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花卉装饰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17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美术课教案花卉装饰画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一定的花卉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技巧2. 花卉装饰画的设计和创新教学难点:1. 花卉的形态描绘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卉装饰画的课件和示例作品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花卉装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你们觉得这些画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哪一幅?2. 教师简要介绍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卉的形态描绘方法,如线条、形状、结构等。
2. 教师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方法,如冷暖、明暗、对比等。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动手尝试绘制花卉装饰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自我介绍和讲解。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卉装饰画的重要性和美感。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任务,如收集花卉图片、尝试创作组合花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花卉装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
在基本技巧讲解环节,教师详细讲解花卉的形态描绘和色彩的搭配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动手绘制花卉装饰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介绍和讲解,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
通过总结和拓展环节,教师强调花卉装饰画的重要性和美感,提出一些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花卉装饰画》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绘画中的色彩、光影、构图等基础知识。
2.了解花卉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式。
3.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
4.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介绍花卉绘画的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
2.学习花卉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份花卉装饰画。
教学方法1.前置知识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内容介绍花卉绘画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示范: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需的技能。
3.学生互动:通过小组或整班互动讨论、展示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个性创作: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教学过程第一步:前置知识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内容介绍花卉绘画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价值。
2.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状态,激发学生对花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学习花卉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式1.教师介绍花卉绘画的基本构图,例如对称、层次、平衡等,让学生理解构图的作用。
2.教师介绍花卉绘画的表现方式,例如线条、色彩、光影等,让学生理解花卉绘画的表现手法。
3.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花卉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式。
第三步:完成一份花卉装饰画1.教师提供花卉素材,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图案。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草图设计,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
3.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运用所学技能完成一份花卉装饰画。
第四步:作品欣赏和评价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品的特点和不足。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教学反思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花卉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前置知识导入、教师示范、学生互动、个性创作等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需的技能。
《花卉装饰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欣赏花儿的美,感悟与花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之美,知道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并大胆表现,创作一幅花卉装饰画作品;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赏析花卉作品,自己设计、绘制花卉装饰画作品,并用来美化生活空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感受花儿的美好,体会生命和自然的美好,感悟与花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文之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大胆畅想和表现,在作品的创作中获得成就感,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学情分析:整体来说七年级学生的美术基础是比较薄弱的。
由于地处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匮乏,对美术课的意义认识存在偏见,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较少上正规的美术课,缺乏基础的美术知识和美术素养,也并不了解更多的绘画技巧。
但他们充满热情,也乐于求知,对美有着自然的追求。
所以,必须对课堂活动难度做出恰当的定位,既然美术课堂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那教师就要“以生为本”,设计适合他们的审美素材、文化情境和实践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获得美的感染,文化的陶冶,创造美的乐趣,从而强化学生与美术的精神联系,提升学习兴趣,获得审美素质的综合提高。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欣赏花儿的美,感悟与花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之美,大胆表现,创作一幅花卉装饰画作品,是本课的重点;2、了解运用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去创作作品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画具,相关资料;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纸、铅笔等画具或手工制作材料;课前搜集相关花卉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3—5分钟)1、祖国的花骨朵们,你们好!不知不觉间,送走了寒冷的冬季,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春天又来了。
每到这个时节,人们总要去踏青游玩,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多媒体展示:授课教师春游照片】对,这是老师前年春天在集发观光园拍的, 因为老师很喜欢花,老师还养了一些花呢!给大家看看【多媒体展示】其实爱花之人可不止我一个。
美术优质课花卉装饰画教案教案标题:美术优质课花卉装饰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花卉装饰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花卉装饰画的示例和技法介绍;2. 花卉装饰画的图片和实物样本;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画布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花卉装饰画的概念和应用领域;2. 展示一些花卉装饰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
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花卉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色彩丰富、造型生动等;2. 介绍常用的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3. 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等。
示范与指导(15分钟):1. 展示一幅花卉装饰画的实物样本,解读其构图和色彩运用;2. 演示绘画技法和步骤,如如何用铅笔勾勒花卉的轮廓、如何运用水彩绘制花卉的颜色等;3. 指导学生根据示范进行练习,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创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创作;2. 学生可以使用铅笔进行素描,或者选择其他绘画技法进行创作;3.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创作意图,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形式表达。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2. 老师和同学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3. 老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花卉装饰画的技法和材料进行更复杂的创作;3. 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和活动,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示范的清晰度和指导的个性化;2. 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表达个人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花卉形象;3.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运用花卉装饰画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制作贺卡、装饰房间等。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由于线的变化带来的魅力和易学便画的条件,在对于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线描画对孩子来说,是最富兴趣、最为便捷,也颇为有效的绘画之一。
线描画又叫线描装饰画。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的同时。
学会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让孩子给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变化出孩子眼中的线描世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十二、三岁,正处于“视觉写实期”向“客观写实期”过渡。
这一时期的孩子能通过感观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能注意描画物象的细节,力图真实地反映现实,已经由平面的思维向立体思维过渡。
能用线表现面,由面组成体,能用线表现空间前后的遮挡关系,这一时期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可逐步把一些基础理论渗透给学生,如透视知识、构图知识、结构比例等,用理论指导他们走上正规的绘画道路。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不正确的教法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苛求孩子,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对世界的认识。
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抒发他们的情感和想像力,展现自己特有的天性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力: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线描)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变化的线条对自然物象进行提炼、加工、装饰。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画装饰卉花教材分析:《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
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
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
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
教学思路: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例如:概括、归纳和夸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感。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学具准备: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彩用具、花纸教学过程:主要环教学意伴随音乐,播放一让同学们导入课学生边观看幻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识到花卉片边思应用的幻灯片。
美丽饰画在生花卉装饰画点缀了我们中应用的重的环境,美化了我们的要性,引起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一学生对花卉下花卉装饰画。
装饰画的兴趣。
花卉装饰画出示课题提问什么是装饰画?通过提问激讨论回答:装饰画发学习兴趣通过变形、组合、粘贴、绘画等形式呈现。
教学课题:第三课《花的畅想》教材分析:“花”带给人的感觉是美好、喜悦、欢快的,人们面对花,生发了无限畅想,因此也不遗余力地去赞美它、歌颂它、描绘它,似乎这样就可以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抒发出来了。
本课就花的创作描绘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抒发各自对花的理解、联想。
旨在激发想象力,丰富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正在不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发展状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并能够捕捉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富于想象,表现欲浓,写实绘画意识较强,但是学生写实绘画能力普遍较差,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应该创造机会发挥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行为,充分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设计思路:通过展示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花的美丽,引发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体验,展开想象,并结合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花卉描写实例分析、学生相互讨论、学生实际练习等一些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花的美感理解,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增进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欣赏美丽的花卉图片,感受花美丽的同时,增强审美情趣。
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花的影像,让学生表述花,了解花的信息,感受花的气息。
2、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花,用画笔描绘花,用双手剪裁出花,用心灵感悟、升华花。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花,让学生喜欢花,赞美花,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1、赏析花儿的图片,感受花的美丽2、畅想花儿,创作以花儿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教学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花,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绘纸、课本等。
学具准备:铅笔、图画纸、剪刀、彩笔或油画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正值13 、 14岁,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开始,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比喻成什么年龄呢?生:“花季”年龄师:为什么不称做“雨季”、“干季”、“湿季”?生:因为,我们就象是刚刚开放的鲜花一样美好师:对了,花是美好的,你们就好象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鲜花,需要师长的呵护,需要知识的滋养,将来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美术七年级下册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案1教学目标借鉴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装饰特点,学会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与制作花卉纹样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生活用品中进行装饰。
2学情分析依据设计与应用的课程设计,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
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而展开,引导学生学习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难点:花卉图案的变形与构成方法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展示花提问:喜欢花吗?为什么?多媒体展示花。
美丽动人、芬芳四溢,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会出现在山野上、花园、花店里。
这世界上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路边的野花,如何让它们永远地盛开在我们的周围、扮靓我们的生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探讨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走近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活动2【讲授】探究设计方法及进一步探究多媒体展示带有花形图案的生活物品:墙纸、地板、布料、服装等图片。
生活中的花卉与花卉纹样对比。
教师总结:图案夸张简洁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美丽的花儿怎么变成花卉纹样的?观察与写生:教师: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态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瓣行,把握总体特征。
变形: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
“简化”是对自然心态的简洁化,减去繁琐细节,以突出整体的特征与个性。
“夸张”:是对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变更,如使圆的更圆,方得更方,长的更长。
“添加”:是运用附加组合的方式在图案中添加装饰,使其更加丰富、理想。
“几何化”:是把图形几何化,使外形更简洁、更大方、特征更明显。
教师展示空白树叶,设问:好看吗?为什么?我们如何把他变得好看。
还还可以利用点、线、面来进行装饰花卉纹样。
分层练习,掌握方法:(小练习)教师:尝试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进行花卉外形变形。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中国画与油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并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3、让学生学会欣赏并评价中国画,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画,学会欣赏中国画。
教学难点:培养审美情趣,学会评价中国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师示范。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出示幻灯片中国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ppt1的中国画图片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师问: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中国画的一些认识?学生A:中国画是我国国粹学生B:工具有文房四宝学生C: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等很好那么同学们说的很好,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中国画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如何欣赏、评价中国画?同学们想不想学?生答:想学。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画与油画》这节课的第一课时出示并板书课题ppt3-4二、出示学习目标:ppt5(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一下)1、了解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2、学会欣赏中国画,培养审美情趣3、学会评价中国画。
三、学生自学:同学们打开课本首先请同学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以下问题自行阅读课本了解中国画有什么特点?出示ppt(1)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画法。
(2)中国画的表现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3)中国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4)中国画的装裱主要有:册页、立轴、长卷四、教师精讲:ppt81、理论讲解分专题对中国画的特点进行讲解点击ppt6第一个专题后面的笑脸头像进入专题ppt8师问:仔细对比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的画法能发现什么?(生答:写意感觉很简单而工笔则画的非常的仔细显得很复杂),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师以《霜筱寒雏图》与《绿叶小鸟》两幅作品进行讲解两幅作品虽然都是以小鸟为描绘的对象,但是工笔画比较尊重客观的事物,非常注重对事物的详细描述,即我们所说的非常的逼真。
而写意画则注重对作者内心的体现,作者借物抒情,向观者送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讲究的是笔墨的情趣等……(引导学生注意学会区别工笔与写意的区别不仅在绘画上,还要上升到思想境界上。
《花卉装饰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是一节以花卉为主体的美术作品创作课。
花儿鲜艳姣好,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动人的姿态和丰富的色彩为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对于花的表现可以采用各种美术形式,如国画、装饰画、纸艺、彩泥等等。
材质不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
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各种材料,进行对花卉的造型表现。
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正在不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于发展状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并能够捕捉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富于想象,表现欲浓,写实意识较强,但是学生写实能力普遍较差,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应该创造机会发挥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行为,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花卉装饰画,美化生活空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感受花的美,大胆畅想。
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艺术创作。
五、设计理念(思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花的美丽,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教学分四个环节:首先通过一个短片让同学们感受花开的美丽,并产生美好的遐想,带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第二个环节,从花的颜色、形态上认识到花儿的美;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花进行丰富的联想,提升对美的认识;第四个环节,在学生理解花的美丽之后,激励他们表现创造。
这四个步骤,由表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而进行创作,使学生对花的认识得到加深,对美的理解得到升华。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六、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彩纸、胶棒、彩笔、剪刀等。
七、教法:尝试法、赏析法、直观教学法学法:实践法八、教学流程:九、板书设计:花的畅想特征变形夸张概括。
三、装饰画创作33分钟试着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装饰画。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制作花卉装饰画学生到台前展示作品,口述创作过程和作品内涵,教师及时鼓励的有创意的作品,适时提出建议四、评价5分钟每组选出一副作品到讲台展示。
对学生的评价做出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学生观赏作品,并对作品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激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课堂小结2分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制造美得双手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留心观察,大胆想象,用我们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创造更美的作品装饰我们的生活。
教学反思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
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现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我觉得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