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9.54 MB
- 文档页数:69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要点一猪粪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这里所说的猪粪是指规模化养猪场采用干清粪方式产生的新鲜固体猪粪,或采用水冲粪和水泡粪方式产生的猪场粪污,且不掺杂死仔猪等动物尸体或玻璃、石头、塑料、金属等异物,不含有烈性传染病菌。
猪粪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分为两种,即脱水堆肥工艺和干物料循环工艺。
水冲粪、水泡粪方式养猪场所产生的粪污含水量高于80%,可先采用畜禽粪污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将含水率降至45%左右,再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干清粪方式养猪场所产生的固体粪便,其含水率为60%~70%,可先用膨胀珍珠岩作为调理剂,使混合后的物料含水率在40%~60%,然后再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堆肥工艺正式运行后,用腐熟干化的堆肥成品(含水率≤30%)代替膨胀珍珠岩作为调理剂,与干清粪按照体积比1∶1混合,调节含水率。
堆肥场地须有保温、防雨、防渗等性能,并配置通风、排水等设施,堆肥场的相关运行、维护及安全生产要求应符合标准。
猪粪好氧堆肥主要采用条垛式堆肥系统,将经过含水率调节的猪粪堆肥原料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垛的断面为梯形或三角形,条垛之间间隔1米,条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需每天定时监测。
温度测量点位置包括条垛前、中、后各段及上、中、下各层的多个点位,以平均温度反映条垛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堆肥过程包括升温阶段、高温持续阶段和降温阶段。
堆肥开始后48~72小时温度须快速上升为55~70℃,随后在55℃以上持续5~7天,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堆肥高温持续阶段的温度以控制在50~60℃最有利于物料腐熟。
每2~5天采用机械或人工翻堆1次,翻堆过程务必做到各层物料混合均匀,使整体腐熟度一致。
发酵过程中若物料偏干,含水率低于40%,须适当在翻堆时补充水分。
在条垛底部铺设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
鼓风机强制通风采用间歇式通风,标准状态的风量为0.05~0.20米3/分钟;风压可按堆体高度每升高1米增加1000~1500帕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以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为依据,视具体情况而定。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种技术模式“三分离一净化”模式。
“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一净化”即“污水生物净化、达标排放”。
一是在畜禽舍与贮粪池之间设置排污管道排放污液,畜禽舍四周设置明沟排放雨水,实行“雨污分离”;二是猪场干清粪清理至圈外干粪贮粪池,实行“干湿分离”,然后再集中收集到防渗、防漏、防溢、防雨的贮粪场,或堆积发酵后直接用于农田施肥,或出售给有机肥厂;三是使用固液分离机和格栅、筛网等机械、物理的方法,实行“固液分离”,减轻污水处理压力;四是污水通过沉淀、过滤,将有形物质再次分离,然后通过污水处理设备,进行高效生化处理,尾水再进入生态塘净化后,达标排放。
这种模式是控制粪污总量,实现粪污“减量化”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户。
生产有机肥料模式。
好氧堆肥发酵是目前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主要模式。
畜禽粪便进入加工车间后,根据其含水率适当加入谷糠、碎农作物秸、干粪等有机物调节水分和碳氮比,增加通气性,接入专用微生物菌种和酶制剂,以促进发酵过程正常进行。
并配备专用设备,进行匀质、发酵、翻抛、干燥。
对大型养殖场可自建有机肥厂,对养殖户数多、规模小、密度大、消纳地紧张的畜禽高密度养殖区,可建专门有机肥厂,将粪污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微生物发酵床模式。
一是内置式发酵床养殖。
主要用于发酵床养猪。
选择碎秸秆、锯木屑、稻壳等通透性和吸水性较好的原料做垫料,垫料可反复利用3-5年;饲养密度根据个体大小、环境温度确定,育肥猪一般2-4头/m2为宜。
二是外置式发酵床粪污降解。
在畜禽舍外建造发酵床,用于畜禽粪污发酵降解。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床体大小,商品猪0.2-0.3头/m2,宽度在4-6m、深度40-60cm。
用稻壳、碎农作物秸秆加适量米糠做载体,每2-3天添加一次粪污,每天旋翻机旋翻2-4次载体。
消纳地紧张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均可采用该模式。
沼气工程模式。
将污水排入沼气池中,通过厌氧菌发酵,降解粪污中颗粒状的无机、有机物,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用于发电、照明和燃料。
畜禽粪污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现代生态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技术要求,畜禽粪污防治及资源化利用尤为重要,如何科学规模养殖场、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种养循环,农牧一体”的原则谈几点技术建议:一、养殖规模要求畜禽粪污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一般运用在生猪存栏25头以上或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存栏10头或年出栏10头以上、蛋鸡存栏500羽以上、肉鸡存栏1000只或年出栏2000羽以上、羊存栏30只或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指标测算猪当量;1头猪≈3只羊≈30羽蛋鸡≈65羽肉鸡≈0.23头肉牛≈0.11头奶牛。
粪污日排放量:生猪:尿液2.5kg;固体粪便1kg;肉牛:尿液8.3kg;固体粪便12.kg;山羊:尿液0.4kg;固体粪便0.7kg;蛋鸡:排粪0.1kg;肉鸡:排粪0.1kg;能繁母猪:尿液7.8kg,固体粪便3kg。
三、设施设备及处理工艺1、雨污分离:养殖场内净道、污道应硬化;应建设雨水和污水分离设施,雨水沟和污水管道分开,雨水可直排;污水必须暗沟或管道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外排外泄。
林下养殖家禽放养户养殖密度30羽/亩以下,离河道100米以外,地面整体坡度不高于10度,可以不设雨污分离设施,可以选择轮牧机制,在家禽栖息地配套相应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等设施设备,并做好雨污分离。
2、发酵床建设标准:按存栏猪当量建设暂存池不小于0.25m³/头;设计存栏猪当量0.3m³/头确定发酵床垫料容积。
再根据翻耙机翻耙深度确定发酵床墙体高度,与翻耙机翻耙深度要相吻合及可;发酵床宽度根据养殖场规模大小而定,最好在5-9m;有效容积高度为1.5m以上,发酵床墙体高度在1.8m-2.3m,具体数据要根据翻耙机的规格来确定;墙体厚24cm,采用MU15实心水泥砖或MU10水泥砂浆砌筑;墙内壁及底部均用防水砂抹面,厚2厘米,阴角处抹45度斜角,发酵床墙体顶部设圈梁。
与经验交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吕向东(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276300)摘要: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造成水源、土壤及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
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养殖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发展,农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极大激发广大养殖户的热情,畜禽养殖也给养殖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大问题。
本文就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岀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畜禽养殖粪污造成的污染问题及原因养殖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不合理的粪污处理方式也加速了环境污染。
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是由于部分养殖户环保观念不强,受自身文化水平、年龄、意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对环保的认知不够,而且觉得养殖区域面积大,动物粪便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二是个别地区轻生态,重经济的思想严重,对畜禽养殖过程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小型畜禽养殖户粪污的处理随意化,一些规模化养殖户违规排放;三是当地养殖业技术力量薄弱,无法为养殖户提供及时、专业的粪污处理技术支持,导致养殖户在粪污的处理模式上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提升|1]。
再加上一些地区的养殖业规模普遍较小,投入较低,养殖地点选址不科学,靠近水源地,动物粪便或是集中堆放,或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粪污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几方面,一是会造成生物污染,动物粪便中含有多种隐性病菌,如未经及时灭活处理,会在短时间中滋生蚊虫,众所周知,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源,不仅会危害其他动物,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登革热病毒就是最为典型的经由蚊虫传播的病毒,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病,防治起来较为困难,每年国内外因登革热病毒传播,而被威胁到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报道不胜枚举;二是污染空气,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而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是因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如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在我国,患有不同程度呼吸道人群的数量逐年增多,且患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究其背后的原因与大气污染不无关系,而大气污染中有机物分解造成的有害气体排放占主要位置;三是动物粪便中会释放有机物,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肥力受影响,影响土地价值,流入水中会严重污染水源,或使水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中生物过度繁殖而导致水生态失衡。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防治技术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畜禽粪污产生量大、难以处理和利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防治技术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生物气化技术生物气化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方式。
该技术利用生物质原料(如畜禽粪污)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气化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生物气)和液体残渣的过程。
生物气可以直接用作燃料,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制备成生物柴油、生物酒精等能源产品。
生物气化技术对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还能够为能源生产提供新的可再生资源。
利用畜禽粪污来制备生物肥是一种常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发酵处理,将畜禽粪污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富集起来,再经过腐熟处理,制成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代替化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生物沼气技术利用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
沼气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含有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够替代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
通过生物沼气技术对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生产清洁能源,还可以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负荷。
二、畜禽粪污防治技术1. 粪污分类处理技术对畜禽粪污进行分类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技术。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畜禽粪污进行分类处理,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减少排放和污染。
将畜禽粪污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分开处理,将有机和无机成分分开处理等,都可以有效减少畜禽粪污对环境的影响。
2. 高效处理设备技术采用高效处理设备对畜禽粪污进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技术。
利用生物处理设备对畜禽粪污进行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处理,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处理设备对畜禽粪污进行过滤、沉淀、生物膜等处理,进一步净化废水,减少废气排放。
家畜养殖中的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发展的推进,家畜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家畜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便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家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粪便处理的必要性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家畜养殖所产生的粪便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臭气等问题的加剧。
而且,未经处理的家畜粪便容易引发疾病传播和种植业生产安全问题。
因此,对家畜粪便的处理势在必行。
二、粪便处理方法1.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常见的粪便处理方法,通过在无氧环境下将粪便进行发酵产气,生成沼气和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粪便的体积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并可利用沼气进行能源利用,如发电、取暖等。
此外,产生的有机肥料还可以应用于农田,提高土壤肥力。
2. 堆肥处理法堆肥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并通过控制湿度、温度和通气等条件,将粪便转化成有机肥料。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粪便的体积和有害气体的排放,还能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三、粪便资源化利用粪便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处理后的家畜粪便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能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目前,家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生物质能源利用处理后的家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将其转化为沼气、生物柴油等能源产品,用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
2. 有机肥料利用经过堆肥或厌氧消化处理后的家畜粪便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3. 化学制品生产家畜粪便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处理技术提取出来,用于生产农药、肥料等化学制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四、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益处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益处不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涉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1. 环境保护粪便处理可以减少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降低气体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畜牧业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1. 前言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粪污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畜牧业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2. 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养殖场粪污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3.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干燥、蒸发等方法。
固液分离技术可以将粪污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降低粪污的处理量。
干燥和蒸发技术可以将粪污中的水分去除,从而便于储存和利用。
3.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消毒等方法。
酸碱中和技术可以调整粪污的pH值,使其达到适宜的排放标准。
消毒技术可以杀灭粪污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3.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等方法。
好氧堆肥技术可以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粪污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粪污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燃气和有机肥料。
4. 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4.1 制作有机肥料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可以制作成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4.2 能源利用通过厌氧消化等技术,可以将粪污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燃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
4.3 养殖业内部循环利用将粪污经过处理后,用于养殖场的床料、饲料等,实现养殖业内部的循环利用。
5. 结论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合适的处理和利用技术,可以减轻养殖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6. 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挑战与对策6.1 挑战6.1.1 处理技术成本高目前,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较多,但部分技术的运行成本较高,导致养殖场在经济上承受较大压力。
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措施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措施可以分为物理处理、生化处理和能源利用三个方面。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综合利用措施,共计超过2000字:一、物理处理1. 沉淀分离法通过建立适当的沉淀池,将含有固体废物的粪污倾倒到沉淀池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固体物质会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上部清澈的液体可进一步处理或用于灌溉。
2. 过滤分离法采用过滤装置,将粪污倒入过滤器中,通过过滤网的作用,将固体废物滤除,留下液体部分进一步处理。
3. 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利用离心力作用,将粪污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内进行分离,固体物质被甩到离心机的外侧,而液体则被甩到中心部分,通过收集固液分离之后的物质进行后续处理。
二、生化处理1. 厌氧消化法通过建设生物气化池,将粪污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
沼气可以用做油灯、煮饭、发电等燃料,而沼液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
2. 好氧处理法通过加入催化剂和微生物,将粪污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处理,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粪污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态。
3. 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建立人工湿地或植物滤池,将粪污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净化水质,同时获得生物质资源。
三、能源利用1. 沼气发电将粪污通过生物气化的方式产生沼气,然后利用沼气发电机将沼气转化为电能,提供农户的生活用电或者供给电网使用。
2. 沼气生活用燃料将粪污产生的沼气进行净化处理后,用作农户的烹饪、照明等生活用途,替代传统的燃料如柴火或煤炭。
3. 生物质能利用将粪污通过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转化为固体燃料,用于取暖、烘干等方面的能源利用。
四、其他综合利用措施1. 生物肥料通过进行厌氧消化或好氧处理,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给农田施用,以补充土壤养分。
2. 蚯蚓堆肥利用蚯蚓的分解作用,将粪污与其他有机物混合,通过蚯蚓的消化,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肥料,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现代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沼气发电:将畜禽粪便收集并投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沼气发电不仅可以利用废弃物,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2.堆肥:将畜禽粪便和废弃饲料等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加速其分解过程,并生成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养分,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畜禽粪便脱水:通过脱水机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减少体积。
脱水后的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4.生物气化:将畜禽粪便和其他有机废物进行高温热解处理,可以得到合成气和焦炭等产品。
合成气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焦炭可以用于炼钢等工业生产。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1.有机肥料生产:通过堆肥或脱水等处理方法,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2.生物质能源生产:通过沼气发电、生物气化等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作燃料,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水肥循环利用:将畜禽排泄物中的养分回收利用,作为农田灌溉用水的肥料源。
通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4.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畜禽粪便中的微生物资源,开展相关的生物技术研发。
比如利用畜禽肠道微生物制备益生菌,用于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提高畜禽养殖的健康水平。
三、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通过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三种模式中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
全国的1亿多个畜禽养殖场每年产生畜禽粪污约38亿吨,是既重要又大量的污染源,但如果能将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开发利用,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打造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便可实现畜禽粪污的变废为宝。
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处理的单项技术较多,这里介绍“三分离一净化”、好氧堆肥、沼气工程三种处理模式。
一、“三分离一净化”处理模式“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一净化”即“污水生物净化、达标排放”。
这种模式是控制粪污总量,实现粪污“减量化”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户。
雨污分离系统:1、雨污分离将雨水和养殖场所排污水分开收集的措施。
雨水可采用沟渠输送,污水采用管道输送,养殖场的污水收集到厌氧发酵系统的进料池中进行后续的厌氧发酵再处理。
2、雨污分离系统建设方案建设雨污分离设施的内容包括需要建设雨水收集明渠和铺设畜禽粪污水的收集管道,保证雨水与粪污水的完全分离。
首先,在畜禽养殖厂房的屋檐雨水侧,修建或完善雨水明渠,尺寸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0.3m×0.3m。
其次,在厂房的污水直接排放口或收集池排放口,铺设污水输送管道,将污水输送至厌氧发酵系统的调浆池或进料池中。
干湿分离系统:1、干湿分离即将畜禽粪便先收集到储粪池中,再用水冲洗猪舍,冲洗水收集到粪水池中,再进行厌氧发酵,使猪粪与污水分开收集。
收集起来的畜禽粪便,经过后续的固液分离可再次降低其含水率,便于再利用。
2干湿分离系统建设方案建干粪收集池,基本尺寸为3m×4m×1m,可根据养殖场规模适当调整,购置粪污运输推车;建粪水收集池,基本尺寸为4m×10m×1m,可根据养殖场规模适当调整;完善粪污收集系统与厌氧发酵系统的衔接。
固液分离系统:1、固液分离对干清粪过程所收集的畜禽粪便再次脱水,获得含水率更低的粪渣(含水率一般可达65%以下),便于再利用;分离出来的粪水排往沼气池的进料池,进行发酵处理。
科普惠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包括病死畜禽全域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沼液智能化就地还田模式和沼液异地还田模式。
1养殖现状针对畜牧业普遍存在的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大,处理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简单、技术落后、成本高,资源化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
2技术要点2.1冬季非采暖系统猪牛粪高效繁殖蚯蚓技术将猪牛粪以3∶1混合,混合物料孔隙度、水分和碳氮比分别调节到40%、55%和30∶1左右,在大棚内或普通房间内进行被动通风堆肥,利用发酵产热维持蚯蚓养殖所需温度。
在堆肥中埋置蚯蚓培养箱,箱体底部开孔,以塑料管导入新鲜空气,物料箱体内蚯蚓养殖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不会受堆肥产生的有害气体影响,有利于蚯蚓繁殖和生长。
2.2猪牛粪和沼渣养殖蚯蚓采用分阶段饲养技术孵化期蚯蚓茧孵化采用“20%牛粪+80%沼渣”基质组合;幼年蚯蚓则采用基质组合“20%猪粪+80%牛粪”;成年蚯蚓产茧期采用“40%沼渣+60%猪粪”基质组合,蚯蚓最大生物量的物料添加间隔时间为7d 。
2.3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将畜禽粪便与秸秆、菌渣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加入高温好氧发酵菌种,装入自旋式高温发酵罐,利用外加热使发酵物料温度达到高温好氧发酵菌种繁殖的适宜范围。
升温后关闭外部加热,生物热维持发酵物料在70~80℃,降低物料水分,杀灭有害生物,罐体保持自旋使物料充分发酵分解,经24h 后出仓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再经过4~5d 充气散热降至常温后,筛选分装制成有机肥成品。
2.4病死畜禽高温化制技术利用高温化制设备将病死畜禽通过高温高压干法处理、烘干处理和脱脂处理后制成工业用油与生物有机肥。
同时,通过对密闭管道进行改进,采用真空冷凝回收技术,处理化制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有效防治了二次污染,使用稳定保压泄压装置,实现压力稳定,排除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5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主要采取沼液就地还田形式实现。
该技术首先在养殖场实施标准化建设,实现舍外雨污分离、舍内干湿分离、净道与污道分离,其次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池和沼液输送管网,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储存池和滴灌系统;最后养殖场生产规模与种植基地消纳能力相结合,实现沼液还田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1.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的背景和意义畜禽养殖污水是指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和病原体等污染物质的废水。
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畜禽养殖污水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处理畜禽养殖污水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环境安全。
从畜禽养殖污水中提取有价值的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提高养殖效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及方法2.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以厌氧发酵、好氧处理和一体化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无害物质,并减少废水中的氨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
2.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氧化还原等方法。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2.3 综合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对畜禽养殖污水进行全面处理。
通过不同的工艺组合,可以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和资源回收利用效果,并大幅度降低处理成本。
3. 畜禽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3.1 沼气发电畜禽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沼气发酵过程转化为沼气,再通过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这不仅可以为养殖场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将剩余的电能上网,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收益。
3.2 有机肥料制备畜禽养殖污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提取出来,制备成有机肥料。
这些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3 循环水利用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净化,将畜禽养殖污水中的水分提取出来,可以用于冲洗、灌溉和饮水等用途。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挑战与展望在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43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在满足人们对肉类和其他畜产品需求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这一产业也伴随着大量的粪污排放,引发了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土壤侵蚀、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养殖污染的防治已经成为迫切的任务,以减少这一行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满足食品需求。
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与畜禽粪污相关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排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挑战。
这些养分在未经适当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径流和渗透途径进入水体,进而引发蓝绿藻爆发。
蓝绿藻的大规模繁殖导致了水体中的富营养化,进而对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不良影响。
这种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破坏,从而威胁了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现代畜禽养殖业的快速扩张,以及养殖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生产也呈指数级增长,导致了更多的养分排放。
而这些排放通常以未经处理或不当处理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不仅加剧了氮和磷等养分的输入,还使得水体难以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
此外,气候变化和降水模式的变化也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因为雨水冲刷了养分,将其输送至河流和湖泊,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2、水资源紧缺水资源紧缺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其中畜禽养殖业的淡水消耗与粪污排放问题尤为突出。
畜禽养殖业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主要归因于其饲养和生产过程的高度水密集性。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大量淡水被用于畜禽饲养,但粪污排放却往往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这是因为粪污含有污染物质,可能污染水源并降低其质量,使其不再可用于其他用途。
因此,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这一问题愈加突出,对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
此问题的原因包括养殖业的水资源管理不当和缺乏高效的粪污处理方法。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畜禽粪污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来减少环境污染,并提供有机肥料和能源。
为了有效地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案的建议:1. 建立生物气化设施:生物气化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畜禽粪污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
可以建立生物气化设施,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条件,使微生物进行有效的分解和转化。
产生的可燃气体可以用于发电或供暖,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建立厌氧消化设施: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气体的过程。
可以建立厌氧消化设施,将畜禽粪污投入其中,并控制温度、PH值和搅拌等条件,加快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
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作为能源利用,例如发电或供暖。
3. 建立有机肥料生产设施:畜禽粪污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适当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可以建立有机肥料生产设施,对畜禽粪污进行分解、发酵和加工等处理过程,最终得到高品质的有机肥料。
这些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4.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为了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
可以建立监测站点,定期对气体排放和水质进行监测,确保达到相关环保标准。
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和指导,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粪污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5. 宣传和培训:为了提高畜禽养殖业主和养殖工人对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和意识,可以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
可以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和现场观摩等形式,介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并提供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的信息。
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促进畜禽养殖企业主动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包括建立生物气化设施、建立厌氧消化设施、建立有机肥料生产设施、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以及宣传和培训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实现畜禽粪污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防治技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污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一、畜禽粪污的危害畜禽粪污是指由畜牧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类固体、液体粪污以及粪便消化渣、废水等废弃物的统称。
这些粪污如果不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1. 土壤污染: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果随意排放或堆放,就会导致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
2. 水体污染:畜禽粪污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会通过降雨或排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繁殖,影响水体生态平衡。
3. 空气污染:畜禽粪污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4. 传染病传播:畜禽粪污是各类疾病的传播媒介,如果不得到有效的处理,就会引发传染病的扩散和流行。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粪污对环境的危害,实现资源化利用,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1. 生物发酵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有机肥料,如堆肥技术、发酵床技术等,可以有效减少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 沼气发酵技术:利用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沼气,不仅可以作为清洁能源利用,还可将沼渣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作物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燃料颗粒化技术:将畜禽粪污经过干燥、压制成颗粒燃料,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有机肥料制备技术:通过畜禽粪污中的腐殖质和养分,制备成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并减少化肥的使用。
5. 粪污生物氧化技术:通过生物氧化反应将畜禽粪污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减少有机物质的含量,降低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畜禽养殖在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肉、蛋、奶等产品的也产生了大量的粪污。
如果这些粪污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资源。
因此,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畜禽粪污的收集与储存收集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畜禽养殖场,收集方式有所不同。
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猪的排泄量较大且相对集中,多采用漏缝地板的方式。
猪的粪便通过漏缝落到下方的粪池中,这种方式便于粪便与尿液的初步分离。
而在养鸡场,特别是蛋鸡养殖,由于鸡群处于笼养状态,鸡粪可以通过鸡笼下方的倾斜板直接收集到传送带上,定期将鸡粪运出鸡舍。
对于散养的畜禽,如农村家庭散养的牛、羊等,收集相对困难一些。
可以在养殖场的合适位置设置集中的粪便堆积点,定期将散落在养殖场各处的粪便清扫到堆积点。
储存设施建设合适的储存设施是保证畜禽粪污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关键。
对于液体粪污,如猪的尿液和冲洗猪圈后的污水混合液,需要建设密封的沼气池或者储液池。
沼气池不仅可以储存粪污,还能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实现能源的初步转化。
储液池要具备防雨、防晒和防渗漏的功能,防止粪污泄漏到土壤和水体中。
固体粪污的储存可以采用堆肥场的形式。
堆肥场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地面要进行硬化处理。
在堆肥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秸秆、木屑等调节物料的碳氮比,有利于堆肥的顺利进行。
二、畜禽粪污的处理技术堆肥技术堆肥是将固体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有效方式。
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将收集来的畜禽粪污和调节物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一般来说,合适的碳氮比在25-30:1左右。
然后,将混合物堆成一定形状,如长条状或者金字塔状。
在堆肥初期,好氧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它们分解有机物的同时会释放出热量,使堆肥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
当温度达到55-65℃时,能够有效杀灭畜禽粪污中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这个高温阶段一般会持续数天到数周,具体时间取决于堆肥的规模和物料的组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 生物质化利用技术:这种技术将畜禽养殖废弃物通过发酵、厌氧消化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资源,如有机肥料、沼气等。
其中,沼气技术是一种能源回收技术,通过将废弃物放入封闭的沼坑中,产生的沼渣可以用作有机肥料,而沼气可以被捕集并用于发电或燃料。
2. 热能化利用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通过热解、气化等方式转化为燃料,如生物质炭、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这些燃料可用于供热、燃料电池等领域。
3. 化学化利用技术:这种技术是指将废弃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如工业用酸、碱、氨等。
这种技术需要采用高温高压等条件,因此成本较高。
4. 生态化利用技术:这种技术将废弃物利用于农林系统,通过种植植物吸收和转化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从而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土地肥力,还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总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选择要考虑到成本、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