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管期限表
- 格式:docx
- 大小:110.07 KB
- 文档页数:13
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档案,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档案应该按照一定的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归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护,以下是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1. 档案归档范围(1)行政机关公文及相关资料: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报告、备忘录、会议记录、决议、规划、预算等,以及与这些文件相关的资料和档案材料。
(2)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及重大人员案件的档案: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及重大人员案件的档案,包括案卷、立案登记表、办案材料、卷宗及相关的调查、取证、鉴定等档案资料。
(3)机关档案:包括各级机关部门、委员会、委员会、委员会、委员会、人大、政协、法院等机关的各种档案。
机关档案分为业务档案、非业务档案和历史档案,业务档案是管理机关的工作资料,非业务档案是管理机关在处理业务活动中或社会公共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历史档案是机关的活动和历史背景。
2. 档案保管期限表归档的档案,按照其不同的性质和用途等因素,应有不同的保管期限。
以下是常见的档案保管期限:(1)公文及相关资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工作文件、工作卡、收据、发票、会议记录、计划、决策、规章制度、合同协议等夹杂的资料,保管期限一般为5至10年。
(2)财务档案:包括各种收入、支出、往来账、票证、报表、结算账户等涉及财务方面的档案。
保管期限在20年内,应当加强管理、分门别类,并且在保管期间定期进行备份和维护,以便于随时查找和使用。
(3)机关档案:其中,业务档案作为行政机关管理的工作资料,其保管期限为5年至10年;非业务档案、历史档案以及机关后勤、行政事务档案等,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至50年。
(4)个人档案:个人档案是指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门所管辖的公职人员档案。
其保管期限一般为40年。
不同文件的保管期限因性质、种类、用途等因素不同,在实际保管过程中需要细心保管,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和检查,以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查性。
根据2015年12月1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如下: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档案名称保管期限备注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税收会计一会计凭证1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10年10年2 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10年3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30年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4 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30年包括:拨款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二会计账簿5 日记账30年30年6 总账30年30年30年7 税收日记账(总账)30年8 明细分类、分户账或登记簿30年30年30年9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三财务会计报告10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永久下级财政、本级部门和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1 部门财务报告永久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2 财政总决算永久下级财政、本级部门和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3 部门决算永久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4 税收年报(决算)永久15 国家金库年报(决算)10年16 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决算)10年17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10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8 税收会计报表10年所属税务机关报送的保管2年四其他会计资料19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0年10年20 银行对账单10年10年10年21 会计档案移交清册30年30年30年2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永久永久23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永久永久24 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永久永久永久注:税务机关的税务经费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按行政单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办理。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审计档案保管期限表一、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一)永久保存1、局党组会议记录、局长办公会会议记录、审理会记录2、上级部门及省审计厅下发的各类表彰奖励的文件、通报、决定、3、局内人事组织部门的各种任免通知,机关设置批复、离退休人员的经费工资变动表4、上级机关采用的新闻稿件、信息5、审计业务部门产生审计结果报告、(二)保存30年1、各部门产生的与审计活动有关的通知、办法方案2、人事部门产生的各类干部任命、机构调整的批复、请示等3、业务部的形成结论性报告、总结、法规性文件、年度报表(3)保存10年1、上级机关领导临时性、事务性、一般性的讲话文件材料2、本机关(含同其他部门联名)制发的决定、命令、通报通知等文件。
3、本机关每月份或季度的统计资料、报表、工作简报、文明建设简报4、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书5、机关干部、工人的行政、党团组织介绍信及存根、二、审计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永久保管的审计事项主要包括:1.上级领导(机构)交办并有批示的审计事项;2.上级领导对审计结果有批示的审计事项;3.国家重点项目、重大投资工程审计事项;4.取得重大审计成果的审计事项;5.发现和揭露大案要案线索的审计事项;6.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报告问题中涉及到的审计事项;7.对省、部级本级或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审计事项;8.第一次涉及的审计领域的审计事项;9.重大突发事件及其跟踪审计的审计事项;10.省部级(含副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11.对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较大数额的援助、贷款审计事项;12.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审计事项。
(二)定期保管的审计事项主要包括:1.保管30年(1)本级政府下属单位未发现重大违规问题的审计事项;(2)根据举报线索发现一般性问题的审计事项;(3)上级领导交办但对审计结果无批示的审计事项;(4)局级及局级以下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5)对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其机构一般数额的援助、贷款审计事项;(6)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审计事项。
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是一份常见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供参考:
1. 人事档案:
- 招聘文件:3年
- 员工合同:至少5年(根据劳动法规定)
- 员工培训记录:3年
- 薪酬和福利文件:至少10年(根据税务法规定)
- 离职文件:10年
2. 财务档案:
- 收入和支出记录:至少10年(根据税务法规定)
- 财务报表:10年
- 税务申报文件:10年
3. 客户档案:
- 客户合同和协议:至少10年
- 销售记录:至少5年
- 客户投诉和退款记录:5年
4. 市场营销档案:
- 市场调研报告:5年
- 广告和宣传材料:3年
- 销售促销活动记录:5年
请注意,这只是一份常见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实际情况可能因行业、国家法律法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您所在行业和地区的具体法规来制定适合您组织的档案保管期限表。
附表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为了规范企业档案的管理和保管工作,确保企业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制定本《附表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一、档案归档范围本企业的档案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管理档案: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人事、财务、审计、统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文件材料,以及各种会议记录、决策方案、报告等。
2.业务档案:包括企业的生产、研发、销售、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文件材料,以及各种合同、协议、发票、凭证等。
3.历史资料档案:包括企业的历史资料、重要事件、人物事迹、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文件材料,以及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种报纸、期刊、文献、图片等。
二、档案保管期限1.行政管理档案:保管期限为10年。
其中,人事档案、财务档案保管期限为30年。
2.业务档案:保管期限为5年。
3.历史资料档案:保管期限为永久。
但是,文件材料需要根据需要分类存储、保管。
三、档案保管措施1.安全措施:对企业档案实行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安全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2.管理措施:实行三级管理制度,设有档案管理员、保管员和审核员,确保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3.数字化管理:对企业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和文献检索系统,提高档案利用率和查询效率。
4.存储措施:对企业档案进行分类存储,依据档案保管期限、文件类型、档案重要性等进行存储。
四、档案借阅办理流程1.借阅者应提前向档案管理员提出借阅申请。
2.档案管理员审核借阅申请,核实借阅者身份,确定借阅目的和时间。
3.借阅者阅读、查阅企业档案,不得随意更改、复制企业档案。
4.借阅结束,借阅者应及时归还。
五、档案归档清点工作1.定期进行档案盘点、清点,确保档案完整性和安全性。
2.对于已经无需归档的档案,应按照规定予以清理和销毁。
六、备注本表格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调整,应经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通知全体员工。
档案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1 本机关形成的关于党支部会议、行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及其他会议记录以及会议形成的决议、纪要等永久2、本机关业务文件材料2.1 本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性、法规性、普发性业务文件,中长期规划、纲要等文件材料永久2.2 本机关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2.2.1 重要业务问题的永久2.2.2 一般业务问题的30年2.3 同级机关、下级机关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2.3.1 重要业务问题的永久2.3.2 一般业务问题的30年2.4 本机关代上级机关起草并被采用的重要法规性文件、专项业务文件的最后草稿30年2.5 机关联合行文的文件材料2.5.1 本机关为主办的2.5.1.1 重要业务问题的永久2.5.1.2 一般业务问题的30年2.5.2 本机关为协办的2.5.2.1 重要业务问题的30年2.5.2.2 一般业务问题的10年2.6 本机关编辑、编写的文件材料2.6.1 大事记、组织沿革等永久2.6.2 简报、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30年2.7 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2.7.1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程序、规定等文件材料永久2.7.2 执法检查情况汇总、通报,整改通知等永久2.7.3 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审批、审查、核准等文件材料2.7.3.1固定资产投资、科技计划等项目的审批(核准)、管理、验收(评估)等文件材料永久2.7.3.2 不动产、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确认的文件材料永久2.7.3.3 20年(含)以上有效或未注明有效期的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的审批、管理文件材料永久2.7.3.4 20年以下有效的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的审批、管理文件材料30年2.7.4 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备案文件材料10年2.7.5 行政处罚、处分、复议、国家赔偿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2.7.5.1 重要的永久2.7.5.2 一般的30年2.8 计划、总结、统计、调研等方面的文件材料2.8.1 年度和年度以上的计划、总结、统计材料永久2.8.2 年度以下的计划、总结、统计材料30年2.8.3 重要职能活动的总结、重要专题的调研材料永久2.8.4 一般活动的总结、一般问题的调研材料30年3、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检查、视察本地区、本机关工作时形成的文件材料3.1 重要的永久3.2 一般的30年4 本机关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党、团、纪检、工会、保卫、信访工作文件材料4.1 机构设置、机构撤并、名称更改、组织简则、人员编制、印信启用和作废等文件材料永久4.2 人事工作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30年4.3 人事任免文件永久4.4 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文件材料4.4.1 受县级(含)以上表彰、奖励的永久4.4.2 受县级以下表彰、奖励的30年4.5 对本机关有关人员的处分材料4.5.1 受到警告(不含)以上处分的永久4.5.2 受到警告处分的30年4.6 职工录用、转正、聘任、调资、定级、停薪留职、辞职、离退休、死亡、抚恤等文件材料永久4.7 人事考核、职称评审工作文件材料永久4.8 职工调动工作的行政、工资、党团组织关系的介绍信及存根永久4.9 职工名册永久4.10 党、团、工会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4.10.1 工作报告、总结,换届选举结果永久4.10.2 重要专项活动的报告、总结等永久4.10.3 党团员、工会会员名册,批准加入党团、工会组织的文件材料永久4.10.4 情况反映、工作简报10年4.11 纪检、监察工作中形成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材料4.11.1 重要的永久4.11.2 一般的30年4.12 库房的安全检查、检查记录10年4.13 本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的文件材料4.13.1 有领导重要批示和处理结果的永久4.13.2 各单位移交档案馆的有关档案移交的凭据、全宗介绍及其他材料永久4.13.3其他有处理结果的30年5、本机关事务管理文件材料5.1 房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文件材料永久5.2 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定、协议、议定书等文件材料5.2.1 重要的永久5.2.2 一般的10年5.3 接待工作的计划、方案5.3.1 重要的30年5.3.2 一般的10年5.4 机关财务预算30年5.5 机关物资(办公设备及用品、机动车等)采购计划、审批手续、招标投标、购置等文件材料,机动车调拨、保险、事故、转让等文件材料30年5.6国有资产管理(登记、统计、核查清算、交接等)文件材料5.6.1 重要的永久5.6.2 一般的10年6 上级机关制发的文件材料6.1 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文件材料6.1.1 重要的永久6.1.2 一般的10年6.2 上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10年6.3 上级机关制发的关于本机关机构设置、领导人任免、人员编制等文件材料永久7、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10年。
档案保管期限表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概念及作用档案保管期限就是以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鉴定档案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从我国已有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来看,有如下几种类型:(一)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又称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编制的,供全国县以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鉴定文书档案通用的标准和依据。
是全国各机关确定一般性档案保管期限的标准和制定其它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指南。
如国家档案局1987年制定颁发的新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二)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专门性档案时通用的依据和标准。
专门档案一般由专用公文转化而来,因其是在一定工作部门和业务范围,根据特殊需要专门使用的公文,所以有其特殊性,保管期限与通用保管期限有所差别,特单列出。
如1962年、1965年和1984年,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先后共同制定、颁发的《预算会计帐薄、凭证、报表保管、销毁期限一览表》和《预算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主管领导机关编制的,供同一系统内各机关、单位使用的档案保管期限表。
这种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过本部门领导人批准后执行,并要报送国家档案局,抄送各省档案局,如《卫生部门行政、企业系统档案材料保管期限暂行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参考表》。
(四)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或主管领导机关编制的,是同一类型(如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鉴定档案时通用的依据和标准。
如××市学校档案保管期限表。
(五)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各机关根据本机关档案的具体情况编制的,专供本机关鉴定档案时使用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文件保管期限表》。
其中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对其他四种档案保管期限表具有指导意义。
档案保管期限表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概念及作用档案保管期限就是以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鉴定档案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从我国已有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来看,有如下几种类型:(一)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又称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编制的,供全国县以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鉴定文书档案通用的标准和依据。
是全国各机关确定一般性档案保管期限的标准和制定其它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指南。
如国家档案局1987年制定颁发的新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二)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专门性档案时通用的依据和标准。
专门档案一般由专用公文转化而来,因其是在一定工作部门和业务范围,根据特殊需要专门使用的公文,所以有其特殊性,保管期限与通用保管期限有所差别,特单列出。
如1962年、1965年和1984年,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先后共同制定、颁发的《预算会计帐薄、凭证、报表保管、销毁期限一览表》和《预算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主管领导机关编制的,供同一系统内各机关、单位使用的档案保管期限表。
这种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过本部门领导人批准后执行,并要报送国家档案局,抄送各省档案局,如《卫生部门行政、企业系统档案材料保管期限暂行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参考表》。
(四)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或主管领导机关编制的,是同一类型(如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鉴定档案时通用的依据和标准。
如××市学校档案保管期限表。
(五)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各机关根据本机关档案的具体情况编制的,专供本机关鉴定档案时使用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文件保管期限表》。
其中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对其他四种档案保管期限表具有指导意义。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一、办公室1、国家、省、市重要领导人和上级机关视察检查本机关形成的文件材料永久2、上级机关对本机关的重要批示、指示永久3、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并需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方针政策性、法规性、重要业务问题的永久一般业务问题的 30年4、上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的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10年5、上级机关召开的需要贯彻执行的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10年6、本机关机构设置、人员任免、人员编制、机构职能等的文件材料永久7、本机关各项工作制度永久8、本机关院长办公会议、院班子扩大会议等的会议的记录、纪要永久9、本机关档案人员交接书永久10、本机关形成负责筹备并主办的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的文件材料永久11、典型材料、代表发言、交流材料、简报 30年12、本机关传达上级机关重要事项电话记录、经办的突发事件和重要事项的有关材料 30年13、本机关大事记、组织沿革永久14、同级制发的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包括同级机关的平行文件) 10年15、本单位安全检查记录形成的文件材料 10年16、本单位工作计划的总结年度和年度以上反映重要职能活动的永久年度以下的 10年17、反映本机关重要活动事件的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和上级机关印发的简报等资料 30年18、本机关的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的审批、管理文件材料20年(含)以上有效或未注明有效期的永久20年以下 30年19、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文件材料永久20、本机关有关人员处分的材料受到警告(不含)以上处分永久受到警告处分的 30年21、干部选拔、任免、考核等方面的文件材料永久22、后备干部的选拔、调整、考核、培养、交流,非领导职位的审批工作等方面的文件材料永久23、人事调动、调资工作会议文件永久24、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材料永久25、各种人员培训计划的文件材料 10年26、人事各种报表年度以上的永久年度以下 10年27、机构设置(行政级别、领导指数、人员编制)、名称更改与本机关沿革、历史、职能密切相关的永久28、职工住房分配、出售规定、方案、细则,职工住房情况统计、调查表、职工住房申请 30年29、各种年度党、团、工会总结、计划材料、责任状属于专项活动的永久一般性的 10年30、职工名册 10年31、职工录用、转正、聘任、调资、定级、停薪留职、辞职、离退休、死亡、抚恤等文件材料永久32、本机关党支部学习讨论记录 10年33、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考核形成的文件材料永久34、本机关召开代表大会形成的文件材料永久35、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党员发展等的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永久36、机关工会、团委等工作会议及转发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 30年37、党风廉政建设、党纪、政纪教育方面的文件材料30年38、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30年二、财务科39、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规定等文件永久40、财务预算 30年41、财务大检查的有关文件 30年42、转发财务制度、会议制度、税务有关税收问题的公文30年43、制定下发的内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办法的文件材料永久44、机关物质、办公设备、机动车采购计划、审批手续、招标投标、购置等文件材料,机动车调拨、保险、事故、转让等文件材料30年45、不动产、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确认的文件材料永久46、服务人员成本测算、审定工作等相关文件材料 30年47、财务科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30年三、生活管理科48、各种物质采购资质证明的文件材料永久49、本机关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议定书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数额较大的永久一般性活动、资金数额较小的 10年50、后勤工作质量标准、服务规范等相关文件 10年51、与其他公司人员签订的相关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永久52、食堂人员体检报告、健康证形成的文件材料 30年53、食堂食谱留样材料 10年54、生活管理科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30年四、医护科55、各类养员的入院协议书永久56、医生、护士病例书写规范标准永久57、药剂入药、投药规范标准永久58、医护人员各种岗位职责永久59、各种值班、养员入院、出院记录 10年60、各岗位ISO标准规范服务内容永久61、药品采购及发放明细 10年62、过期药品定期销毁记录 10年63、医护科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30年。
按国家档案局13号令要求制定:机关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分类方案门类类别:1.党类2.群众类3.文书档案类4.综合类5.业务类归档范围1.本级机关会会议文件材料、选举结果;参加上级机关党务工作会议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10年保管2.本级机关关于党的建设及党员干部表彰、处分等工作的计划、总结、决定、通知重要的(含警告以上处分):永久保管一般的(含警告处分):30年保管3.上级机关有关党务工作的来文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30年保管4.本级党组(党委)会议纪要、记录;本级决定、重要通知;党组记录及发言材料;党组中心组研究记录及其他材料;本级机关党员花名册、党团员统计年报表、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永久保管5.本机关工青妇工作的文件材料重要的:10年保管一般的:永久保管6.本级机关召开的综合性工作会议材料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决议、决定、纪要、典型发言材料:永久保管会议简报、书面交流材料等:30年保管7.本级机关召开的专题性会议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10年保管8.本机关行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纪要、记录永久保管9.上级机关召开的综合性会议材料;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召开专题会议材料;本级关于机关管理、人事教育、老干、后勤管理等工作的请示、批复、规定、意见、通知、函等;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关于机关建设、人事教育、老干、后勤管理等方面来文;下级报送的综合性文件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30年保管10.本级机关干部职工名册、人事关系介绍信存根、干部定期统计表;本级机关综合性的工作计划、规划、总结年度和年度以上的:永久保管年度以下的:10年保管11.XXX、XXX提案办理答复意见主办的:永久保管协办的:10年保管12.本级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的材料有领导指示或处理结果的:永久保管一般的:10年保管13.本级机关行政关系介绍信存根、使用印章登记簿永久保管14.本机关文书档案移交清册永久保管15.同级或下级的来文、来函10年保管机关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分类方案1.党类2.群众类3.文书档案类4.综合类5.业务类归档范围1.会会议文件材料、选举结果;参加上级机关党务工作会议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10年保管2.关于党的建设及党员干部表彰、处分等工作的计划、总结、决定、通知重要的(含警告以上处分):永久保管一般的(含警告处分):30年保管3.上级机关有关党务工作的来文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30年保管4.党组(党委)会议纪要、记录;重大决定、重要通知;记录及发言材料;中心组研究记录及其他材料;党员花名册、党团员统计年报表、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永久保管5.工青妇工作的文件材料重要的:10年保管一般的:永久保管6.综合性工作会议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30年保管7.专题性会议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10年保管8.行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纪要、记录永久保管9.上级机关综合性会议材料;上级机关、同级机关专题会议材料;关于机关管理、人事教育、老干、后勤管理等工作的请示、批复、规定、意见、通知、函等;机关建设、人事教育、老干、后勤管理等方面来文;下级报送的综合性文件材料重要的:永久保管一般的:30年保管10.干部职工名册、人事关系介绍信存根、干部定期统计表;综合性的工作计划、规划、总结年度和年度以上的:永久保管年度以下的:10年保管11.XXX、XXX提案办理答复意见主办的:永久保管协办的:10年保管12.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的材料有领导指示或处理结果的:永久保管一般的:10年保管13.行政关系介绍信存根、使用印章登记簿永久保管14.文书档案移交清册永久保管15.同级或下级的来文、来函10年保管项目档案三级类目按研究方向或者学科设置)2.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数据、论文、专利、成果鉴定证书等相关材料3.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使用、结算等文件材料4.科研项目的参与人员名单、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相关材料以上材料按照重要程度分别保存永久、30年、10年或者5年。
档案保管期限表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概念及作用档案保管期限就是以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鉴定档案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从我国已有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来看,有如下几种类型:(一)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又称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编制的,供全国县以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鉴定文书档案通用的标准和依据。
是全国各机关确定一般性档案保管期限的标准和制定其它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指南。
如国家档案局1987年制定颁发的新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二)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机关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专门性档案时通用的依据和标准。
专门档案一般由专用转化而来,因其是在一定工作部门和业务范围,根据特殊需要专门使用的公文,所以有其特殊性,保管期限与通用保管期限有所差别,特单列出。
如1962年、1965年和1984年,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先后共同制定、颁发的《预算会计帐薄、凭证、报表保管、销毁期限一览表》和《预算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主管领导机关编制的,供同一系统内各机关、单位使用的档案保管期限表。
这种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过本部门领导人批准后执行,并要报送国家档案局,抄送各省档案局,如《卫生部门行政、企业系统档案材料保管期限暂行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参考表》。
(四)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由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或主管领导机关编制的,是同一类型(如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鉴定档案时通用的依据和标准。
如××市学校档案保管期限表。
(五)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它是各机关根据本机关档案的具体情况编制的,专供本机关鉴定档案时使用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文件保管期限表》。
其中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对其他四种档案保管期限表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