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园林赏析---避暑山庄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46 MB
- 文档页数:24
避暑山庄10大景观介绍1.烟雨楼烟雨楼初建于五代,原在湖滨。
烟雨楼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诗人吴潜所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
明·嘉靖嘉兴知府赵瀛在南湖填土成岛后,第一次在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
后几经毁废重建,现今之烟雨楼于一九一八年由嘉兴县知事张昌庆重建,继任汪莹完工。
烟雨楼后之假山全为太湖石叠成,传为明代造园家张南垣所作。
至道光年间已倾圮零乱,一九一八年重建烟雨楼时,由沈石荪整理堆垒成虎豹狮象形状,形象逼真,威武可爱。
楼前有一荷池,形如南湖特产无角菱。
2.沧浪屿沧浪屿位于避暑山庄如意洲乐寿堂西北,水芳岩秀殿西侧湖滨。
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七景。
虎皮墙环绕,中心建有殿堂六间。
南为垂花门、前庭,庭右曲径幽深,庭左长廊直通正殿。
北三间在水池之上,檐下悬康熙题额“沧浪屿”,源于《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池水清澈见底,红色鲤鱼漫游于睡莲菱叶之间;池北假山,奇形怪状,参差不齐,挺拔陡峭,形成“屿不满十弓,而陡壁直下,有千仞之势”。
在这座玲珑剔透的园中之园内,殿堂、水阁、清泉、假山同门座、小亭、曲廊巧妙地组织在一起,相互因借,不旷不抑,恰到好处。
3.博物馆:这里曾是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和皇帝的“紫禁城”相比更多的体现了乡村野趣。
到避暑山庄博物馆旅游,避暑山庄博物馆拥有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其中的展览面积就达到1.3万平方米。
避暑山庄博物馆按照主体建筑作为参观对象,配殿设专题展览的布局,开辟了山庄概况、避暑山庄与八庙由来、和慈禧生活、八旗制度等陈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清代皇帝在此的休息生活的画面,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中国国家级的珍贵文物。
到避暑山庄博物馆旅游,避暑山庄博物馆内的陶瓷馆、钟表馆、挂屏馆和绘画馆等都是你不容错过的景点。
到避暑山庄博物馆旅游,避暑山庄博物馆所珍藏的文物中以陶瓷最为珍贵,其中的豆绿地粉彩开光轿瓶、黄地粉彩开光诗文轿瓶、黄地粉彩瓜棱式轿瓶等都是避暑山庄博物馆内不可多得的景点4.文园文园位水心榭东,仿苏州狮子林建于银湖中的一个岛上,乾隆题名文园狮子林。
避暑山庄发展史及其园林艺术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精致的园林艺术而闻名于世。
避暑山庄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的万历年间,当时由李继元主持修建,用作皇帝避暑和政务处理的地方。
然而,真正使避暑山庄成为一座规模庞大、壮丽宏伟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的乾隆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前往避暑山庄,并大规模的进行了扩建和修缮,使其成为了现在的规模。
乾隆帝亲自参与了园林设计和改建,他模仿了江南园林的布局和风格,以及北方山水的特色,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山水园林。
避暑山庄的整体布局呈现出一种南北风格的融合,主要包括了大片的湖泊、山脉、森林和建筑群落。
整个园区占地约5.64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形成了独特的水景环境。
湖泊之间有许多小岛,连接着众多的桥梁和廊道,增添了一种迷人的风情。
避暑山庄的建筑群落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建筑包括福寿堂、养心殿、松风阁等多座宫殿,它们相互呼应、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以黄琉璃瓦、雕刻窗棂和彩绘廊柱为特色,显示出了浓厚的古代宫廷建筑风格。
在园林布局和建筑设计之外,避暑山庄还注重植物的布置和景观的创造。
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尤其以松树为主,这些树木参差有致,点缀在湖泊和建筑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园区还有一座岳麓山,山上植被繁茂,是一处清凉避暑的好去处。
避暑山庄作为一座具有明清皇家园林特色的建筑群落,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它以自然山川为基础,注重营造出一种宜人、舒适的环境,同时又注重人工的布置和改造。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都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设计的,追求和谐、平衡、简约和富有艺术性。
避暑山庄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一,对于后来的园林设计和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独特风格和精工细致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经典代表之一今天的避暑山庄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避暑山庄园林艺术鉴赏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燕山深处。
它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艺术传统,集各民族建筑艺术之精华,融南北园林风格于一炉,是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一个杰出的典范。
本文将从避暑山庄的空间布局特点、建筑特色两个方面来品鉴避暑山庄的美。
一、空间布局特点——巧于“因”“借”(一)山庄因地制宜,布局自由灵活,追求自然美1.地形地貌山庄四周群山环抱,武烈河水从东面蜿蜒流过园内地形复杂有林木茂盛的山峦, 有幽静深邃的峡有平坦如茵的平原和草地有开朗迁回的湖沼和溪流,具备了山、水、林、泉各种天然景观素。
2.总体布局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
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为三个景区即雄伟挺拔的山峦区、粗犷开阔的平原区、委婉秀丽的湖区、分别以它们不同的风貌给人们以大自然美的享受。
这些园林风景的创作, 是来自自然顺应自然追求自然情趣经过园林艺术加工, 再现大自然之美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二)空间布局虚实结合,空间渗透,构图层次体现1.虚实结合在山庄的西部景区,地势比较高,运用障景的手法,修建大量建筑物,阻挡视线阻挡视线起障眼法作用游人往往望而止步以为山穷水尽。
2.空间渗透主要是通过框景和借景的手法来体现。
如:A. “月色江声”为五间门殿,门南面对下湖,门内院落有古人工匠和天文观测活动塑像,向内是静寄山房等院落现为山庄古建艺术展室。
这些门框及内的景色构成一幅图,进行框内观赏很有意境。
B. 运用借景的手法,巧借山庄远处山上的磐捶峰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
3.层次体现“曲径通幽”,如:烟雨楼前,以曲折回环的路径来组织景点,使之成为蜿蜒曲折的整体空间。
曲折之中,能给人以变化之趣和流动不尽之感二、建筑特色1.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 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 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承德避暑山庄建筑赏析姓名:贾瑞芳学号:1313020133班级:13130201承德避暑山庄建筑赏析一、承德避暑山庄简介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与北京紫荆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其建筑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优秀传统,不仅汇集了中国古典园林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而且充分发挥了园林建筑造型变化多端的特点,将建筑与园林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形成了避暑山庄“依松为斋,则窍岩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的特色。
二、避暑山庄园林汇集多种多样的园林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种多样,诸如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等。
集中国园林之大成的避暑山庄,各种各样的中国园林建筑类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根据个体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功能,避暑山庄内的园林建筑建筑,功能型园林建筑主要有:宫、殿、厅、堂、馆、轩、斋、室等。
这类建筑在园林中主要供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办公之用,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功能型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形式比较庄严、规整,在园林中居于主要位置。
根据这类建筑在园林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还可以分为“堂正型”建筑和“偏副型”建筑。
“堂正型”建筑在园林中一般居于正位和主位,空间体量都比较大,如宫、殿、厅、堂等;“偏副型”建筑,跟堂正型建筑相比,处于次要位置,空间体量也比较小,如馆、轩、斋、室等。
(一)殿殿,也可称宫殿,古代泛指高大的堂屋。
《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
”“宫”最早和室是同一概念,为一般房屋的通称。
《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最终解说词这里是中国北方险峻的燕山山脉。
就在这雄浑的大山之中,在参天树木的掩映下,却透出一片与周围险峻山岭完全不一样的景致。
这里座落着一处园林,它的面积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2倍,紫禁城的8倍。
200多年前,中国清朝的皇帝曾经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会见少数民族首领,接待外国使节,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虽然这一切已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但这里却留下了庄严的宫殿、亭台楼阁、流水长堤,还有金碧辉煌的庙宇。
它们记录着大清国一段拥有梦想与光荣的辉煌岁月。
这里是距离北京230公里的承德,这里坐落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片名: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公元1703年,在中国是清朝康熙四十二年。
地球的另一端,大英帝国的安妮女王,在泰晤士河畔,打造了一座超级宫殿,她要向她的子民,同时也向天下显示大不列颠帝国的盖世雄风。
同年四月,沙俄帝国的彼得一世御驾亲征,控制了波罗的海东岸沿线,并在涅瓦河入海口的卢斯特 . 艾兰特岛上修建了圣彼德堡。
几乎就在彼得一世修建城堡的同时,已经在北京城中拥有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的清朝康熙皇帝,带领人马离开京城向北,穿过长城的古北口,来到了燕山山脉中一块景色秀美的土地上,在这里,康熙皇帝开始为自己修建一座新的行宫。
也许纯属巧合,避暑山庄、白金汉宫、圣彼得堡,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三大皇家宫殿,就这样在同一年间,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然而,同为帝国的政治、军事中心,白金汉宫和圣彼得堡都建在了重要的城市中,为什么避暑山庄却远离都城,隐藏在了崇山峻岭之中呢?在一幢俄式楼房的会议室里,中国大清政府的代表正在和俄国的代表进行激烈的辩论,谈判每取得一点进展,都要经过极为艰难的斗争。
终于,双方达成了一致,在条约上签字,这就是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北京。
在紫禁城中焦急等待的清朝皇帝康熙知道,虽然这次的谈判取得了成功,而且勘定了边界,但沙俄帝国早晚还会骚扰中国的东北。
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原理
承德避暑山庄是一座古老而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它是中国古代皇家避暑胜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遥远的历史使得承德避暑山庄拥有独特的避暑原理。
首先,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山区,独特的山脉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得这里的气候相对凉爽。
这样的自然环境为皇家贵族提供了一个避暑的理想场所。
其次,避暑山庄内的建筑布局以及人工湖泊的存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筑风格独特而宜人,既满足了皇室的居住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山脉和湖泊的自然景观。
这种湖泊的存在不仅提供了水源,还能使空气湿度增加,从而使气温更加宜人。
此外,花园中的树木和植物也为这个地方提供了更加宜人的气候。
树木为花园提供了丰富的阴影,起到了遮阳的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将热量带走,降低空气温度。
最后,承德避暑山庄的重要建筑群均面朝南方,能够尽量吸收阳光,同时减少北方冷风的侵袭。
这样的建筑布局确保了室内温度相对稳定,为皇室提供了一个舒适的避暑场所。
总体而言,承德避暑山庄之所以成为避暑胜地,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以及树木植物的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配合,为皇室提供了一个具备凉爽气候的避暑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36景介绍一、避暑山庄简介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它是清朝皇帝避暑和办公的地方,也是皇家家族休闲娱乐的场所。
避暑山庄共有36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背景。
二、避暑山庄36景介绍1. 梅雨桥梅雨桥是避暑山庄的一座古老石桥,桥上种满了梅花。
每年春天,梅雨桥上的梅花盛开,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色。
2. 御碑亭御碑亭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石亭,亭内供奉着清朝皇帝的碑文。
御碑亭保存完好,是了解清朝历史的重要场所。
3. 万寿亭万寿亭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仿古建筑,亭内有清代皇帝的塑像。
万寿亭是皇帝举办寿宴和庆典的地方,也是游客观赏的景点之一。
4. 临江亭临江亭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临水亭台,亭内可以俯瞰到美丽的湖景。
临江亭是皇帝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游客欣赏风景的好去处。
5. 翠屏山翠屏山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小山,山上有茂密的树林和花草。
登上翠屏山,可以俯瞰整个避暑山庄的美景。
6. 玉带桥玉带桥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石拱桥,桥上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玉带桥是避暑山庄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拍照的热门景点。
7. 缀锦楼缀锦楼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古建筑,楼内陈设有清代的家具和艺术品。
缀锦楼是皇帝休息和接待贵宾的地方,也是了解清代生活的窗口。
翠香榭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建筑群,群内有多座精美的亭台楼阁。
翠香榭是皇家家族聚会和娱乐的场所,也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9. 望江亭望江亭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临水亭台,亭内可以远眺到满目苍翠的山水。
望江亭是皇帝赏景和思考的地方,也是游客欣赏风景的好去处。
10. 明珠堂明珠堂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座仿古建筑,堂内供奉着珍贵的明珠。
明珠堂是皇帝祈福和祭祀的场所,也是游客参观的景点之一。
11. 花园长廊花园长廊是避暑山庄内的一条长廊,长廊两旁种满了各种花卉。
每年春天,花园长廊的花卉盛开,形成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清代皇家园林之瑰宝——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
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承德避暑山庄(the Imperial Mountain Summer Resort)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距离北京180公里。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
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丽正门有了这张导游图不仅知道自己当时所在的位置,也不会迷路,还可预知下一个游览目的地。
整体布局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的典范与文化遗产的瑰宝一、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1.1 避暑山庄的建造背景与目的承德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的典范与文化遗产的瑰宝,其建造背景与目的深深植根于清朝皇家的历史与文化之中。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夏季炎热难耐,皇家成员需要一处既能避暑又能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承德避暑山庄应运而生。
避暑山庄的建造,不仅是为了满足皇家成员避暑的需求,更是为了巩固皇权、展示皇家威严。
山庄的选址在承德这片山水秀美之地,既符合了皇家对自然环境的追求,也体现了皇家对风水的重视。
据史书记载,避暑山庄的建造历时近百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都体现了清朝皇家的雄厚实力。
避暑山庄的建造,还体现了清朝皇家对园林艺术的深刻理解。
山庄内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这些画卷不仅为皇家成员提供了宜人的生活环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如清代著名文人袁枚所言:“避暑山庄,乃皇家园林之极致,集天地之灵气,汇人文之精华。
”避暑山庄的建造背景与目的,不仅体现了清朝皇家的智慧和品味,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2 避暑山庄在清朝皇家园林中的地位承德避暑山庄在清朝皇家园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清朝皇家园林的典范,避暑山庄不仅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尊贵与华丽,更展示了清朝皇家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建造背景与目的,与清朝皇帝对休闲与娱乐的追求紧密相连,同时也反映了清朝皇家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在清朝皇家园林中,避暑山庄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脱颖而出。
据统计,避暑山庄占地约564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建筑近百座,其中包括康熙乾隆狩猎行宫、万树园、二马道、避暑山庄博物馆等著名景点。
这些建筑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布局合理,充分展现了清朝皇家园林的艺术魅力。
避暑山庄在清朝皇家园林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
避暑山庄审美赏析一、背景赏析: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二、园林艺术特点分析:整个山庄从布局到构造上汇集了南北园林的精华。
下面从园林工程的角度分析一下避暑山庄的特点。
1、地形是园林设计的要素之一,是组景及构景的主导因素。
另外地形还是园林道路的基础,并且有排除雨水的功能。
此外地形还决定园林的风格与形式。
避暑山庄中地形变化多样,集自然界中的山水为一身,是一个以小见大,以点代面的典型。
平原区绿草如茵,平整如毯。
万树园古树参天,如同原始森林景象。
山景区占全园的2 /3,自然界中的峰、峦、岭、崖、岫、麓等山体地形,丰富了山区的景观。
湖区是避暑山庄的灵魂,通过岛、堤、桥、洲划分为七大湖:银湖、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镜湖、长湖。
湖面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在湖区通过曲折有致的岸线,形式多样的小岛,精美的点石、雕塑,增加了水体的可观性。
此外,在地形中还具有承德的特色———丹霞地貌。
这种奇特的景观造就了著名的棒槌峰、双塔山、僧帽山、元宝山、天桥山等十大名山。
2、理水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
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因水而得景,因水而成景,水随山转,山随水活。
因此水体是园林的重要精华所在。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
三、建筑风格赏析:避暑山庄最大的特点是它园中有山,山中有园。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是帝王苑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
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
中国皇家园林一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中国皇家园林一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学习了园林艺术鉴赏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使皇帝的权威极重,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因此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 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
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蹿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 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最终讲解词那个地址是中国北方险峻的燕山山脉。
就在这雄浑的大山当中,在参天树木的掩映下,却透出一片与周围险峻山岭完全不一样的景色。
那个地址座落着一处园林,它的面积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2倍,紫禁城的8倍。
200连年前,中国清朝的皇帝曾经在那个地址处置国家大事,会面少数民族领袖,接待外国使节,那个地址曾经发生过许多足以阻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尽管这一切已经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但那个地址却留下了庄重的宫殿、亭台楼阁、流水长堤,还有金碧辉煌的庙宇。
它们记录着大清国一段拥有妄图与光荣的辉煌岁月。
那个地址是距离北京230千米的承德,那个地址座落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片名: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公元1703年,在中国是清朝康熙四十二年。
地球的另一端,大英帝国的安妮女王,在泰晤士河畔,打造了一座超级宫殿,她要向她的子民,同时也向天下显示大不列颠帝国的盖世雄风。
同年四月,沙俄帝国的彼得一世御驾亲征,操纵了波罗的海东岸沿线,并在涅瓦河入海口的卢斯特 . 艾兰特岛上修建了圣彼德堡。
几乎就在彼得一世修建城堡的同时,已经在北京城中拥有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的清朝康熙皇帝,率领人马离开京城向北,穿太长城的古北口,来到了燕山山脉中一块景色秀美的土地上,在那个地址,康熙皇帝开始为自己修建一座新的行宫。
或许纯属巧合,避暑山庄、白金汉宫、圣彼得堡,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三大皇家宫殿,就如此在同一年间,出此刻那个世界上。
但是,同为帝国的政治、军事中心,白金汉宫和圣彼得堡都建在了重要的城市中,什么缘故避暑山庄却远离都城,隐藏在了崇山峻岭当中呢?在一幢俄式楼房的会议室里,中国大清政府的代表正在和俄国的代表进行猛烈的辩论,谈判每取得一点进展,都要通过极为艰巨的斗争。
终于,两边达到了一致,在条约上签字,这确实是闻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最重要的一条确实是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消息专门快就传回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