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可行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19.75 KB
- 文档页数:7
秸秆还田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秸秆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副产品,通常被视为废弃物处理掉,或者用作饲料、覆盖物等用途。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秸秆还田作为一种资源化利用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减少化肥使用量等,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秸秆还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秸秆还田的可行性,分析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评估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秸秆还田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实地调研选择典型农田进行实地调研,采集土壤样品和作物样品,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评估秸秆还田的效果。
3. 经济评估分析秸秆还田的经济成本和收益,评估其经济效益。
4. 环境评估评估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质量、水质、气候等方面。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秸秆还田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秸秆还田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加根系活力,促进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与不施用秸秆的田地相比,施用秸秆的农田作物生长更加健壮。
3. 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经济评估结果显示,秸秆还田虽然存在一定的成本,但由于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化肥使用量,从长远看来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秸秆还田的环境效益环境评估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压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对于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秸秆还田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降低化肥使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机XIANDAINONGJI浅谈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使用韩绪才现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秸秆机械化的还田技术逐渐被推广利用。
农业生产中的良好生态效应逐渐体现出来,为农业生产的节约成本提升成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对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1 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和内容这种新型技术,即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农作方式不能媲美的优势 。
其一,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有助于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其二,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也就是增加了土壤的蓄水和保熵能力。
其三,能够消灭农作物常发的病虫害,提高生态模式的效益。
所谓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在收获了农作物之后,利用中型或大型拖拉机及配套的秸秆还田机将收获的秸秆进行粉碎作业,之后将之抛洒于地面。
在之后的耕翻环节中,秸秆粉碎物将在微生物的帮助下,腐烂并矿化,最后分解成为有机质和腐殖质等对农作物有利的物质。
合理科学地运用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在农作过程中减轻农人的负担,在收获和施肥两项环节中省去多步步骤。
由此可以看到,秸秆还田技术的大规模运用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中大改革。
2 秸秆还田作业前的准备工作2.1 万向节的正确安装要想将万向节准确地进行安装,安装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在粉碎秸秆的作业与提升时,确保方轴,万向节节轴和套管转动动作灵活,配合的长度适宜。
第二,确保万向节的装配在正确的位置。
不正确的位置会产生异响震动等异常,并且极易引起机件的损坏。
第三,油缸旁的支撑杆应在不影响万向节的前提下与拖拉机进行配套。
2.2 悬挂纵拉杆与横拉杆的正确调整在将秸秆还田机器与拖拉机进行连接后,第一步应该调整拖拉机的横拉杆和悬挂纵拉杆。
以此确保秸秆还田机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使作物留茬的高度适宜。
2.3 零部件的全面检查在开始运行秸秆还田机之前应该对机器进行正确及时的零部件检查。
只有全面对零部件进行检查才能确保各个部位的零部件都处于可运作状态,上紧固件确保没有松动的现象产生。
秸秆还田可行性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秸秆还田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技术。
秸秆是指农田收割后的残留物,包括秸秆、稻草和麦秸等,它的产生量在我国非常巨大,年平均达到14亿吨左右。
合理利用这些秸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和浪费,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保障。
在此背景下,秸秆还田也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保的重要部分。
一、秸秆还田的好处秸秆还田具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土地肥力、增加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好处。
秸秆富含碳、氮、磷等营养元素,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人工制作成有机肥,供农民使用。
同时,秸秆还田也可以保持土壤水和肥力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耕作土地的质量和产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使得产出的农产品更加健康、环保。
二、秸秆还田的问题尽管秸秆还田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对秸秆还田的推广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
1.缺乏秸秆还田意识由于我国农民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单一,他们没有形成秸秆还田意识,往往将秸秆当做垃圾堆填或用于燃烧取暖,影响了环境和生态的稳定性。
农民们需要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了解秸秆还田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2.秸秆还田收益不高一些农业专业人士指出,秸秆还田虽然是优质有机肥料,但是其肥效较低,且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不一定能够带来高额收益。
因此,农民们可能选择化肥代替秸秆还田。
3.秸秆处理技术不完善秸秆处理技术基本可以分为手工制作有机肥和机械还田两类。
然而,手工制作有机肥操作繁琐、成本高,机械还田往往需要专门维修设备,对农民的投入较大。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展,为秸秆还田提供了技术保障,但是农民们还需要关注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政策,以促进秸秆还田的有效开展。
三、如何推广秸秆还田为了有效推广秸秆还田,政府和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1.建立完善的政策机制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关面向农民的政策,如秸秆补贴制度,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等,并加强对秸秆还田技术和管理的部门管理,以确保秸秆还田顺利进行。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广泛推广。
但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予以重视。
基于此,重点分析实施秸秆还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更有利于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为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贡献更大的力量。
1实施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1.1土地耕层浅辽西地区土地特点不同于其他地区,土地耕层浅,耕深在13~16 cm,这样,很难使还田的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影响还田质量,进而影响整地和播种质量,导致播种后的部分种子不能发芽出苗。
1.2秸秆不易腐烂一是秸秆还田机械质量不过关,导致粉碎的秸秆达不到要求;二是粉碎后的秸秆不能被土壤全覆盖,使秸秆中的水分蒸发散失但不腐烂;三是秸秆在土壤中腐解时因缺乏有施肥,不能很好地调整碳氮比例,致使腐解缓慢。
1.3缺少适合当地特点的低成本多功能的还田作业机械在北方生长的玉米秸秆质地坚硬,对秸秆还田机械要求较高,一般机械满足不了秸秆还田要求,这就需要厂家开发出符合北方特点的新机械,但新开发出来的秸秆还田机械在价格上较高,对于普通农户来讲在经济上是难以承受的。
这就需要厂家想尽办法开发出既降低成本又适应北方特点的多功能还田机械。
1.4有关秸秆焚烧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当前,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觉悟意识都围绕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农户为了省事,将秸秆直接焚烧,导致焚烧的浓烟严重污染大气。
后果可想而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造成的危害,国家就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种行为加以约束。
1.5大部分秸秆用于燃料和饲料是制约秸秆还田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基于农村面临烧柴现实状况还难以解决。
广大农民仍然以秸秆为主要燃料,没有经济可行的燃料可以取代。
另一方面是政策配套不完善。
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的重视程度不足,政策激励机制和资金扶持不够,影响了农民秸秆还田作业积极性。
XX县秸秆腐熟还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项目概况 (3)1.3 问题与建议 (7)二、项目建设背景 (8)2.1 秸秆利用的有利条件 (8)2.2 XX市秸秆利用现状 (9)第三章生产规模与技术方案 (10)3.1 生产规模 (10)3.2 技术方案 (10)第四章场址选择 (13)4.1 场址所在地区现状 (13)4.2 场址建设条件 (13)4.3 公用设施条件 (14)4.4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6)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17)5.1 技术方案 (17)5.2 设备方案 (18)5.3 工程方案 (18)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工程 (21)6.1 总图运输 (21)6.2 公用工程 (22)第七章原料供应条件 (28)7.1 原料需要量 (28)7.2 原料来源及质量要求 (28)7.3 运输方式 (28)7.4 原料价格 (28)第八章节能 (29)8.1 编制依据 (29)8.2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30)8.3 项目能源供应状况及保障措施 (30)8.4 能耗指标 (30)8.5 能源管理 (31)8.6 节能措施综述 (31)第九章环境保护 (34)9.1 编制依据 (34)9.2 厂址环境条件 (34)9.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34)9.4 主要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35)9.5 环境管理 (36)9.6 环境影响评价 (36)第十章安全卫生及消防 (37)10.1 安全卫生 (37)10.2 消防 (38)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0)11.1 组织机构 (40)11.2 人力资源配置 (41)第十二章项目招标投标管理 (42)12.1 招标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42)12.2 招标投标管理的法律依据 (42)12.3项目招标内容 (42)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 (43)13.1 建设期 (43)13.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3)13.3 项目实施进度表 (43)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4)14.1 投资估算 (44)14.2资金筹措 (45)第十五章财务评价 (46)15.1编制说明 (46)15.2 基础数据 (46)15.3 效益分析 (47)15.4 不确定性分析 (47)15.5 财务评价结论 (49)第十六章社会评价 (50)16.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0)16.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50)16.3 社会评价结论 (50)第十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52)17.1 结论 (52)17.2 建议 (52)附表:建设投资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附图:项目拟建区域位置图一、总论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县XXX镇秸秆腐熟还田项目1.1.2建设单位XX县XXX镇秸秆腐熟还田公司1.1.3法定代表人1.1.4项目性质新建1.1.5建设单位概况XX县XXX镇秸秆还田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现有员工30人。
秸秆还田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秸秆的直接焚烧和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秸秆还田作为一种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旨在分析秸秆还田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2. 秸秆还田的优势2.1 环保效益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减少秸秆的焚烧和堆放,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还田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减少农业对化肥的依赖,从而降低化肥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2 资源循环利用秸秆还田可以将农作物秸秆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入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的肥力。
秸秆中的养分和有机物质可以通过还田方式迅速释放,并逐渐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3 经济效益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农民耕地的投入成本,同时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
秸秆的还田能够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土壤流失,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3. 秸秆还田实施的问题与挑战3.1 技术问题秸秆还田需要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需要根据农作物品种、种植方式和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调整,否则容易造成施肥过量或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还田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田间病虫害,需要注意防范和处理。
3.2 市场问题目前,农作物秸秆的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无法形成秸秆还田的经济利益。
在秸秆还田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收购、销售和补贴机制,为农民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
3.3 环境问题由于秸秆还田会造成一定的田间气味和灰尘扬散,对周边环境和环境质量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秸秆还田的实施中,需要适当的控制还田时间和方式,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4. 解决办法和建议4.1 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秸秆还田技术水平。
建立农技人员和农民的良好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技术问题和困惑。
4.2 建立补贴机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秸秆还田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保等违法行为。
整治活动以来,区级共出动警农执法人员280人次、执法车辆50台次,查获不法车辆82辆;镇(街道)级共出动执法人员6000人次,执法车辆800台次,查获不法车辆190辆。
通过联合执法活动,有效打击了违法变型拖拉机,从而将农机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5)制定政策。
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鼓励报废、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台州市在综合各地变型拖拉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了鼓励变型拖拉机提前报废的有关补偿政策。
政策出台后,路桥区农机部门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提前报废补偿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提前报废补偿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机手的报废积极性,使农机手对变型拖拉机的报废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从而有助于加快实现全市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变型拖拉机清零的目标。
(6)总结提高。
为了搞好变型拖拉机的安全整治工作,路桥区变型拖拉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整治工作汇报会、整治形势分析会、整治工作协调会等,分析和解决拖拉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收集、总结、整理整治过程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
正是因为路桥区对拖拉机整治工作高度重视,整治过程中方案细、要求严、合力大、方法多,所以全区变型拖拉机整治工作顺畅、成功、圆满,从而确保了全区道路交通状况的安全和稳定。
作者信息:台州路桥区农机总站,318050,浙江台州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在玉米收获时或收获后,使用还田机械对秸秆进行粉碎、抛撒、旋耕、深耕翻埋的田间作业技术。
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腐烂分解成有机肥,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透水透气、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持土壤疏松。
这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1临沂市玉米秸秆还田现状玉米是山东省临沂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种植夏玉米为主,与小麦构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两茬轮流种植。
2018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约24.53万hm2,平均单产7275kg/hm2,玉米总产量178万t,按谷草比1∶1.2计算,年产玉米干秸秆214万t。
秸秆还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秸秆还田的背景和意义1.秸秆资源丰富: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资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0亿吨左右的秸秆资源,其中大部分秸秆被焚烧或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土壤质量下降:随着连作连种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我国土壤质量逐渐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严重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化和土壤结构恶化。
3.生态环境恶化: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
同时,秸秆随意堆放会导致土地污染和水质污染。
因此,秸秆还田作为一种综合利用秸秆资源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秸秆还田的技术特点1.秸秆还田种类:主要包括全量还田和部分还田两种方式。
全量还田是将农田中的所有秸秆都还田,部分还田则是将一部分秸秆还田,一部分作为饲料或其他用途利用。
2.还田技术:秸秆还田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还田,主要包括秸秆粉碎机、秸秆还田机等设备。
还田前需要将秸秆粉碎成适当的大小,然后利用还田机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
3.还田时机:秸秆还田的时机是关键,一般在收割后尽快进行秸秆还田,将秸秆完全还田,有利于秸秆分解释放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三、秸秆还田的影响与作用1.土壤改良: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还田后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
2.提高农田生产力: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春季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同时,秸秆还田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力。
3.减少化肥施用:利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环境保护:秸秆还田能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减少秸秆对土地和水质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四、秸秆还田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秸秆还田设备不足:目前我国农机设备还不完善,秸秆还田设备短缺,需要加大设备的生产和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