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基础达标

1. 给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睡不着________(shuì suì) 真的________(zhēng zhēn)

天亮________(liàng niàn)什么________(shén shéng)

老师________(sī shī) 大海________(měi hǎi)

2. 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shén me

fang xiàng

dǎ kāi

xué wèn

shū bā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学________ 同________ 才________

字________ 国________ 寸________

4. 填一填。

________的白云________的大海

________的大树________的太阳

二、现代文阅读

5. 课内阅读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1)“睡不着”中“着”的读音是________。

(2)“睡不着”写出了小朋友明天要远足的____心情。()A . 很激动B . 很骄傲

(3)想一想,大海有哪些颜色呢?

(4)仿照原文,写句子。

那地方的________,真的像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吗?

6.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象。

(2)填空:春天有灿烂的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散发出浓浓的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开花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________。

7. 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的本领真大,它会变出各种样子。看,有时变成一匹白马,有时变成一只小狗,有时变成一朵小花,有时变成一个大蘑菇,有时变成一座大雪山,有时又变成一只小花鹿。可真有意思!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

(2)天上的云会变成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我知道天上的云还会变成________和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 说一说,你想到去哪里远足,想一想,那里可能有什么颜色。

最新一年级上册语文9《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小诗,短短3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的传达出来,情趣盎然。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本课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明天要远足》这首诗包含童真,凝练、传神。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期盼……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孩子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情特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写“才”等4个生字,会认“睡”等11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说学生】 优势:全班学生已初步认识汉字。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上有积极性、上进性、竞争性,学习气氛浓。 劣势:个体差异大,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有少部分留守孩子,上学意识差,导致识字量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主完成识字任务,所以我将识字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说目标】 首先会写4个生字,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会认11个生字。然后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孩子远足前期盼的心情。 【说过程】 《明天要远足》一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诗。对这一课的教学预设,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进行导入并组织学习字词。第二环节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在初读课文后,感悟到内容,小朋友要去大海远足。通过“唉”的朗读,体会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在这里我结合生活体验创设情境,感受其心情,在朗读体验,这样的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质教案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茎”等7个生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体会这棵树对生活充满希望,不断追求,并默默奉献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体会这棵树对生活充满希望,不断追求,并默默奉献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在森林里,在道路两旁,在公园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树。你知道一棵树能用来干什么吗?它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画画、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它不断地想拥有很好的状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现实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提示:根据画出的关于“那一定会很好”这条线索来寻找相关内容、归纳。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在一次次的变化中,为什么会说“那一定会很好”呢?每一次愿望实现后,心情怎样? 提示:(1)第一次还是种子的时候,向往外面的空气,觉得出来了一定会很好。 (2)第二次是高大的树,希望自己做一棵会跑的树。 成为手推车后,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觉得真舒服。 (3)第三次是手推车变老了,跑起来费力了,希望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 (4)第四次是作为椅子,已经老了,吱呀摇晃了,觉得躺下来会很好。 4.你喜欢文中的这棵树吗?为什么? 5.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提示:一棵树的一生,心里都充满着希望,不断追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无私地、默默地奉献着。 6.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这棵树的乐观与追求。 四、对比阅读,感悟主题 1.师出示短文《去年的树》。 2.同学们对比阅读,你能说出《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吗? (相同:都是童话,都以课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不同:前文侧重从心理变化去塑造人物形象,后文侧重从语言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五、拓展延伸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事物,想一想,它会经过一段怎样的历程?仿照着课文的手法,自己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影子》教案 【篇一】 课前准备 【篇二】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二类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折折钩和3个偏旁反犬、三撇、宝盖儿。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影子、光源、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11个二类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简笔画导入,理解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请同学们看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一边描述一边画画)这是一座古城,太阳升起来,阳光斜照下来(三撇),京城里高大的楼台(京)拉下了阴影。那么,看着这幅图,你能猜 到一个字吗? 3、对了,就是影。请大家齐读,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中的事物分别是影 的哪部分?大家跟老师说三撇。 4、当人、物体挡住一部分光线时,就会形成影子(板书)。你瞧, 老师就找到了自己手的影子,你们也能找到吗?

5、同学们,你们觉得影子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影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捕捉重点,锻炼表达能力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81页,请你借助音节试着练习读一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习第一节 请大家看xx,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 想一想,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前面?(背着太阳走)我们来看看是不是?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课文。 这里的二类生字谁能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他们的卡片,你能认读吗?(前、后、常、跟、着、黑、狗) (前后)请你拍拍前面同学的肩膀,向你后面的老师打个招呼吧!(黑)一个用土堆成的烟囱,下面有火在烧着,烟囱里有点烟灰,所以黑就是烟熏的颜色,这个黑字是这样演变来的。 为什么说影子是小狗呢?(可爱)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说说小狗是怎么跟着你玩的?(引导说出小狗经常跟着人,喜欢跑前跑后) 想想小狗跑前跑后,多么可爱呀,谁能再读读句子。 3、学习第二节。 请大家看大屏幕,和前面两幅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版2019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导语:课文《明天要远足》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的喜悦心情。下面是《明天要远足》教案,欢迎参考!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页 1 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 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 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文9 明天要远足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释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识字 1.听教师范读,圈画出生字。 2.自由、正确地朗读课文。 3.自由识字,口头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逐个点名交流识字。 6.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 1.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大海老师天亮什么地方真正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3.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 4.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习说一说。 5.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 三、练习说话,深入感悟 1.课件展示,学生练习说话。 我和()去了(),玩了(),心情()。 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四、书写生字,练习巩固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 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明天要远足》课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明天要远足》课文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睡不着、那么、地方、什么”等词语,注

意读好轻声;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学写合体字“明”,并能用其他会写的字与其进行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翻过来、翻过去、唉、睡不着”等词语,读出小朋友远足前兴奋、激动的心情。 3.重点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带有“吗”字的问句,通过仿说句式进行巩固迁移。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揭示课题 1.理解“远足”的意思。教师出示学生秋游时的照片,了解“远足”的意思: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春游、秋游。指名读“远足”这个词语,关注“足”的平舌音是否读正确。 2。揭题、读题。请学生朗读课题,并指导朗读:读题目时,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顿一下,这样就会显得更有节奏。 二、整体感知,读准词语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尝试自由读诗歌,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数一数这首小诗有几个小节。 3.分小节指名读整首诗。教师准备好较难读的词卡,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马上拿出来正音。重点指导:先读准“地方”这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再展开词卡,读好“那地方”,再展

开词卡出示“那地方的海”,“方、的”连续两处轻声,读的时候要又轻又快,迅速滑过去。 三、品读诗歌,感受“睡不着”的心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话:远足前的那个晚上,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看课文插图,感受“睡不着”,教学“睡”字。 (1)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交流:从插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睡不着? (2)教学“睡”字,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教师手指插图中的星星月亮:是呀,夜深了,月亮星星也困了,它们都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原来“睡”和眼睛有关,怪不得这个字是“目字旁”。请学生给“睡”字组词。 3.品读诗歌,情感朗读。 我们不仅能从图上看出小姑娘睡不着,从诗中也能感受到她睡不着。 (1)让学生尝试朗读(课件出示三组语句,即第1―3节的前三行)。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好第一小节的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唉”,轻轻地叹气,从“唉”字听出期盼、激动、高兴的心情,再请男女生轮流齐读第二节第一句,最后全班齐读第三节前三行。 (3)加动作表演读这三组语句,体会“翻来翻去睡不着”的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9课《明天要远足》随堂练习 一、基础达标 1. 给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睡不着________(shuì suì) 真的________(zhēng zhēn) 天亮________(liàng niàn)什么________(shén shéng) 老师________(sī shī) 大海________(měi hǎi) 2. 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shén me fang xiàng dǎ kāi xué wèn shū bā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学________ 同________ 才________ 字________ 国________ 寸________ 4. 填一填。 ________的白云________的大海 ________的大树________的太阳 二、现代文阅读 5. 课内阅读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1)“睡不着”中“着”的读音是________。 (2)“睡不着”写出了小朋友明天要远足的____心情。()A . 很激动B . 很骄傲 (3)想一想,大海有哪些颜色呢? (4)仿照原文,写句子。 那地方的________,真的像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吗?

6.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象。 (2)填空:春天有灿烂的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散发出浓浓的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开花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________。 7. 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的本领真大,它会变出各种样子。看,有时变成一匹白马,有时变成一只小狗,有时变成一朵小花,有时变成一个大蘑菇,有时变成一座大雪山,有时又变成一只小花鹿。可真有意思!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 (2)天上的云会变成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我知道天上的云还会变成________和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 说一说,你想到去哪里远足,想一想,那里可能有什么颜色。

新版一年级课文《明天要远足》两课时教案设计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明天要远足》课文-word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明天要远足》课文 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睡不着、那么、地方、什么”等词语,

注意读好轻声;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学写合体字“明”,并能用其他会写的字与其进行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翻过来、翻过去、唉、睡不着”等词语,读出小朋友远足前兴奋、激动的心情。 3.重点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带有“吗”字的问句,通过仿说句式进行巩固迁移。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揭示课题 1.理解“远足”的意思。教师出示学生秋游时的照片,了解“远足”的意思: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春游、秋游。指名读“远足”这个词语,关注“足”的平舌音是否读正确。 2。揭题、读题。请学生朗读课题,并指导朗读:读题目时,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顿一下,这样就会显得更有节奏。 二、整体感知,读准词语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尝试自由读诗歌,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数一数这首小诗有几个小节。 3.分小节指名读整首诗。教师准备好较难读的词卡,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马上拿出来正音。重点指导:先读准“地方”这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再展开词卡,读好“那地

方”,再展开词卡出示“那地方的海”,“方、的”连续两处轻声,读的时候要又轻又快,迅速滑过去。 三、品读诗歌,感受“睡不着”的心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话:远足前的那个晚上,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看课文插图,感受“睡不着”,教学“睡”字。 (1)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交流:从插图上的哪些 地方看出小姑娘睡不着? (2)教学“睡”字,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教师手指插图中的星星月亮:是呀,夜深了,月亮星星也困了,它们都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原来“睡”和眼睛有关,怪不得这个字是“目字旁”。请学生给“睡”字组词。 3.品读诗歌,情感朗读。 我们不仅能从图上看出小姑娘睡不着,从诗中也能感受到她睡不着。 (1)让学生尝试朗读(课件出示三组语句,即第1―3节 的前三行)。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好第一小节的第一句,重点指 导读好“唉”,轻轻地叹气,从“唉”字听出期盼、激动、高兴的心情,再请男女生轮流齐读第二节第一句,最后全班齐读第三节前三行。 (3)加动作表演读这三组语句,体会“翻来翻去睡不着”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导语】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1.揭示课题,板书:9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课件出示2)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3:生字) sunjntuzhchijiù 缩努茎推吱拆旧 (1)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4.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设计意图: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从而找出重点句子,培养学生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4)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5)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课件出示6)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做一棵会跑的树)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7、8)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一年级上册语文9 明天要远足【教案】部编版

第七单元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的表现,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内容课 时 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明天要远 足2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表 达了小孩子远足前的期盼心 情,绵远悠长。短短3节诗, 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 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 1.认识33个生字和5个偏 旁;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 明显的信息。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 的内心世界。 4.学习“的”字词语的合理 搭配。 大还是小 2 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图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 项链 2 本篇课文犹如一部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

滩金黄, 绵软细长;浪花雪 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语文园地 七3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 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 起读。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 亲属称谓的词语。 2.明白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 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 表义的构字规律。 3.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 并正确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 说一两句话。 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 语蕴含的道理。 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读 《猴子捞月亮》,感受故 事的趣味。 9 明天要远足 1.正确识记本课11个生字,学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认识“目”字旁 和京字头“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4.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 重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9《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9《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张瑾轶 教材分析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但对于汉字通过间架结构展现出的形体美把握不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1个生字。会认“目”1个偏旁。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疑问语气。 2.会写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2、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教学重点: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3第9课《夜色》同步练习B卷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3第9课《夜色》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填空题 (共4题;共21分) 1. (5分)我会一字组两个词 敬________、________ 转________、________ 热________、________ 街________、________ 2. (8分)辨别形似字,选择正确的组成词语。 ①(座坐)________位________下车________ ________车 ②(据居)________住根________ ________说分________ ③(英勇)________士________雄________明________敢 ④(故古)________诗________乡________代________事 3. (4分) (2020三上·永州期末)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iē dào________两边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随风飞舞,我背上画板,带上yán liào________,zhǔn bèi________将这里的美景画下来,送给远方的朋友。 4. (4分)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zuǒyòu guāng míng bàn fǎshuōhuàzhuān xī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óng xuégān jìng wēn nuǎn qiūtiān yǐjī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5. (6分)“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都在欢庆自己的节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你准备表演什么呢?说一说,写一写。 三、判断题 (共1题;共4分) 6. (4分)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 (1)铁罐看不起陶罐,是因为陶罐怕铁罐。 (2)陶罐不与铁罐吵,是懦弱的表现。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是陶罐在据理力争,说明陶罐不与铁罐争,是在谦让,并不是软弱。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节选)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课文9-明天要远足

课文9-明天要远足 9明天要远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

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i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 +月二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一一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一一“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一一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 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课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课明天要远足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明天要远足》这首诗饱含童真,凝练、传神,短短3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3 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 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盼望……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 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同、学”等字。 三、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吗?是因为什么事睡不着呢? 2.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后齐读课题,要求词语连贯本的距离,不拖音。 3、学习生字“明” ①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明”,学生认读,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②教师范写,强调笔顺,学生练习。 ③反馈评价:先展示优秀作品,评价与之前的书写要求一致;再出示部分有典型问题的书写,反馈后再次书写。 ④教师引导学生用“明”组词或造句。 4、教师:猜一猜,什么是“远足”? 5、提问:有个小朋友因为明天要远足,晚上都睡不着了,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唤起他们类似的感受,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 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学习励志名言 ~~~~~~~~~~~~~~~~~~~~~~~~~~~~~~~~ 相信自己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版2019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导语:课文《明天要远足》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的喜悦心情。下面是《明天要远足》教案,欢迎参考!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