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常州信息学院

毕业设计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学生姓名:李文涛

指导教师:高飞

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104

所在学期2010—2013学年

学号1004033446

2013年3 月27 日

摘要

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零件图分析 (4)

1、零件图分析 (4)

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5)

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6)

二(1)设计毛坯图 (6)

二(2)确定毛坯 (6)

第三章加工过程 (8)

三(1)1.刀具选择: (8)

(1)2.切削用量的选择 (8)

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9)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9)

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0)

1. 设计基准 (10)

2. 工艺基准 (10)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

4.粗基准的选择 (11)

5.精基准的选择 (11)

三(4)加工工艺路线 (12)

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

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2)

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2)

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13)

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13)

6. 数控编程的过程 (14)

(1) 分析零件图纸 (14)

(2 )确定工艺过程 (14)

(3)数值计算 (14)

(4)编写程序单 (15)

(5)制备控制介质 (15)

(6)程序调试和检验 (15)

7. 程序编制方法 (15)

8. 编制程序 (15)

制作完成效果图 (18)

总结 (19)

致谢 (20)

前言

零件的加工需要有步骤的进行,首先对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齿轮轴类件的工艺特点首先是它的形面特征多,在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中可以把它分为主特征:内外圆柱面、齿轮表面等;辅助特征:键槽、小平面、等。另外,齿轮轴类件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多,材料及热处理种类也较多。再者,它的工艺特征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也要求较高。在机械加工中,每一种零件都有几种加工工艺方法与之对应,根据生产规模、零件整体形状和轮廓尺寸、制造资源等,针对每一特征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不同材料选择不同加工方法。

画出零件的设计图纸,根据要求进行编程,把程序输入数控机床,通过数控机床把零件加工出来

基本工艺过程 1、下料----锯床 2、粗车----车床 3、热处理----箱式炉 4、精车----车床 5、铣键槽----铣床 6、齿面淬火---高频淬火机床 7、磨---外圆磨床 8、成品检验

第一章:零件图分析1、零件图分析

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零件为汽车变速箱中输出齿轮轴,其功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输出轴运动方

向。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

1尺寸精度

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1几何形状精度

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1相互位置精度

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

1 表面粗糙度

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

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一(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本零件为回转体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表面组成为:Φ60、Φ65、、Φ142、Φ75、圆柱面、M16×1.5螺纹, 52×18的槽。由于传动与装配的要求较高,对于Φ60、Φ65、Φ141、Φ75圆柱面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

μ,其余为粗糙度方面表现在:对于60、 65圆柱表面有较高的要求为Ra0.8m μ,这些在安排加工工艺时也需给予注意。

Ra1.6m

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二(1)设计毛坯图

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零件工艺手册》,再考虑到其所要加工的次数,知磨削余量,精车----粗车各余量,粗车余量可选用1mm,精车余量可选用0.5mm。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

0.25mm 。

毛坯工件长度300mm,工件直径120mm

二(2)确定毛坯

毛坯的选择和拟定毛坯图是制定工艺规程的最初阶段工作之一,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毛坯的形状和特征(硬度,精度,金相组织等)对机械加工的难易,工序数量的多少有直接影响,因此,合理选择毛坯在生产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样毛坯的加工余量的确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型材2、锻造3、铸造4、焊接5、其他毛坯。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

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毛坯应选择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为达到了批量生产的水平,且零件形状较简单,尺寸也不大,故应采用模锻。

轴类零件的材料,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CrMoAIA氮化钢。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2 毛坯图的设计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零件工艺手册》再考虑到其所要加工的次数知磨削余量精车----粗车各余量,粗车余量可选用1mm精车余量可选用0.5mm。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25mm

第三章加工过程

三(1)刀具选择:

选用φ5mm中心钻钻削中心孔。(普通车床上使用)(2)T0001:95°外圆车刀,从右至左粗车外轮廓和从右至左半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左手刀,主偏角95°外圆车刀,副偏角Kr’=35°,圆角半径为1.5mm。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3)T0002:95°外圆车刀,从左至右粗车外轮廓和从左至右半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右手刀,主偏角95°,副偏角Kr’=35°,圆角半径为1.5mm。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4)T0003:93°外圆车刀,从右至左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右手刀,主偏角90°,副偏角Kr’=15°,圆角半径为0.2mm。刀具规格为

16X25mm,长为90mm。(5)T0004:93°外圆车刀,从左至右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左手刀,主偏角90°,副偏角Kr’=15°,圆角半径为0.2mm。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

(2)切削用量的选择

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齿轮轴零件材料为40Cr,为合金结构钢。查【数控加工工艺规划】中的国产硬质合金刀具切削用量的参考数值选择如下数据,轮廓粗车循环时选aaaap =p =p =p =4.2 mm;半精车时aaaap =p =p =p =1.25 mm;精车时aaaap =p =p =p =0.25 mm。

主轴转速主轴转速主轴转速主轴转速nnnn的选择的选择的选择的选择车直线轮廓时,查【数控加工工艺规划】表1-15中的参考数值,选粗车的切削

速度Vc=70m/min ,半精车Vc=100m/min,精车Vc=120m/min (经过调质处理)。然后利用公式n=(1000×Vc)/(3.14×d),其中粗车和半精车工件回转最大直径d为140mm ,精车d为60mm ,计算转速n得到:粗车160r/min、半精车230r/min 、精车637r/m i n。

进给速度的选择进给速度的选择进给速度的选择进给速度的选择查【数控加工工艺规划】表1-13中的进给量参考数值和表1-14中的参考数值,再根据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粗车时选取进给量f=0.55mm/r,半精车时选取进给量f=0.25m m/r,精车时选取进给量f=0.16m m/r。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图纸所给斜齿轮参数为:模数m=4,齿数z=33,压力角a=20度,螺旋角b=9.37度,齿顶圆直径da=141.78mm,齿根圆直径db=133.78mm,则分度圆直径d=m*z=4*33=132m m。

根据齿轮参数选择齿轮加工方法:经查阅资料可选择滚齿的加工方法:滚齿刀具及工作原理蜗杆上螺旋形轮齿与蜗轮的啮合同普通圆柱齿轮啮合一样实现了蜗轮的周向转动同时蜗杆螺旋形轮齿在蜗轮的齿槽内还在沿齿槽方向也是齿向是不停运动的。这两个运动正好满足了齿面加工切削运动的要求即蜗轮蜗杆的啮合运动可以满足展成法形成切削包络线的要求螺旋形轮齿在被加工齿槽内的移动也可以满足了齿轮齿宽尺寸的切削要求。

蜗轮蜗杆的啮合向滚齿加工的转变蜗轮——被切齿轮蜗杆——滚齿刀

具。

刀具的特点为实现顺利切削刀具具有各种切削角度为利于切屑排出刀具上需有容屑槽。蜗杆向滚刀的转变a)在垂直于螺旋线切线方向开出沟槽起到容屑槽的作用同时形成了滚刀特有的多排刀齿。b铲削齿面形成切削刃及刀具的前、后角。蜗轮则是向向被切齿轮的齿坯进行转变。经过这样的转变后滚齿加工就可以进行了。

从滚刀刀槽看滚刀刀齿一排排刀齿如同齿条滚刀旋转起来便有多排齿条连续不断地投入切削所以滚齿属于多刃刀具的连续切削加而非断续切削。滚刀转动的同时排排“齿条”在沿着螺旋线旋移方向方向缓慢移动,这种移动是有利于形成啮合的配合被加工齿轮的转动滚齿时滚刀每一刀齿的切削线形成的包络线即为所需的齿廓线。

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零件是由若干表面组成的,各表面之间都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用以确定零件上点、线、面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 设计基准

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如零件图上的轴心线是各外圆和孔的设计基准。

2. 工艺基准

在工艺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如零件在精车时,中心孔就是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于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已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零件图中的25、 40.35即为装配基准。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实际上是确定工件的定位基面。根据选定的基面加工与否,又将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择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准。在选择定位基准时,是从保证精度要求出发的,因此分析定位基准选择的顺序就应为精基准到粗基准。

4.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是:(1)非加工表面原则(2)加工余量最小原则(3)重要表面原则(4)不重复使用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根据以上选择的原则,在加工时:(1)车左端时,以两端端面中心孔作为粗基准。(2)车右端时,以两端端面中心孔作为粗基准。

5.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是:(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根据以上选择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选择端面的中心孔作为精基准。

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25、40圆柱面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对于86.30的两端面及35左端面50右端面有端面跳动要求,轴肩面对基准轴线

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

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三(4)加工工艺路线

1 加工阶段的划分

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特别高,则还可增设光整加工和超密加工阶段。

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毛坯大部分余量,使毛坯接近成品的形状和尺寸。

(2)半精加工阶段的任务是留下精加工余量后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度,为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3)精加工阶段的任务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切削加工的安排原则:A.基准先行B.先粗后精 C.先主后次 D.先面后孔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A.预备热处理的目的的改善工件的加工性能,消除残余内应力,改善金相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如正火、退火和调质等。预备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前,但调质常安排在粗加工后进行。B.消除残余应力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毛坯制造和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如时效和退火。C.最终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如调质、淬火、回火以及各种表面处理,一般安排在精加工前。

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需要进行渗碳淬火回火热处理。

(3)辅助工序的安排:辅助工序包括检验、去毛刺、清洗、防锈等检验。除了工序中自检外,还需在下列场合单独安排检验工序:a.重要工序前后;b.送往外车间加工之前;c.全部加工工序完成、去毛刺之后。有些特殊去毛刺常安排在下列场合进行:a.淬火工序之前;b.全部加工工序结束之后。

此零件为配合件,配合部位的精度要求比较高,为了达到图纸的精度要求,应该安排磨削工序,来达到精度要求和提高表面性能。

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本零件在粗加工阶段所使用的是C616型普通车床,这是一种小型车床,床身最大工件回转半径为160mm,最大加工长度为550mm。适合批量较小,精度要求不高零件的加工。他的投资较数控车床的低,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在精加工阶段使用的是CJK6132型数控车床,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ф320mm,最大加工长度:600mm。精加工阶段使用数控车床加工的优势在于: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比普通车床的高,能满足零件设计的要求,而普通车床难以达到要求。再者数控车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是普通车床的 3~5 倍。但数控车床的投资大,使用费用高,生产准备工作复杂。由于整个加工过程采用程序控制,数控加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复杂,包含工艺确定、程序编制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所以在粗加工阶段所使用的是C616型普通车床来加工,精加工阶段使用的是CJK6132型数控车床来加工。

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该零件是批量生产,可以采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工序以分散为主,某些工序可以适当集中应划分加工阶段,将粗加工和精加工分开;刀具和量具的选择可以专用的与适用的相结合,根据以上分析,初步拟订的工艺路线方案如下:1、毛坯锻造并正火160-200HB,2、两端同时铣端面钻中心孔,3、粗车左端外圆,4、粗车右端外圆,5、钻孔,6、扩孔倒角,7、攻丝,8、粗车检验,9、精车长

头,10、精车短头,11、齿坯检验,12、滚齿,13、滚花键,14、倒棱去毛刺,15、剃齿,16、热前检验,17、热处理,18、研磨中心孔,19、磨外圆端面,20、珩齿,21、成品检验,22、清洗、封油、包装、入库。

综合考虑所要加工零件的尺寸及要加工表面所要达到的粗糙度选择如下机床普通车床CA616 数控机床CJK6132A 外圆磨床M1432A 端面铣床GL2-X336 台式钻床Z4006A 滚齿机YM3608

6. 数控编程的过程

数控程序的编制应该有如下几个过程:

(1) 分析零件图纸

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及毛坯形状和热处理要求等,以便确定该零件是否适宜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或适宜在哪类数控机床上加工。有时还要确定在某台数控机床上加工该零件的哪些工序或哪几个表面。

(2 )确定工艺过程

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如采用的工夹具、装夹定位方法等)和加工路线(如对刀点、走刀路线),并确定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如切削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宽度和深度等)。

(3)数值计算

根据零件图纸和确定的加工路线,算出数控机床所需输入数据,如零件轮廓相邻几何元素的交点和切点,用直线段或圆弧线段逼近零件轮廓曲线时相邻几何元素的交点和切点等的计算。

(4)编写程序单

根据加工路线计算出的数据和已确定的加工用量,结合数控系统的程序段格式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此外,还应填写有关的工艺文件,如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刀具卡片、工件安装和零点设定卡片等。

(5)制备控制介质

按程序单将程序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作为数控装置的输入信息。应根据所用机床能识别的控制介质类型制备相应的控制介质。

(6)程序调试和检验

可通过模拟软件来模拟实际加工过程,或将程序送到机床数控装置后进行空运行,或通过首件加工等多种方式来检验所编制出的程序,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正,一直到程序能正确执行为止。

7. 程序编制方法

方法一:在机床坐标系状态,分别使标准刀和当前刀轻微碰到坯料上表面,记下其Z坐标,则当前刀的长度补偿值为两者之差。

方法二:先在机床坐标系中,用标准刀对刀也就是标准刀的刀位点碰工件的零点,设置工件坐标系,再在工件坐标系中用当前刀对刀,记录此时动态坐标Z,当前的长度补偿值为Z。

刀具半径补偿值可以通过对刀仪测量,再将其输入数控系统。

8. 编制程序

右侧圆柱面的加工

O0001

N10 T0101

N20 M03 S800

N30 G00 X150.0 Z2.0

N40 G94 X-1.0 Z0 F0.1

N50 G71 U0.2 R1.0

N60 G71 P70 Q170 U3.0 W3.0 F0.5 N70 G00 X52.0

N80 G01 X60.0 Z-2.0

N90 Z-52.0

N100 X65.0 Z-66.0

N110 Z-127.5

N120 G02 X70.0 Z-130.0 R2.5

N130 G01 X80.0

N140 Z-133.0

N150 G02 X90.0 Z-138.0 R5.0

N160 G01 X133.78

N170 X141.78 Z-140.0

N180 M03 S1200

N190 G42 G00 X149.0 Z2.0

N200 G70 P70 Q170 F0.2

N210 G40 G00 X200.0 Z100.0

N220 M05

N230 M30

左端外圆柱面的加工

O0002

N10 T0101

N20 M03 S800

N30 G00 X150.0 Z2.0

N40 G94 X-1.0 Z0 F0.1

N50 G71 U0.2 R1.0

N60 G71 P70 Q150 U4.0 W3.0 F0.5 N70 G00 X52.0

N80 G01 X60.0 Z-2.0

N90 Z-35.0

N100 X75.0

N120 Z-43.0

N130 G02 X85.0 Z-48.0 R0.5

N140 G01 X133.78

N150 X133.78 Z-45.0

N160 M03 S1200

N170 G42 G00 X149.0 Z2.0

N180 G70 P70 Q150 F0.2

N190 G40 G00 X200.0 Z100.0

N200 M05

N210 M30

制作完成效果图

转眼间,这次的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收获很多。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机床的选择等。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前上课没有学到的知识,在这次设计当中也涉及到了,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收获:

(1)能把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的运用的这次设计中,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

(2)学会了参阅各种资料及查各种余量、切削用量等手册。

(3)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有些步骤,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很好,需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2)有些工艺路线制定的不是太好,而且余量、切削用量设计不是很精确,需在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进一步改进。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提高了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从中学到了以前在课内根本就学不到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转眼间大学生活进入尾声,我们也将为生活而奋斗,心中倍感充实,当做完这篇毕业设计作业的时候,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从开始进入课题到毕业作业的顺利完成,除了自身努力外,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毕业作业指导老师王自建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王自建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其次感谢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有了你们的支持才有了这篇设计的成果,你们的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同学也指出设计中的诸多不足并帮忙改正。感谢大家的努力由于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毕业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希望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轴类零件加工毕业设计

单位代码 学号 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4月17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来源:(1)教师拟订;(2)学生建议;(3)企业和社会征集;(4)科研单位提供 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艺术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要求(1)、(2)均要填,如AY、BX等。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摘要 轴类零件在整个制造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领域起着连接动力装置和运动装置的部位,在重型机械领域,起着传动动力,吊卸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阶梯轴作为轴类零件的一种,在整个轴类零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根据其零件特性,对其加工过程作详细分析,具体过程将在正文中得以说明,确定了加工过程中所选刀具的种类、型号及其注意事项,并总结出该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 关键词:数控车床加工加工刀具加工工艺数控编程

CNC lathe failure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of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uthor XXX Tutor :XX Abstract Abstract: a high precision CNC machine tools Zuo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its ability to secure reliable operation, the machine depends largely on the proper use and daily maintenance, machine tool Zhang Qi Weiliaobaozheng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maintenance Fei Yong Jiang Di, discover and eliminate risks, thereby enhanc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Maintenance of CNC machine tools through a typical daily work highlighted several practical fault diagnosis, repair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CNC machine tools, automation, diagnostics, maintenance, service

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2011机电3班 学生姓名杨艺楠 学号0308110322 指导教师王西建 定稿日期2014 年 4 月 10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 设备三 班 学生姓名杨艺楠指导教师王西建设计(论文)题目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主要 研究内容 传动齿轮,它是齿轮的一个主要一种,其功用是传递运动和运动方向,以适应传动机构运动的需要。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 同轴孔φ35H7,φ49H7和同轴外圆φ92.55k7, φ66的同轴度、径向圆跳 动公差等级为8~9级,表面粗糙度为R a ≤1.6μm.。加工时最好在一次装夹下将两孔或两外圆同时加工。 (2)与基准孔有垂直度要求的端面,其端面圆跳动公差等级为7级,表面 粗糙度为R a ≤3.2μm。工艺过程安排时应注意保证其位置精度。 (3)距中心平面74.5mm的两侧面,表面粗糙度为R a ≤6.3μm。 (4)φ35孔的尺寸精度要保证,孔轴线的同轴度共差等级为9级及两孔公 共轴线对基准孔(A 1 -A 2 )位置度公差值为0.06μm,应予以重视。 基本要求 由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精度可知,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达到。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齿轮端面的加工 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1] 吴雄彪.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苏建修.机械制造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许德珠.工程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 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机械手腕部设计 毕业设计

1绪论 机器人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机器人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器人。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操作。它的特点是除了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它可以灵活运用在工业上的各个方面,如喷漆、焊接、搬运等。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机械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器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专用机器人,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器人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 ",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采用机械编程。因此是专用的。 本课题通过对通用机器人smart6.50R 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完成对其腕部的设计,并借助CAD/CAE软件完成从建模到运动学分析、应力分析的全过程。最终期望腕部与小臂、手部、大臂能够协调工作,能够完成各种现代工业加工过程中所要求的动作。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是:借助已有的通用机器人的腕部设计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腕部机构在机器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器人的整体技术参数以及结构特点,然后选择合理的机构,确定传动线路,然后对机构进行分析,计算主要参数,并对部分零件进行设计、组装,综合评价腕部系统。

乙二醇生产工艺

乙二醇生产工艺

摘要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

目录 前言 (1) 1文献综述........................................................................... 1.1 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前言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虽然乙二醇产品用途极广,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如图1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进口,易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发展和技术改造乙二醇工艺设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种单纯*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现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造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使各种生产数据得到优化的配置,才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 乙二醇工艺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该技术具有世界共同发展趋向的节能性,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 图1 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年份 产量 万吨/年 进口量 万吨/年 需求量 万吨/年 自给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90 80 90 96 94 110 156 174 214 105 160 214 251 339 400 406 480 522 195 240 304 347 433 510 562 654 736 46 33 30 28 22 21 28 27 29 第1章文献综述

关于乙二醇生产工艺的基本解释

关于乙二醇生产工艺的基本解释 关于乙二醇生产工艺的基本解释 摘要:熟悉乙二醇的生产工艺,不断加强技术进步是化工产品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乙二醇工艺特点的基本介绍,阐述乙二醇工艺的一些难点、重点。 关键词:草酸酯加氢合成法乙烯能耗低 一、基本制法 乙二醇的制法,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为目前工业规模生产乙二醇较成熟的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在加压(2.23MPa)和190~200℃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同时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多缩聚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的潜在工艺路径可以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将合成气中的CO及H2一步合成为乙二醇。间接合成法则主要分为通过甲醇甲醛及草酸酯作为中间产物合成,然后加氢获得乙二醇。相对而言,甲醇甲醛路线合成的研究还不深入,离工业化距离远;而草酸酯加氢合成法的实用性较强,适宜进行工业生产。由煤制合成气经草算酯加氢制取乙二醇的三个主要反应为: 氧化酯化反应:2CH3OH+2NO+1/2O2→2CH3ONO+H2O CO偶联反应:2CO+2CH3ONO→(COOCH3}2+2NO 草酸酯加氢反应:(COOCH3}2+4H2→HOCH2CH2OH2CH3OH 总的化学方程式:2CO+4H2+1/2O2→HOCH2CH2OH+H2O 二、主要技术路线 目前,乙二醇的生产主要采用石油路线,即采用乙烯、氧气为原料,在银催化剂、甲烷或氮气致稳剂、氯化物抑制剂存在下,乙烯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再进一步与水以一定物质的量比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溶液经蒸发提浓、脱水、分馏得到乙二醇及其它副产品。此外,整个工艺还设置了与其生产能力配套的空分装置、碳酸盐的处理以及废气废液处理等系统。英荷Shell、美国SD以及美国联碳(UCC)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在我国均

传动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摘要 齿轮轴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回转零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转矩和动力。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齿轮轴加工材料、热处理方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优化,将对提高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及寿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本设计首先分析了齿轮轴零件的作用和零件的材料,之后把加工传动齿轮轴所用的材料和生产类型确定下来。然后确定毛坯的种类,绘制铸件零件图。接下来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包括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及热处理方法等。最后进行工艺规程设计,选定加工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等。齿轮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锻件作为毛坯。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划分加工阶段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 齿轮轴;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

Abstract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gear shaft is to support rotating parts, achieve rotary mo tion and transfer torque and power. Gear shaf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long service life and so on.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the general machinery, particularly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tran smissi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gear shaft’s machining materials, thermal treatmen t method and machining process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the gear shaft and the service life. The first design of the gear shaft parts and parts of the material, then fix the processing gear shaft of the materials used and the type of productio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blank type, drawing casting parts diagram. The processing of the next design of parts, including the components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heat treatment method. Finally,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selection of the machine tool, cutting tool, fixture etc…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higher gear shaft parts, as general forging blank.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the process, dividing the processing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parts. Keywords gear shaft;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planning design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常州信息学院 毕业设计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学生姓名:李文涛 指导教师:高飞 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104 所在学期2010—2013学年 学号1004033446 2013年3 月27 日 摘要 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零件图分析 (4) 1、零件图分析 (4) 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5) 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6) 二(1)设计毛坯图 (6) 二(2)确定毛坯 (6) 第三章加工过程 (8) 三(1)1.刀具选择: (8) (1)2.切削用量的选择 (8) 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9)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9) 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0) 1. 设计基准 (10) 2. 工艺基准 (10)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 4.粗基准的选择 (11) 5.精基准的选择 (11) 三(4)加工工艺路线 (12) 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 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2) 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2) 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13) 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13) 6. 数控编程的过程 (14) (1) 分析零件图纸 (14) (2 )确定工艺过程 (14) (3)数值计算 (14) (4)编写程序单 (15) (5)制备控制介质 (15) (6)程序调试和检验 (15) 7. 程序编制方法 (15) 8. 编制程序 (15) 制作完成效果图 (18)

乙二醇工艺路线

乙二醇(EC)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2006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高达560万t,而实际生产总量为156万t,乙二醇进口量超过400万t,国内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1938年由美国UCC 公司首先建立了○1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由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的工业装臵,直到目前,该工艺路线仍然是生产乙二醇的主要途径。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人们就意识到开拓石油替代资源的重要性,进行了许多以C,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研究,其中美国的联碳化学公司和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成都有机所、天津大学等也都开展了类似的大量研究工作,并初步显示了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乙二醇生产工艺以摆脱对石油路线的依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由合成气制乙二醇的主要研发路线,并着重介绍了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技术的研究现状。 1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技术路线 合成气原料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以合成气1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路 1合成气是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要组分,用作化工原料的一种原料气。合成气的原料范围很广,可由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气化产生,也可由天然气和石脑油等轻质烃类制取,还可由重油经部分氧化法生产。

线可归纳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而间接合成法则是利用了由合成气制造甲醇的成熟技术,由甲醇制甲醛来间接合成乙二醇产品。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从其技术路线来讲也是一种间接合成工艺。 1.1 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 美国Du Pont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由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该反应属于气-液反应,反应器为填料塔,反应温度30-80℃,常压,不需要催化剂。反应(1)和(2)是一个循环,循环的物质是NO。 生成草酸酯的总反应: 2CH3OH+2CO+1/2O2→(COOCH3)2+H2O (3) 草酸二乙(甲)酯进一步加氢生成乙醇酸乙(甲)酯或乙二醇: (COOCH3)2+2H2→CH2OHCOOCH3+CH3OH (4) (COOCH3)2+4 H2→(CH2OH)2+2CH3OH (5) 过度加氢则生成乙醇: (CH2OH)2+H2→CH3CH2OH+H2O (6) 由合成气生成乙二醇的总反应为: 2CO+1/2O2+4H2+(CH2OH)汁H2O (7)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草酸酯合成乙二醇的研究最早从液相法开始。 日本宇部兴产和美国联碳公司合作开发通过草酸二烷基酯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乙二醇的工艺。该工艺先以CO和丁醇为原料,Pd/C 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90℃,压力9.8MPa下,通过液相反应合成草

年产5万吨乙二醇工艺流程设计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教学站 专业班级 内 容 与 要 求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学生姓名教学站点 专业、班级 论文题目 序号评审项目指标分值评分1 工作态度 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学习态度端正。 2 能够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按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2 2 工作能力 与水平 能够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 1 能够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毕业设计(论文)所得结论具有应用或参考价值。 1 基本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1 3 论文质量论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语言通顺。 2 方法科学、论证充分;专业名词术语使用准确。 2 设计类计算正确,工艺可行,设计图纸质量高,标准使用规范。 4 工作量论文正文字数达到8000及以上。不足8000字的,每少500字 扣2分。 8 5 论文格式论文正文字体字号使用正确,图表标注规范。 3 论文排版、打印、装订符合《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6 6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 是否同意参加评阅(填写同意或者不同意): 总分30 说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得参加评阅: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或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2、毕业设计(论文)因1/2以上内容与他人论文或文献资料相同,被认定为雷同的;3、正文字数不足6000字的。 评语: 指导教师:年月日

(完整版)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陆国豪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王磊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 车发 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 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 运转 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 的耐 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转化 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abstract

The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car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utomobile engine quality and life. The crankshaft engine for maximum load and all of the pow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erful changing bending moment and torque, and suffering from long tim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thus realize engine by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绪论 对轴类零件及夹具结构设前言计,不仅在加深我们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而且在加强对解决加工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我们可以够将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两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意义重大的课程,可以培养我们广泛查找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养成严

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和编程(毕业设计)

零件图

轴套三维图

轴套三维图

轴套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 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 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c 车削加工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车削加工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 关键词: 车削;CAD/CAM;配合件零件加工

前言 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际性环节。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相关软件的学习,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建立正确的工艺设计思维,学会查找工具书,掌握数控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本次设计选择的课题为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对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 为我们从事绘图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它是一次专业技能的重要训练和知识水平的一次全面体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我们将来走向

传动轴齿轮的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研究性教学报告车床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单位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车床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针对车床传动轴,应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进行一次加机械工工艺过程设计的综合性工程应用训练。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掌握零件主要部分技术要求的分析方法; (2)掌握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确定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3)掌握工艺分析方法; (4)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 (5)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顺序的原则和方法; (6)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路线的方法。 3.研究内容: 图1所示为车床的传动轴,轴上开有键槽用来安装齿轮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两端是安装滚动轴承的支承轴颈。完成该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 (1)进行零件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分析研究; (2)确定传动轴的材料、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热处理工艺; (3)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4)确定定位基准; (6)制定传动轴的加工顺序; (7)制定传动轴的加工路线; 4.设计过程: (1)进行零件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分析研究; 4.1.1 该轴需要的精度比较高,故采用粗加工品尼高,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所以采用粗车、数控车、铣车、磨销,其中数车是加工关键。 4.1.2钢轴的毛坯多数用轧制圆钢和锻件,锻件的内部组织均匀,强度比较好,

重要的轴、大尺寸或阶梯尺寸变化较大的轴,应采用锻制毛坯,对直径较小的轴,可直接用圆钢加工。由于碳钢比合金钢价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同时也可以用热处理的办法提高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 4.1.3 本零件是传动轴,传动过程中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提高轴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此传动轴的形状简单,属于对称零件,同时阶梯轴很少,而且各段直径相差不太大。 4.1.4 为便于装配,轴端应有倒角。轴肩高度不能妨碍零件的拆卸。对于阶梯轴一般设计成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以便于零件从两端装拆。 4.1.5 传动轴上的各个键槽开在同一母线的位置上,便于加工。键槽和齿轮通过与键配合,实现动力的传递。 4.1.6 Φ17圆柱表面为支撑轴颈与滚动轴承相配合,对其要求圆柱度公差则可控制横剖面和轴剖面内的各种形状误差。 4.1.7 Φ24圆柱面要与齿轮配合,为保证其平稳性和减少噪音,对其表面有径向全跳动的要求。 4.1.8 Φ24和Φ32轴段处的轴肩用于定位,防止其端面圆跳动产生偏心。 4.1.9 轴上键槽有对称度要求,一般来说键槽都有对成度公差。 4.1.10 传动过程中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提高轴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 (2)确定传动轴的材料、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热处理工艺; 4.2.1 应选用机械制造用钢,考虑到轴的选材经常用调制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故选用市场上最常见的45钢。 4.2.2 由于此车床传动轴是一般的阶梯轴,并且各阶梯的直径相差小,则可以直接以热轧圆柱棒料做毛坯。 4.2.3 热处理:调制处理(加热至Ac3+30~50度淬火,500~650度高温回火),之后在进行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3)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4.3.1 与轴承配合处上下偏差均为正值。键槽无上偏差、下偏差为负。与齿轮配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毕业论文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减速器的慨述 (5) 第二章传动方案拟定 (9) 第三章电动机的选择 (10) 第四章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3) 第五章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14) 第六章普通V带的设计 (18) 第七章齿轮传动的设计 (23) 第八章传动轴的设 计 (28) 第九章输出轴的设 计 (33) 第十章箱体的设 计 (38) 第十一章键连接的设计 (41) 第十二章滚动轴承的设计 (43) 第十三章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45) 第十四章联轴器的设计 (46) 第十五章设计小

结 (47) 第十六章致 谢 (49) 第十七章参考文 献 (50) 第一章减速器概述 1.1减速器的主要型式及其特性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械中应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蜗杆、蜗杆-齿轮等。 以下对几种减速器进行对比: 1)圆柱齿轮减速器 当传动比在8以下时,可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大于8时,最好选用二级(i=8—40)和二级以上(i>40)的减速器。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如果过大,则其外廓尺寸将很大。二级和二级以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等数种。展开式最简单,但由于齿轮两侧的轴承不是对称布置,因而将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且使两边的轴承受力不等。为此,在设计这种减速器时应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3)采用斜齿轮布置,而且受载大的低速级又正好位于两轴承中间,所以载荷沿齿宽的分布情况显然比展开好。这种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常采用斜齿,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轴向力能互相抵消。为了使左右两

年产450吨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车间工艺设计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450吨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车间工艺设 计 学生: 000 学号: 000 班级: 000 指导教师 000 成绩: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总论 (6) 1.产品概述 (6) 第一章工艺流程概述 (9) 1. 产品介绍 (9) 1.1产品名称:丁酮乙二醇缩酮 (9) 1.2分子式: (9) 1.3产品性质 (9) 1.4产品用途 (10) 2. 工艺流程概述 (10) 2.1合成路线 (10) 2.2生成工艺流程框图[13] (10) 3原辅料介绍 (10) 3.1丁酮 (10) 3.2乙二醇 (11) 4. 对苯二甲酸 (12) 4.1名称:对苯二甲酸 (12) 4.2物理性质 (12) 4.3化学性质 (13) 4.4毒性危害 (13) 5. 环己烷 (13) 5.2物理性质 (14) 5.3化学性质 (14) 5.4毒性和危害 (15) 第二章工艺计算 (15) 第一节物料衡算 (15) 1. 做出物料流程图,确定计算范围 (15) 2物料计算[5] (16) 第二节热量衡算 (18) 1.热量平衡式 (18) 2.热量衡算 (18) 2.3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Q1(设室温为25℃) (19) 2.4、反应釜回流过程的热量衡算[10] (19) 2.5加热剂与反应系统交换的总热量Q (20) 2.6.能量汇总表: (20) 第三章设备计算和选型 (20) 3.1.反应罐 (20) 3.1.1材质 (20) 3.1.2.结构 (21) 3.2.搅拌器 (21)

3.3.原料的原始密度的计算 (21) V (21) 3.4每昼夜处理的物料总体积d 3.5.反应器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21) 3.6选型[12] (22) 第四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 4.1物料规格表: (24) 4.2 .车间水.电.水蒸气的消耗量M (25) 4.3成本消耗综合表: (26) 第五章环保安全 (27) 5.1.环境保护 (27) 5.2.安全措施 (28) 第六章设备结构图 (28) 第七章设计的体会和收获 (31) 第八章参考文献 (32)

推荐-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 精品

高等教育 () 题目: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 学号: 学生: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专业:

高等教育()任务书

摘要: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 Abstract:Glycol in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wid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fiber, thin films, such as containers of polyester series products and automobile antifreeze domestic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but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domestic strong market demand. Therefore, this design with ethylene glycol refined as the center and focus, with rigorous calculation and argument, got the positive results. Keywords: glycol; Epoxy ethane; Water legal.

(完整版)曲轴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曲轴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 曲轴是发动机中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重要零件,由于曲轴服役条件恶劣,因此对曲轴材质的选择,毛坯的加工技术、精度、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动平衡等要求都十分严格,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首先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毛坯,在加工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加工设备及刀具、通用夹具、量具及测量方法,在加工工艺中要进行加工工序设计,加工尺寸计算,零件加工要设计合理的专用夹具。伴随着曲轴加工工艺的发展,加工方法不断改进,加工方法越来越先进,所以设计合理的曲轴加工工艺和装夹的夹具,不但可以提高加工精度,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以期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曲轴,工艺,夹具

CRANK SHAF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crank shaft is to launch to bear pound at to carry a lotus and deliver in the machine motive of importance spare parts, because of the crank shaft undergo military service a condition bad, so to crank shaft material, semi-finished produc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ccuracy, surface rough degree, the process of process in want to choose reasonable of process equipments and knife, tongs, quantity and measure method, want to carry on to process a work preface design in process the craft, process size, time settle sum of calculation, the spare parts process to want design reasonable of appropriation tongs. Accompany with crank shaft to process a develop of craft, process a method to not only improve, process a method more and more advanced, so the crank shaft of design reasonable process a craft and pack to clip of tongs, not only can raise to process accuracy,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控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专业:_____ _ 姓名: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 学号:____ __ ____ __ 指导教师:_______ _ ________ _______ 职称: _ 二O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1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摘要 随着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 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该零件是具有椭圆、圆弧、斜度、外螺纹、凹槽、孔等特征的轴类零件,本文侧重于该零件的工艺分析、加工路线确定及加工程序的编制。并绘制零件图,加工路线图。用G代码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附以编程尺寸的计算方法,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字: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加工路线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fierce,Mechanical products speed quickly,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Machin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fie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mpetition,Is the essenc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mpetition.The design is a typical parts of the class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The parts of the ovals and circles, tilt and the thread, the tank, waiting for the par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line of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g and planning. Draw the map, and the parts of the road map. Use the parts of the code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program and enclose a programmatic way to calculate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is of key and difficult. 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and programming; the line of processing 2 第一章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在工程设计、制造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CAD/CAM技术自动加工的实现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发动机齿轮工艺及夹具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发动机齿轮工艺及夹具设计 全篇交流QQ;747933699

摘要 齿轮制造技术是获得优质齿轮的关键。齿轮加工的工艺,因齿轮结构形状、精度等级、生产条件可采用不同的方案,概括起来有齿坯加工、齿形加工、热处理和热处理后精加工四个阶段。齿坯加工必须保证加工基准面精度。热处理直接决定轮齿的内在质量,齿形加工和热处理后的精加工是制造的关键。也计,通过对发动机传动齿轮的结构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及对传动齿轮进行工艺性分析、定位基准的选择、刀、量具的选择、设备的选择、拟订工艺路线,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等工作后,编制了一套完整的齿轮加工工艺规程。 在齿轮轮齿的加工工序中,此次设计对轮齿先采用滚齿的加工方法,再采用剃齿的加工方法来确保齿部精度达到要求,并在剃齿加工工序中设计了一套专用的剃齿夹具进一步确保齿部精度合格。 关键 全篇交流QQ;747933699 词:齿轮,工艺规程,夹具

目录 第一章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的内容及重点 (1) 第二章齿轮的工艺分析与刀具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传动齿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传动齿轮的重要性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零件的结构及参数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材料与热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精度分析 (2) 2.2 毛坯的选择 (2) 2.3零件的加工方法 (2) 2.4刀具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艺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工艺路线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工艺尺寸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选择定位原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分析计算定位误差及夹具的精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夹具的使用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毕业设计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篇交流QQ;74793369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