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穿刺冲洗治疗早期化脓性关节炎19例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74例小儿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小儿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措施。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化脓性关节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化脓性关节炎患儿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治疗,20例患儿痊愈出院;13例患儿利用经关节镜灌洗,13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痊愈,有1例患儿在治疗后并发关节陈旧性病理性脱位,通过矫形手术后该患儿恢复良好;28例化脓性关节炎患儿采用关节腔持续性灌洗法治疗,26例患儿均恢复良好,其中有2例患儿因为后期功能恢复锻炼未按医嘱进行导致关节内粘连,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剩余13例化脓性关节炎患儿则采用关节切开引流治疗,12例患儿经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只有1例患儿经治疗后关节强直为非功能位。
结果:74例小儿化脓性关节炎患儿经过不同的治疗措施,7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1例患儿并发陈旧性病理脱位,2例患儿并发关节内粘连,1例患儿呈关节强直位。
结论:小儿化脓性关节炎早期明确的诊断对于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明确的诊断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预后。
关键词:小儿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43-02化脓性关节炎是指关节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其好发于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这些致病菌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关节内,常见的侵袭途径有血源性传播、直接蔓延以及开放性关节损伤发生感染[1]。
及时诊断与积极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科小儿化脓性关节炎的相关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患儿均为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诊断明确的化脓性关节炎患儿。
其中男性46例,女性28例;年龄8月~11岁,平均年龄为3.5岁;病程3-15天,平均病程为7天;其中41例患儿为髋关节受累,21例患儿膝关节受累,5例患儿踝关节受累,5例患儿为肩关节受累,2例患儿为肘关节受累;所有患儿的病变关节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74例患儿中有5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
关节镜下清理与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在膝关节镜下实施清理术并且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40例接受治疗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对其实施关节镜下清理合并时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数据。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恢复良好,根据Neer评分患者的治疗的优良率为90.00%。
结论应用关节镜下清理与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创口损失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镜;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多发于患者膝、髋部下肢负重交大的关节处。
化脓性关节炎的感染状况很难控制,十分容易复发[1]。
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传统方法有穿刺吸引、切开引流等,但是疗效并不十分显著,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永久性膝关节障碍。
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40例,对其实施关节镜下清理合并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38.54±8.36)岁。
所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发热,膝关节局部皮肤温度过高,肿胀严重,膝关节活动受到限制。
1 .2 方法1. 2. 1 关节镜下清理患者采用仰卧姿势,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后在大腿上绑电动止血带。
在患者髌骨上外侧入路注水,膝关节前内侧与外侧分别置入关节镜与相关器械。
在关节镜下应该对膝关节开展全面彻底的检查。
使用钳切和清洗手段将患者膝关节内部的病变组织清理干净。
在清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尤其是需要注意膝关节后侧间室部位。
如膝关结内的病理组织体积较大可以将其钳切为碎块后将其取出,将其从固定状态转换为游离状态后再进行处理。
膝关节内组织完成清理后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对患者膝关节腔进行反复冲洗,取出膝关节中的脓液等物质,直至清洗液体透亮。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浅谈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穿刺切开引流术的临床分析。
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穿刺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患者的康复率高,48例患者中已经有46里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
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患者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31-0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腔急性化脓性感染。
化脓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外伤所致的伤道以及邻近组织的感染向周围蔓延而成。
血源性者较多,儿童发生率高,受累的多为单一的肢体大关节,以髋关节、膝关节最为多见,其次是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
如为火器损伤,则根据受伤部位而定,一般膝、肘关节发生率较高。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可引起关节积液,常需做关节穿刺抽液,以便确诊,必要时可进行关节冲洗并注入药物进行治疗。
如关节积液已为脓性,脓液黏稠不易抽出,则需做关节切开引流术。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穿刺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
1.2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穿刺患者的资料分析,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46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已经好转,留院急性接受观察治疗。
2 治疗2.1肩关节穿刺及切开引流术2.1.1穿刺常由关节的前方、喙突的外下(三角肌前缘处)垂直向后穿刺。
当有落空感时抽液,有液体抽出说明穿刺针已进入关节腔。
2.1.2切开引流常用前切口,即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做长约5cm的弧形切口,切开关节囊,用橡皮条引流。
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的闭式引流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关节穿刺置管以及改良的闭式冲洗技术治疗膝关节化脓性炎71例。
结果采用改良闭式穿刺冲洗技术操作时间2~11分钟,平均为5分钟,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平均于术后2d消失,关节红肿平均6d消退,全身发热消退后平均4d CRP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关节活动范围。
结论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关节穿刺置管、闭式冲洗技术、动静结合的康复功能锻炼,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效果优良,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化脓性膝关节炎闭式引流手术冲洗急性膝化脓性关节炎常需采用冲洗引流术治疗,常规关节内置管的方法需到手术室操作,损伤及痛苦大[1]。
1997年~2007年,我院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关节穿刺置管以及改进的闭式冲洗技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7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8~72岁。
病因:50例为血源性感染,6例为膝关节清创术后继发感染,7例为关节封闭术后感染。
病变膝关节处疼痛、红肿,关节穿刺涂片检查均证实有脓细胞存在,并作革兰氏染色及细菌培养。
常规进行血常规、血沉及CRP检查。
2 方法2.1 操作在病房进行,与病房床边,采用两枚14G静脉留置针,于髌骨外侧上、下方分别穿入,回抽见脓液后证实穿刺已经成功。
将两枚留置针用胶贴固定后,分别连接冲洗瓶和引流袋。
将患肢置于舒适位置,不需外固定。
2.2 冲洗液为平衡液,与每日9am、1pm、7pm快速冲洗(约500ml),负压引流。
中间时间缓慢滴注冲洗、维持。
每日平衡液的总冲洗量约约2000ml~3000ml。
2.3 术后每日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粘稠度,并观察关节的红肿程度、局部皮温及关节活动度。
静脉应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定时复查血常规、血沉及CRP。
2.4 待全身无发热、引流液清亮、关节肿胀消退以后,汇报临床医生,与床边拔除静脉留置针。
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冲洗疗法的护理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起病急骤,病程较长,病人高热、畏寒,体温高达39-40℃,关节处红、肿、热、痛,伴有严重功能障碍,并有关节腔积液。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关节内注射抗生素、关节切开引流等,效果均不理想,有时还会出现并发症,增加病人痛苦。
我科2009年-2012年采用灌注冲洗疗法治疗21例,疗效满意,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8-26岁,平均23岁。
因膝关节肿痛伴功能障碍、发热、畏寒等1-3天,经口服或肌注抗生素效果欠佳而入院,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克林霉素针0.6或庆大霉素16万u,感染严重时可用碘伏100ml加0.9%氯化钠400ml和双氧水100ml,每日一次,持续冲洗病灶10-20d(10d,3例;11-13d,6例;14-20d,5例)平均冲洗13d,均治愈,随访1-3年,12例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后25-30d出院。
因未能坚持有效的功能锻炼,故膝关节功能恢复差,伸膝正常,屈膝功能仅达70%-80%。
2 方法2.1物品准备:套管穿刺针2套,直径3-5mm,长40-50cm,硅胶管2根,每根的一端前侧孔4-6个,经高压消毒灭菌备用。
备清创缝合包,2%普鲁卡因,冲洗引流装置,0.9%氯化钠注射液,克林霉素或庆大霉素。
2.2病人准备:①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时间及胸透。
②X线拍片作病灶定位检查。
③药物敏感试验。
2.3置管方法:在髌骨内侧或外侧2-3cm处选择2个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后以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然后作一0.5cm小切口,套管针斜面向内下方刺入,并自髌骨下进入膝关节腔,拔出针芯,经套管各插入硅胶引流管1根(前孔端置入关节腔内),退出套管针,硅胶管皮肤出口处缝合固定。
置关节腔高位管作冲洗管,连接冲洗装置,关节腔内低位管作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装置或引流装置。
2.4冲洗方法:①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和关节腔内分泌物细菌培养选择抗生素。
20例化脓性髋关节炎诊疗体会发表时间:2010-11-03T13:10:04.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海洋王海雁[导读] 化脓性关节炎指由非特异性细菌引起关节内的化脓性感染,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关节感染。
海洋王海雁(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89-02 【关键词】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临床研究化脓性关节炎指由非特异性细菌引起关节内的化脓性感染,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关节感染。
一般多发在婴幼儿和少年儿童。
近年,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正逐渐增多。
髋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化脓性关节炎的50%左右。
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化脓性关节炎20例,经术后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8~36岁,平均18岁,发病后来诊时间在2~40天内。
由化脓性骨髓炎引起者2例,由其它部位的脓肿引起者6例,由“感冒” 引起者4例,不明原因引起者8例。
2 临床表现化脓性髋关节炎全身表现为发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8.5℃~40℃,实验室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增高。
但本组病例中也有3例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不能武断的排除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发生。
3 治疗方法3.1手术方法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人应尽早实施切开引流术,关节腔持续灌注冲洗。
可用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切开关节囊后,最大限度的清理出关节腔内可见脓性液、脓苔或坏死组织,尤其尽可能的清理附着在关节软骨表面的纤维蛋白沉着物以及增生充血水肿的滑膜,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中留置冲洗管及引流管各1根,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冲洗。
3.2术后处理术后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中药口服,药用生地、地丁、丹皮、赤芍、黄芩、黄柏、防风、苦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牛膝加减,局部中药骨炎膏 [洛正制药,批号豫药制字(Z04030035)]外敷,骨炎膏由黄蔑、土获菩、紫草、红花、大黄、虎杖、当归、商陆(醋炙)、甘遂(醋炙)、大戟(醋炙)、白芷、龙骨、黄茶、连翘等组成,将上述中药饮片按处方剂量称取备用,龙骨锻后粉碎过100目筛,称取定量香油置于铁锅中加热,用纱布包药材置于油锅中炸,待药材炸焦后,捞出药渣,过滤去细小残渣,趁热投人黄蜡并不断搅拌,待黄蜡在锅边结成块状时,投入龙骨粉,搅拌均匀即成,室温下保存备用。
对26例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诊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大流量持续冲洗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
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26例患者关节感染均治愈,无复发,无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冲洗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具有损伤小、清理彻底、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化脓性膝关节炎;关节镜;引流术【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3-0166-02Suppurative arthriti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Qian Mingzhe. Mudanjiang forestry center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1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Under arthroscopy cleaning and postoperative large flow continuous washing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suppurative arthritis. Method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26 patients with suppurative arthrit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Result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12 months joint infection of 26 cases were cured, no recurrence, no incision infection surgery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By cleaning under arthroscopy and postoperative continuous irrigation treatment knee suppurative arthritis has little injury, clean thoroughly,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treatment time, fewer complications, is an ideal treatment method.【Key words】 Purulent knee arthritis; Arthroscopy; Drainage化脓性膝关节炎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是指化脓性细菌侵袭关节而引起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
镜下关节清理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21 例临床分析赵飞【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下清理和置管持续灌洗治疗膝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疗效.方法 21 例膝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及术后置管灌洗引流,并给以早期持续被动活动康复治疗.术后通过观察体温、皮温、关节是否肿胀,浮髌征、关节活动度及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来评价该方法的疗效.结果 21 例患者膝化脓性关节炎全部治愈,体温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关节肿胀消失,浮髌征阴性,无伸膝功能障碍.本组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无一例复发,根据膝关节Noyes功能评分,优19 例,良1 例,可1 例,优良率95.2%.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持续灌洗引流术治疗膝关节化脓感染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1(017)003【总页数】3页(P257-259)【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化脓性关节炎;临床;分析【作者】赵飞【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医院创伤科,河北,宁晋,055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疾病,传统治疗有关节切开引流,关节反复穿刺,关节置管冲洗,全身应用抗生素等方法,这些治疗方法疗程长、损伤大、易复发疗效不理想,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1]。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微创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10年 2月,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配合术后置管持续关节灌洗引流治疗 21例化脓性膝关节炎,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21例,男 9例,女 12例;年龄 22~68岁,平均 45岁。
因骨性关节炎疼痛行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包括激素、透明质酸钠等药物)继发感染6例,关节外伤后关节积血反复穿刺及膝关节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穿刺引起感染 5例,血源性感染10例。
1.2 临床表现所用患者均有表现发热,关节疼痛积液,活动受限,关节皮温高,周围有压痛,浮髌试验阳性。
关节穿刺连续冲洗治疗儿童早期膝关节感染临床体会胡明迹;张培;冷震【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穿刺连续冲洗治疗儿童早期膝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对18例诊断为膝关节感染的儿童进行关节穿刺连续冲洗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后患者的体温、血象、住院天数、关节引流液的色泽及白细胞计数.结果:患者的体温明显下降,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患者评价较高.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穿刺连续冲洗治疗早期儿童膝关节感染临床疗效显著.【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24)003【总页数】2页(P292-293)【关键词】膝关节;感染;冲洗;穿刺【作者】胡明迹;张培;冷震【作者单位】蚌埠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0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蚌埠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膝关节化脓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上以早期诊断和早治疗最重要,其关键是在病程早期治疗,如在中、晚期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关节活动疼痛、关节僵硬或者强直,所以及早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骨科门诊收治及院内转入的18例早期儿童患者,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穿刺连续冲洗治疗并分析,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实验所有观察病例均为蚌埠二院骨科收治确诊患者,其中门诊15例,院内会诊转入3例;男12例,女6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 11岁;单侧膝关节17例,双侧膝关节1例。
所有患者均出现畏寒、发热、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穿刺液检验结果证实为膝关节炎症性感染,但未发现脓球细胞,诊断为早期儿童膝关节感染(即浆液性渗出期)。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关节穿刺确诊为膝关节炎性感染,穿刺同时进行关节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且化验ESR、CRP,以辅助诊断疗效,按照治疗原则,在药敏结果出来前静脉应用抗革兰阳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1]。
套管针关节穿刺灌注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护理王辉;宋家秀【摘要】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5年1月应用套管针关节穿刺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18例,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收到满意【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年(卷),期】2006(003)001【总页数】2页(P294-294,296)【关键词】套管针;灌注;关节炎;护理【作者】王辉;宋家秀【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湖北,荆州,43402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湖北,荆州,434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5年1月应用套管针关节穿刺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18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病人中,男11例,女7例。
年龄最大53岁,最小5岁,平均19岁。
病理分期:浆液渗出期9例,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3例,脓性渗出期6例。
1.2 治疗方法确诊后在局麻下用2根套管针分别从关节两侧作关节腔穿刺,拔除针芯,经套管针置入4 mm硅胶管,退出套管针,将硅胶管缝合固定于皮肤,一侧接输液管按每500 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24 h持续冲洗引流,另一侧接负压引流袋,引流带位置应低于患肢50 cm。
平均灌洗时间10 d。
1.3 临床疗效18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均于冲洗引流后3 d体温降至正常,浆液渗出期及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全部治愈,脓性渗出期治愈2例,好转2例,另2例因脓块太稠改作开放手术。
2 护理要点2.1 一般护理早期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体温变化;儿童和重症病人应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提高全身抵抗力;预防褥疮发生。
2.2 心理护理此类病人病程长,易于发生并发症,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护士应向病人解释灌注疗法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较好方法。
只要病人积极配合,可以较快恢复功能。
关节穿刺冲洗治疗早期化脓性关节炎19例总结
目的探讨关节穿刺冲洗治疗对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疗效。
方法采用关节穿刺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19例(14例膝关节、5例踝关节),同时给予全身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通过体温、皮温、关节活动度来评价该方法的疗效。
结果19例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6~9个月。
体温2~5 d内下降至正常,治疗后10w,关节伸屈功能正常。
关节功能评分:19例患者全部康复,随访无复发病例。
结论关节穿刺冲洗是治疗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具有易于操作、损伤小、恢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标签:化脓性关节炎;穿刺;冲洗治疗
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膝关节发病最多。
化脓性关节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浆液渗出期。
此期关节滑膜充血、水肿,有白细胞浸润;关节腔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多呈淡黄色,液内有大量白细胞。
在此阶段无关节软骨破坏,如果治疗及时、正确,渗出液可完全吸收,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第二阶段:浆液蛋白渗出期:炎症继续发展,渗出液增多,因细胞成分增加,关节液混浊粘稠,有脓细胞,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关节腔内的血浆蛋白增加,关节内纤维蛋白沉积,附着于关节软骨表面,妨碍软骨内代谢产物的释出和滑液内营养物质的摄入,关节软骨将失去润滑的表面,进而发生软骨面的破坏。
纤维蛋白还将形成关节内粘连,引起功能障碍。
第三阶段:脓性渗出期。
此期渗出液转为脓性,脓液内含有大量细菌和脓细胞,关节液呈脓性,死亡的多核细胞释放出蛋白分解酶,破坏关节软骨,滑膜破坏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有蜂窝织炎改变。
最终能够控制感染,膝关节往往已经病废[1]。
所以早期及时清除关节内的化脓性物质和覆盖在关节软骨表面的纤维蛋白层,可以减轻溶酶体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对于保护关节软骨、减少关节病残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科在收治的早期化脓性关节炎病例中使用关节穿刺、冲洗、全身抗感染治疗综合治疗早期化脓性关节炎19例,具有易于操作、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特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9~50岁,平均29岁,病程3~6d。
12例为急性血源性感染,均为25岁以下青壮年。
3例为关节周围针灸引起感染,2例为关节内注药引起感染,2例为骨性关节炎关节穿刺抽吸积液引起感染。
临床症状有发烧、关节疼痛、肿胀、局部皮温升高,关节周围压痛明显,关节功能活动障碍。
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计数增高。
关节穿刺抽出浆液性或脓性积液,镜下可见大量白、脓细胞。
细菌培养:革兰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阴性杆菌大肠杆菌1例。
1.2方法在关节积液最明显处用14号针头穿刺抽出关节积液送检验科做积液常规化验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尽可能抽完积液,保留14号针头,接输液
器,插入无菌容器内引流。
选择关节较高部位输液针头(7号)穿刺,准备生理盐水3000ml+庆大霉素24万单位+地塞米松15mg,缓慢持续冲洗引流。
冲洗完毕后拔除冲洗及引流针头。
1次/d。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有效的抗菌素静脉滴注,控制感染。
密切观察冲洗引流液,引流液干净并且体温正常、关节肿痛消失后,取冲洗前穿刺抽出的关节积液连续3次做细菌培养及药敏,无细菌生长、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无复发,停关节穿刺冲洗及静脉滴注抗菌素,改用口服抗菌素治疗4w。
治疗期间患肢不用制动,可适度、主动活动关节,约6w后逐渐负重行走。
2 结果
治疗后2~5d体温恢复正常,膝关节疼痛、肿胀逐渐消失,平均3d。
5~8d 冲洗引流液逐渐清亮,连续3次做细菌培养及药敏阴性,平均10d停止穿刺冲洗,抗菌素静脉滴注平均10d。
治疗后1w患病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到健侧关节活动水平。
随访8~10个月,19例患者全部康复,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化脓性膝关节炎传统的治疗方法:关节切开冲洗引流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切开冲洗引流虽能有效地减压和清除坏死组织,但需切开关节,造成关节结构破坏,对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可导致瘢痕形成和关节僵硬[2,3]。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早期为浆液性渗出期,关节滑膜充血,关节腔内有浆液性渗出液,液内有大量白细胞。
在此阶段无关节软骨破坏,如果治疗得当、及时,关节功能可完全康复。
关节穿刺冲洗引流术弥补了关节切开冲洗引流的缺点,而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可持续冲洗关节内炎性介质,改善关节内环境,保护关节软骨,防止关节内粘连及破坏,并清除了复发因素的存在[4],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基本不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恢复快,并对患者关节作出评估,对预后作出较正确的判断。
持续性关节腔冲洗,能使关节囊保持一定的膨胀状态,防止了关节粘连[5,6]。
因此,本方法为治疗膝关节早期化脓性关节炎的首选措施。
本组患者经关节穿刺冲洗引流,结合敏感、有效的抗菌素全身治疗,均全部治愈。
综上所述,关节穿刺冲洗治疗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开放手术造成的创伤,该法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金忠,沈灏.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8):474-476.
[2]张羽飞,王立德,杨兆宏,等.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4):325-327.
[3]王建祥,张国良,穆祥军.穿刺冲洗治疗儿童化脓性髋关节炎4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89-2990.
[4]杨柳,郭林,唐康来,等.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大量短程持续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9):1471-1473.
[5]孙立军,徐卫东,马明军,等.膝关节镜下清理及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6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2):145-146.
[6]王波,邵先舫,张斌.关节腔穿刺冲洗配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2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03):66-67.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