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课时计划5-(4)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2
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单元流程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体育与健身》课程理念。
结合双杠项目特征,使学生在学会技术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力量素质,特别是上肢力量,以及柔韧、灵敏等素质。
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在学习中的观察、交流和分析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评价等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相关分析我校的男子双杠教学主要由“双杠挂臂屈伸上成分腿坐”,“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支撑摆动后摆下”这三个技术动作组成。
学生通过在高一年级时前两个动作的学习,在双杠项目上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兴趣和学习能力,高二男生在力量方面亦比高一有所提高,从条件上分析,学生已具备学习“支撑摆动后摆下”的条件。
分析“支撑摆动后摆下”其技术核心是移重心、推手和换握杠,其前提条件是后摆高度高于肩,使身体重心落于双手支撑上。
所以,我们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方面,强调支撑摆动时,直臂顶肩,以肩为轴摆动,躯干略紧张,来提高摆幅。
同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手臂支撑能力和推手力量。
另一方面,当后摆接近最高点时没,制动腿,身体重心移向左肩(以左侧下为例),同时右臂顶肩推手,换握左杠,左手推离杠。
摆至侧上举,然后双脚落地缓冲,其技术重点为移重心和换杠,他与通过与前摆下的比较,垫上推手等辅助练习,来加强学生对该技术重点的掌握,在解决以上的方面技术后,完成动作整合与提高。
从心理上分析,主要存在因看不到后腿高度,而引起心理紧张,易导致动作变形的问题,我们主要运用提高支撑摆动质量,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让学生运用数码设备观看自己动作,加强保护与帮助,用橡皮筋在杠端做辅助学习等手段,从提高技术,加强学生本体感觉,强调保护与帮助等方面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心理上的焦虑。
三、单元学习目标1.掌握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的动作技术,并能合理运用保护与帮助2.发展学生上肢、肩带及躯干的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柔韧性3.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树立克服困难、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4.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单元教学流程与方法在教学策路上承接高一年级时双杠教学的特点,以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本单元安排了四课次的教学内容,分别是:第一课次:复习挂臂摆动屈伸上成分腿坐和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学习弹腿进杠成支撑摆动;结合直观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进行学习。
双杠(杠上支撑、支撑摆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杠的基本动作,如杠上支撑、支撑摆动等。
2. 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上支撑2. 支撑摆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双杠基本动作,如杠上支撑、支撑摆动。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个别指导与纠正。
4.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交流、协作。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双杠运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讲解杠上支撑、支撑摆动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杠上支撑、支撑摆动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错误动作纠正: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个别指导与纠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 评价内容:a. 杠上支撑、支撑摆动的动作质量。
b. 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c. 勇敢、坚韧、团结协作的精神。
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双杠运动教学指导手册。
2. 器材:双杠、保护垫、镜子、视频拍摄设备。
3. 场地:体操馆或室外平坦场地。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杠上支撑、支撑摆动的基本动作。
2. 第3-4周:提高动作质量,练习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3. 第5-6周:加强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 第7-8周:进行教学比赛,巩固所学内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运动安全,加强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与发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杠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勇于挑战自我的心理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双杠基本动作:跳上、跳下、支撑、摆动、分腿坐、转体等。
2. 双杠组合动作:支撑后摆转体180度分腿坐、前摆下、后摆挺身下及组合动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时间为10分钟。
2. 教学内容:(1)讲解双杠的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3. 练习内容:(1)学生分组练习跳上、跳下、支撑、摆动等基本动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放松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时间为10分钟。
第二课时:1.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时间为10分钟。
2. 教学内容:(1)讲解支撑后摆转体180度分腿坐、前摆下、后摆挺身下及组合动作的技巧。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3. 练习内容:(1)学生分组练习支撑后摆转体180度分腿坐、前摆下、后摆挺身下及组合动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体操团体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5. 放松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时间为10分钟。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协调性和进步程度。
2. 评估学生在体操团体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在家练习双杠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提高身体素质。
六、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时,要清晰、准确。
2.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高二年级双杠课时教学计划(精选5篇)第一篇:高二年级双杠课时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普通高中体育健康课程》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基本精神和要求,针对高中二年级男生生理、心理特点,课堂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构建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激励学生在练习中开动脑筋,互相协作,互相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共同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同学们初步掌握双杠前滚翻成分腿坐动作,发展学生上肢、肩带及腰腹力量,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提高自控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互相合作的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三、教材的选择选择的教材是体操双杠,单元教学计划共八次课,本次课为新授课第一次课,学生是在复习高一年级已学过的双杠技术动作基础上,学习杠上前滚翻成分腿坐。
四、学生情况分析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男生,由于他们在身体素质方面呈现体重增长快于力量增长,上肢力量发展滞后于下肢力量发展,同时,又是柔韧性、协调性发展的高峰末期,对于发展学生的上肢及肩带力量、本体感觉、自控能力、平衡能力都有很大的益处。
五、教学分组按照同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教学活动。
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屈臂提臀、分肘肩臂撑杠。
教学难点:掌握换握杠的时机。
七、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1、开始部分: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
2、准备部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进行图形跑进,根据主教材和高中男生身心特点,自编一套徒手操。
3、基本部分:由于双杠属体操类教材,不同于其它教材,技术含量高、难度较大,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们掌握该项技术动作,我们自制了双杠保护带,用于帮助学生练习双杠前滚翻分腿座。
它还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调整保护带的松紧,从而消除了学生练习中的恐惧心理,树立起学生练习的勇气和自信心,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习体验合作互助市二中学徐臻凯一、指导思想本单元的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对学生创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并进一步诱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对新事物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达成知识、技能、情感、能力新的建构。
二、相关分析1、学情分析:本次开课的班级是高二学生,从身体素质来看,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增长最为明显,速度也有较大发展,但上肢、腰腹肌力量、灵敏、协调发展相对较慢。
2、教材分析:双杠教材内容丰富,动作和练习方法多样,锻炼身体的价值很高,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和腰腹力量,同时使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得到加强,使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对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的形成和顽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高二年级的双杠教学是对已学动作的提高与组合,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组合动作的协调配合与姿态优美,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多样的支撑摆动的前导性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不同的辅助性方法,进行纠错与提高技术动作;然后在集体教学中对双杠后摆下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对技术动作有正确概念和认识,并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最后在分层教学上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师鼓励学生自荐或推荐做指导小教师,让学生在这个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发现他人优点,纠正自身不足的地方,提高动作质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各组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在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上学生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和感受与大家总结、交流。
教师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对单元设计的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教。
谢谢!四、相关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支撑摆动后摆下学校体育与健身双杠单元教学流程市二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市二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2、杠上(1)支撑摆动(2)四人一组做支撑移重心二、体验支撑后摆下(1)支撑摆动换手(2)支撑摆动后摆下支撑摆动后摆下要求:支撑摆动,当后摆接近最高点时,右(左)手快速推杠、移重心,并在左(右)手前换握撑左(右)杠,使身体左(右)移出杠;落地时,成右(左)手握杠侧立,并注意屈膝缓冲和身体平衡。
学习体验合作互助市二中学徐臻凯一、指导思想本单元的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对学生创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并进一步诱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对新事物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达成知识、技能、情感、能力新的建构。
二、相关分析1、学情分析:本次开课的班级是高二学生,从身体素质来看,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增长最为明显,速度也有较大发展,但上肢、腰腹肌力量、灵敏、协调发展相对较慢。
2、教材分析:双杠教材内容丰富,动作和练习方法多样,锻炼身体的价值很高,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和腰腹力量,同时使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得到加强,使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对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的形成和顽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高二年级的双杠教学是对已学动作的提高与组合,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组合动作的协调配合与姿态优美,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多样的支撑摆动的前导性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不同的辅助性方法,进行纠错与提高技术动作;然后在集体教学中对双杠后摆下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对技术动作有正确概念和认识,并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最后在分层教学上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师鼓励学生自荐或推荐做指导小教师,让学生在这个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发现他人优点,纠正自身不足的地方,提高动作质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各组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在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上学生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和感受与大家总结、交流。
教师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对单元设计的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教。
谢谢!四、相关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支撑摆动后摆下学校体育与健身双杠单元教学流程市二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市二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2、杠上(1)支撑摆动(2)四人一组做支撑移重心二、体验支撑后摆下(1)支撑摆动换手(2)支撑摆动后摆下支撑摆动后摆下要求:支撑摆动,当后摆接近最高点时,右(左)手快速推杠、移重心,并在左(右)手前换握撑左(右)杠,使身体左(右)移出杠;落地时,成右(左)手握杠侧立,并注意屈膝缓冲和身体平衡。
双杠(杠上支撑、支撑摆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杠的基本动作,如杠上支撑、支撑摆动。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使其能在双杠上完成流畅的动作。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双杠杠上支撑、支撑摆动的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力量的控制。
三、教学资源:1. 双杠器材。
2. 保护器材。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学习:(1)教师示范杠上支撑、支撑摆动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进行原地模拟练习,熟悉动作。
3. 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上双杠,尝试完成杠上支撑、支撑摆动动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提高与拓展:(1)引导学生尝试不同难度的动作,如加入旋转、跳跃等。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杠上支撑、支撑摆动动作。
2. 学生能够在双杠上完成动作流畅、协调。
3. 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4. 学生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复习双杠杠上支撑、支撑摆动动作。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家庭练习,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不断提高。
3. 学生记录家庭练习过程中的感受,与教师分享。
八、下次教学预告:1. 教学内容:双杠转体、倒立等动作。
2.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双杠转体、倒立等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力量的控制。
4. 教学资源:双杠器材、保护器材、教学视频或图片。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计划。
上海市南模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三23’1、杠端跳起摆动练习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弹杠并腿接支撑摆动。
2、复习分腿坐前进。
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弹杠并腿接支撑摆动。
3、分层自主学练支撑摆动后摆下:1)支撑摆动。
2)杠端支撑后摆越橡皮筋挺身下,可以调节橡皮筋的高度,以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
3)杠中小幅度摆动,推杠后摆下练习,在保护和帮助下完成动作。
2/3次2/3次2/3次2/3次2/3次1’1’1’1’1’中中中小大教学方法:1、通过教师示范,认真领会动作要领,理解要点。
要求:1)骑坐杠上两腿伸直,脚面绷紧,基本姿态良好。
2)直臂顶肩,以肩为轴摆动。
动作要领:以肩为轴,直臂顶肩;伸髋展体,挺胸立腰,两腿伸升直,脚面绷紧方向向下,两手直臂推杠,向前移动,换手至前方。
动作要领:支撑后摆挺身下由支撑后摆开始,当后摆过杠面后,下肢主动向右(左)外移,待后摆超过肩水平后,接近极点时,左(右)手迅速推杠换握右(左)杠,同时身体重心向右(左)平移右(左)手立即推杠脱手至侧举,同时制动腿,上体急振,抬头挺身跳下。
学法:1、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积极思考并运用。
2、摆越橡皮筋挺身下。
要求:后摆腿高于杠,注意力集中学会保护与帮助。
保护方法:** 保护与帮助:保护者站在练习者落地的同侧,一手扶上臂,另一手扶托大腿帮助越出双杠。
也可以站在练习者落地的异侧,一手握上臂,另一手在其后摆至最高点后稍推髋部,帮助移重心。
7、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男)-沪教版高中基本内容1教案知识点概述在国家体育馆等大型场馆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体操运动员在双杠上的表演,其中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是比较基础的动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动作的技术要点和训练方法,希望对体操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技术要点运动员双手握住杠子,身体垂直悬挂,膝弯曲稍微向上,两脚并拢。
然后,向前摆动身体,双手保持紧握杠子的状态,身体随着动作围绕杠子摆动。
在摆动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无法稳定的状态,让自己比较放松的摆动。
等到摆动到一定的角度后,运动员需要迅速将身体绷直,并利用自己的重力,沿着杠子下滑,落到地面上。
总的来说,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身体完全垂直悬挂,双手握紧杠子。
2.身体向前摆动,双手随着杠子摆动,保持紧握状态。
3.在摆动到一定的角度后迅速绷直身体。
4.利用自己的重力,沿着杠子下滑。
5.落到地面上。
训练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先练好杠子支撑。
每天坚持练习杠子支撑,保证身体能够垂直悬挂并且能够稳定的支撑一段时间。
等到掌握了杠子支撑的技巧后,才能开始练习摆动的部分。
初学者可以从小角度(20度左右)开始练习摆动,尽量保证自己的身体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等到自己进一步提高后,可以逐渐增加摆动的角度,最高可以练到摆动到直接悬挂下来的状态。
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双手握杠状态稳定,不能出现滑动或者失手;2.加强练习摆动角度不过度,以免造成身体扭伤;3.练习摆动不要做的过快,否则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身体的情况。
总结: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是一项比较基础的体操动作。
初学者需要先掌握好杠子支撑的技巧,然后逐渐增加角度来练习摆动。
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双手稳定,加强身体协调能力,尽量不要过度摆动,以免造成身体受伤。
新体验新探索----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在“健康第一的”的思想指导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学练的方式领悟双杠技术要领,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能在保护与帮助当中获得对同学的信任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学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方面注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和对双杠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双杠运动及后摆挺身下的基本知识。
掌握利用双杠进行体育健身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效发展上肢、肩带、腹背肌等力量。
2、培养果断、勇敢、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体验互助、合作,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保护与帮助的安全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直臂顶肩以肩为轴。
2、克服怕杠的恐惧心理。
3、推杠换握移重心并注意空中身体的平衡,和落地时屈膝缓冲。
4、有效正确的的保护帮助方法。
三、相关分析1.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男生,该年级学风较好,体育骨干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认识能力,且大部分在初中学习过了,双杠支撑摆动前摆下的动作。
学生总体上杠性和身体感知能力较好,但个别也有比较困难的现象,接受技术动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教材分析从高二男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的特点实际出发,结合体育与健身的教材内容,设计本单元教学课。
双杠是中学生练习支撑能力的典型器械,也是上海市体育二期课改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能充分增强学生的肩带和躯干的肌肉群的力量,发展平衡控制能力和灵敏等素质,在杠上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勇敢、果断、坚毅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双杠教学,有一定的技巧和力量难度,同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加强,保护与帮助。
正确的保护与帮助,能消除学生对双杠上的恐惧感,增强学习技术动作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在高中的体操教学中,双杠支撑摆动后摆挺身下,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好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双杠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主体环节22
分
钟
三、杠端跳上分腿
坐
1、跳上支撑
身体伸直,绷脚
面,直臂顶肩
2、支撑摆动(小
幅度摆动)
以肩为轴,前摆送
髋
3、支撑移动(或
继续练习支撑摆
动)
身体平衡,直臂顶
肩撑杠
4、杠端跳上分腿
坐
直臂顶肩,以肩为
轴摆动,前摆送
髋,分腿坐双手体
后撑杠
四、游戏
《巧过障碍物》
方法:每组第一名
队员听到
信号后从起点快速
出发,跨过第一个
障碍物,继续前
教法:
1. 教师全套完整示范
2.教师讲解本课内容的技
术,并示范强调保护帮助的
方法
3.利用信息技术资料,加深
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4.组间巡视指导,对困难生
加大辅导力度
5.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采用
递进式和分层教学法
6.提倡互帮互助,提示自我
安全保护意识
7.教师总结评价
要求:
教师示范动作要标准、优
美;讲解要点、强调重点;
指导要及时;点评时要鼓励
学生。
①②③④
学生学习图示中动作,采用递
进式练习的方法
(男生两组分别在杠两端练
习)
(女生两组分别在另一场地杠
两端练习)
1.练习跳上支撑
2.练习支撑摆动
3.支撑移动(或根据个人情况
可以继续选择练习支撑摆动)
4.整体动作衔接,探讨如何将
动作做得更漂亮
要求:
1.有序的完成递进式练习
2. 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
交流学习
3.直臂支撑,摆动以肩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