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23
奇因数和偶因数个数公式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计算一个数的因数个数的问题。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我们想知道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中,奇数因数和偶数因数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简洁而有效的公式。
让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因数。
对于一个整数n来说,如果存在一个整数m,使得n能够被m整除,那么m就是n的一个因数。
例如,对于数10来说,它的因数有1、2、5、10。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奇数因数和偶数因数的个数。
假设n有k个因数,其中奇数因数个数为m,偶数因数个数为n-m。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奇数,那么它一定有奇数个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偶数,那么它一定有偶数个因数。
所以m和n-m必定有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计算奇数因数个数m和偶数因数个数n-m。
假设n的素因数分解为$p_1^{a_1} \cdot p_2^{a_2} \cdot ... \cdot p_k^{a_k}$,其中$p_1,p_2,...,p_k$是n的不同素因数,$a_1,a_2,...,a_k$是它们的指数。
根据数论的知识,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可以通过它的素因数分解式的指数来计算。
对于奇数因数个数m,我们可以观察到,当$p_i$的指数$a_i$为奇数时,$p_i^{a_i}$是n的一个奇数因数;当$p_i$的指数$a_i$为偶数时,$p_i^{a_i}$是n的一个偶数因数。
所以m等于所有$a_i$是奇数的指数个数之和。
对于偶数因数个数n-m,我们可以观察到,当$p_i$的指数$a_i$为偶数时,$p_i^{a_i}$是n的一个奇数因数;当$p_i$的指数$a_i$为奇数时,$p_i^{a_i}$是n的一个偶数因数。
所以n-m等于所有$a_i$是偶数的指数个数之和。
我们可以得出奇因数和偶因数个数的公式:奇数因数个数m = 所有$p_i$的指数$a_i$是奇数的指数个数之和偶数因数个数n-m = 所有$p_i$的指数$a_i$是偶数的指数个数之和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一个数的奇数因数个数和偶数因数个数,而不需要列举出所有的因数。
求因数的三种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求因数的三种方法,这可都是宝啊!第一种方法呢,就像是在数字的大花园里慢慢找宝贝。
咱一个一个数去试,看看哪个数能整除目标数。
就好比找钥匙,一把一把地试,直到找到能开锁的那把。
这办法虽然有点笨笨的,但可别小瞧它,有时候还真能解决大问题呢!比如说,要找 12 的因数,咱就从 1 开始试,1 可以,2 也可以,3 可以,4 可以,5 不行,6 可以,再往后就重复啦,那12 的因数不就找出来啦,1、2、3、4、6、12。
是不是挺简单的呀?第二种方法呢,有点像顺藤摸瓜。
咱先把目标数分解成质因数,然后再根据质因数去组合出所有的因数。
这就好像把一个大拼图拆成小块,再把小块拼起来,就能看到完整的画面啦!还是拿 12 来说,12 可以分解成 2×2×3,那它的因数不就是 1、2、3、4、6、12 嘛,一目了然!这种方法是不是挺巧妙的呀?第三种方法呢,就像是有了一双透视眼。
咱直接根据一些规律和特点,就能快速找出因数。
比如说,偶数肯定有 2 这个因数吧,个位是 0 或 5 的数肯定有 5 这个因数吧。
这就好像你看到一个人穿了红衣服,就知道他喜欢红色一样。
这种方法能让你在求因数的时候快如闪电哦!哎呀,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就看你在啥时候想用哪种啦!你想想看,要是遇到一个很大很大的数,那用第一种方法可能会累得够呛,但用第二种或第三种方法可能就轻松多啦。
要是遇到一个简单的数,那随便哪种方法都能轻松搞定呀!咱学数学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嘛,这求因数的方法就是咱的利器呀!学会了这三种方法,以后再遇到求因数的问题,还怕啥呀?直接上,分分钟就搞定啦!你说是不是呀?咱可不能小瞧这些小方法,它们能帮咱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呢!所以呀,可得好好记住这三种方法,让它们为咱的数学之旅助力呀!嘿嘿!。
四种简便方法找因数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找因数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了解如何快速地找到一个数字的所有因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四种简便方法帮助大家轻松找到因数。
1.分解质因数法
将数字分解成质数的乘积,然后再列举出它们的所有组合方式。
例如:48=2×2×2×2×3,通过列举因数的组合方式,可以得到48的所有因数为1、2、3、4、6、8、12、16、24、48。
2.整除法
从小到大列举所有可能的因数,看这个数是否能整除该数字,如果能够整除,则该数字为这个数的因数。
例如:72÷1=72,
72÷2=36,72÷3=24……已经到了6,因为72÷6=12,所以6和12都是72的因数。
3.列表法
把数字的所有质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然后在相应的位置上填上0或1,0表示不取这个质因数,1表示取这个质因数。
最后,将所有填上1所对应的质因数的积求出来即为该数字的因数。
例如:48=2×2×2×2×3,将其写成列表的形式为:11100,根据1的位置,可以求出48的因数为2、3、4、6、8、12、16、24、48。
4.奇偶性法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一定可以被2整除,因此2一定是它的因数。
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它的因数一定不包含2。
例如:63是一个奇数,因此它的因数一定是:1、3、9、21、63。
以上四种方法是常见的快速找因数的方法,掌握后可以让数学计算变得更加轻松。
希望大家学以致用,提高数学水平。
求因数个数的方法
哇塞,求因数个数,这可是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那到底怎么求因数个数呢?首先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写成指数形式。
然后将每个质因数的指数加一后相乘,得到的结果就是因数的个数啦!举个例子吧,比如求 12 的因数个数,12 可以分解为 2 的 2 次方乘以 3 的 1 次方,那么因数个数就是(2+1)×(1+1)=6 个。
这里要注意哦,一定要分解彻底,可别马虎呀!
在这个过程中,那可是相当安全稳定的呀!就像盖房子,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就不会出问题。
只要我们认真仔细,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准确求出因数个数,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
那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多啦!比如在数论中,经常需要求因数个数来解决各种问题。
它的优势就在于简单直接呀,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像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轻松打开很多数学难题的大门。
就拿一个实际案例来说吧,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有一道题就是要求一个较大数的因数个数,好多同学都觉得很难,但如果掌握了这个方法,那不是小菜一碟嘛!很快就能求出答案,脱颖而出啦!
所以呀,求因数个数的方法真的超有用,超厉害的!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和倍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数与其他数之间的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通过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因数(Divisor)的概念1.因数的定义:对于一个整数n,如果存在整数a,使得n=a*b,那么称a是n的一个因数。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整数x能够整除n,那么x 称为n的因数。
2.因数的性质:所有的自然数都有1和它本身作为因数,这两个因数称为它的“平凡因数”,其他的因数称为非平凡因数。
3.因数的分类:(1)奇数因数与偶数因数:如果一个因数为奇数,那么它必定不能被2整除;反之,如果一个因数能够被2整除,那么它必定是偶数。
(2)约数与真因数:对于一个整数n,如果a是n的因数,那么a 称为n的约数;如果一个约数a不等于n本身,那么a称为n的真因数。
二、找因数的方法1.试除法:首先将一个数n除以2,如果余数为0,则2是它的一个因数,如果不为0,则除以3,以此类推,直到商为1为止。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找到n的所有因数。
2.分解质因数法: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的形式,即可以找到它的因数。
这个方法在解决数的分解、求最大公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等问题时都会用到。
3.列举法:从小到大列举出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正整数,即为它的因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较小的情况,例如分解小于100的数的因数。
三、倍数(Multiple)的概念1.倍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整数a能够被整数b整除,那么b称为a的一个因数,而a称为b的一个倍数。
换句话说,如果a是b的一个倍数,那么b一定是a的一个因数。
2.倍数的性质:一个数的倍数是它本身以及它的整数倍,即若n为整数,则n*a(a为整数)是n的倍数。
3.倍数的计算:为了找出一个数的倍数,我们可以将这个数不断地乘以一个整数,即不断地加上这个数本身,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逐步增加法:从一个数开始,一次递增地加上这个数本身,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是指能够整除该数且不产生余数的数,也就是能够整除该数的除数。
为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试除法:试除法是一种最简单且常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小的质数2开始,依次将这些质数作为除数,看是否能够整除目标数。
如果能够整除,那么这个质数就是目标数的因数。
如果不能整除,则继续使用更大的质数进行试除。
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除数超过目标数的平方根为止。
2. 素数分解法:将目标数分解为若干个质数的乘积的过程就叫做素数分解。
假设目标数为n,那么我们可以首先将n进行试除法,得到一个最小的质因数p。
然后,我们将n除以这个质因数,得到一个新的数。
我们再次使用试除法,得到这个新数的一个最小的质因数q。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一直将这个新数进行试除法,直到最后的商为1为止。
3. 因数的性质:一个数的因数必然小于等于该数的平方根。
因此,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求一个数的因数。
首先,我们可以遍历从1到目标数的平方根之间的所有自然数,判断这些自然数是否能够整除目标数。
如果能够整除,那么这个自然数就是目标数的因数。
4. 辗转相除法(欧几里得算法):辗转相除法是一种用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求一个数的因数。
假设目标数为n,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m,然后使用辗转相除法来求n和m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n和m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那么m就是n的一个因数。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一直求到n和1的最大公约数。
以上就是四种常用的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目标数非常大时,使用试除法会非常耗时。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使用其他更高级的算法,比如Pollard rho算法或者埃拉托斯特尼筛法。
这些算法可以更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当然,这些算法可能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算法理解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求一个数的因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
因为通过求一个数的因数,我们可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还可以对一个数进行素数分解,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知识点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知识点篇1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因数与倍数知识点辅导,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知识点篇2一、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二、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四、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
2的倍数都是双数。
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六、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求因数的方法
计算一个数的因数有以下几种方法:
1、穷举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求因数的方法,首先会从大到小开始试探各个因数,如果一个数能整除某一因数,则说明这个数可以被该因数整除,则把这个因数放到因数列表中,依次类推,就可以求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
2、概率和费马检验:
这种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数的方法进行求解,一般在求一个很大的数的因数的情
况下能够得到较快的结果。
3、莫比乌斯分解:
这种方法使用素因数分解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首先要对该数进行素因数分解,然后分别求出各个因数的素因数,再综合起来求出原数的素因数,最后经过加减运算求出原数的所有因数。
4、贝祖等式:
首先要用贝祖等式求出该数的质数因子,然后利用该质数因子再进行莫比乌斯
分解法来求出因数,最后将各因数列表加减综合后可以求出原数的所有因数。
5、配方法:
首先要确定原数的三系数,利用配方法可以求出原数的所有因数。
以上就是求解一个数的因数的几种方法,在求解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很大的数,则可以使用概率和费马检验和莫比乌斯分解这两种方法,要注意每种方法在计算上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如果可能应该尽量选择最快的求解方式。
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简便方法1 求数的因数求数的因数是数学中常见的计算,它是一个数与另外一个不同的整数相乘得到该数的过程。
求数的因数无论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使用或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现代科技和科学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求数的因数的简便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方便、快捷的求数的因数,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
2 求因数的方法求因数最常用的方法是从2到被求数,以该数一半为终止条件,依次试除,若能被整除,则得到一个因数,再继续向下试除,如此循环,当试除被求数的一半时,若为真,则该数为对称因数,算法结束。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质数和合数:质数被试除之后剩余1;合数被试除之后能被整除的因数将会大于1.3 优化算法以上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别,我们还可以利用数理原理优化算法,控制循环次数,并使用除法的方式确定被求数的因数。
如果被求数是一个复杂的数字,则可以将它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从而查找被求数的因数。
例如,计算70的因数时,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将70分解为2*5*7,因此70的因数就有2、5、7、10、14、35和70。
优化后的算法时间复杂度降低了,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求取更多的因数,被求数的计算过程变的更容易,但也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或者具有更高的数学复杂度。
4 总结求因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数学计算,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中介绍了两种求数的因数简便方法:一种是从2到被求数,以该数一半为终止条件,试除;另一种是利用数理原理,将被求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从而查找被求数的因数。
只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我们就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求数的因数,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问题(1)导入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教材37页例题)1.探究拼摆方法方法一用“拼”或“画”的方法,试拼(或画)长方形。
(如下图)方法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是12个小格,倒推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有几个小格,再来确定这样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2.找出12的因数方法一利用拼摆长方形的方法类推出找因数的方法。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找长方形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么这些自然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方法二利用写除法算式找因数。
问题(2)导入找出18的全部因数。
(教材37页例题)过程讲解1.找出18的因数方法一列乘法算式找出18的因数。
想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8。
从自然数1开始找起,乘积是18的乘法算式有1×18=18,2×9=18,3×6=18。
依据乘法算式得出18的全部因数有1,2,3,6,9,18。
方法二列除法算式找出18的因数。
18÷1=÷18=1. 18÷9=2,18÷3=6,18÷6=3,18的全部因数有1,2,3,6,9,18。
2. 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方法一列举法。
(l)方法说明。
在表示18的因数时,可以用列举法,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
(2)表示方法。
18的因数:1,2,3,6,9,18。
方法二集合表示法。
(1)方法说明。
画一个圈,在圈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
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在圈里,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用加句号。
(2)表示方法。
3。
因数的特征观察18的因数,可以发现:18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18,18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归纳总结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2)列除法算式,想这个数可以写成哪些除法算式,算式中的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数的倍数与因数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数的倍数与因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研究数的特殊性质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倍数的概念与求解方法倍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也就是说被除数是除数的整倍数。
比如,如果一个数能够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
求解一个数的倍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用数学符号表示,如果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倍数,可以表达为a = b × n,其中n为整数。
2. 列举法,逐个试探,看是否能整除。
比如对于数7来说,它的倍数依次是7,14,21,28,35……二、因数的概念与求解方法因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数a能够被另一个数b整除,那么b就是a的因数。
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用数学符号表示,如果一个数a能够被另一个数b整除,可以表达为a ÷ b = n,其中n为整数。
2. 分解法,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因数的乘积。
比如对于数12来说,它的因数有1、2、3、4、6、12。
三、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倍数与因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以下关系进行理解:1. 一个数的倍数同时也是这个数的因数。
比如数12的倍数有1、2、3、4、6、12,其中1、2、3、4、6、12也是12的因数。
2.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穷的。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数n来说,它的倍数可以是1、2、3、4、……无穷多个。
四、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应用举例数的倍数和因数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举例:1. 在时间计算中,我们常常需要求解一个时间段内某个周期的倍数。
比如在计算一年内有多少个星期时,我们需要求解365的倍数。
2. 在生产制造中,需要根据某个产品的工艺规定,确定一次生产的数量,这就需要找出产品数量的因数。
3. 在货币计算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某个数的倍数,比如兑换货币时的汇率计算。
因数知识点总结一、因数的定义1. 什么是因数?在数学中,如果一个整数能够被另外一个整数整除,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整数是另一个整数的因数。
例如,6能够被2整除,所以2是6的因数;6能够被3整除,所以3也是6的因数。
另外,一个数的因数还包括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叫做这个数的单位因数。
2. 因数的表示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是b的因数”,通常表示为“a|b”。
例如,2是6的因数,可以表示为“2|6”。
3. 因数的性质对于一个正整数a来说,它的因数有以下一些性质:a. 1是任何正整数的因数;b. 任何一个正整数都是自身的因数;c. 如果a是b的因数,那么b/a也是b的因数;d. 如果a是b的因数,b是c的因数,那么a也是c的因数。
二、因数的分类1. 真因数和假因数对于一个不等于1的正整数n来说,除了1和n以外的因数叫做它的真因数;1和n本身称为它的假因数。
例如,6的真因数是2和3,而1和6是它的假因数。
2. 质因数和合数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一个大于1的数有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的其他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合数。
例如,2、3、5、7、11、13、17等都是质数,而4、6、8、9、10、12、14等都是合数。
三、因数的性质1. 因数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整数a能够被另一个整数b整除,那么就可以说a是b的倍数;反之,如果a是b的倍数,则b是a的因数。
例如,6是3的倍数,所以3是6的因数。
2. 因数的个数一个正整数n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因为一个数的因数最多不会超过它本身的一半。
例如,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一共9个。
3. 因数的乘积一个正整数的所有因数的乘积等于这个数本身。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求解因数和乘积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于一些数学证明。
四、因数的求解方法1. 直接找出因数针对一个整数n,通过试除法可以直接找出它的所有因数。
试除法就是从最小的质数2开始,依次除以n,如果可以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它的因数。
数字的因数认识因数的概念数字的因数,也称为除数或约数,是指能够整除某个数字而没有余数的整数。
认识和理解数字的因数概念对于数学学习和解题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字的因数以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1. 什么是因数因数是能够整除某个数字的整数。
例如,数字12的因数包括1、2、3、4、6和12。
这些因数能够被12整除而没有余数。
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整除”。
因此,可以写作1 | 12, 2 | 12, 3 | 12, 4 | 12, 6 | 12和12 | 12。
2. 数字的因数特点数字的因数具有以下特点:- 任何数字的因数都不能大于该数字本身。
- 除了数字1和本身,所有的数字都有两个不同的因数。
例如,数字12有1和12这两个特殊的因数。
- 如果一个数字有奇数个因数,那么它必然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例如,数字9有1、3和9这三个因数,因此它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 所有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自身。
例如,数字17是一个质数,其因数为1和17。
3. 因数的求解方法确定数字的因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试除法:通过逐个尝试数字,判断是否能够整除目标数字,最终确定所有的因数。
- 质因数分解:将目标数字分解为它的质因数的乘积,质因数即为其因数。
例如,数字24可以分解为2x2x2x3,因此其因数为1、2、3、4、6、8、12和24。
4. 因数的应用因数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最大公因数:求解两个或多个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常用于简化分数、约分等计算。
- 判断数字的性质:通过确定数字的因数,可以判断数字是质数还是合数,以及是否为完全平方数。
- 解方程:在解一些特殊方程时,通过求解因数来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总结:数字的因数是能够整除某个数字而没有余数的整数。
正确地理解和应用数字的因数概念对于数学学习和解题至关重要。
在运用试除法或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求解因数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性质,并且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帮助。
⼩课堂--找⼀个数所有因数的⽅法
在探究“找⼀个数所有因数的⽅法”时,⼀共提出了四个问题引导学⽣进⾏探究。
第⼀个问题:怎样找?才能找到所有的因数。
将这样⼀个问题抛给学⽣讨论。
依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要不重不漏的找到所有的因数就要按照⼀定的顺序去寻找。
所以让学⽣⽤⾃⼰的理解的⽅法找⼀找所有的因数。
⽅法(⼀):除数从1开始除。
⽅法(⼆):从1开始乘。
通过⽐较得到这两种⽅法都能找出所有的因数。
紧接着提出第⼆个问题:如果找128的所有因数,我们利⽤从1开始乘的⽅法
时,1×128=128;2×(64)=128那么这⾥的64是怎样想到的?学⽣回答是利⽤128÷2=64这个除法算式想到的。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明⽩了找所有因数本质的⽅法还是利⽤除法来寻找。
第三个问题:你能简化⽤除法找出所有因数的过程吗?学⽣讨论,商不是整数时,找因数时⽤不到,可以不⽤将算式写出,只写6组算式变得简洁了。
那么剩余的这6组算式还可以简化吗?学⽣讨论后知道这6组算式有重复,但不明确如何进⾏简化。
再让学⽣找⼀找12和16的所有因数。
引导学⽣观察当算式中的除数和前⾯算式中的商重复时就可以了。
为以后找最⼤公因数打好基础,提出第四个问题:怎样写?⽅便我们把找到的因数按照从⼩到⼤的顺序写出。
学⽣讨论得出先写除数再写商,引导学⽣观察按照“U”型的顺序写出就能⽅便我们从⼩到⼤写出所有的因数。
最后总结找⼀个数所有因数的⽅法:1.除数从1开始除。
2.除到除数和商第⼀次重复时停⽌。
3.“U”型写出所找到的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