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种植大黄宜选择高寒山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可与马铃薯、蔬菜等轮作,种子以当年或次年的好,超过3年的发芽率下降。大黄在春秋季均可种植,一般采取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播前亩施3000-4000公斤厩肥,深耕30-40厘米,整成宽1.3-1.5米土畦。

直播按行株距55×55厘米开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种子8-10粒,覆土2-3厘米,亩用种1.5-2公斤。育苗移栽按行距9-10厘米开沟均匀播种,覆土2-3厘米,亩用种5公斤,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清除杂草。当苗高9-10厘米时即可在阴雨天移栽,按行株距55×55厘米挖穴,穴深5-6厘米,将苗立放穴内,用细土培实。

大黄出苗后于4-5月可结合培土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7-8月进行第二次。到第二年5月份要及时摘去从根茎部抽出的花茎,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并踩实以防切口进水腐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第一年6月末亩施厩肥2000公斤,第二次于8月末亩施15公斤磷、钾肥或适量草木灰。次年施2次肥,亩施过磷酸钙5公斤、硫酸铵10公斤,由根侧开沟施入。大黄病害主

要为轮纹病、炭疽病、霜霉病、根腐病,主要防治方法是冬季清除枯叶烧毁,依次喷1:2:300波尔多液、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根。大黄虫害主要为斜纹夜蛾,可用90%敌百虫原药稀释800倍液或速灭杀丁乳油稀释1000-1200倍液喷雾。

大黄在栽后2?3年即可收获。在9-10月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出根茎及根,除净泥土、茎叶及小根,切段成小片用绳串起悬挂房檐下阴干或用文火烘干,以质坚、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一般亩产鲜根1000-2000公斤。

大黄种子育苗技术

大黄种子育苗技术 大黄一般指的是药用植物的马蹄大黄,是国产大黄,但是欧洲的一般是食用大黄。药用大黄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泻火祛瘀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大黄可以利用种子人工繁殖以后种植栽培。但是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进行栽培管理。那么现在一起来看一下。 1、生长条件 野生在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山区,人工栽植必须要在一千四百多高的海拔上进行。不能连作,喜欢冷凉,比较能耐寒,不能耐旱,不能接受高温,高温不能超过30度,但是低温零下10度以上可以存活。需要深层次的土壤,最好是富含有机质,排水也很好的沙壤土。特别注意不能在黏重、酸性土、容易积水的地播种。

2、种子采集 种子会在7月成熟,这时候可以割茎收种,但是一般是看种子变成黑色时候割收。在家里阴干以后之后就可以脱粒,筛选种子,去除杂质,去掉不饱满,残缺种子。采摘种子的植株一定是栽种三年的纯正品种,要延续品种纯正,不然品质降低。

3、播种育苗 种植时候,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之后移栽。秋季比较适合种植,育苗移栽。建设苗床,宽1.5米,长不限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盖上薄土,大约一到两厘米。之后覆盖一些草保湿。大80%的发芽就可以拿掉稻草。齐苗时候要除草、浇水、间苗。

4、出苗管理 苗期施有机肥三次左右,进入冬季没有发芽的,等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再拿掉覆盖草。春播,在第二年春天移栽,秋播在第二年秋天移栽。移栽时,修剪根系。挖穴深30厘米栽植,行距是0.7米,株距是0.5米。覆土不要太深。但秋季移栽覆土可以深一点,避免冬季冻害。 大黄的种子育苗就是以上内容,可以参考了解一下,也可以多总结经验,或者像有经验的人咨询。

大黄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黄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简介 (3) 二、项目业主 (7) 三、编制依据 (7) 四、编制单位 (7) 第二章项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7) 一、项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7) 二、中药材资源 (10) 三、大黄生产开发情况 (11)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必要性 (13) 一、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及指标 (20) 第五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26) 第六章效益评价 (29) 一、财务评价 (29) 二、经济评价结论 (34) 三、社会效益评价 (34)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6)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37) 附表 (38)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大黄种植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及内容 2.1某某省某某县 2.2建设内容: 2.2.1组培室彩钢板房1200平方米; 2.2.2净化室及净化系统400平方米; 2.2.3控温控湿系统; 2.2.4给排水系统和300kv双回路供电系统; 2.2.5组织培养设施设备; 2.2.6建成10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 2.2.7建设10000亩大黄GAP种植示范基地。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期:五年 5、项目的技术创新: 工厂化大黄组培苗是发展大黄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技术措施。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种植大黄宜选择高寒山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可与马铃薯、蔬菜等轮作,种子以当年或次年的好,超过3年的发芽率下降。大黄在春秋季均可种植,一般采取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播前亩施3000-4000公斤厩肥,深耕30-40厘米,整成宽1.3-1.5米土畦。 直播按行株距55×55厘米开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种子8-10粒,覆土2-3厘米,亩用种1.5-2公斤。育苗移栽按行距9-10厘米开沟均匀播种,覆土2-3厘米,亩用种5公斤,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清除杂草。当苗高9-10厘米时即可在阴雨天移栽,按行株距55×55厘米挖穴,穴深5-6厘米,将苗立放穴内,用细土培实。 大黄出苗后于4-5月可结合培土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7-8月进行第二次。到第二年5月份要及时摘去从根茎部抽出的花茎,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并踩实以防切口进水腐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第一年6月末亩施厩肥2000公斤,第二次于8月末亩施15公斤磷、钾肥或适量草木灰。次年施2次肥,亩施过磷酸钙5公斤、硫酸铵10公斤,由根侧开沟施入。大黄病害主

要为轮纹病、炭疽病、霜霉病、根腐病,主要防治方法是冬季清除枯叶烧毁,依次喷1:2:300波尔多液、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根。大黄虫害主要为斜纹夜蛾,可用90%敌百虫原药稀释800倍液或速灭杀丁乳油稀释1000-1200倍液喷雾。 大黄在栽后2?3年即可收获。在9-10月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出根茎及根,除净泥土、茎叶及小根,切段成小片用绳串起悬挂房檐下阴干或用文火烘干,以质坚、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一般亩产鲜根1000-2000公斤。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一、栽培技术 (一)选池、整地选地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山坡为好,前茬作物玉米、马铃薯等收获后,结合深耕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既肥 60~75吨。 (二)繁殖方法 ①直播:在初秋或早春进行。直播按行株距70厘米X60厘米穴擂,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6粒,覆土2厘米左右,用种量22.5~30.0千克/公顷。 ②育苗移栽:在整好地做宽1.2米、长21米的高哇,四边开好 排水沟,横向在睦上开沟条擂,行距12厘米、深5厘米,将种子均 匀撒入沟内,覆土2~3厘米,再覆l层草。发芽出土后揭去覆草, 重视除草、日晒,如光照太强,可用遮阳网,5~6月份施稀人粪尿 追肥。10月下旬在苗行上培土3~5厘米。育苗第2年的4月中旬或 8月下旬移栽。将苗挖出后把幼苗侧根剪去,边挖边栽,注意栽前 注入少量水和早晚移栽,株行距各60厘米,挖穴15~30厘米深,每 穴1株,选壮苗、覆土、埋住芦头,压实土壤,使根与土紧密结合。定植时将种苗根尖端向上弯曲呈L形。 ③子芽繁殖:在收获大黄时,将母株根茎上萌生健壮而较大的子芽摘下种植。过小的子芽可栽于苗床里,第2年秋天再行定植。栽 种时可在伤口涂上草木灰和杀菌剂。 (三)田间管理大黄第1年幼苗小,结合松土要勤除草,在行间种植大豆、玉米,抑制杂草生长。第2年至第3年,在5月上旬、7 月中旬除草松土,并在根部多培士。除施基肥外,每年追肥2~3次。第1年6月追饼肥7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150~300千克/公顷。 第2年追肥2次,分别于5~6月份在行间开沟施入人粪尿或过磷酸

钙300~450千克/公顷、氯化押150~300千克/公顷,施后覆土、浇水。除留种地外,其余植株的花墓摘掉,打墓应在晴天进行。 (四)常见病虫害病害主要为根腐病,虫害有甥虫。 二、采收与加工 黄栽种2~3年后,在9~10月份地上部枯萎时收集。收时先剪去地上部分,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将土抖掉,过大的根茎可切成几块,中、小形的切成片,风干、晒干或烘干。干后装入木箱或撞药设备内冲撞,撞去粗皮,露出黄色即可,可收干货3000~3750千克/公顷。 三、留种技术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较纯的三年生植株,于5~6月份抽花茎时设立支架。7月中下旬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即速割囚,放在通风阴湿处使其后熟,数日抖下作种用,供春播用的种子应阴干储藏。 大黄,即川军,别称将军,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称,一般从粗短的根茎种植。大黄长有三角形的大叶,叶柄肥厚。花形细小,聚集成花序,颜色从绿白色到玫瑰红色。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但在欧洲及中东,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品种。 界:Plantae植物界 门:Magnoliophyta被子植物门 纲:Magnoliopsida双子叶植物纲 目:Caryophyllales石竹目 科:Polygonaceae蓼科 属:Rheum大黄属 英文名:Rhubarb

大黄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黄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黄,别名将军、香大黄、马蹄黄、南大黄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地下根茎入药,有泻热攻下、行瘀化积、抗菌消炎等功效。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现各地都有引种栽培。 大黄,别名将军、香大黄、马蹄黄、南大黄等,为蓼科多年生草 木植物。地下根茎入药,有泻热攻下、行瘀化积、抗菌消炎等功效。 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现各地都有引种栽培。 一、生长习性。 大黄喜高寒、湿润、凉爽气候,畏高热,,忌连作。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好。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kg,尿素20kg,磷钾肥50kgo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大黄用种子繁殖,分育苗和移栽两步。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立秋前后,种子随熟随采随播。播前,先在整好的畦而上开成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保墻,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5kg。播后在适宜温度下7天左右即可岀苗。大黄齐苗后,加强管理,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移栽时将大黄苗按行株距70—50cm定植在整好的畦而上,浇水保墻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大黄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保证畦而无杂草。干旱天气及时浇

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立秋前后应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20kg, 磷酸二氢钾lOkgo大黄移栽后的2—3年易抽苔开花。除留种株植外, 应及早除掉花苔,以防养分消耗。 五、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可干发病前用1: 1: 100波尔多液防治;或于发病初期用65%代森镭锌防治。 2、霜霉病:一般于发病初期用乙磷铅或多菌灵防治。③害虫主要有蜗虫,可用甲胺磷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咲喃丹防治。 六、采收与加工。 大黄一般于栽后3—4年的秋季、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收时, 先割去地上茎叶,再挖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出售。

大黄种植栽培技术与管理

大黄种植栽培技术与管理 大黄属于多年生深根植物,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土层深厚的中性及微碱性沙质壤土和石灰质壤土为好。山区气候凉爽,地下水位低的地区适宜栽培。 大黄属于多年生深根植物,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土层深厚的中性及微碱性沙质壤土和石灰质壤土为好。山区气候凉爽,地下水位低的地区适宜栽培。酸性土壤,每公顷需施石灰1500~3000千克,深耕30厘米以上,施足基肥,每公顷45~60吨。干旱地区解冻后,耙平土壤,趁湿把种子播下。 播种:可采用春播和秋播两种方法。春播方法是:选三年生健壮植株的老熟饱满种子,在春季雨前夕播种。在整好的土地上,北方4月中下旬穴播,行株距为60~75厘米,行距45~60厘米,每穴播5~10粒,可和黄芪混播,覆土2厘米左右,每公顷播种量22.5~30千克。 在较南地区采用秋播,株距45厘米,行距60厘米,穴播或条播,可以和三木香、当归等作物地边间作。适时浇水、施肥、除草,以利出苗。播前种子处理,放入18~20℃温水中浸6~8小时,浸后用湿布覆盖催芽,每天须翻动1~2次,有1%~2%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育苗:春季选向阳的熟地或生地进行深耕整细耙平,做120厘米宽的苗床,要随地形而定。在北方,3月份播种,条播,行距9~10厘米,覆土3~4厘米,10天即出苗。播后注意适度浇水,苗高6~10厘米时,按直播定苗。南方用高畦,条播撒播均可。沟25厘米开

横沟,播幅3厘米,沟深3厘米,施入人粪尿后,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隔3~5厘米有种子一粒为合适,覆细土或熏土一层,不见种子即可,再盖草保墒。出苗后趁阴天或傍晚揭覆盖草。苗出齐后,坚持见草即除。施入人畜粪尿水2~3次,加快幼苗生长。第一次除草时对间距过密的苗进行移栽,要求每株幼苗穴深30厘米,施土杂肥1.5~2千克,覆土高于芽头6厘米左右,低于地面6~10厘米,利于追肥和培土。 田间管理:大黄生长期较长,三年才能收获,因此适时松土、锄草、追肥、防治病虫害特别重要。一般在第一、二年松土3次,追肥2次。第一次6月初追饼肥或化肥(过磷酸钙150~225千克/公顷,氯化钾75~112.5千克/公顷,硫酸铵112.5~150千克/公顷)。第二次8月下旬施磷、钾肥,每公顷用量150千克/公顷。第二年追肥2~3次。另外需要注意病虫害(如根腐病)的防治。 采收加工:大黄移栽后2-3年即可采收,在9-10月份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根及根壮茎,去净叶茎、泥土,用碗片刮去粗皮及顶芽和细须根,大形的可用绳串起,中小形的可切片,阴干或烘干。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多年生草本。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活瘀通经功能,主治实热便秘、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跌打损伤等。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一、生物学特征 1、植物形态株高150-200厘米,根茎肥厚,棕褐色。茎直立,中空,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形,掌状浅裂,茎生叶小,互生,具短柄,膜质托叶鞘状。大圆锥状花序顶生,花小,淡绿色。瘦果有3棱。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喜高寒、湿润的凉爽气候,喜光照,怕涝。适生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均气温在10。C左右,年降雨量400-700毫米,相对湿度50%~70%,生长最适合温度15~22℃。对土壤要求严格,重黏土、酸性和低洼地、藏水地不宜栽培,忌连作。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地为耕种地、退耕地、荒坡、荒山等,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二黄泥,耕地每666.7米2施堆肥或厩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深翻35厘米以上,耙细整平,做宽l20厘米,高l5-20厘米的畦,四周开排水沟。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选择生长分健壮,无病虫害的3年生植株,在果实变褐色尚未完全成熟时剪下果穗,晒干脱粒,精选后装入布袋,贮存于通风处。种子在室温贮存2年后发芽率降为58%,超过3年则不宜作种用。秋播在9月下旬至l0月上旬,春播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甸。 春季直播,可按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开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种子5~10粒,覆土2~3厘米,每666.7米2播种量2-3千克。若育苗移栽,春、秋季播种均可。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3厘米,每666.7米2播种量4-5千克。播后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清除杂草。第二年4月中旬或8月下旬移栽,按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开穴,穴深15~20厘米,选粗1厘米以上的根茎,将侧根剪去,每穴l株,覆土压实,穴面低于畦面约l0厘米。 (2)根芽繁殖在收获时,选择母株肥大的带芽根茎或大形根的根茎纵切3~5块,切口蘸草木灰后栽植;较小的根芽可栽于苗床内,第二年秋季再行定植。 (3)种苗移栽种苗移栽是现在最实用的方法,分春栽和秋栽,用苗量每亩在4000株左右,株距30㎝,行距55㎝,用铁锄打窝,平放入种苗盖土或打沟按株距30cm(顶芽到顶芽之间的距离)平放并盖土,踩实,埋入顶芽深度,秋栽顶芽以上盖土6—7㎝,春栽顶芽以上盖土在4—5㎝。 3、田间管理 (1)间苗直播地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间苗,每穴留壮苗2~3株,苗高l0~15厘米时定苗,每穴留苗l株。 (2)中耕除草在5月上甸和7月中旬各耕除草1次,并在植株根际适当培土,使根头不露土。植株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及时清除杂草。 (3)追肥每年追肥2~3次。第一、二年追肥在5月底至6月初,每666.7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又叫香大黄、川军,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及根加工干燥后入药,有泻实热、下积滞、行瘀、解毒等功效,主治实热便秘、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积滞腹痛、血瘀经闭等症。 一、生长习性 大黄喜欢凉爽气候,怕高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度,气温超过28度生长缓慢,持续时间过长会被热死,在海拔1500米以上山区生长良好,4-6月生长较快,7月生长缓慢以至于停止生长,8-9月以后恢复快速生长,植株生长到第三年才开花结果,种子发芽湿度10-13度,最适合15-20度,只要土壤湿润,温度适宜,经过两昼夜可萌发。种子寿命在自然条件下只有一年,怕积水,高温多雨季节易烂根。 二、栽培技术 1、适种范围: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生长表现良好。 2、整地施肥: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中性微碱性沙质土壤培植。在春季解冻时,按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把肥料均匀撒入地表,然后结合整地进行耕翻入土,耕地深度30厘米左右,耕平整细。 3、种子处理:大黄主要采用种子繁殖。选择三年生大黄植株上所结的饱满种子,种子晾晒杀菌半天后,在20-30度的湿水中浸泡8-12小时后,以2-3倍于种子重量的细沙拌匀,放在向阳的地下坑内催芽,或用湿布将将要催芽的种子覆盖起来,每天翻动二次,有少量种子萌发时,揭去覆盖物稍晾后,即可播种,播种距离2公分为宜. 4、种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 (1)直播方法:在整好的地内,按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挖深度为3厘米的穴点种,每穴点籽5-6粒,覆土厚度1-2厘米,稍做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然后在地面撒施敌百虫粉剂,防止害虫危害刚出土幼芽及幼叶,亩种量2-2.5公斤。 (2)育苗移栽:育苗时先把地整成100厘米宽的平畦,向畦内灌水,待水下渗后表土稍松散时,在畦内按行距15-16厘米,开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施于沟内,用细筛筛土覆盖后,用喷雾器喷洒水,保持土壤湿度,覆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宜(春播于清明至谷雨期内,秋播在大暑至立秋时,但以秋播为佳,因种子新鲜,发芽率高,幼苗栽后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春季育的苗在次年春分至清明期间移栽,秋季育的苗在次年秋季移栽。移栽时按行距60厘米,挖24厘米宽,深30厘米左右的沟,将挖出的土培成垄,施用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于沟内,再用铁锹翻一遍,使肥料与土均匀混合,整平低沟,待栽苗子。当清明前幼苗刚开始萌动时,先从育苗畦内挖出

大黄的种植技术

大黄的种植技术 大黄是蓼科大黄书的多年生植物,在我国被作为一种中药材广泛使用,大黄有着清热泻火、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现在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广,使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规模种植大黄。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大黄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整地 大黄的耐热性比较差,适宜生长在温度低的环境中。通常种植在海拔为1200米左右的地区,大黄的根部延伸非常深,主根甚至可以延伸到地下50厘米左右。在选择种植土壤的时候要保证土壤深厚松软,有机物质丰富且排灌正常,不宜为粘性土壤。选地后要做好整地工作,翻耕25厘米左右,施入充足的农家肥作为底肥,还需要注意的是,大黄不可连作,至少要进行四年以上的轮作。

2、适时种植 大黄主要的种植方法为播种种植,不过种子的贮藏期比较短,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不要选择存放了一年以上的种子,过于陈旧的种子发芽率低。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播种,播种时注意播种密度,挖好播种穴,每个播种穴中放入5粒种子,然后覆盖细土,做好水肥管理,促进种子发芽。如在不适宜直播的地区种植时,可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种植,做好育苗床,挖好田畦,按照直播方式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出苗后根据天气及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当移栽。

3、幼苗管理 如果是使用直播播种的,当幼苗长到9厘米左右的时候要及时间苗,除去长势弱、病虫害等幼苗。然后等到生长至15厘米左右的时候,再进行定苗工作,每个种植穴不得多于一棵幼苗。育苗移栽的话通常是在春秋等温度较为温和的季节进行,移栽的时候要根据幼苗的大小,一边挖定植穴一边定植。注意定植穴之间的间距与深度,确保幼苗定植后可正常生长,定植后覆盖细土,踩实压紧,建好缓苗水,提高成活率。

唐古特大黄的资源分析和生产区划

唐古特大黄的资源分析和生产区划 大黄是我国著名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泻下、抗菌、抗病毒、利胆、收敛、消炎、止血等方面的作用[1],而且也是一种大宗的出口商品。在全世界大黄属植物约有60多种,我国约有40多种,而优质药用大黄只产于我国[2]。《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大黄为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Balf.)、药用大黄(R. officinaleBaill.)。主产青海、甘肃、四川、陕西等省[3]。 甘肃省是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原产区之一。其中唐古特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清热除湿、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外治水火烫伤、风火牙痛、跌打损伤等症。是“甘肃五朵金花”之一大黄的主要来源[4]。 一、甘肃唐古特大黄资源状况[5] 甘肃省简称甘,又称陇,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省境疆域辽阔,具体包括陇东和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甘南高原、河西各地、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五个区域。占据我国大陆部分的地理中心。位居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交汇处,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对甘肃省的自然特征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

影响[6]。地处东亚和亚洲中部分野及亚欧大陆内外流域分水岭两侧。远离海洋,与青海、新疆同为我国三个距海最远的省。甘南州位于甘肃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为典型的高原内陆地区,位于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结合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光照时数多,辐射强度大,暖季短促,冷季漫长,高原气候特色明显,自东南向西北生物种群变化比较显著,从生态的角度讲[7],为多种高原藏药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是唐古特大黄的主要适生区之一。但是由于无节制、无规律的采挖唐古特大黄的实际分布范围和储量不断缩小。对唐古特大黄资源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二、唐古特大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8] 1.市场需求增加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目前野生唐古特大黄资源急剧减少。由于唐古特大黄是寒生药材,生长周期长,干物质有效成分含量高,随着人们对唐古特大黄新的药理学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如果资源供给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唐古特大黄自身脆弱的原生生态系统就难以得到维持和保护,目前,由于人类对野生资源的不断索取,人为的无计划采挖,使唐古特大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布格局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野生藏药植物资源和物种的生存环境,进而导致唐古特大黄赖以生存的原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唐古特大黄生态学特性引起的资源濒危[9]

大黄种植

大黄种植 一、我国大黄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国家药典规定的大黄基源植物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和唐古特大黄(鸡爪大黄)o掌叶大黄产于甘肃、青海、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生长于海拔1500~4400的山坡或山谷湿地,在甘肃、陕西栽培较广。药用大黄在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生长于海拔1200—4000m的山沟或林下,在各地有栽培。唐古特大黄有鸡爪大黄和六盘山鸡爪大黄2种。鸡爪大黄产于甘肃、青海及青藏交界带,生长于海拔1600—3000m的高山山谷中;六盘山鸡爪大黄产于甘肃、宁夏交界的六盘山周边地区。 二、甘肃大黄产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大黄产在我国西部、西南部海拔2000m左右的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6℃左右,年降水量约550mm,相对湿度50%—70%o大黄喜温润凉爽气候,耐寒。甘肃是全国大黄主产区之一,这里的大黄产量高、品质好,是传统出口药材品种。 (1)礼县掌叶大黄,主要是人工栽培品种,对环境要求严格,生长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地带。主要分布于礼县辖区内的上坪、洮坪、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崖城、湫山等10个乡镇。 (2)华亭县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辖区内的马峡、西华、山寨、河西、策底、上关、砚峡、东华、安口、神峪等10个乡镇。 (3)宕昌县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辖区内的竹院、好梯、狮子、官亭、秦峪、新寨等6个乡镇。 (4)在渭源县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辖区内的莲峰、锹峪、路园等乡镇。 (5)庄浪县、凉州区等地部分乡镇也有一定面积种植。 三、大黄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如何? 掌叶大黄植株高1.5~2mo地下有粗壮的肉质根及根状茎。茎粗壮,有不明显的纵纹。单叶互生,长宽近于相等,长达40~60cm;具粗叶柄,基生叶圆形或卵圆形,掌状5—7深裂;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大,长15cm,筒状,有纵纹。圆锥花序顶生,花通常为紫红色,有时为黄白色,花被片6,淡黄色,雄蕊9,花柱30瘦果矩圆形,有三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 四、掌叶大黄适宜在怎样的环境下生长? 礼县掌叶大黄喜温湿凉爽阴湿地区生长,耐寒不耐高温,一般生长在高寒山区海拔1800~2500m处,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人土深,故对土壤的要求较严。土壤含腐殖质较多、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黑壤土、小红壤土生长最好;忌连作,宜与豆类、禾谷类、油菜类轮作,适宜在新开垦的生荒地栽培。大黄种子休眠期短,当年收的新种子播后就能发芽,发芽温度14℃~28℃,发芽适温15℃—20℃,一般播后15—20d就可发芽出苗,发芽率80%以上。种子发芽能力可保持2年。播种当年或第2年形成叶簇,3月中旬返青,第3年6~7月开花,7~8月结果,开花后20d左右果实成熟。大黄种子易脱落,所以当果序有部分种子变黄褐色应该及时剪下晒干脱粒。ll月地上枯萎。 五、掌叶大黄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哪些特点? (1)耐寒性强。经对掌叶大黄产区定点观察,1月最低气温达-20℃,冻土层为19—21cm,根茎仍未受冻,“立春”后气温回升仍正常发芽生长。在海拔2880m 的礼县上坪乡,一月份气温达-25℃也未受冻害。

大黄种植栽培多注意

大黄种植栽培多注意 原植物药用大黄为蓼科植物。别名:将军、南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口舌生疮、食积痞满。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等省。 原植物药用大黄为蓼科植物。别名:将军、南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口舌生疮、食积痞满。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等省。 生长习性 常野生于海拔1 500米以上的山区,生于土壤肥沃的山坡、林缘。喜高寒而较湿润的凉爽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0℃,生长最适温度为15—22℃。根较深,对土壤要求严格,重粘土、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忌连作,种过大黄的土地应隔4—5年才能种植。喜阳光、怕涝。 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主要用种子繁殖。 一、选地与整地:宜选气候凉爽的山区,排水良好,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每亩施厩肥3000~4000千克作基肥,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畦。 二、种子繁殖 1、播前将种子放在18~20℃温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放入盆内,用湿布覆盖催芽,当部分种子开始裂嘴时,即可播种。 2、直播:南方秋播,于9-11月间,北方春播,于3月底4月中

旬进行。按行株距60厘米X45厘米开穴,穴深2—3厘米,每穴播种5~8粒,覆土,稍镇压后浇水,温度在13~20℃时,10天左右出苗。亩播种量4千克。 3、育苗移栽:如春季干旱不宜直播,可采用育苗法。条播,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沟深2.5厘米,种子播入后覆土浇水。苗高8~10厘米时移栽,行株距同直播。亩用种量10千克。 三、根芽繁殖:收获时把根茎侧面萌生的较大子芽切下,伤口处涂上草木灰,随切随栽,按行株距35厘米X 50厘米挖穴,每穴放1根芽,覆土后压实浇水。此法时间短,品质好,但获得种苗比播种少,费工。 田间管理 1、间苗:种子繁殖的苗高3~5厘米时,间去过密苗和弱苗;苗高10厘米左右,穴播留苗1~2株;育苗移栽,每隔3~4厘米留苗1株。 2、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松土除草,并培土,8月份除草1次,做到地内整洁无杂草。 3、追肥:大黄喜肥,每年追肥2次,6月中旬追1次人畜粪水,每亩2 000千克,施后浇1次清水;8月下旬以施磷、钾肥为主,每亩用量10千克左右,于植株根侧开沟施入,覆土后浇水。 4、摘除花茎:一般栽后第二年5—6月份抽茎开花,花茎消耗大量养分,要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以利根部生长发育。 病虫防治

镇巴县大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镇巴县大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及其加工项目简介 镇巴县春茂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日

一、项目的意义与必要性 该项目是在国家加快实施中药现代化,弘扬中国中药文化,发展特色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对此作出了“加快发展陕南现化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决定,并成为全国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16个中药产业示范基地之一。镇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产业发展政策,禀赋镇巴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已成功跻身于陕西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全省1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之一。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种植农户迫切的致富愿望,进行大黄规范化种植生产与加工。项目建设采取“公司+农户+科技”的模式操作,直接为项目区农户带来经济收入,也为地方财政培植财源。对于镇巴县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建设内容 1、按照“公司+农户+科技”的模式,建设大黄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实施每年5000亩的滚动发展模式。 2、建设年加工能力3000吨的大黄加工生产线一条,并配套建设大黄产品储藏库一座。 三、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该项目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实施最先进的中药材生产技术,包括在种质选育、基地选择、种苗质量标准、栽培技术、采取期、产品标准等方面都已完 - 2 -

成植工艺路线的确定。近两年来,公司先后承担了陕西省科技厅社发攻关计划项目(大黄GAP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大黄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项目实施。公司技术依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聘请了汉中市中药产业专家顾问组成员李世全和甘志杰两位老师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总线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大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同时积极尝试“公司+农户+科技“的模式发展中药产业,收到了实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户的积极欢迎。因此项目建设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四、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镇巴县春茂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经镇巴县人民政府重点扶持,县科技局批准成立的一家专营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20万元,有固定资产8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1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2人,初级10人,平均年龄38岁。公司法人代表姜用贤,工程师职称,镇巴县第七届政协委员,享受镇巴县信用联社A级信用等级。公司近三年的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资产负债率见下表。 - 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