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格式:doc
- 大小:399.00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作业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选择题1.公元前8至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期,希腊殖民加强了城邦和海外各地的联系,为希腊接触并吸收什么文化直接提供了方便( )A.埃及、波斯和腓尼基 B.埃及、罗马和马其顿C.罗马、巴比伦和腓尼基 D.埃及、巴比伦和腓尼基2.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
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
这说明了(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3.古巴比伦王国一度通过扩张盛极一时,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结果造成水土流失,连年洪灾,土壤沙漠盐渍化,后终使该国成为一片废墟。
这说明( )A.地理环境决定人类文明发展趋向B.生态平衡是文明能否延续的关键C.农耕社会无法根本解决人地矛盾D.对外扩张最终必将导致文明衰落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
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B.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C.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D.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5.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家是( )A.赫梯帝国 B.埃及C.亚述 D.马其顿王国6.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有1万对之多。
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
这说明亚历山大( )A.力推希腊人与波斯人的融合B.试图消灭波斯民族C.主张东西方民族平等D.试图融入波斯上层社会7.“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
课时素养评价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30分钟·1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1.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
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是( )①专制集权②和平往来③暴力冲突④民主政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古代世界的交往方式既有和平往来又有暴力冲突,在碰撞中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因此,答案为B。
2.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厂。
”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解析】选C。
本题依据所学可知,希腊半岛四方为不同区域文明,从而形成了融合各种文明的特征,也就是材料中加工厂的含义, C符合题意,故选C。
3.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
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解析】选C。
新城邦拓展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对外贸易即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故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众多城邦与希腊本土城邦有从属关系,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争夺霸权的特征,故排除B;“这些行动”并没有体现出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瓦解,故排除D。
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 “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材料主要说明(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赐予恩典”“严惩不贷”“我统治了这个王国”等可知,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故选A。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背景(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
(2)农耕文明具备扩展的潜能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概况(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②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①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概念阐释] 古代的农耕文明(1)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
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
(2)农耕文明是指由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3)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1)波斯帝国的兴起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波斯帝国的统治①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④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从未有过直接接触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国家,彼此以自身的世界观忖度着对方。
一条蜿蜒在它们之间的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道路”将他们连接起来。
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道路”是()A.罗马大道B.丝绸之路C.波斯御道D.中国驰道“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国家”“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国家分别是汉朝和罗马,而这条“将他们连接起来”的道路是丝绸之路,故B项正确。
2.图1为公元前7—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图2为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刻。
观察两幅图片,可以推知()A.古代的雕刻艺术具有多元化特征B.古代希腊借鉴了埃及的雕刻艺术C.埃及的艺术风格完全被希腊继承D.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两幅雕刻作品在多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显示了希腊雕刻对埃及雕刻的借鉴,故B项正确。
3.古代世界很多国家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促使古代帝国对外扩张的根源是()A.农耕文明的优势B.游牧文明的特性C.社会分工的发展D.政治管理的进步,经济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古代世界的帝国基本上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农耕文明地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对外扩张的潜能,故A项正确。
4.如下图所示,图1是1世纪意大利庞贝城镶嵌画——亚历山大在伊苏斯,图2是亚述古城浮雕——亚述骑兵,图3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些历史遗存可以说明()A.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B.1世纪时东西方战乱不断C.亚洲文明传播的共同特征D.三大帝国战无不胜的原因,三大帝国在扩展的过程中都采用武力的方式,故A项正确。
三幅图反映的事件并非发生于1世纪,故B项错误;马其顿王国起源于欧洲,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三大帝国战无不胜,排除D项。
5.波斯实行行省制度,每省设立总督一人,掌握本省的行政、司法和税收大权。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其扩展受到了( )答案:A解析: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因此,A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公元前6世纪,在伊朗高原兴起的帝国是( )A.赫梯帝国C.波斯帝国答案:C解析: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不断对外扩张,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3.在波斯帝国中处于政权最核心地位的是( )A.祭司C.成年男性公民答案:D解析: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4.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波斯帝国的是( )A.赫梯帝国C.亚述帝国答案:D解析: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灭亡波斯。
5.公元2世纪控制地中海区域的帝国是( )A.埃及新王国C.波斯帝国答案:D解析:随着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公元2世纪,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6.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
那么古罗马出现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中国的哪一时期( )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西汉时期。
当时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运到欧洲。
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帝国为大秦,欧洲的罗马帝国把中国称为“丝国”。
7.据史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到中国,这是中西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
“大秦”应是指( )A.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亚述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在底格里斯河西岸,以亚述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城邦,开始了早期亚述(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的历史。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题一、单选:(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人类最初的文明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它们出现在下列哪些大陆的若干地区?A.美洲B.大洋洲C.南极洲D.亚非欧2.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下列组合属于完整全面的农耕文明区的优势是:①社会分工比较发达②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④发达便捷的交通A.①④B. ②③④C. ③④D.①②③3.古代某一国家曾经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这个帝国是:A.埃及B.巴比伦C.亚述D.马其顿4.古代世界哪些文明曾对人类产生过比较广泛的影响: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代西亚文明③古代希腊文明④埃及新王国⑤古巴比伦王国⑥亚述帝国A.①②③B. 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5.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6.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
下列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不包括:A. 地区统一B. 武力扩张C.移民D.农耕文明的封闭性7.马其顿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和治国理念,以下不属于其中的是:A.君主专制 B.君权神授 C.行省制 D.推广希腊文化8.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等帝国的兴起。
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帝国内海的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帝国是: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9.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所有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原创)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这些文明的扩展( )A.推动了城邦国家的发展B.扩大了人类文明的交流C.促进了行省制度的完善D.形成了统一的社会风俗2.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
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B.文明开化的程度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D.经济形态的影响3.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一场持续了两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殖民运动,建立了一系列独立于母邦的殖民城邦。
这些新建立的殖民城邦中的成员可以平均分配殖民地的土地,共同参与新城邦的管理。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确立了希腊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B.导致了城邦制度的建立C.刺激希腊本土城邦的社会变革D.推动小农经济的复苏题组二古代世界的帝国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国王是波斯王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5.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促进了基督教文明的传播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6.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
随着远征,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
选择题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
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
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A. 古希腊文明B. 古巴比伦文明C. 古埃及文明D. 古印度文明【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打造了哲学的深度”、“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再结合所学古代希腊罗马的相关知识可知,这应该是指的古希腊文明,因为古希腊孕育了古代的民主,也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哲学家,产生了最初的人文主义,故选A;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都不是欧洲的,所以更不符合“欧洲文明”这一条件,故排除。
选择题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
”这句话揭示了()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答案】C【解析】材料称“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
”,这说明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C正确;材料未涉及航海业发达及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A、B错误;D违背史实。
选择题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国家是A.马其顿B.波斯C.罗马D.阿拉伯【答案】B【解析】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波斯帝国的史实,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择题“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
”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A.东西方文化的毁灭B.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可知,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课时分层作业(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公元前2 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
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D[从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展来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兴起在黄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因此孕育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
]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
“他”是( )A.汉谟拉比B.大流士C.修昔底德D.亚历山大D[由时间“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
]3.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的流域是(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B[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4.右面是影片《斯巴达克斯》的海报。
该影片是一部大制作的古代史诗式的电影,它叙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虐而在斯巴达克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但最终被镇压的史实。
这部电影反映的史实( )A.体现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B.促使罗马帝国达到顶峰C.导致了罗马帝国最终分裂D.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A[斯巴达克起义是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反映的史实是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故A项正确;B项是在1-2世纪,C项是4世纪末,D项是5世纪后期,时间均不符,排除B、C、D三项。
]5.她在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大肆扩张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她”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波斯帝国D.孔雀帝国B[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罗马帝国。
]6.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古代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其扩张的直接目的?A、获取更多的奴隶劳动力B、扩大领土和影响力C、传播基督教D、获取更多的原材料2、题干:下列关于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B、汉武帝时期,汉朝通过和亲政策与匈奴保持和平C、汉元帝时期,汉朝重新与匈奴和亲D、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关系促进了汉朝的经济发展3、在古代世界,哪一个帝国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A. 波斯帝国B. 罗马帝国C. 拜占庭帝国D. 奥斯曼帝国4、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罗马与汉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A. 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间接贸易B. 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艺术品和技术上C. 直接派遣使节进行官方交流D. 贸易商品包括丝绸、玻璃制品等5、题干: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关于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陆上通道B. 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汉代,是通过海上贸易实现的C.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D.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西方文化完全融合6、题干:以下关于古代罗马法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古代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古代罗马法对后世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C. 古代罗马法主要涉及民法、刑法和宗教法D. 古代罗马法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法律基础7、古代世界中,哪一个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文化和经济交流?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马其顿帝国D、罗马帝国8、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不仅意味着领土的征服,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
请问,哪一项科技成果是由这一文化交流的结果并在亚历山大帝国传播开来的?A、佛学B、阿拉伯数字C、地圆说D、印欧语系9、下列关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他的东征使得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B. 他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C. 他的东征导致了马其顿帝国的分裂D. 他的东征使得亚历山大城成为东方的文化中心 10、古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权B.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C. 强调了法律的普遍适用性D.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11、下列哪一项不是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表现?A. 汉朝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到达罗马B. 罗马的玻璃制品传入中国C. 汉朝派遣使节直接访问罗马帝国D. 双方在军事技术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12、在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于帝国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A. 农业生产的发展B. 强大的军队组织C. 宗教信仰的传播D. 上述所有因素13、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A. 汉代的丝绸B. 印度的佛教经典C. 希腊的雕塑艺术品D. 中国的瓷器14、以下哪项是古代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进行交流的历史事件?A. 张骞通西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D. 西汉末年,罗马帝国使者来到长安15、下列哪一古代帝国是通过征战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西汉帝国16、古代世界的帝国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以下哪一种方式不属于帝国促进文明交流的形式?A、战争征服B、商业贸易C、政教合一D、文化传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各自在不同文明成就上的贡献,并简要说明这些贡献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分层作业(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公元前2 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
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B.沙漠
C.高山D.河流
D[从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展来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兴起在黄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因此孕育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
]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
“他”是( )
A.汉谟拉比B.大流士
C.修昔底德D.亚历山大
D[由时间“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
]
3.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的流域是(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
B[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
4.右面是影片《斯巴达克斯》的海报。
该影片是一部大制作的古代
史诗式的电影,它叙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
虐而在斯巴达克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但最终被镇压的史实。
这部电影反映
的史实( )
A.体现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
B.促使罗马帝国达到顶峰
C.导致了罗马帝国最终分裂
D.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A[斯巴达克起义是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反映的史实是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故A项正确;B项是在1-2世纪,C项是4世纪末,D项是5世纪后期,时间均不符,排除B、C、D三项。
]
5.她在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大肆扩张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她”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D.孔雀帝国
B[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罗马帝国。
]
6.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比如早期希腊雕刻,在发式、表情、站立姿势等多方面都与某一文明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此文明是( ) A.埃及文明B.罗马文明
C.印度文明D.波斯文明
A[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
7.佛教创立后,很快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孔雀帝国时期佛教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佛教( )
A.提出“众生平等” B.宣扬炼丹制药
C.主张扶危济困D.提倡断发修行
A[本题表面上考查孔雀帝国佛教的广泛传播,实际是考查佛教的基本教义,主张“众生平等”。
]
8.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字母文字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等优点,逐渐流行开来。
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来的字母是( )
A.腓尼基字母B.印度字母
C.阿拉马字母D.拉丁字母
D[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成拉丁字母,故选D项。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皆出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材料二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印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始乃一通焉。
——以上材料均摘自《后汉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班超派甘英穷临西海的目的何在?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说明甘英出使大秦的目的及结果。
第(2)问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大秦遣使到汉朝,表达了相互交往的愿望。
答案:(1)目的:出使大秦,沟通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结果:甘英受阻波斯湾,但了解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奠定了中西交往的基础。
(2)汉朝和大秦都迫切希望直接往来。
[等级过关练]
10.“进入3世纪,农业萎缩、商业衰落、城市萧条;统治集团权斗纷争不息,政变不断。
境内奴隶起义和下层民众反罗马的斗争接连爆发,社会动荡。
”材料描述的是( ) 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B.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C.罗马帝国最终分裂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进入3世纪,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故B 项正确。
]
11.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 )
A.行省B.城邦国家
C.神庙D.军事帝国
B[古代希腊人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故B项正确。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奴隶制发展和繁荣阶段,废除了国王,建立了共和国,称为“共和时代”。
——于贵信编著《古代罗马史》材料二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当时罗马帝国地跨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
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张广智《古罗马兴衰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由共和国阶段转变为帝国阶段,依靠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有人说从共和国到帝国,是换汤不换药,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3)上述两个时代罗马国力强盛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以武力扩张的方式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阶段。
第(2)问应注意从奴隶制及共和国和奴隶制帝国的性质方面分析。
第(3)问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表现。
答案:(1)主要手段:发动扩张战争。
(2)古代罗马无论是共和国还是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变了,但国家性质没有丝毫改变。
(3)共和国时代:征服了意大利,并向地中海周边地区扩张,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繁荣。
帝国时代:到公元2世纪,罗马已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成为版图空前辽阔的强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