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李嘉图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36
一、李嘉图模型(一)李嘉图模型理论分析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劳动力作为惟一生产要素的静态模型。
在李嘉图模型中,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在于它们在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它的模型框架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每种商品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L),生产函数为线性,规模收益不变;两个国家生产技术存在差异;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无交易成本;要素可以跨行业流动,但不能跨国界流动。
这些就是基本假设,李嘉图模型就是在这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
李嘉图模型揭示了国际贸易类型取决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会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在两个国家间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使两国都获得利益。
另外,在这一章中,李嘉图提出由于技术差异的缺失,爱好的不同也会产生比较优势。
第三,如果两个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很相似,那么通过让两国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是进行贸易的决定因素。
在本章中还提到了国际要素流动,贸易均衡不一定导致要素交个均等化,工资率是否均等取决于相对要素禀赋和消费偏好。
第四,规模报酬递增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
另外,考虑在多种产品情况下的李嘉图模型,假定产品是连续的情况下,各国的专业化模式和相对工资水平。
(二)实证检验1、移民△L/L=ΑL*(w*-w)/Lw2、两国、多种商品的实证检验:完全放松专业化的程度;工资结构。
工资结构从三方面检验:⑴国内、国外行业工资率差异行业工资:w z=p z/a z, w*=p*/a*, 根据n种商品贸易前的价格比决定分工格局:出口:p*z/p z=a*z w*z/a z w z>1,z=1,2,……m进口:p*j/p j=a*j w*j/a j w j<1,j=m+1,m+2,……,n比较单位成本:a*z w*z/a z w z>a*j w*j/a j w j(2)国内外行业相对工资率相同,但行业工资存在差异行业工资:w*z/w z=w*j/w j固定比较劳动生产率决定分工格局:由a*z w*z/a z w z>a*j w*j/a j w j可得到a*z/a z>a*j/a j(3)国内工资率相同,但国际工资率存在差异国内工资:w*z=w*j=w*,w z=w j=w,w*/w固定分工格局:a*z/a z>w*/w>a*j/a j二、要素禀赋模型(一)理论分析要素禀赋理论在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有主要地位,也称作H-O-S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