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触发器复习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469.00 KB
- 文档页数:25
图5.1.1a 逻辑图教学内容: 第五章 触发器5.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5.1.1基本RS 触发器教学目的及要求:1. 使学生了解触发器的概念,理解基本触发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基本RS 触发器的功能表、逻辑表达式。
重点:基本RS 触发器的功能表、逻辑表达式。
难点:基本RS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式: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复习与导入首先复习上一章所学的内容:常用的组合逻辑功能器件;如74LS138集成芯片,是具有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74LS283芯片是超前进位集成的4位加法器,由加法器提出疑问,引出新课内容。
二、 学习新内容概念:触发器(Flip-Flop ,Trigger ):触发器是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是指能够存储两种状态(0或1)的电路,能够接收、保存、输出,它的输出状态不仅与当前的输入有关,而且还与原先存储的输出状态有关。
触发器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繁多,按结构分有:基本RS (Reset-Set )触发器、同步RS 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
现态:触发器在接收输入信号之前的状态,即原有的、一直所处的状态,用Q n 来表示; 次态:触发器在接收输入信号之后的状态,用Q n 来表示;(一)、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用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 (1)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把两个与非门G1、G2的输入输出端交叉连接,即可构成基本的RS 触发器;逻辑图如图(5.1.1a )所示,逻辑符号如图(5.1.1b )所示。
R 为复位端,S 为置位端;在正常允许的状态下,输出端总是互补的,即Q 和Q 。
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式为Q S Q =RQ Q =(为了避免混淆,规定:真值表、表达式等大多数地方出现的非号表示逻辑非,而在逻辑图图5.1.1b 逻辑符号图5.1.2a 逻辑图的输入端加非号则表示低电平有效,如果加非号会引起歧义,应严格避免,习惯在逻辑图中以小圆圈表示低电平有效。
) (2)工作原理0 触发器的状态由有效端决定,当R 和S 端同时有效时,出现竞争现象,即1Q Q ==,应避免使用该状态!都无效时,触发器状态保持。
ξ5-1 RS触发器(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与非门连接后的分析教学难点:基本RS触发器电路的真值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二、新授: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是数字电路的两大类。
门电路是组合电路的基本单元;触发器是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
触发器按其稳定工作状态可分为双稳定触发器,单稳定触发器,无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
双稳态触发其按其逻辑功能可分为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和T触发器等;按其结构可分为主从触发器和维持阻塞型触发器等。
(一)基本RS触发器1、电路组成:基本RS触发器可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连接而成,如下图所示。
QG1图(a)基本RS触发器图(b)符号图(c)基本RS触发器真值表做好与组合逻辑电路的衔接触发器其实也是由门电路组成的组合逻辑门电路,因此要理解和掌握它,就要先得从组合逻辑门电路入手。
以上这个图是基本RS触发器,它其实是由2个与非门的输入端与出端交叉耦合而组成,所以对于与非门的理解明了。
与非门,其表示的意思为Y=BA ,其规律为全1出0,有0出1,只有理解了基本与非门,才可以去进一步分析基本RS触发器。
Q与Q是基本触发器的输出端,两者的逻辑状态在正常条件下能保持相反。
这种触发器有两种稳定状态:一个状态是Q=1,Q=0,称为置位状态(“1”态);另一个状态是Q=0,Q=1,称为复位状态(“0”态),相当于以Q为准来命名。
相应的输入端R、S分别称为直接置0端或复位端、直接置位端或直接置“1”端2、逻辑功能:1)S=1,R=0所谓S=1 ,就是将S端保持高电位;而R=0,就是在R端加一个负脉冲。
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1”态,即Q=1,Q =0。
这时“与非”门G2有一个输入端为“0”,其输出端变为“1”;而“与非”门G1的两个输入端全为“1”,其输出端Q变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