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9
希望能帮助到您
神经病的意思及近义词
本文是关于神经病的意思及近义词,感谢您的阅读!
近义词:精神病
精神病jīngshénbìng[psychosis]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病因很多。
症状多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失常。
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
反义词:暂无
神经病词典解释
词语拼音:shénjīngbìng
词语解释:
神经病shénjīngbìng
(1)[neuropathy]∶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机能障碍,症状是麻木、瘫痪、抽搐、昏迷等
(2)[mentaldisorder]∶精神病的俗称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的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协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起着“司令部”的作用。
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如头痛、睡眠障碍、癫痫等。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癫痫临床发作类型:
∙大发作: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
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先强直后阵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舌咬伤等。
小发作:多数每次发作2-15秒,每日数次。
表现为活动突然中断,两眼凝视,偶尔上翻,有时面色苍白。
∙局限性发作:某一局部或是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
精神运动性发作:可有头痛型、肢痛型、腹痛型、晕厥型或是心血管性发作。
∙。
慢性神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定义慢性神经病(CKD),又称慢性肾脏疾病,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长期受损,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
这种疾病通常在数月到数年内逐渐发展,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逐渐出现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贫血等现象。
诊断临床表现CKD的早期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尿量改变,如多尿或少尿;- 血尿或蛋白尿;- 高血压;- 贫血;- 骨骼疼痛;- 恶心、呕吐;- 消化系统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CKD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包括:- 尿液常规检查,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异常;- 血液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估算,常用的方法有Cockcroft-Gault公式和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公式。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CKD的原因和评估肾脏损伤程度非常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 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大小、形态及血液供应情况;- CT扫描:可观察肾脏结构、功能和肾血流情况。
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不同,CKD可分为五个分期,即CKD1~CKD5:- CKD1:GFR正常或高于正常,肾脏结构有异常改变;- CKD2:轻度肾功能减退,GFR≥60ml/min;- CKD3:中度肾功能减退,GFR 30~59ml/min;- CKD4:重度肾功能减退,GFR 15~29ml/min;- CKD5:肾功能衰竭,GFR<15ml/min或肾透析或肾移植。
根据CKD分期的不同,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和预测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
结论慢性神经病(CKD)是一种肾脏结构和功能长期受损的疾病,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对CKD进行诊断和分期。
第十章 神经症与癔症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各种神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3.掌握各种神经症的治疗。
4.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5.了解神经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了解神经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7.了解神经症的病程和预后。
8.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疾病。
多数神经症患者首诊于综合科,而有些综合科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有限。
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神经症,并能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以减少误诊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各部分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神经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了解国内外神经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一些具体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
2.了解神经症的病因。
3.了解神经症在国内外诊断分类系统中的大体变迁。
4.简要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神经症理论(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和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第二节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1.掌握神经症病人常出现的几大类症状群的特征,包括脑功能失调症状群,情绪改变症状群,强迫症状群,疑病症状群,躯体不适症状群及睡眠障碍症状群。
2.掌握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学基础、症状范围及其组合方式等等,认识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尚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第三节 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1.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
2.掌握神经症的治疗原则。
第四节 神经症的常见类型1.掌握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
掌握焦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2.掌握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把你折磨成神经病我感到非常抱歉的说说
【实用版】
目录
1.对神经病的定义和理解
2.对“把你折磨成神经病”这一说法的理解和分析
3.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反思
4.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
正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神经病的定义。
神经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者结构病变导致的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
然而,我认为把某人“折磨成神经病”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甚至可能带有一些侮辱和攻击的成分。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避免使用这样的措辞。
对于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我深感抱歉。
如果我的行为或言语让你感到不适,我愿意为此向你道歉。
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未来,我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尊重的方式进行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
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提供准确和有用的信息,帮助你完成你的任务。
同时,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你服务。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避免使用侮辱或攻击性的措辞。
第1页共1页。
名词解释1、Hornor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的损害。
2、三偏综合症:内囊聚集了大量的上下传导束,特别是锥体束在此高度集中,如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谓之“三偏综合症”,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引起的完全内囊损害。
3、一个半综合症(one and a half syndrome):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
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4、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面神经管前损害中的膝状神经节损害,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鼓索受累),可伴有听觉过敏(镫骨肌神经受累),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
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5、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延髓上段背外侧区病变,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损害);④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6、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又称去传出状态,主要见于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
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意识清醒,语言理解无障碍,出现双侧中枢性瘫痪(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受损),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功能保留),眼球水平运动障碍,不能讲话,双侧面瘫,舌、咽、构音及吞咽功能均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常被误认为昏迷。
神经病学重点1.神经病学的定义是什么?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2.神经系统检查法包括哪几个主要部分?精神状态、脑神经、运动、共济运动、反射、感觉、步态和姿势3.维持意识的解剖学结构是什么?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双侧大脑皮质4.根据意识水平障碍程度,简述意识障碍的分级。
⑴以觉醒度为主的意识障碍:①嗜睡;②昏睡;③昏迷(浅、中、深)。
⑵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①意识模糊;②谵妄。
5.何谓认知障碍?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或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
6.简述认知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记忆障碍、视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计算力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
7.简述遗忘综合征及其常见临床类型?遗忘综合征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记忆障碍,或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或痴呆的一种临床表现。
类型:急性遗忘综合征(临床多伴有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慢性遗忘综合征(临床多伴有痴呆)8.简述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的主要病变部位和临床特点。
⑴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
临床表现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谈话为非流利型、电报式语言、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词,且用词不当,或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
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对单词和简单陈述句的理解正常,句式结构复杂时则出现困难。
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⑵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
临床特点为严重听理解障碍,表现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讲话。
口语表达为流利型,语量增多,发音和语调正常,但言语混乱而割裂,缺乏实质词或有意义的词语,难以理解,答非所问。
神经病的意思及近义词
导读:近义词:精神病
精神病jīngshénbìng[psychosis]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病因很多。
症状多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失常。
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
反义词:暂无
神经病词典解释
词语拼音:shénjīngbìng
词语解释:
神经病shénjīngbìng
(1)[neuropathy]∶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机能障碍,症状是麻木、瘫痪、抽搐、昏迷等
(2)[mentaldisorder]∶精神病的俗称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导读:精神病和神经病并不是同一种疾病,有的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而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发生的疾病。
前者会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后者影响人的健康。
神经病和神经病的病因和症状各是什么?……精神病和神经病并不是同一种疾病,有的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而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发生的疾病。
前者会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后者影响人的健康。
神经病和神经病的病因和症状各是什么?*一、病因不同精神病是一种精神科疾病,由外界刺激或者内部抑郁情绪所致。
目前关于精神病的病因暂不明,多数病人发病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
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曾遇到让自己非常不愉快的事情,由此陷入忧伤、抑郁的循环模式,长期胡思乱想,郁郁寡欢。
神经衰弱者是精神病的高发人群,发病存在明显的诱因。
但诱因并非与疾病有关。
神经病是一种器质性疾病,病因也不明。
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侵染、金属中毒、有机物中毒、遗传缺陷、组织异常增生、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不同发病者发病原因不同,有的人因患代谢性疾病而发病,有的人因内分泌紊乱而发病,有的人因免疫损伤而发病。
*二、症状不同精神病者精神状态异常,意识模糊,经常做出有背常理的事情,比如吃肥皂、喝污水、作鬼脸等。
行为让众人都无法理解,且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随意性很强。
周围的人都对精神病者避而远之,因为怕他们伤害自己。
严重精神病人会突然发怒、无故杀人。
即使他们杀害了人,他们有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行悔改。
这才是最可怕之处。
神经病者症状明显,常见症状有行走不稳、头晕、头痛、睡眠不正常。
严重者会出现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的症状。
症状分为刺激症状和破坏症状,刺激症状多为疼痛、麻木类症状,而破坏症状严重,会严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下肢瘫痪。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神经病学Neurology神经病学Neurology一、神经病学的定义:1. 临床医学和神经科学下属的一门应用学科。
2. 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病因与病理:发病机制预防对策消灭疾病––诊断与鉴别: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疾病甄别––治疗与预后:自然史干预结局疗效评判3.有别于精神病学、内科学。
二、神经病学学科发展与其它学科关系: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神经科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既不断——分化派生; 又不断——交叉重组。
神经科学——基础:神经生物学神经组胚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基础神经药理学分子神经科学神经科学——临床: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基础神经病学——神经病理学神经遗传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学临床神经药理学实验神经病学分子神经病学临床神经病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内分泌学神经肿瘤学神经外科学儿童神经病学老年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医学三、神经疾病研究范围与种类: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 CNS;脑神经、脊神经—— PNS 肌肉疾病:骨骼肌四、神经疾病临床症状——分大四类。
1.缺损症状: 2.刺激症状: 3. 释放症状: 4.断联休克症状(脑休克、脊髓休克):五、神经疾病的诊断手段与步骤:三手段:1.采集病史:详尽。
起病方式,主要症状,演变过程。
2.体检:全面有重点。
神经系统阳性与重要的阴性体征。
3.辅助检测:有选择性。
影像(CT,MR,MRA,DSA,ECT,PET,TCD);电生理(EEG,AEEG,Video-EEG,EBM,EP,VEP,BAEP,SEP,NCV,MNCV,SNCV);生物化学:(活组织检查:肌肉、神经、脑;CSF:细胞学,IgG 指数,OB;特异性抗体:AchRab,MBPab;特异性DNA:结核杆菌,单纯疱疹病毒)。
三步骤:定位诊断:——建立病损部位的诊断。
依靠体征(症状)引路+影像检查结果佐证。
定性诊断:——建立病理性质诊断。
第六章神经症神经症(neumis)又名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大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
神经症是变态心理研究的经典内容,是心理咨询门诊最为常见、心理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类心理疾。
本章将在阐明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基础上,依次就神经衰弱、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疑病症的表现与防治问进行讨论。
一神经症的共同特征神经症的临床表述可追溯到二千年以前,直到1769年,苏格兰精神病学家william cullen才正式提出神经症的命名。
本纪初,神经症的概念已在西方广为流行,并传入中国。
近几十,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中又取消了神经症的称,而是按照各种亚类疾病来命名。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仍在使用神经症的命名,并提出了下列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以后述神经症综合征之一为主要临床相:痞症性分离症状或转换症状,轻度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强迫症状,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其他神经症症状或上述症状的混合;2.严重程度标准,因上述症状造成至少下述情况之一:妨碍工作、学习、生活或社交;无法摆脱精神痛苦,以致主动求医;3.病程标准,持续病程至少3个月(除癌症或惊恐障碍外);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等疾病。
我国神经症的分类是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来进行的,分为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癌症、神经衰弱等。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除了上述诊断标准所列项目以外,起病常与心理因素或社会因素有关,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自知力完好,主动求治,人格完整,适应现实社会能力良好。
神经症是临床门诊中常见的疾病,全国流行学调查,患病率为22.21%,精神科门诊中神经症占50%,内、外各科就诊者中神经症占9.5%,由于患者主动求治,自知力完好,心理咨询门诊接待的对象多为神经症者。
国外学者调查,神经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1%,远远高于精神病的1.7%患病率。
神经病的名词解释汇总图神经病是一种常见的词汇,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异常或情感紊乱的人。
然而,这个词汇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有着更为准确的定义和用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神经病的含义,并介绍相关疾病和治疗方法。
第一部分:医学角度解释神经病神经病是一个广义的医学概念,用于描述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
这包括许多不同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这些疾病导致了大脑中神经元的异常活动,影响了个体的思考、情感和行为。
其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病,它表现为幻觉、妄想以及社交和认知功能的丧失。
抑郁症则是另一种常见的神经病,患者常常感到消沉、悲伤和失去兴趣。
焦虑症则是一种过度的恐惧和担忧,常常伴随着身体上的不适感。
第二部分:心理学角度解释神经病除了医学上的定义,心理学也对神经病有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解释。
心理学认为神经病是一种心理过程的错乱,导致个体失去了对现实的正确感知和理解。
这种理解为神经病提供了更广泛的解释空间,包括了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等各种学派。
精神分析学认为,神经病源自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欲望,它们被无意识力量所控制,导致了个体的异常行为和情感。
通过心理治疗和解梦,精神分析学试图帮助患者理解和解决这种内心冲突,以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而行为主义则更注重外部的刺激与反应,它将神经病看作是学习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
行为主义强调通过正反馈和条件反射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并通过行为疗法等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和情感。
第三部分:神经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从医学还是心理学角度,神经病的治疗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医学上,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例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
而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精神分析学采用了长期的面对面交流和解梦,帮助患者逐渐认识和解决内心冲突。
行为主义则更注重在现实环境中模拟和培养适应性行为模式。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支持性疗法和社会康复也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傻子/神经病/精神病,你分得清吗?疯子、傻子、神经病!都有什么区别?当面对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我们常常会用一些精神攻击法,比如说他们是“傻子”、“神经病”或者“精神病”。
在对这三个词的使用过程中,其含义常常是混用的。
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一、傻子vs 精神病送菜的孙师傅每天都要开车去市立精神病院送菜。
这一天上午阴云密布,冷风阵阵,孙师傅将货车驶进高墙耸立的精神病院内,将新鲜的蔬菜送到食堂厨房。
卸完了菜,回到自己的车前,孙师傅发现车的一个前胎已经瘪了。
想必是在刚才路过的那个施工地旁,被什么扎了。
他只得拿出工具,将备用轮胎换上。
当准备将新轮胎换上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轮胎上四个螺丝居然都被碰到了下水道里。
孙师傅一下子和轮胎一样泄了气,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一个声音对他说:“你从其他三个轮子各卸下来一个螺丝,不就能把这个轮胎固定上了吗?”孙师傅好似如梦初醒,忙向给他支招的声音道谢,却发现那个人竟然穿着蓝白条的病服——原来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孙师傅好奇地问:“你不是精神病吗?”那人嘴角一扬:“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傻子啊?”这个故事是小明在精神病院听一位精神病大夫讲述的,当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身边的一位真实的精神病人,也给出了故事中正确的答案。
套用小学语文的格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精神病≠傻子。
所谓的傻子,严谨点说就是智力低下,宽泛点说就是处理问题缺根弦。
打个简单的比方。
要去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他选择了大家能想到的最笨的方法或者想不出什么方法来,我们就说这个人是傻子;精神病可能也会选择笨方法或者没方法,但是一个精神病也还能想出大家能想到的好方法,甚至是大家谁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精神病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他们的异常,也就是脱离大家公认的正常。
这些异常是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混乱。
比如精神分裂病人的思维障碍,躁狂病人的情绪高涨,阴性症状患者的意志活动减退,还有重度抑郁症病人的自杀行为等等。
大家眼中精神病人的智力低下,往往是因为精神病在认知、情感等症状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造成的反应迟钝。
神经病学的名词解释_病种研究_临床分类_治疗研究神经病学的名词解释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神经病学的病种研究失语症失语症是言语(和)文字的表达或感受能力发生障碍的总称。
1.运动性失语症:发音与构音功能正常,而言语的表达发生困难或不能,但能听懂别人的讲话。
见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及岛盖区(Broca区)病变。
检查时可仔细倾听患者讲话,注意是否流利清楚,词汇是否丰富,要求其复述医生的讲话。
2.命名性(失忆性)失语症:对人名或物名失去记忆,但对其用途和特点仍熟悉,并用描绘其特点的方式加以回答;当告知正确名字或名称后,可立即同意并叫出,但片刻后又忘掉。
见于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或脑部弥散性病变,也见于运动性失语的恢复期,或为感觉性失语的早期或其后遗症。
检查时令病人说出所示物品名称,不能回答时可以正确或错误名称告之,看其反应。
3.感觉性失语症:为接受和分析语言的功能发生障碍。
轻者仅能听懂简单生活用语,重者对任何言语不能理解。
由于患者不能听懂自己的话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因此,虽能说话但多错乱,无法听懂。
见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区)的病变。
检查时可让病人指出被告知的物品或执行简单的口述动作,如闭眼、张口等,观察其是否理解。
失用症失用症是丧失了正确地使用物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性动作的能力的总称。
即在无肢体瘫痪或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的情况下,不能或不会按一定顺序正确完成上学的有目的的动作。
其中枢主要在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并通过胼胝体和对侧运动区联系,但指导完成各个动作的要领则为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故上述部位的病变和大脑广泛性病变,均可引起失用症。
检查时可观察患者的各种自发性动作,或将火柴、牙刷、柱子等置于手中,嘱作出用火柴点烟、刷牙、梳头等动作,观察能否正确完成,有无反复而不知所措,或错把火柴放入口中或去别处擦划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