计算:对于曲线段或折线段,可以通过将曲线或折线分解为多个小线段,然后计算每个小线段的长度,最后将长度相加得到整个线段的长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小线段的长度:长度=√((x2-x1)^2+(y2-y1)^2)其中(x1,y1)和(x2,y2)是小线段的端点坐标。
3.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给定点的坐标(x0,y0)和直线上两点的坐标(x1,y1)和(x2,y2),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距离=(,(x2-x1)(y1-y0)-(x1-x0)(y2-y1),)/√((x2-x1)^2+(y2-y1)^2)4.点到曲线的距离计算:对于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计算,可以使用数值逼近的方法。
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是将曲线等分为多个小线段,然后计算每个小线段与点之间的距离,选取最小距离作为点到曲线的距离。
5.点和线段的位置关系判断:给定点的坐标(x0,y0)和线段上两点的坐标(x1,y1)和(x2,y2),可以通过以下算法判断点和线段的位置关系:-如果点到线段的垂直距离大于线段长度的一半,那么点在线段之外。
-如果点在线段之内,则点到线段的垂直距离小于线段长度的一半。
-如果点到线段的垂直距离等于线段长度的一半,那么点在线段上。
6.线段的夹角计算:给定两个线段的向量表示,可以使用向量的点乘公式计算两个线段的夹角。
对于两个线段的向量表示u=(x1,y1)和v=(x2,y2),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线段的夹角:夹角= arccos((u·v) / (,u,· ,v,))其中,u·v表示u和v的点乘,u,和,v,表示向量的模长。
7.点在多边形内的判断:对于给定多边形的顶点列表和点的坐标,可以使用射线算法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
位置度的评价方法位置度是指一个地理对象在空间上与其他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
位置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地理特性评价、相对地理位置评价、网络分析评价和地理邻近性评价。
一、地理特性评价: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地理对象的物理和人文特性来评价它们的位置度。
物理特性包括地势、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人文特性包括人口、经济、文化等人为要素。
通过比较不同地理对象的特性,可以对它们的位置度进行评判。
例如,一个商业中心地区的位置度可能会因为周边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商业资源丰富而被评价为较高的位置度。
二、相对地理位置评价:这种方法通过比较地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相对位置来评价它们的位置度。
相对位置指的是地理对象在空间上与其他对象的相对关系。
比如,位于海岸线附近的海港相对于内陆城市来说具有相对优势,因为它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进出口贸易。
相对地理位置评价可以通过比较地理对象之间的距离、接近度等来进行。
例如,两个工业区域,如果它们之间距离较近,物流运输成本较低,那么它们的位置度可能被评价为较高。
三、网络分析评价: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地理对象在空间网络中的位置关系来评价它们的位置度。
网络分析评价主要利用图论方法来分析地理对象之间的连接关系。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城市的道路网络、交通枢纽等来评价它的交通便利程度。
网络分析评价可以通过计算地理对象之间的路径、连通性等指标来进行。
例如,一个商业中心地区如果与多个交通节点相连,那么它的位置度可能会被评价为较高。
四、地理邻近性评价: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地理对象的邻近关系来评价它们的位置度。
地理邻近性指的是地理对象在空间上相邻或接触的关系。
比如,一个住宅区如果邻近公园、学校等设施,那么它的位置度可能会被评价为较高。
地理邻近性评价可以通过计算地理对象之间的距离、接触度等指标来进行。
综上所述,位置度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理特性评价、相对地理位置评价、网络分析评价和地理邻近性评价。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地理对象的特性、相对位置、网络关系和邻近关系来评价它们的位置度。
位置度的评价方法
位置度的评价方法是一种用于衡量一个事物在空间中位置的方法。
在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位置度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位置度的评价方法:
1. 坐标系。
坐标系是一种常用的位置度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中。
坐标系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点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通常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高度。
2. 轨迹。
轨迹是一种描述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移动的位置度的评价方法。
轨迹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3. 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是一种位置度的评价方法,它可以计算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数值模拟通常包括离散元法、有限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等方法。
4.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实时监测物体位置度的评价方法。
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综上所述,位置度的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优劣。
对于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需求,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位置度的评价方法。
- 1 -。
位置度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一、什么是位置度计算公式位置度计算公式是指一种用于计算某个事物在整体中的位置或重要性的数学公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不同事物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位置度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如下:1. 确定参考点: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参考点,作为整体中其他事物位置度的参考基准。
这个参考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一个地点、一个时间点等。
2. 确定计算指标: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位置度的指标。
指标可以是数量、质量、价值等,也可以是多个综合指标的加权组合。
3. 收集数据:根据确定的计算指标,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于现有的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途径。
4. 计算位置度: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运用位置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位置度计算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标准化法、层次分析法等。
5. 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出的位置度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可以比较不同事物的位置度大小,找出相对重要或优势的事物,也可以观察位置度的变化趋势,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
6. 做出决策:根据位置度分析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
根据位置度高的事物进行重点推进或投入资源,根据位置度低的事物进行改进或削减资源等。
7. 定期更新:位置度计算公式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随着情况的变化,需要定期更新数据和重新计算位置度。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事物的变化和调整决策。
三、实例分析以一个假设的企业为例,假设要评估该企业的各个部门在整体中的位置度。
首先确定参考点为该企业的总部,然后确定计算指标为各个部门的收入、利润和员工数量。
收集数据后,根据确定的计算指标,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
假设收入的权重为0.4,利润的权重为0.3,员工数量的权重为0.3。
计算出各个部门的加权平均位置度后,可以得出各个部门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
根据位置度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某个部门的位置度较高,说明该部门在整体中的重要性较大,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和支持。
位置度的定义及测量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位置度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啥是位置度呀?简单来说,位置度就像是一个东西在它该在的地方待得好不好的一个衡量标准。
就好比你回家后,你的鞋子得放在鞋架上那个特定的位置,要是放歪了或者放错地方了,那就不太对劲儿了吧?位置度差不多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怎么测量位置度呢?这可得有点小技巧啦!比如说,咱拿个零件来举例吧。
你得先找到这个零件上那些关键的点或者线,就像找到它的“穴位”一样。
然后呢,用一些专门的工具,比如卡尺啊、千分尺啊之类的,去量一量这些点或者线跟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之间的差距。
这差距越小,说明位置度越好,就像你投篮,球离篮筐越近,那投进的几率不就越大嘛!咱再打个比方,就像你搭积木,每一块积木都有它特定的位置,要是放得歪七扭八的,那整个造型不就垮了嘛。
位置度就是要保证这些积木都能乖乖地待在它们该在的地方,这样搭出来的东西才好看、才牢固呀!你想想看,如果一辆汽车的零件位置度都不咋地,那开起来还不得嘎吱嘎吱响,甚至出大问题呀!所以说,位置度这玩意儿可重要了,可不能小瞧它。
在实际操作中,测量位置度可得细心再细心,就跟绣花似的。
一点点偏差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你说要是因为位置度没弄好,导致一个大工程出问题,那得多冤呀!而且哦,位置度的要求有时候还挺严格的呢!就像老师批改作业,错一点都不行。
但这也是为了保证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稳稳当当的呀。
总之呢,位置度的定义和测量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呀。
咱只要把它想象成让东西都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然后用合适的方法去检查它们有没有乖乖听话,不就好啦?大家可别被它吓住了,多试试,多练练,肯定能掌握好的!位置度就是这么个神奇又重要的东西,咱可得把它弄明白咯!。
位置度计算方法举例嘿,咱今儿就来聊聊位置度计算方法。
你说这位置度啊,就好像是给每个东西找它最合适的“座位”。
比如说,咱有个零件,它上面有几个关键的孔或者凸起啥的。
这时候要确定这些孔或者凸起在整个零件里的位置是不是恰到好处,就像你找座位得找个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刚刚好的地方一样。
那怎么算呢?咱先得有个基准吧,就好比你去看电影,总得有个排号和座位号做参照不是?这个基准就是我们计算的起始点。
然后呢,再看看我们要研究的那个孔或者凸起和基准之间的距离呀、角度呀之类的。
举个例子哈,想象一下有个圆形的零件,上面有个孔。
我们把圆心当作基准,然后测量这个孔到圆心的距离是多少。
这距离要是和规定的一样,那位置度就没问题啦!要是不一样,那就得看看是大了还是小了,偏差有多少。
再复杂点呢,可能就不是一个孔了,是好几个孔,或者还有其他形状的特征。
这就好像是一场大型的“座位安排游戏”。
每个特征都有它该在的地方,咱得一个一个去算,去比较。
你可能会问了,算这个有啥用啊?哎呀,用处可大啦!要是位置度没算好,零件可能就装不上去,或者装上去了也不好用。
就好像你去参加一个活动,座位安排得乱七八糟,那不是乱套了嘛!而且啊,这位置度计算可不只是在工厂里有用哦。
你想想,生活中很多地方不也得讲究个位置合适不?比如说摆家具,你得让沙发在客厅里的位置看着舒服,电视的角度也得正好,这其实也是一种位置度的概念呀!咱再回到专业点的领域,计算位置度的时候可得细心再细心,一个小数字错了都可能导致大问题。
就跟你走路一样,一步走错可能就走到沟里去啦!总之呢,位置度计算方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帮我们把各种东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有点复杂,有点头疼,但只要咱认真去学,去琢磨,肯定能掌握好它。
到时候,咱就能在各种领域里游刃有余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位置度的介绍及测量方法一、位置度的定义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理想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注:理想要素的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尺寸确定(即由几何图框及其位置确定)二、位置度的三要素基准;理论位置值;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带是一以理论位置为中心对称的区域,位置度是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
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
位置度公差在评定实际要素位置的正确性, 是依据图样上给定的理想位置。
位置度包括点的位置度、线的位置度和面的位置度。
点的位置度:如公差带前加S¢,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内的区域,球公差带的中心点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线的位置度:如公差带前加¢,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的轴线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一般来说我们算位置度都是X.Y两个值的偏差量去换算以基准A、B、C建立坐标系,看具体的位置关系选择使用直角或极坐标,一般采用直角坐标,测出被测点到基准的X、Y尺寸,采用公式2乘以SQRT(平方根)((x2-x1)平方+(y2-y1) 平方)就行,x2是实际尺寸,x1是图纸设计尺寸,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的理想位置的偏移量,因为位置度是一个偏移范围¢,所以要乘以2 这个常见的公式三、位置度公差基本原则位置度公差是各实际要素相互之間或它們相对一个或多个基准位置允许的变动全量在位置度公差标注中用理论正确尺寸及位置度公差限制各实际要素相互之間或它們相对一个或多个基准位置,位置度公差相对理想位置为对称分布位置度公差可用于单个的被测要素,也可用于成组的被测要素,当用于成组的被测要素,位置度公差应同时限定成组的被测要素中的每一个被测要素四、位置度公差评定原则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對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最小五、位置度的评定与测量1、点位置度的测量:其是指包容被测实际点,由基准表面(或)直线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直径。
公式:2、线位置度的测量其是指:包容被测实际直线(或轴线)对基准直线(基准面)和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定位最小包容的宽度或直径。
位置度分析报告1. 引言位置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用于评估地理位置的相关特征和属性。
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位置度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并提供一些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2. 位置度分析的定义位置度分析是一种评估地理位置特征和属性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揭示特定位置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力。
位置度分析可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市场营销、城市规划和物流管理等领域。
3. 方法和技术位置度分析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评估地理位置的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3.1 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显示特定地区的热点分布情况。
通过颜色的深浅,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价值和影响力。
3.2 空间聚类空间聚类是一种将地理位置划分为不同群组的方法。
通过使用聚类算法,可以将相似的地理位置归类到同一组,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属性。
3.3 空间关联分析空间关联分析是一种评估地理位置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地理位置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特定位置的影响力。
4. 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使用位置度分析的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广泛的应用领域:4.1 零售业位置度分析可用于确定最佳的零售店铺位置。
通过分析人口密度、竞争对手分布和消费者行为等因素,可以找到最具潜力的地理位置,以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4.2 物流管理位置度分析可用于优化物流网络。
通过分析供应链中的不同位置,可以确定最佳的仓储和配送中心,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4.3 城市规划位置度分析可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分析交通流量、人口分布和环境因素等数据,可以确定最佳的建设和发展策略,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结论位置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用于评估地理位置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使用热力图、空间聚类和空间关联分析等方法和技术,可以揭示位置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力,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希望本报告能为读者提供有关位置度分析的基本理解,并激发更多关于该领域的兴趣和研究。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一、位置度公差注法的原理•在几何精度设计中,确定中心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坐标尺寸注法存在着以下缺点:• 1.加工时产生累积误差;• 2.用两点法测量各个中心距不能保证坐标方向。
•位置度公差注法建立在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几何图框给出的理想位置上。
见图6-1到6-5。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单个要素在零件上的定位要求,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理想位置标注位置度公差来实现。
•要素组在零件上的定位,要考虑该要素组的两种位置关系和两种设计要求。
• 1.孔组位置度公差标注应包含的两项主要内容u孔组的两种位置关系•(1)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关系。
是指几何图框上各孔理想位置之间的关系,各孔之间保持定的坐标位置关系和几何关系。
(各孔位置度公差)•(2)孔组对零件上其他要素的位置关系。
是指孔组或孔组内各孔在零件上的定位要求。
(孔组位置度公差)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u孔组的两种设计要求•(1)第一种设计要求。
装配时不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且要求这两个零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应分别对准。
(对孔组和各孔的位置变动量都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
)•(2)第二种设计要求。
装配时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不要求这两个零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分别对准。
(对各孔的位置变动量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而对孔组位置度公差或定位尺寸公差则应规定的较松。
)•孔组位置度公差与各孔位置度公差的关系:前者一定要不小于后者。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2.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u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的位置度公差注法•(1)矩形布置孔组。
图6-6。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2)圆周布置孔组。
图6-5。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2.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u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的位置度公差注法•(1)矩形布置孔组。
•①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指将孔组的两种位置度公差分别用两个公差框格注出。
图6-7。
孔组位置度公差各孔位置度公差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②位置度公差与定位尺寸公差组合注法:图6-4和6-8。
Ø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必位置度公须位于Φt1差带内,且I、II、III孔的实际轴线还必须位于相应的定位尺寸公差带内,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孔组应平行于一个侧面的注法,见图6-9。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2)圆周布置孔组。
•①基准孔尺寸公差与被测孔位置度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图6-10。
•②不规定孔组在零件上的确定位置:图6-11、6-12。
•图6-11所示的爪形扳手上的四销组内四个销只要求能够分别插入螺纹堵盖上的四孔组内四个孔中,可以施力,但不要求它们的端面贴合。
因此,不要求四个销的轴线垂直于扳手端面,也不要求四个销的几何图框的轴线与扳手外圆柱面或内孔的轴线同轴线。
•图6-12所示的滤油网盖上四孔组内四个孔的轴线应垂直于基准端面A,因为装配时该端面与箱体上相应的端面贴合。
但不要求四个孔的几何图框的轴线与滤油网盖外圆柱面或内孔的轴线重合。
③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图6-13。
•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应同时位于孔组位置度公差带和各孔位置度公差带内,即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应位于两个公差带的重叠部分,但各孔位置度公差带中心不必位于孔组位置度公差带内,则满足设计要求。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1. 孔组内各孔位置度公差的计算•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计算公式由紧固件与被连接零件的连接方式决定。
•通孔连接方式:用螺栓、销钉等紧固件穿过两个或几个被连接零件上的通孔;•螺孔连接方式:把双头螺柱、螺钉等紧固件拧入一个被连接零件的螺孔中,且穿过其余的被连接零件上的通孔。
•(1)通孔连接方式的位置度公差计算(图6-14)t=D M-d M=X min•上式中,紧固件采用包容要求•一般情况,各零件上通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都相同,其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值也相同,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通孔的形状误差由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控制。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2)螺孔连接方式的位置度公差计算(图6-15)•一般情况下,螺孔(包括过盈配合销钉孔)和通孔的位置度公差值相同,而通孔的位置度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螺孔的位置度公差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而采用独立原则。
t=(D M-d M)/2=0.5X min•上式中,紧固件采用包容要求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2. 孔组位置度公差的计算•(1)矩形零件(基准要素为平面要素)•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只需计算各孔位置度公差值t1,不必计算孔组位置度公差值t2,因为它们相等。
(图6-6)•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图6-7和图6-4)•t=δl-T δl为孔的轴线至零件有关侧面的距离的允许变动量,T为通2孔直径的尺寸公差值•定位尺寸公差值:T1=T2=δl•(2)圆盘形零件(基准要素为轴线)•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图6-5)•孔组位置度公差带与各孔位置度公差带重合,几何图框轴线对基准轴与该孔直径的尺寸公差值线的允许变动量δl等于各孔位置度公差值t1T之和。
•δl=t+T1•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图6-10)•图6-10(a ),各被测孔的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δl =t 1+T+T 1t 1和T ——被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值和尺寸公差值;T 1——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图6-10(b ),各被测孔的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δl =t 1+T+T 1+t 3t 1和T ——被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值和尺寸公差值;T 1和t 3——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和垂直度公差值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装配时,如果设计要求各个被连接零件上孔组内各孔分别对准,但不要求这些零件的外圆柱面或内孔的基准轴线彼此重合,则可采用图6-11、图6-12或6-13所示注法。
δl =t 1+T+t pT p ——销组或孔组几何图框轴线对外圆柱面或内孔轴线的一般同轴度公差值t 2 = δl–T-T1T——被测孔的尺寸公差值T 1——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四、位置度公差标准数值的选择方法• 1. 按GB/T 1184-1996选择位置度公差标准数值四、位置度公差标准数值的选择方法• 2. 按GB/T 1800.3-1998选择位置度公差标准数值(表6-2)•利用a(A)、b(B)、c(C)、d(D)、e(E)、f(F)、g(G)的基本偏差的数值作为通孔与紧固件之间的标准最小间隙。
五、采用延伸公差带的位置度公差• 1. 问题的提出(图6-16、6-17)•对于通孔连接方式,都能保证装配互换;•对于螺孔连接方式,螺钉与通孔的装配会发生干涉,因此,不能保证装配互换。
五、采用延伸公差带的位置度公差• 2. 延伸公差带的概念•针对图6-17所示的干涉情况,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解决装配互换问题。
•1)另加垂直度公差要求(图6-18)•会增加生产成本,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2)增大通孔的直径尺寸(图6-19)•这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行(比值l/l2较小)可行,但比1值较大时不一定适用。
五、采用延伸公差带的位置度公差•3)缩小螺孔的位置度公差•缩小螺孔的位置度公差对制造不利,不宜采用。
•4)采用延伸公差带•把螺孔位置度公差带从螺孔本身长度范围内移到螺钉杆部与通孔发生干涉的部位,即移到包含着通孔全长范围内的螺孔轴线延伸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延伸公差带。
图6-20。
五、采用延伸公差带的位置度公差• 3. 延伸公差带的位置度公差注法•只适用于零件图,不适用于部件图和装配图。
•图6-21。
•图6-23。
五、采用延伸公差带的位置度公差• 4. 位置度公差值的计算示例•某气动装置的顶盖(图6-24)和底座(6-25)零件的设计要求如下:(1)用两个M4螺钉分别穿过顶盖的两个通孔(带沉孔的通孔)拧入底座的两个M4螺孔,使顶盖和底座零件紧固;(2)顶盖和底座的通气孔应保证气柱通路直径不小于4mm ;(3)顶盖和底座的槽应保证通路直径不小于15mm ;(4)顶盖和底座的侧面B 和C 虽不必对齐,但顶盖的通孔轴线和底座的螺孔轴线分别至侧面B 和C 的距离L 的变动量应不大于1mm 。
试确定:上述三项要求的位置度公差值t1、t2和t3;第四项要求的尺寸极限偏差;底座螺孔轴线的延伸公差带的长度P 。
0.204.2φ+0.204.2φ+0.207.8R +/2L T ±六、位置度公差的一些应用• 1.点的位置度公差(6-26)六、位置度公差的一些应用• 2.面的位置度公差(6-27)六、位置度公差的一些应用• 3.非圆形孔组的位置度公差(6-28)六、位置度公差的一些应用• 4.圆周布置键槽组或键齿组的位置度公差(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