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控常见知识一
- 格式:doc
- 大小:323.50 KB
- 文档页数:9
中级监控方向知识点总结一、监控系统基础知识1. 监控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监控系统是一种可以监测、测量和控制某些过程或系统的工具或设备。
其作用是实时地跟踪和监测各种关键参数,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2. 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监控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控制器、显示器、报警设备等多个组成部分,通过这些部件协作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展示。
3.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传输数据,再由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最终在显示器上展示监控信息,并在必要时通过报警设备发出警报。
4. 监控系统的分类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监控系统可以分为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多种类型。
二、传感器技术1.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是用来感知某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可读取的信号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电阻型传感器、电容型传感器、压力型传感器、光学型传感器等。
2. 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可以根据用途、感知的物理量、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根据感知的物理量可分为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3. 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监控、环境监测、安防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 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实时的物理量、环境参数等信息转换成数字电信号或模拟电信号,并传输到控制系统中。
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模数转换、信号调理、嵌入式系统等多种技术。
2. 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是在数据采集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存储和分析的过程。
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滤波、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3. 数据通信与传输技术数据通信是指在监控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包括局域网通信、无线通信、远程通信等技术。
网络监控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社交娱乐到关键的商业运营,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而网络监控作为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什么是网络监控呢?简单来说,网络监控就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性能、流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网络中的各种数据,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们,从而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网络监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有助于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想象一下,如果网络突然出现故障,导致您无法正常上网、工作中断或者重要的数据丢失,那将会带来多大的损失?通过网络监控,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或性能下降,并进行维修或更换,从而避免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
其次,网络监控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多,网络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网络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某些应用的响应速度变慢,影响用户体验。
网络监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中的流量分布和资源使用情况,从而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再者,网络监控对于保障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通过监控网络中的流量和行为,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活动,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阻止,保护网络中的数据和设备免受攻击。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网络监控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流量监测是网络监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中数据的流动情况,包括流量的大小、流向、来源和目的地等。
常见的流量监测工具包括 Wireshark、Ntop 等。
这些工具可以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提供详细的流量报告。
性能监测则主要关注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如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端口流量等。
网络摄像头维修手册第一章:网络摄像头基础知识1.1 网络摄像头的定义与作用网络摄像头是一种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图像和视频的设备。
它在安防监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家庭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2 网络摄像头的构成与工作原理网络摄像头由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编码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图像处理和编码,最后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图像数据传输至远程设备。
1.3 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常见故障包括无法开机、画面模糊、无法连接到网络等。
排查方法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重启摄像头,查看网络设置等。
第二章:网络摄像头维修步骤2.1 维修前准备在进行网络摄像头维修之前,需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电源适配器、网线等。
2.2 拆解与清洁将摄像头的外壳打开,拆解摄像头主板和其他组件以清洁内部的灰尘和污垢。
使用无纺布蘸取适量的清洁剂轻擦元件表面和连接器。
2.3 零部件更换根据具体故障情况,更换可能导致故障的零部件,如摄像头镜头、电源接口等。
注意更换时要选择与原件相匹配的零部件。
2.4 软件故障修复如果故障是由于软件问题导致的,可以尝试更新摄像头固件、重新设定网络连接等方法进行修复。
2.5 维修后测试在完成维修后,重新组装摄像头并连接到电源和网络。
进行测试,确保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
第三章:网络摄像头维护与保养3.1 定期清洁网络摄像头应定期清洁,以防止灰尘、污垢的积累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使用无纺布轻擦外壳和镜头表面,并注意不要使用化学物品接触到摄像头。
3.2 避免长时间过热长时间使用摄像头会导致其过热,影响摄像头的寿命和性能。
应安装摄像头在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阳光直射等情况。
3.3 定期固件更新摄像头的固件更新可以提升其性能和稳定性。
定期检查厂商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固件进行更新。
3.4 妥善存放在摄像头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
一、摄像头概述摄像头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等,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领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感光成像器件技术的成熟,摄像头的价格逐渐降低,成为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设备,人们可以通过摄像头在网络上进行音视频交流和沟通,同时还可以用于数码影像、影音处理等方面。
二、摄像头的分类根据数字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摄像头可以分为数字摄像头和模拟摄像头两大类。
2.1 模拟摄像头模拟摄像头可以将视频采集设备产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储存在计算机中。
模拟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信号必须经过特定的视频捕捉卡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模式,并加以压缩后才可以转换到计算机上运用。
模拟摄像头的整体成本较高,目前已经不是主流产品。
2.2数字摄像头数字摄像头可以直接捕捉影像,然后通过串、并口或者USB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中。
现在市场上的摄像头以数字摄像头为主,而数字摄像头中又以使用新型数据传输接口的USB数字摄像头为主,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大部分都是这种产品。
由于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USB接口的传输速度远远高于串口、并口的速度,因此现在市场热点主要是USB接口的数字摄像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与视频采集卡配合使用的产品,但目前还不是主流。
三、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当光线通过摄像头的镜头(LENS)时,会在摄像头内部形成一个光学图像。
这个光学图像随后会投射到图像传感器(SENSOR)的表面上。
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半导体芯片,其表面上有几十万到几百万个光电二极管。
当这些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照射时,就会产生电荷。
这些电荷被称为“像素”,它们记录了图像的细节和颜色信息。
接下来,这些电荷会通过模数转换(A/D)转换为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将模拟信号分割成离散的部分,再用数字来表示这些部分。
这些数字信号经过转换后变成了数字图像信号,可以被计算机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是摄像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接收来自图像传感器的数字图像信号,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算法运算,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优化处理。
摄像监控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像监控的基本原理1.1 传感器原理摄像监控系统需要使用摄像头来获取图像,摄像头内部通常包含一个光学透镜和一个传感器。
传感器是摄像头内部的核心部件,它将光学透镜所捕获到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传感器类型包括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
CCD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灵敏度,而CMOS传感器则具有低功耗等优势。
1.2 图像采集原理摄像头通过传感器采集图像时,首先是光线通过透镜成像在传感器上,传感器对感光信号进行转换,然后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这些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压缩后,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视频画面。
1.3 视频信号传输原理视频信号通过摄像头采集后,需要传输到监控中心或者存储设备。
视频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来实现。
有线传输一般使用网线、同轴电缆或者光纤进行传输,无线传输则是通过无线网络或者其他无线传输技术实现。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稳定性、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1.4 视频信号存储原理摄像监控系统通常需要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存储,以备需要时进行回放、审查。
视频信号的存储一般使用硬盘录像机(DVR)或网络视频录像机(NVR)等设备进行存储。
1.5 视频信号处理原理视频信号在存储或者传输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编码压缩、解码解压缩、分割、合成等处理。
视频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提高视频画面质量等。
二、摄像监控系统组成2.1 摄像头摄像头是摄像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传感器和光学透镜等部件将光线转换为视频信号。
摄像头种类繁多,包括固定焦距摄像头、变焦摄像头、高清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等,不同类型的摄像头适用于不同的监控需求。
2.2 监控显示设备监控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摄像头采集的视频画面。
目前广泛使用的显示设备包括监视器、电视墙、投影仪等,它们可以实时显示多个摄像头的视频画面。
2.3 视频传输设备视频传输设备用于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者存储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重要知识点总结前言:随监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对于刚刚加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讲,可能首先要从最基层的设备安装做起,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成为能够独立负责项目的项目经理,那么在监控摄像机安装过程中,摄像机的安全保护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监控安装不能忽视的要点1、位置需求对于监控摄像机来说,所处位置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设备的成像效果。
因此,不少用户将监控的效果视为监控摄像机安装位置的首要参考。
不过,他们却忽视了十分重要的一点:监控摄像机并非万能,在安装位置的选择上,它同样有着自己的要求,首先就是在安装的位置上,为了能够使摄像机避免周围环境的干扰,实现一个更佳的拍照和生存效果。
在室内环境安装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保证设备的高度不低于2.5米,而在室外环境中,我们也要将监控设备置身于距离地面3米半以上的高度。
否则,无论是从摄像机自我保护,还是设备监控角度来说,都会产生不少负面的效应。
只有考虑到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之后,角度才是我们考虑的方面。
2、安装角度主要分为两种:筒型和半球型。
其中筒型比较常见,室内外通用;半球型一般用于室内,体积较小,可以壁挂或吸顶式安装。
监控摄像机安装还应注意角度问题,对于没有宽动态功能的普通摄像机,应避免直射光源,最好不要逆光安装,摄像机逆光补偿调整的原理与方法!监控摄像机在安装过程中固定一定要牢固,以防画面抖动。
对于墙面可使用冲击钻打眼,塞上涨塞,然后用自攻丝将支架固定在墙面,对于天花板吊顶,可在上边放木块,让自攻丝穿过天花板拧到木块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摄像机安装支架的选择上也要注意。
室外尽量选择室外专用支架,多花不了几个钱,但是抗风系数就大大不一样了,无线网桥知道用一个粗点的支架,而摄像机则选择一个如此的支架,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的,摄像机立马位置就变了。
3、安装高度监控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不能太低,防止他人恶意破坏,也不能太高,不方便以后的维修,建议安装高度在三四米即可,踩个梯子就能够得到,还有就是如果高立杆安装的摄像机,一定要考虑到后期维护方面。
网络监控与故障诊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网络故障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网络监控与故障诊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网络监控的常见问题1. 数据不准确:网络监控中的数据不准确常常让人头疼。
例如,在监控一个网站的用户访问量时,系统可能出现统计误差,导致数据显示异常,难以准确评估网站的运行情况。
2. 连接中断:网络监控系统经常会遇到连接中断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网络故障、硬件故障或人为误操作,监控系统可能会与被监控对象断开连接,无法获取实时数据,给系统管理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监控范围不全面:有些网络监控系统只能监控特定的网络设备或特定的网络活动,无法对整个网络进行全面监控。
这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困扰,难以全方位地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
二、网络监控的解决方案1. 使用多个监控工具:可以结合使用多种网络监控工具,每个工具监控不同的网络活动,从而提高监控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同时使用网络流量监控工具、网络性能监控工具和网络安全监控工具,以综合评估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
2. 网络监控系统升级:定期升级网络监控系统,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确保网络监控系统具备自动化告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3. 网络监控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网络监控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网络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网络的智能化监控和故障预测,提高网络管理效率,降低故障风险。
三、网络故障诊断的常见问题1. 故障定位困难: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常常很难准确地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例如,在一个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当链路故障发生时,可能需要对整个网络进行排查,找出故障点,这将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
2. 故障处理低效:有些网络故障处理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才能解决。
例如,当网络出现安全漏洞时,可能需要网络安全团队进行分析、网络维护人员进行修复,各个环节可能涉及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导致故障处理效率低下。
1、目前第二代GSM的数据传输速度是 B 。
A.171.2Kb/sB.9.6Kb/sC.117.51Kb/sD.151.17Kb/s92、 GPRS实现与外部数据网进行数据包路由功能的是? B 。
A.SGSNB.GGSNC.MSCD.BSC3、 GPRS接口中,连接BSC和SGSN的接口是? B 。
A.UmB.GbC.GiD.Gn/p4、用户资源网是由 A 组成的?A.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B.主机、终端控制器、传输链路C.终端、交换机、传输链路D.主机、终端、传输链路5、通信双方信息的交互方式有 C 种?A.1B.2C.3D.46、数据链路层的服务数据单元为 B ?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7、网关不能在 D 实现网络互连。
A.网络层B.运输层C.应用层D.会话层8、 TCP/IP 模型中,协议地址边界位于 D 之间。
A.运输层与应用层B.网络层与运输层C.网络接口层与物理网络D.网络接口层与网络层9、在PPS业务呼叫中,当用户挂机后,SSP向SCP发送 D 操作码通知该挂机事件。
A.Initiate DPB.Collected User InformationC.ContinueD.Event Report BCSM10、在网络侧,话音编码在 B 中完成。
A.TRUB.TRAUC.CDUD.SPU11、系统消息类型1不包括 B 信息。
非接入层信息内容接入层信息内容C.UE处于空闲模式使用的定时器和常量D.UE处于连接模式使用的定时器和常量12、第三代移动通信是指 BA.频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B.面向个人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C.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D.频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13、在GSM系统中,比特速率为 B 。
A.170Kbit/sB.270Kbit/sC.64Kbit/sD.32Kbit/s14、在GSM中,无线路径上采用的是 C 方式。
A.CDMAB.FDMAC.TDMA15、在GSM系统中,无线信道的带宽是 AA.200KHZB.250KHZC.500KHZD.640KHZ16、在CME20系统中,克服时间色散的措施是 B 。
安装监控知识点总结图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监控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家庭还是商业场所,监控设备都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安全性,减少损失。
因此,掌握监控设备的安装知识点对于保障我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监控设备的种类、安装前的准备、安装步骤及常见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监控设备的种类监控设备主要分为摄像头、录像机、监控器、网络设备等几大类,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详细介绍:1. 摄像头摄像头是监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摄像头主要分为固定式摄像头和球机摄像头。
固定式摄像头一般用于固定拍摄某个区域,安装简单,价格低廉。
球机摄像头可以左右上下360度旋转,广角观察,具有全方位的监控能力。
在选择摄像头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的摄像头类型和数量。
2. 录像机录像机是用于存储监控画面的设备,主要分为模拟录像机和网络录像机。
模拟录像机一般用于模拟摄像头,具有实时录制、远程观看等功能。
网络录像机则是配合网络摄像头使用,具有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功能。
3. 监控器监控器是用来显示监控画面的设备,主要分为普通监控器和高清监控器。
普通监控器具有基本的画面显示功能,而高清监控器可以显示更高清的监控画面,价格也相对较高。
4.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主要用于连接和管理监控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网络存储设备等。
交换机用于连接各类监控设备,路由器用于连接监控行政网,网络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监控数据等。
二、安装前的准备在进行监控设备的安装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 制定安装方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监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
2. 确定安装位置根据监控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确定摄像头、录像机、监控器等设备的安装位置。
3. 测量距离根据摄像头和监控器之间的距离,确定适合的传输线路和设备。
4. 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安装方案和需要,准备好必要的线缆、接头、固定设备等材料和工具。
一、电脑用的摄像头与监控用摄像机的区别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电子拍照技术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技术,且运用领域日益广泛。
当今社会,在我们身边常见的摄像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安装在电脑上的普通摄像头,另一种则是安装在小区、工厂、仓库、学校边的监控摄像机。
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都能进行实现一些基本的监控功能,下面我们来对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
1、相同点其一、监控摄像机和电脑摄像头都能对一定场景进行实时监控、拍照,具有一定的监控能力。
其二、它们的成像原理基本一致,只是所用的传感器不同而已。
其三、都用辅助光源。
好一点的电脑摄像头都配有白光辅助灯,而现在的监控摄像机基本上都配有红外灯板做为辅助光源。
2、不同点一是适用领域不同。
电脑摄像头的主要用途在于满足日常的网络交流需求,应用于视频聊天、大头贴拍照等方面。
而监控摄像机的主要用途是对监控场景进行实时监控,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同时也用于事后调查取证等一系列安防活动。
电脑摄像头只能进行短距离摄像,一般不具备防水、防雷、防低温等特性,对环境要求高,成像质量差。
而监控摄像机能够进行中远距离监控,操作方便,对环境要求低,能够对各种环境进行监控,图像分辨率也较高。
二是元件不同。
监控摄像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安防视频监控的需求,因此它的各项硬件配置都要比电脑摄像头高很多。
应用于夜间监控的红外监控摄像机配有专门的红外灯,而高档电脑摄像头只配有几颗小功率LED灯,夜间成像效果没有监控摄像机好。
另外监控摄像机为了适应环境的需求而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元件,如光敏电阻,防雷击芯片,自动除霜装置,具备自动变焦、智能追踪、人脸识别等功能。
三是成像质量不同。
监控摄像机比电脑摄像头更具智能性,大部分监控摄像机产品都具备抗强光、低照度、宽动态、防震动等功能,成像分辨率高,画面清晰明亮,夜视效果好。
电脑摄像头则拍摄角度固定,镜头透光性差,成像模糊,无法进行远距离拍照摄影,不具备感应红外光的能力,夜间成像质量则更差。
网络摄像机基础知识目录一,什么是网络摄像机 (2)二,网络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2)三,网络摄像机产品结构: (2)五,如何选择网络摄像机: (4)成像质量 (4)压缩方式 (6)视频模块芯片方案 (8)摄像机功能 (8)软件功能 (8)六,网络传输方式: (9)七,供电方式: (9)八,视频存储方式介绍: (9)一,什么是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又叫IP 摄像机(或IP Camera)。
“IP” 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是目前用于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 上最广泛的一种通讯协议。
IP Camera为一种可生产数字视频流,并将视频流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传输的摄像机,已经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都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及录像,将大大节省安装布线的费用,真正做到远程监控无界限。
二,网络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网络摄像机主要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中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数字多媒体领域中先进的图像语音压缩技术和图像控制技术,实现专业远程监控管理。
整套系统采用RJ45接口,TCP/IP、PPPOE等国际标准互联网通讯技术协议,适用于ADSL和LAN环境,能够直接架构在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上。
系统采用了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使用了功能强大的CPU完成视频压缩和传输的工作,网络用户通过专用软件或用浏览器直接观看图像,整个过程无须铺设专用视频传输和信号控制电缆,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网络摄像机,授权用户无论是LAN还是W AN,都可以在网络的任何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来控制远端系统的云台、镜头方位及镜头焦距、景深和光圈变化,采集现场图像,实施全方位监控。
网络摄像机将图像转换为基于TCP/IP网络标准的数据包,使摄像机所摄的画面通过RJ-45以太网接口或WIFI WLAN无线接口直接传送到网络上,通过网络即可远端监视画面。
网络摄像机采用了最先进的摄像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
1、网络攻防体系攻击技术:网络侦查、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防御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2、攻击流程侦查目的:收集信息、找出弱点,为入侵做准备/内容:域名及IP分布、存在的漏洞、目标网络拓扑及操作系统类型、开放的端口和提供服务等入侵目的:攻击目标主机,获得管理员权限等/内容:破坏网站、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SQL注入攻击等留后门目的:长期控制目标主机/内容:留后门账号、留木马、线程插入技术等隐身目的:消除入侵痕迹/内容:删除应用程序日志、删除系统日志、借助代理跳板攻击等1、网络安全概念广义:保护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更改和泄露,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狭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2、基本安全威胁:窃听,篡改,拒绝服务,非法使用3、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客观原因:网络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网络中软硬件的脆弱性;主观原因:人为恶意破坏;缺乏安全管理机制和人才;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
4、网络与信息安全模型PDRR:防护,检测,响应,恢复5、网络安全的服务(ISO定义的几种基本的安全服务):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不可否认服务。
6、保障网络安全的措施物理措施,法律与安全策略措施,技术措施7、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漏洞扫描技术,防病毒技术,安全认证技术,主机监控技术,安全审计技术、补丁管理与分发技术……1、信息收集:为更加有效地实施攻击而在攻击前或攻击过程中对目标主机的所有探测活动。
2、途径:利用社会工程学收集信息:伪装;引诱;恐吓;说服;渗透利用搜索引擎收集信息利用网络扫描工具收集信息:ping命令、DNS查询所使用的nslookup命令注册信息查询工具所使用的Whois命令、路由跟踪技术所使用的tracert命令地理信息查询所使用的IP2Location命令、ARP探测技术网络监听1、定义;利用计算机等设备的网络接口截获网络中数据包的一种手段。
25个视频监控系统知识点,弱电人要学会1、摄像机怎么更改IP?(1)从电脑浏览器里打开摄像机的管理界面,找到网络选项,填上需更改的地址;(2)从NVR里面,搜到摄像机之后,点“编辑”输入更改的地址。
2、球机怎么改地址码?网络球机一般不需要更改地址码。
模拟球机地址码的更改有两种方式:(1)硬开关更改,在球机的机芯上有相应的拨码开关,一般是二进制,拨动开关,调到需要的地址;(2)软件修改,通过预置位,调出球机菜单,里面有地址码修改选项,进入修改即可。
3、镜头毫米数怎么确定?一般情况是根据场所需要的距离除以2再除以1000,得出镜头毫米数,再根据所需照摄角度,适当调整毫米数。
摄像头镜头焦距有 2.8mm/4mm/6mm/8mm/12mm 等多种,每个产品系列均可以选择镜头焦距,可以满足室内外各种环境的拍摄需求。
一般来说,焦距越大,视场角越小,而监控距离越远。
放到实际使用场景中,2.8mm焦距适用于电梯、楼梯等较为狭小的环境,4mm适用于会议室、商店稍大一些的场景等,而停车场、工厂车间、庭院等更开阔的地方则可以选用6mm以上的镜头;具体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4、调焦摄像机在哪里调节?摄像机侧面或尾部都有“FOCUS”“ZOOM”字样,用螺丝刀调节即可。
5、磁盘阵列怎么选型?先计算出全部前端摄像机图像所需的存储容量,除以单块硬盘容量,得出盘位数,再加上RAID所需管理盘数量,热备盘数量,得出阵列盘位数。
6、网络球机通过什么方式控制?NVR、电脑客户端、网络键盘,都可以对网络球机进行控制。
7、485是什么?485通讯接口一个对通讯接口的硬件描述,它只需要两根通讯线,即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数据传输的连接,是半双工的通讯方式。
一个设备只能进行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
安防监控用的485,一般是指云台控制接口。
设置好控制设备与被控制设备之间的协议、速率后,即可进行控制操作。
8、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光纤?根据系统光传输设备需要的总芯数、传输模式来选择光纤类型和芯数。
车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知识点(一)(一)引言概述:车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交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将摄像头安装在车辆上,实时记录车辆周围环境,帮助驾驶员进行驾驶行为监控和事故记录。
本文将从硬件设备、网络传输、视频编解码、存储管理和远程控制等五个方面介绍车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知识点。
正文:一、硬件设备1.1 车载摄像头: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型号和像素,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1.2 视频传输线路:使用合适的传输线路(如同轴电缆或网络线)确保视频信号的稳定传输。
1.3 视频处理器:选择高性能的视频处理器,以提供实时的视频处理和图像增强能力。
1.4 硬盘录像机(DVR):选用高品质的DVR,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和可靠的数据保存能力。
1.5 其他配件:如电源适配器、数据连接线和固定支架等。
确保整个系统的各个组件协调工作。
二、网络传输2.1 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方式:根据需求选择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包括4G/5G网络、WIFI网络等。
2.2 网络带宽优化:采用视频传输压缩技术,减少视频数据量,降低网络传输延迟。
2.3 网络稳定性保障:确保网络信号稳定,减少视频中断和延迟。
2.4 数据加密和防护:采用加密技术保护视频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
2.5 网络连通性监测和问题解决: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连通状态,及时解决网络故障。
三、视频编解码3.1 视频编码标准选择:根据带宽和存储容量,选择合适的视频编码标准,如H.264、H.265等。
3.2 视频解码能力:选择具备高性能解码能力的设备,确保实时解码和播放高清视频。
3.3 压缩比率和图像质量的平衡:根据实际需求和带宽情况,调整视频压缩比率和图像质量。
3.4 视频流传输协议:选择合适的视频流传输协议,如RTSP、RTMP等,以便于远程监控和访问。
3.5 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更新和升级:密切关注新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及时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升级。
四、存储管理4.1 存储介质选择:选择高可靠性的存储介质,如固态硬盘(SSD)或高品质的硬盘。
监控基础知识监控基础知识是指关于监控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技术的学习和了解。
在现代社会中,监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安防监控、交通监控、生产监控等。
了解监控基础知识对于使用和管理监控系统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监控基础知识的一些介绍。
首先,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采集目标区域的信息,然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传输技术,将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监控设备,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实时监视和录制。
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录像机、监视器和录像介质等组成。
摄像机是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它负责采集目标区域的图像或视频。
根据工作方式和安装方式的不同,摄像机可以分为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
模拟摄像机通过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将图像传输到录像机或监控器。
网络摄像机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图像或视频。
视频录像机是用于将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存储的设备。
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视频录像机可以分为磁带式录像机和数字录像机。
磁带式录像机使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数字录像机则使用硬盘、光盘或闪存作为存储介质。
监视器是用于显示监控图像或视频的设备。
根据显示技术的不同,监视器可以分为CRT监视器和液晶监视器。
CRT监视器使用阴极射线管显示图像,而液晶监视器使用液晶显示技术显示图像。
录像介质是用于存储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的介质。
常见的录像介质包括磁带、硬盘、光盘、闪存等。
不同的录像介质有着不同的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
监控系统还包括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
视频压缩技术通过压缩图像或视频的数据量,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需求。
常见的视频压缩技术有MPEG、H.264等。
视频传输技术用于将压缩后的图像或视频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监控设备。
常用的传输技术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以上是关于监控基础知识的一些介绍。
了解监控基础知识对于使用和管理监控系统非常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安防、交通、生产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网络视频监控?网络视频系统通常指的是安全监视和远程监控领域内用于特定应用的IP监视系统,该系统使用户能够通过IP网络(LAN/WAN/Internet)实现视频监控及视频图像的录像、以及相关的报警管理。
与模拟视频系统不同的是,网络视频系统采用网络,而不是点对点的模拟视频电缆,来传输视频及其他与监控相关的各类信息。
2、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有哪些功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远程图像控制、录像、存储、回放、实时语音、图像广播、报警联动、电子地图、云台控制、数据转发、拍照、图像识别等。
3、网络视频监控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主要应用于道路监控、小区监控、网吧监控、平安城市等行业用户中小型企业用户及家庭用户。
4、目前主流的网络视频监控的产品有哪几种?有两种,网络视频服务器(DVS)、网络摄像机(IPCAM)。
5、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有什么区别?传统的闭路监控系统(包括以DVR为主的区域监控系统)采用视频线缆或者光纤传输模拟视频信号的方式,对距离十分敏感,且跨地域长距离传输不够经济便利(相比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监控),一般以局部的区域进行集中监控,远距离的传输一般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组网,整个系统的布线工程大,结构复杂,功耗高,费用高,需要多人值守;整个系统管理的开放型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灵活的租用方式(主要采用IP宽带网),多个用户可以共用一套中心控制平台,用户投入、使用简便,用户能远程进行浏览与控制,原则上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浏览与控制。
它还引入了许多新的数字化技术成果(如图像识别技术),弥补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提供了增值业务能力,扩展了功能和范围,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智能化。
6、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模拟闭路系统相比有什么优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的信息流和媒体流全程数字化并且相互独立,硬件和软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规模化的设计理念,系统设备的配置具有通用性强、开放性好、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使用方便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简单化的优点。
网络监控知识大全一、网络监控安装一个交换机能带几台摄像头经常有朋友在账号后台留言问,一个交换机能带动多少个网络监控摄像头?千兆交换机一般接200万网络摄像机几个?24个网络头,用一台24口百兆交换机行不行?这样的问题。
也答应大家会给大家总结一下。
虽然前面我们推送了不少相关的文章里面也提到过,有空大家也可以去翻翻。
先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网络摄像机有:100万,130万,200万等,流量值在2M-8M之间,在选择交换机的时候,要先估算几台摄像机有多少流量,算的时候应该留有余量,比如1000M的交换机,我们不能估算得满满的,一般利用率60%左右,也就是600M左右。
根据你使用的网络摄像机的品牌看单台码流,再去估算一台交换机能接多少台摄像机。
比如130万960P摄像机单台码流通常4M,用百兆交换机,那么就可以接15台(15×4=60M);用千兆交换机,可以接150台(150×4=600M)200万1080P摄像机单台码流通常8M,用百兆交换机,可以接7台(7×8=56M);用千兆交换机,可以接75台(75×8=600M)这些都是以主流的H.264摄像头为例给大家讲解的,如果H.265你对照码流这样估算就可以了。
看到这里,很多同行会站出来反驳了,会说这些还应该要看交换机的上行端口,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啊,你怎么直接就这么估算呢?而且估算的也太保守了吧?这些我们是直观给大家说的比较好理解也容易记住的方法,十几台到几十台摄像机你这么估算肯定没有问题。
至于估算保守,你说占用百分之九十的带宽可以不可以?当然也能亮起来,但是摄像机延迟就会大,出现卡顿。
如果你是做技术的,你就要保证技术方面的质量,如果你是小老板,那么在客户接受的范围内的小卡顿,客户能接受我也没话说。
(通常情况实际工程比估算用的都多一些的,只要不离谱,只要不卡顿都可以接受)交换机的参数也非常多,这里只是大概估算的方法,你看交换机的价格就知道,同样24口千兆,每个牌子价格也相差很大。
在大型监控系统中,交换机的硬件性能和交换机的网络拓扑结构也非常重要。
前面我就讲过网络拓扑结构图,你可以关注公众账号:第一监控。
翻看前一篇原创文章。
另外交换机级联层越多,网络延迟越大,所以还是我上篇建议大家的,大型监控系统布线按照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这样来做。
二、监控录像可以保存多久怎么计算?我们在做监控安装工程的时候,工程完工后,客户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师傅,你们安装的这个网络高清摄像头,录像能保存多久啊?或者,我们在承接一个监控工程的时候,不太了解的客户也会问:那监控录像会保存多久?一般回答是:这个看录像机里使用多大的硬盘了。
有些客户会追问,那一般的硬盘会保存多久呢?虽然这样的问题,不难回答,客户只是想了解个大概,并不会多么较真,就算你随便说十天半个月,他也不会自己去检查到时是十天还是半个月。
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从业者,你起码要知道怎么计算,如何计算。
如果你能准确地向客户说出录像可以保存多久,一个显得你个人的业务水平过硬,另一个显得你的公司专业。
要知道保存多久,和几个参数有关系。
1,硬盘多大。
2,摄像头清晰度。
3,摄像头数目。
4,录像配置码率。
5,其他。
前几个我们都好理解,硬盘越大录像保存时间越长。
摄像头越高清保存时间越长。
摄像机数目越多,在硬盘容量不变情况下,保存时间越短。
录像配置码率,是我们真正要计算的东西,下面详细讲。
其他:一般包括移动侦测呀,包括报警设置等等,对保存时间有影响,但是影响不算大,可以不讨论。
在硬盘录像机的设置里,会有码率设置,码率大分辨率就高,分辨率高,占硬盘空间肯定就大。
我们以海康DVR为例,WD1一般是1792Kbps;130W的摄像头一般是2M,即2048Kbps;200W摄像头一般是4M,即4096Kbps;300W的摄像头一般是6M,即6144Kbps。
我们现在看看如何计算一天的录像容量:1,首先我们计算单位的都是秒,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
这个都知道那一天(多少秒):3600×242,计算机存储单位,先要搞懂:1G=1024M;1M=1024KB;1KB=1024B;1kb=1024b;1B=8b (如果不懂可以参看计算机存储知识)。
3,现在我们码率的单位是:Kbps 那要推算出一天的录像容量,单位是G,公式就应该是:码率(单位Kbps)×3600×24÷8÷1024÷1024=录像容量(1天)(单位G)得到一天的容量后,即可推算出1个月或其他时间的容量啦。
这个公式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找个具体的数值,自己计算了看看。
三、网络IP地址冲突故障,快速解决方案!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使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I P地址分配也在不断增多,I P地址冲突现象与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的正常运行。
维护网络稳定、高效运行,解决I P地址冲突问题,已成为网络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发生I P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解决I P冲突的问题呢?一、个人IP地址冲突解决方案1、如果您使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w i n d o w s(w i n d o w s7或w i n d o w10都行)。
这里面需要用到命信令:i p c o n f i g/r e l e a s e释放I P地址。
然后还需要i p c o n f i g/r e n e w在重新获取一下。
我们来看下它们的如何解决:可以点击左下角“开始”→“运行”,键入:i p c o n f i g /r e l e a s e,点击“确定”,把i p 地址释放出来。
这时网络会断开,因为ip地址已释放出来了。
再次点击“开始”→“运行”,键入:i p c o n f i g/r e n e w,点击“确定”,重新获取i p地址,即可解决I P地址冲突。
这时网络会重新连接,但ip地址已经与原来不一样了,重新分配到了可用的ip地址连接网络了。
二、局域网IP地址冲突解决方案方案一、逐一排查这是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发生I P地址冲突时,在局域网内,挨着每台计算机查看,找到与其冲突的计算机后修改I P地址就可以了。
不过这样比较耗时间,也不适合在大型局域网中使用,只适合在很小的网络环境中采用。
方案二、MAC地址绑定1、检查本地计算机的M A C并绑定:通过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运行W i n i p c f g/a l l,即可测知网卡的M A C地址。
那么如何绑定ip地址与mac物理地址呢?首先输入cmd进入命令配置符,然后输入命令ipconfig/all,查看本机ip及mac 地址情况。
输入字符串命令“arp -s 10.168.1.1 34-F3-9A-2B-9E-13“,即可绑定。
紧接着输入命令arp -a查询绑定是否成功。
很明显,默认网关地址10.168.1.143就被成功绑定36-F3-9A-2B-9E-13, MAC地址上了,其他工作站日后上网时如果抢用10.168.1.143地址时,就会出现无法上网的故障现象,如此一来整个局域网的运行稳定性就能得到保证了。
方案三:端口隔离对于所遇到的I P地址冲突,还可以利用交换机的端口把不同的部门隔离开来解决,这是因为利用交换机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管理,经过分割的网段之间互不干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I P地址冲突的问题与数据的问题。
对于只有一个V L A N的网络,端口隔离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来看个例子:例如一般情况下某个分公司都只能有一个vl a n。
在同一个V L A N下,在不阻碍所有部门跟总部机房服务器数据交换的情况下,实现分公司内业务部门A和业务部门B之间的数据屏蔽,但是为了保证订单准确下达至生产部门,所以部门A和部门B又可以与生产部数据通信。
网络拓扑图1、设置三个部门的I P地址:业务部A的IP地址:92.168.10.2 255.255.255.0业务部B的IP地址:192.168.10.3 255.255.255.0生产部的IP地址:192.168.10.4 255.255.255.02、三层交换机配置(以华为交换机为例)<Huawei>system 配置[Huawei]sysname S5700[S5700]vlan 10[S5700-vlan10]quit[S5700]int vlanif 10[S5700-Vlanif10]ip address 192.168.10.1/24 //配置网关[S5700-Vlanif10]quit[S5700]int g0/0/1 //进入端口g0/0/1[S5700-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 //配置端口模式[S5700-GigabitEthernet0/0/1]port default vlan 10 //加入vlan10[S5700-GigabitEthernet0/0/1]port-isolate enable //加入端口隔离组1,且隔离模式为二层隔离三层互通。
[S5700-GigabitEthernet0/0/1]quit[S5700]int g0/0/2 //进入端口g0/0/2[S5700-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S5700-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10[S5700-GigabitEthernet0/0/2]port-isolate enable //缺省加入端口隔离组1,且隔离模式为二层隔离三层互通。
[S5700-GigabitEthernet0/0/2]quit[S5700]int g0/0/3 //进入端口 g0/0/3[S5700-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S5700-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fault vlan 10[S5700-GigabitEthernet0/0/1]quit方案四:划分vlan虽然可以用交换机来实现网段隔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I P地址冲突的发生,但它仍不能防止由于同一个端口下的网段内用户配置错误而引起的I P地址冲突。
更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交换机来划分VL A N,再利用M A C地址绑定的方法来综合处理。
划分v l a n的方法我们前面文章提到过了,大家可以去看下。
总结:如果需要避免局域网i p地址冲突,最好是i p地址绑定计算机M A C地址,统一安排I P地址。
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更改IP地址,如更改I P地址则不能上网,新增加用户需要在管理员那里获取已分配好的i p地址,这样大部分i p冲突的问题都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