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测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00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0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二)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因此;减数与差的和= 120/2=60.这样就是基本的和倍问题了.小数=和/(倍数+1)解:减数与差的和=120/2=60;差=60/(3+1)=15.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分析:两个数的商是4;即大数是小数的4倍;因此;这是一个基本的差倍问题.小数=差/(倍数-1).解: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39/(4-1)=13.3、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分析:姐姐做自然练习的时间是一定的;比妹妹做算术和英语的时间分别差了48分和42分;说明妹妹做英语比做算术多用了48-42=6分钟;仍然是一个和差问题.解:妹妹做英语练习用时=(44+6)/2=25分钟.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三)1、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将它代换到三中;就是三个△加2个○等于60;而△+△+△=○+○;所以;△+△+△=○+○=60/2=30;△=10;○=15;□=20.解:△+○+□=10+15+20=45.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分析:车÷马=2;车是马的2倍;炮÷车=4;炮是车的4倍;是马的8倍;炮-马=56;炮比马大56.差倍问题.解:马=56/(8-1)=8;炮=56+8=64;车=8*2=16;车+马+炮=8+64+16=88.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说明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角4分+8角=9角4分;那么;3支圆珠笔就要比三本练习本贵94*3=282分=2元8角2分;这样;就相当于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正好可以买11本练习本;所以;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282-80)/11=58分=5角8分.解:圆珠笔-练习本=14+80=94分;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圆珠笔的售价=58+94=152分=1元5角2分.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四)1、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解: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间隔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18时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说明在吃最后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间隔;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第一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三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算.“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41×49;先用(4+1)×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现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这样答案很简单的就求出了;即41×49=(4+1)×4×100+1×9=2009.三年级奥数题:植树问题【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棵.【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封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按照三条边来考虑.因为156÷6=26(段);186÷6=31(段);234÷6=39(段);所以每边恰好分成了整数段;这样;从周长来讲;应栽树的棵数与段数相等.即共植树:26+31+39=96(棵).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详解】要求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1)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40÷5=8(公顷)(2)需要多少小时?72÷8=9(小时)答:耕72公顷地需要9小时.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二)【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1500×6=9000(千克)(2)可以烧多少天?9000÷1000=9(天)(3)可以多烧多少天?9-6=3(天).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三)【试题】把7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如果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详解】方法1:方法2:(1)每本书多少毫米? (1)28本书是7本书的多少倍?42÷7=6(毫米) 28÷7=4(2)28本书高多少毫米?(2)28本书高多少毫米?6×28=168(毫米) 42×4=168(毫米)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四)【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详解】方法1:方法2:(1)两个车间一天共装配多少台? (1)第一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35+37=72(台) 35×15=525(台)(2)15天共可以装配多少台?(2)第二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72×15=1080(台) 37×15=555(台)(3)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多少台?555+525=1080(台)答:15天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1080台.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五)【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义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补充不同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不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补充1:“照这样计算;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详解】(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12÷3=4(块)(2)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4×9=36(块)答:9个同学可以擦36块.补充2:“照这样计算;要擦40块玻璃;需要几个同学?”【详解】(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12÷3=4(块)(2)擦40块需要几个同学?40÷4=10(个)答:擦40块玻璃需要10个同学.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六)【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解析】(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25-5=20(次)(2)小英5分拍多少次?20×5=100(次)(3)小华要几分拍100次?100÷25=4(分)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4分.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七)【试题】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正好搬完这批书的一半.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几次才能搬完?【解析】(1)12次搬了多少本?15×12=180(本)搬了的与没搬的正好相等(2)要几次才能把剩下的搬完?180÷20=9(次)答:还要9次才能搬完.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3×(12-1)=33棵.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200÷10=20段,20-1=19次.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20÷1×1=20盆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30×(250-1)=7470米.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1×2×2=4千米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裤子:(185-5)÷(2+1)=60(元);上衣:60×2+5=125(元).14.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15.小明、小华捉完鱼.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小明比小华多1×2=2(条).如果小华给小明1条鱼,那么小明比小华多2+1×2=4(条),这时小华有鱼4÷(2-1)=4(条).原来小华有鱼4+1=5(条),原来小明有鱼5+2=7(条).16.小芳去文具店买了13本语文书,8本算术书,共用去10元.已知6本语文本的价钱与4本算术本的价钱相等.问:1本语文本、1本算术本各多少钱?8÷4×6=12,即8本算术本与12本语文体价钱相等.所以1本语文本值10×100÷(13+12)=40(分),1本算术本值40×6÷4=60(分),即1本语文本4角,1本算术本6角.17.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5,3,74,3,73,3,(),().答案:72,3.18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5,4,9,4,(),().奇数项构成数列1,5,9……,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偶数项都是4,所以应填13,41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2,6,2,12,2,(),().24,2.20.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6,2,75,3,74,4,(),().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73,5.2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3,4,5,8,7,(),().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2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6,8,16,18,(),().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面的奇数项的2倍;又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比它前面的偶数项多2.所以应填:36,38.2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6,7,12,13,18,19,(),().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2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3,8,5,12,7,().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一项比前一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所以应填:16.2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0,1,3,8,21,55,(),().答案:144,377.26.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答案:D名次不是最高,但比B、C高,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C的名次不比B高,所以B 是第3名,C是第4名.27.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答案:4×3×3=36,所以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28.甲、乙、丙三人,一个人喜欢看足球,一个人喜欢看拳击,一个人喜欢看篮球.已知甲不爱看篮球,丙既不喜欢看篮球又不喜欢看足球.现有足球、拳击、篮球比赛的入场券各一张.请根据他们的爱好,把票分给他们.答案:丙不喜欢看篮球与足球,应将拳击入场券给丙.甲不喜欢看篮球,应将足球入场券给甲.最后,应将篮球入场券给乙.29.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1铜块重(190-20×2)÷5=30(克).30.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 乙说:“不是我做的.” 丙说:“也不是我做的.” 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答案:如果是甲做的好事,那么乙、丙的话都是真的,与只有一句是真的矛盾.如果是乙做的好事,那么甲、丙的话都是真的,也产生矛盾.好事是丙做的,这时甲、丙的话都是错的,只有乙的话是真的,所以好事是丙做的.31.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答:(8+3)×2=22(分米)32.计算:18+19+20+21+22+23原式=(18+23)×6÷2=12333.计算:100+102+104+106+108+110+112+114原式=(100+114) ×8÷2=85634.995+996+997+998+999原式=(995+999) ×5÷2=498535.:(1999+1997+1995+…+13+11)-(12+14+16+…+1996+1998)第一个括号内的项数为(1999-11)÷2+1=995,所以原式=(1999-1998)+(1997-1996)+…+(13-12。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精选30道题目详解1. 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小华比小明多5个苹果,小华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华有15个苹果。
2. 题目:一个篮子里有8个篮球,另一个篮子里有12个篮球,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篮球?答案:两个篮子里一共有20个篮球。
3. 题目:小丽有18本书,她借给小明5本书,小丽还剩多少本书?答案:小丽还剩13本书。
4. 题目:一辆公交车上有8个乘客,每站下去2个乘客,经过3站后,车上还剩多少个乘客?答案:车上还剩2个乘客。
5. 题目:小红有10元钱,她买了一支笔花了3元,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红还剩下7元钱。
6.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7. 题目:小华有15个糖果,他每天吃3个糖果,5天后还剩多少个糖果?答案:5天后还剩0个糖果。
8. 题目:一个数加上5后是10,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5。
9. 题目:小刚有20个气球,他送给小明10个气球,小刚还剩多少个气球?答案:小刚还剩10个气球。
10. 题目: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11. 题目:妈妈买了7个鸡蛋,每3个鸡蛋可以孵出一只小鸡,妈妈最多能孵出几只小鸡?答案:妈妈最多能孵出2只小鸡,还剩1个鸡蛋。
12. 题目:小强有9块巧克力,他每天吃掉2块,几天后他就没有巧克力吃了?答案:4天后小强就没有巧克力吃了。
13. 题目: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第三条边最长可以是多少厘米?答案:第三条边最长可以是10厘米。
14. 题目:小芳有25元钱,她买了一本书花了8元,她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芳还剩下17元钱。
15. 题目: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3辆自行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答案:3辆自行车一共有6个轮子。
16. 题目:小蓝有18个玻璃球,他丢了5个,现在他还剩多少个?答案:小蓝现在还剩13个玻璃球。
三年级小学奥数题及答案【五篇】小学奥数网权威发布三年级小学奥数题及答案【五篇】,更多三年级小学奥数题及答案【五篇】相关信息请访问小学奥数网。
【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
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
在学习中学会复习,在运用中培养能力,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小学奥数题及答案【五篇】》供您查阅。
【第一篇:恰好等于0】从1999这个数里减去253以后,再加上244,然后再减去253,再加上244......,这样一直减下去,减到第多少次,得数恰好等于0?答案:195次分析: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因为一个循环减少9,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求1999能被9整除多少次即可。
其实还隐藏着一个问题:如果1999这个数在某一点也就是在减253加244过程中有可能运算完只剩253,而减去253后就等于0。
我们来实验一下所述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1999-253=17461746/(253-244)=194194+1=195恰好如我们所猜测的。
详解:1999-253=17461746/(253-244)=194次但是最后一次减去也是一次运算:194+1=195次评注:结果正如分析所述,194+1的这个1就代表前面所减的253的那次。
为了需要,我们先减去了253,这样算起来会比后减253更方便。
【第二篇:计算量】(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50,另一个加数减少20,计算和的增加或减少量?答案:增加30分析:此题并非很难,只是初学者会认为缺少条件。
其实这与两个加数与和的本身值是无关的。
因为计算的只是“和的增加或减少量”。
详解:如果我们用“A”来代替一个加数,B代表另一个加数,(A+B)代表和(A+50)+(B-20)=(A+B)+30评注:某些题目的某些条件并不是我们所需知的,用字母或符号代表这些不需知的未知数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技巧。
(2)在加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50,差减少20,那么减数如何变化?答案:增加70分析:与上题一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奥数精选50(附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36,■=●+●,●=★+★+★,■=,●=,★=.2.兄妹俩人去买文具,哥哥带的钱是妹妹的两倍,哥哥用去180元,妹妹用去30元,这是兄妹俩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哥哥带了元钱,妹妹带了元钱.3.△=○+○+○,△+○=40,则○=,△=.4.如图,式中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ABC表示的三位数是.5.电力公司在公路两旁埋同样多的电线杆共402根,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20米.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2根.改装后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米.6.有甲乙两桶酒,如果甲桶倒入8千克酒,两桶酒就一样重,如果从甲桶取出3千克酒倒入乙桶,乙桶的酒就是甲桶的3倍,甲原来有酒千克,乙千克.7.小李、小华比赛爬楼梯,小李跑到第5层时,小华正好跑到第3层.照这样计算,小李跑到第25层时,小华跑到第层.8.星期一,小强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他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发现语文书忘在家中的台子上了,此时他离开学校还有700米的路程.于是他赶紧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回家,回家拿好书后又立即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赶往学校.学校与小强的家相距1000米.小强这天至少走了分钟.9.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将自然数按照以下方式与多边形联系起来,三边形数:1,3,6,10,15,……四边形数:1,4,9,16,25,……五边形数:1,5,12,22,35,……六边形数:1,6,15,28,45,……按照上面的顺序,第8个三边形数为__________.10.将下图中的圆圈染色,要求有连线的两个相邻的圆圈染不同的颜色,则至少需要_______种颜色.11.小胖从一楼到三楼需要90秒,照这样速度算,他从二楼上到七楼需要秒钟.12.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黑、白、黄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最少拿出根筷子就能保证有一双是同样颜色的筷子.13.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重叠成右边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14.在如图的每个方框中填入一个适当的数字,使得乘法算式成立,乘积等于.15.小圆有一筐桃子,第一次他吃掉了全部桃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次他又吃掉了剩余桃子的一半少1个,此时筐里还剩下4个桃子,那么这个筐里原有桃子个.【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由■=●+●,●=★+★+★,可得■=6个★,代入★+★+★+■=36,3个★加6★等于9个★就等于36,即可得出★的值是4,★=4,代入●=★+★+★,求出●=12,●=12,代入■=●+●,求出■=24;故答案为:24,12,4.2.解:根据题意可得:他们的钱数差是:180﹣30=150(元);由差倍公式可得:妹妹带的钱数是:150÷(2﹣1)=150(元);哥哥带的钱数是:150×2=300(元).答:哥哥带了300元钱,妹妹带了150元钱.故答案为:300,150.3.解:因为,△=○+○+○,所以,△=3○,将△=3○代入△+○=40,3○+○=40,即4○=40,○=10,△=3○=3×10=30;故答案为:10;30.4.解:根据题意,由竖式可得:个位上:C+C+C=3C的末尾是8,由3×6=18,可得,C=6,向十位进1;十位上:B+B+B+1=3B+1的末尾是8,也就是3B的末尾是8﹣1=7,由3×9=27,可得,B=9,向百位进2;百位上:A+A+A+2=8,3A=6,A=2;由以上可得竖式是:;所以,ABC表示的三位数是276.故答案为:296.5.解:(402÷2﹣1)×20=4000(米),202÷2=101(根),4000÷(101﹣1)=40(米);答:改装后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40米.故答案为:40.6.解:根据题意可得:如果从甲桶取出3千克酒倒入乙桶,两桶的差是:8+3+3=14(千克);这时甲桶有:14÷(3﹣1)=7(千克);乙桶有:7×3=21(千克);乙桶原来有:21﹣3=18(千克);甲桶原来有:18﹣8=10(千克).答:甲原来有酒10千克,乙18千克.故答案为:10,18.7.解:(25﹣1)×[(3﹣1)÷(5﹣1)]+1,=24×+1,=12+1,=13(层),答:小李跑到第25层时,小华跑到第13层.故答案为:13.8.解:(1)60×5+700,=300+700,=1000(米);(2)(60×5×2+700)÷100+5,=1300÷100+5,=13+5,=18(分钟);答:学校与小强的家相距1000米.小强这天至少走了18分钟.故答案为:1000,18.9.找规律【难度】☆☆☆【答案】36三边形:1、1+2、1+2+3、1+2+3+4、1+2+3+4+5、1+2+3+4+5+6、……、1+2+3+…+8=36.10.找规律【难度】☆☆☆【答案】3找一个圈,按顺序染色.BACBA11.解:爬每层的时间是:90÷(3﹣1)=45(秒);他从二楼上到七楼的时间是:45×(7﹣2)=225(秒).答:他从二楼上到七楼需要225秒钟.故答案为:225.12.解:把三种颜色的筷子构造为三个抽屉,分别放黑、白、黄不同颜色的筷子.从最不利情况考虑,拿了3根,颜色各不同放到三个抽屉里,此时再任意拿1根,即可出现一个抽屉里能放了2根筷子.即出现一个抽屉里2根,另外两个抽屉里各1根筷子的情况,共计2+1+1=4根.故答案为:4.13.解:周长:(7+3)×2×2﹣3×4=40﹣12=28(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8厘米.故答案为:28.14.解:根据第一行的结果首位是2那么第一个乘数的首位是1;第一个乘数是110多;再根据尾数是0推理可能是偶数与5的积或者是有数字0.根据第三行的结果中含有数字1,尝试1倍满足情况.根据已知数字4,后面是没有进位的先考虑不进位的情况.可以是110×122=13420(满足条件).故答案为:13420.15.解:[(4﹣1)×2+1]×2=7×2=14(个)答:这个筐里原有桃子 14个.故答案为:14.。
三年级奥数培优竞赛测试卷一、计算题(5×4)1. 398+399+400+401+4022. 50×7+50×33. 17+39+23+214. 1+2+3+……+18+19二、解决问题(5×16)5.一条贪吃蛇实在太贪吃,一口咬住了自己5厘米的尾巴,变成了一个周长50厘米的“圈”,那么,这条贪吃蛇没咬尾巴的时候长多少厘米?6.□□□□-□□□=B,B最大是(),最小是()。
7.显示在电子钟上的时间是3:33。
最少要过多少分钟,电子钟上显示的时间才会又是全部相同的数字。
8.小东有画片35张,小明有画片43张,小明给小东()张画片,两人的画片一样多。
9.假如20只兔子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2头牛,那么用5头牛可换()只兔子。
10.小凯驾车由市区开往湖边,他经过图中所示的路标: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看到另一个路标显示再过5千米即可抵达湖边。
那么从市区算起他已经行驶了()千米路程。
11.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
12.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长方形地面,如图所示,第4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块?13.小卢同学在手机上设置了一个三位数密码。
已知第一个数字是5,后两位中有一个数字3,那么,小卢同学设置的密码有()种不同可能。
14.100个玻璃球放在3个碗中,第1个碗和第2个碗球的总数为56个,第2个碗和第3个碗球的总数为70个,第2个碗中有()个球。
15.父亲今年44岁,儿子今年16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8倍时,儿子的年龄是()岁。
16.某人到一座高层楼的10楼去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
他从1楼走到8楼用了56秒。
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0楼,还需要走多少秒?17.甲粮仓原有粮食32吨,乙粮仓原有粮食18吨,需从乙粮仓调多少吨粮食到甲粮仓,才能使甲粮仓的粮食是乙粮仓的4倍?18.在一个二位数的最前面及最后面分别添上一个数字1,若其数值增加1190,这个二位数是()。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1【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详解】要求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1)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40÷5=8(公顷)(2)需要多少小时?72÷8=9(小时)答:耕72公顷地需要9小时。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2【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
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1500_6=9000(千克)(2)可以烧多少天?9000÷1000=9(天)(3)可以多烧多少天?9-6=3(天)。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3【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
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解析】(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25-5=20(次)(2)小英5分拍多少次?20_5=100(次)(3)小华要几分拍100次?100÷25=4(分)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4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4【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
第一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
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详解】方法1:(1)两个车间一天共装配多少台?35+37=72(台)(2)15天共可以装配多少台?72_15=1080(台)方法2:(1)第一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35_15=525(台)(2)第二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37_15=555(台)(3)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多少台?555+525=1080(台)答:15天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1080台。
(完整)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带答案有解题过程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1.小明有20颗糖果,给了小红5颗后,两人的糖果数一样多,小红原来有几颗糖果?解:小明给小红5颗后小明剩下20-5=15颗,此时小红也有15颗,那么小红原来有15-5=10颗。
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是12米,宽比长短3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解:宽是12-3=9米,周长=(长+宽)×2=(12+9)×2=42米。
3.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后还多3个,这堆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解:6×4+3=27个。
4.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20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需要多少秒?解:从一楼到三楼走了两层楼梯,每层用时20÷2=10秒,从一楼到六楼要走五层楼梯,所以需要10×5=50秒。
5.一个数除以7商是9,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解:7×9+5=68。
6.有30朵花,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的花一样多,每个花瓶插几朵花?解:30÷5=6朵。
7.小红有42张画片,比小明多12张,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解:小明有42-12=30张,两人一共有42+30=72张。
8.一箱苹果有48个,吃了一些后还剩下20个,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几个?解:吃了48-20=28个,吃了的比剩下的多28-20=8个。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6厘米、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4+6+8=18厘米。
10.有一些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7个,还剩下1个,这些气球一共有多少个?解:3×7+1=22个。
11.小明有18本书,小红的书是小明的3倍,小红比小明多多少本书?解:小红有18×3=54本,小红比小明多54-18=36本。
12.一个数乘以4再减去3等于29,这个数是多少?解:先算29加上3得32,再用32除以4等于8,所以这个数是8。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练习及解析1.工程问题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如此旳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解答:200÷4=50〔棵〕〔200+400〕÷50=12〔天〕【小结】归一思想、先求出一天种多少棵树,再求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单一数:200÷4=50〔棵〕,总共旳天数是:〔200+400〕÷50=12〔天〕、2.还原问题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假如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旳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解答:78÷3=26〔只〕第1个笼子:26+8=34〔只〕第2个笼子:26-8+6=24〔只〕第3个笼子:26-6=20〔只〕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楼梯问题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旳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旳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旳时刻: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楼梯问题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假如各层楼之间旳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页码问题1.黑白棋子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
其中只有1枚白子旳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旳共42堆,有3枚白子旳与有3枚黑子旳堆数相等。
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解答:只有1枚白子旳共27堆,说明了在分成3枚一份中一白二黑旳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旳共42堆,确实是说有三枚黑子旳有42-27=15堆;因此三枚白子旳是15堆:还剩一黑二白旳是100-27-15-15=43堆:白子共有:43×2+15×3=158〔枚〕。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只蜗牛在10 米深的井底往上爬,每天白天向上爬4 米,晚上又掉下去1 米,那么这只蜗牛()天能爬出井口。
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每天实际向上爬4 - 1 = 3 米,但是在最后一天白天爬出井口后就不会再掉下去了。
前几天一共爬了10 - 4 = 6 米,需要6 ÷3 = 2 天,再加上最后爬4 米的一天,共3 天。
2. 学校有一条长60 米的小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3 米栽一棵,有()个间隔。
A. 20B. 21C. 19D. 18答案:A解析:间隔数= 总长÷间隔长度,即60 ÷3 = 20 个。
3. 一个数除以5,商是12,余数是3,这个数是()A. 60B. 63C. 57D. 58答案:B解析: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即12 ×5 + 3 = 63 。
4. 小红做了36 朵花,是小翠所做的花的3 倍,小翠做了()朵花。
A. 9B. 12C. 108D. 18答案:B解析:小翠做的花= 36 ÷ 3 = 12 朵。
5. 把一根木头锯成4 段需要6 分钟,如果要锯成13 段,需要()分钟。
A. 24B. 26C. 28D. 30答案:B解析:锯成4 段需要锯3 次,每次需要6 ÷3 = 2 分钟。
锯成13 段需要锯12 次,共12 ×2 = 24 分钟。
6. 明明沿着正方形操场跑了一圈,跑了400 米,这个操场的边长是()米。
A. 100B. 200C. 50D. 150答案:A解析:正方形周长= 边长×4,边长= 周长÷4,即400 ÷4 = 100 米。
7. 小明今年8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 倍,爸爸今年()岁。
A. 32B. 24C. 36D. 40答案:A解析:爸爸的年龄= 8 ×4 = 32 岁。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卷——第一套一、填空题:1.9998+998+99+9+6= ( ).2.1991+199.1+19.91+1.991=().3.把1至9这9个不同的数字分别填在下图的各个方格内,可使加法和乘法两个算式都成立。
现在有3个数字的位置已确定,请你填上其他数字。
4.下面是按规律排列的一串数,其中的第1995项是().2、5、8、11、14、……5.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且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是().6.小明和小亮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用同样多的石子做记录,输一次,就给对方一颗石子。
他们做了许多次游戏,每次都决出胜负,其中小明胜了3次,小亮增加了9颗石子。
那么他们共做了()次游戏。
7.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
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
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天。
8.有3个工厂共订300份《吉林日报》,每个工厂最少订99份,最多订101份。
那么一共有()种不同的订法。
9.全班35名学生排成一行,从左边数,小红是第20位,从右边数,小刚是第21位,小红与小刚中间间隔着()名同学。
10.三年级一班的40名同学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3棵树,女生每人种2棵树,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30棵树,男生有()名,女生有()名。
二、解答题:11.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
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个树坑?12.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当中有几天有雨?13.把100个桃子分给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数都要含有数字6,请问怎么分才能满足条件?14.把下述每组中的4个数用四则运算符号以及括号连成一个算式,使其计算结果为24(1)2、3、5、7 (2)3、4、4、1015.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下图所示,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的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答案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11110解析:9998+998+99+9+6=(10000-2)+(1000-2)+(100-1)+(10-1)+6=10000+1000+100+10+(6-2-2-1-1)=111102.答案:2212.001解析:1991+199.1+19.91+1.991=(1991+9)+(199.1+0.9)+(19.91+0.09)+(1.991+0.009)-(9+0.9+0.09+0.009)=2000+200+20+2-9.999=2222-10+0.001=2212.0013.答案:148259解析:由两位数乘一位数得两位数可以推出应为17×4=68,那么,后面的加数个位为5,余下2、9正好满足68+25=934.答案:5984解析:从规律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且首项是2,公差是3,这样第1995项是2+3×(1995-1)=59845.答案:15解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等于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即:减数与差的和为120÷2=60,又因为减数是差的3倍,这就是基本的和倍问题,差为60÷(3+1)=156.答案:15解析:由于小明胜了3次,那么小亮减少了3颗,只有再赢12次,才能增加9颗石子。
绝密★启用前三年级奥数测试卷命题人:王立国 考试时间:90分钟: 得分:一、数出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4分)ED C B A二、按规律添数(4分)(1)1.2.4.7.11.( ).( ) (2)2.6.18.54.( ).( )三、简便计算(4分)(1)9999+999+99+9 (2)1000―90―80―70―60―50―40―30―20―10四、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都可以添哪些数.都写出来。
(4分)37÷( )=( ) (7)五、在下面算式的□.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分)65□□□□□□□□六、21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4分)七、小明的父亲每月工资1000元.比小明母亲每月工资的2倍少200元。
小明母亲每月工资多少元?(4分)八、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
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4分)九、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
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5分)十、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8分钟。
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5分)十一、在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5分)十二、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作2.乘得的结果是550.实际应为625。
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5分)十三、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
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学生?(6分)十四、甲、乙两桶油各有油若干千克.甲桶的油比乙桶少2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5千克放入乙桶.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的4倍。
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6分)十五、把数字1——8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使每个五边形上5个数的和都等于20。
(6分)十六、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6分)十七、4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4年后.母女年龄和是56岁。
妈妈今年多少岁?(6分)(6分)十八、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
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
王刚做错了几题?(6分)十九、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1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5.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12。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6分)二十、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桔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6分)绝密★启用前三年级奥数测试卷参考答案命题人:王立国 考试时间:90分钟一、数出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4分)ED C B A答:6个。
二、按规律添数(4分)(1)1.2.4.7.11.( 16 ).( 22 ) (2)2.6.18.54.( 162 ).( 486 ) 三、简便计算(4分)(1)9999+999+99+9 (2)1000―90―80―70―60―50―40―30―20―10 解析:(1)9999+999+99+9=(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1+1+1+1) =11110-4 =11106(2)1000―90―80―70―60―50―40―30―20―10=1000-(90+10)-(80+20)-(70+30)-(60+40)-50 =1000-100-100-100-100-50 =550四、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都可以添哪些数.都写出来。
(4分) 37÷( 30.15.10 )=( 1.2.3 ) (7)五、在下面算式的□.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分) 1 9 8× 4 7 9 21569063030六、21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4分) 解析:1个3相乘个位数是3 2个3相乘个位数是9 3个3相乘个位数是7 4个3相乘个位数是1 5个3相乘个位数是3 … …因为周期是421÷4=5……1.答:个位数是3.七、小明的父亲每月工资1000元.比小明母亲每月工资的2倍少200元。
小明母亲每月工资多少元?(4分)解析:(1000+200)÷2=600(元)答:每月工资600元.八、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
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小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4分)解析:(7+5)÷3=4(枝)8÷4=2(角)(7-4)×2=6(角)(5-4)×2=2(角)答:给小宁6角,给小红2角.九、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進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進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
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5分)解析:750-450=300(克)300÷3=100(克)450-100×2=250(克)答:一杯牛奶重100克,一个空瓶重250克.十、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每段长20厘米,一共花了28分钟。
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这段钢管总长度是多少厘米?(5分)解析:28÷4=7(次)(7+1)×20=160(厘米)答:总长度是160厘米.十一、在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5分)解析:10÷3=3…1,∴1~10之间是3的倍数有3个.1000÷3=333…1, ∴1~1000之间是3的倍数有333个.333-3=330(个)答:有330个数是3的倍数.十二、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作2.乘得的结果是550.实际应为625。
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5分)解析:乘数个位上的5看作2.结果比原来少了5-2=3个被乘数.实际的结果与错误的结果相差625-550=75;75正好是被乘数的3倍.被乘数是75÷3=25.乘数是625÷25=25。
十三、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
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学生?(6分) 解析:将条件“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转化为:“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多出4人”;再将条件“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转化为:“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差6×4=24人”。
这样两种分配方法就相差了24+4=28人.这是因为每条船多坐了6-4=2人。
根据这一关系.可求出船的条数:28÷2=14条.学生人数:4×(14+1)=60人。
十四、甲、乙两桶油各有油若干千克.甲桶的油比乙桶少2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5千克放入乙桶.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的4倍。
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6分) 解析:原来甲桶的油比乙桶少20千克.如果再从甲桶倒出5千克放入乙桶.那么甲桶的油就比乙桶少20+5×2=30千克.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的4倍,也就是乙桶的油比甲桶多4-1=3倍,此时甲桶有油30÷3=10千克,原来甲桶有油10+5=15千克,原来乙桶有油15+20=35千克 十五、把数字1——8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使每个五边形上5个数的和都等于20。
(6分) 解析:754862318个数字的和是1+2+3+4+5+6+7+8=36.题中要使每个五边形上五个数的和等于20.那么两个五边形上数字的总和是20×2=40。
两个五边形上的数字总和比8个数的和多40-36=4.多4的原因是图中中间两个圆圈的数字算了两次.多算了一次。
1——8中只有1和3的和为4.所以先确定关键的中间两个圆圈中.一个填1.一个填3。
20-(1+3)=16.16可以分成2+6+8和4+5+7。
十六、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6分)解析:7×7=49(平方厘米) 5×5=25(平方厘米)2×2×2=8(平方厘米)49+25-8=66(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6平方厘米。
十七、4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4年后.母女年龄和是56岁。
妈妈今年多少岁?(6分)解析:4年后.母子的年龄和是56岁.可求出今年母子年龄和是56-4×2=48岁。
4年前母子年龄和是48-4×2=40岁。
又根据4年前.妈妈年龄是女儿的3倍.把女儿年龄看作1份.妈妈的年龄就有这样的3份.共有3+1=4份。
所以4年前女儿的年龄是40÷4=10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10×3+4=34岁。
十八、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
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
王刚做错了几题?(6分)解析:假设全做对.应得9×12=108分.现在少了108-84=24分。
为什么会少24分.因为做错一题.不但得不到9分.反而需要倒扣3分.里外少了12分.所以错了24÷12=2题。
十九、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1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5.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12。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6分)解析:改动前.5个数的平均数为15.这5个数的总和是15×5=75.改动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时5个数的总和是12×5=60.改动前后总和相差了75-60=15.这说明原数比15大了15.因而原数为15+15=30。
二十、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桔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6分)解析:三种水果任选两个的方法有:苹果—苹果;桔子—桔子;梨—梨;苹果—桔子;苹果—梨;桔子—梨。
共6种方法.把6种方法看作6个抽屉.必须至少有7个老人才能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老人对应同一个抽屉.即至少要7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