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净距隧道施工控制要点沈天佑【摘要】小净距隧道通常是指并行双洞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本文针对成渝客专新中梁山隧道小净距隧道的特点,从施工角度探讨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间岩柱加固、锚喷支护、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A small spacing tunnel usually refers to a special tunnel structure with a small thickness between two parallel double tunnels and generally less than 1.5 times the width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sec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ongliangshan Tunnel with small spacing tunnel in Chengdu-Chongqing Highwa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of key processes such as advanced support, excavation of tunnel body, reinforcement of middle rock columns, support of anchor and shotcret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隧道;小净距;中间岩柱;施工技术【作者】沈天佑【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太原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1 小净距隧道的定义小净距隧道通常是指并行双洞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
1.总则1.1小净距隧道是指并行双洞公路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1.2为给小净距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行为要求,特制订本细则。
1.3细则适用于隧道开挖断面宽度小于13m的并行双洞隧道。
1.4本细则针对福建三明~福州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相关围岩情况拟定,只适用于该路段的小净距隧道施工。
1.5本细则重点围绕小净距隧道施工中的施工方法及工序、关键工艺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等编写,未涉及的各种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042-94)执行。
1.6承包商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本细则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并对各工序的滞后时间、空间间距、炮眼深度、装药量等提出严格要求,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1.7本细则建议的施工方法及工序、关键工艺、量测要求等,应当根据施工过程中所得到的现场量测资料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以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1.8本细则为“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为试行阶段。
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施工情况、量测数据及计算分析结果等及时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2.施工方法及工序为确保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减小因隧道间净距小引起的围岩变形、爆破震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满足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特有的加固要求,特对小净距隧道不同围岩类别段的施工工序作如下要求:2.1I、II类围岩段根据隧道围岩变形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推荐在I、II类围岩段采用正向单侧壁导坑的开挖方法。
施工工序以左洞先开挖制定,当右洞先开挖时,则将左、右洞施作顺序对调即可.2。
1.1 左洞按下列开挖顺序施工:(1)上台阶1超前支护(2)上台阶1开挖;(3)上台阶1初期支护(含侧壁临时支护);(4)中夹岩上部水平贯通锚杆施工;(5)下台阶1超前支护(6)下台阶1开挖;(7)下台阶1初期支护(含侧壁临时支护及仰拱初期支护);(8)中夹岩下部水平贯通锚杆施工;(9)上台阶2超前支护(含侧壁临时支护);(10)上台阶2开挖;(11)上台阶2初期支护;(12)下台阶2 超前支护;(13)下台阶2 开挖;(14)下台阶2初期支护(含侧壁临时支护及仰拱初期支护);(15)拆除侧壁临时支护;(16)仰拱回填砼施工;(17)防水层及拱墙二次衬砌施工。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摘要:隧道施工中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遇到小净距浅埋隧道,该类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应加强控制。
为此,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工程主要特点、难点,对隧道施工中的洞口段、洞身工程开挖与支护、中岩柱加固等技术要点展开探讨,同时采取了合适的技术措施,有效保证了隧道掘进、支护等施工的推进。
关键词:隧道工程;浅埋小净距;大断面;施工技术;在建设高速公路时,经常可能需要建设隧道,但隧道施工地质环境特殊,易受到水文、线形等因素的影响,大多会选择设计小净距隧道。
但是,很多小净距隧道的技术仍处在实践检验和理论摸索的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和认识,研究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概况巫溪—开州高速公路WYKTJC2项目起讫里程分别为K99+780、K118+369.408,项目全长超过18km,主要涉及路基、桥涵、隧道、改路改沟等方面的施工。
本项目处于四川盆地东侧的川东平行岭谷区域,项目中,横梁子隧道被设为小净距段隧道,左、右两幅的桩号分别为ZK103+626—ZK104+032、K103+618—K104+026,长度分别为406m、408m,最大埋深分别为118m、121m。
2工程主要特点及难点(1)隧道使用了Ⅳ、Ⅴ级围岩进行建造,该隧道属于典型的软弱围岩结构,由于其开挖断面可达106~113m2,属于典型的大断面隧道。
因此,在本项目施工的时候,尤其需要关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本隧道属于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厚度维持在1.28~2.63m 范围内,考虑到隧道左、右洞的施工会互相干扰,因此,中岩柱的稳定性将对施工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3)隧道地质条件特殊,地质中包含了煤地层、瓦斯,施工过程中隐藏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4)勘测发现该隧道埋深较浅,出口端出现明显偏压,周围还分布了村庄、建筑、公路等,来往车辆频繁。
测量得该项目最大埋深达38m,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造成坍塌、开裂和沉降等问题。
公路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施工1、小净距隧道施工小净距隧道是指隧道间的中间岩墙厚度小于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
常用于洞口地形狭窄或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以及长隧道或特长隧道洞口局部地段。
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I级围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1*隧道开挖断面宽度;II级围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1.5*隧道开挖断面宽度;HI级围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2*隧道开挖断面宽度;IV级围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2.5*隧道开挖断面宽度;V级围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最小净距=3.5*隧道开挖断面宽度;VI级围岩的分离式独立双洞最小净距=4*隧道开挖断面宽度。
2、连拱隧道施工连拱隧道开挖方法选用中导洞法。
连拱隧道主要适用于洞口地形狭窄,或对两洞间距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
连拱隧道按中墙形式不同分为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和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
(1)连拱隧道开挖最好先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然后再依次开挖主洞。
(2)主洞开挖时,左右两洞开挖掌子面错开距离最好大于30m。
(3)中隔墙混凝土模板最好使用对拉拉杆。
【例题单选】连拱隧道施工的顺序正确的是OA主洞开挖一浇筑中隔墙一贯通中导洞B主洞开挖一贯通中导洞一浇筑中隔墙C贯通中导洞一浇筑中隔墙一主洞开挖D贯通中导洞一主洞开挖一浇筑中隔墙【参考答案】C【例题案例节选】[2020]【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1+450,全长1730m。
隧道两端洞口IOO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V级。
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问题】该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属于;理由:根据规范要求,当V级围岩隧道间的中间岩墙厚度小于3.5倍的开挖宽度时,属于小净距隧道。
中间岩墙厚度=50-13.5=36.5米。
3.5倍的开挖宽度=3.5*13∙5=47.25米。
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小净距隧道是一种新型隧道形式,与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的优势。
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悦来站至王家庄站区间隧道为例,对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工艺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小净距隧道的前景。
关键词: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悦王区间隧道;问题及前景连拱隧道解决了隧道建设中最小间距要求带来的展线问题,但在施工方面存在难度大、周期长等缺点。
小净距隧道是一种介于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之间的新型隧道,解决了分离式隧道接线难度大、占地面积广等缺点,还克服了连拱隧道工期长、造价高、难度大的问题,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悦王区间隧道概况悦王区间隧道即为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悦来站至王家庄站区间及王家庄车场出入段线隧道,此段隧道均为暗挖隧道,且大部分为深埋隧道,只有局部地段为浅埋。
悦王区间长度为1611米,而出入线隧道则为一千二百多米,平面布置三个隧道以及一处长达二百四十米的施工通道,施工通道与区间隧道正交。
悦王区间隧道工程范围包括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临时支护、临时通风排水用电、二衬施工等。
悦王区间隧道工程的原始地貌是构造剥蚀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通过,地质条件稳定,具有0~7.8米厚的覆盖层,下伏基岩岩体比较完整。
悦王区间隧道工程的总体施工难度不大,施工的重难点主要是小净距隧道施工。
表1为悦王区间隧道部分里程段的隧道围岩性质及分级。
表12施工工艺技术及应用2.1开挖悦王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总体布置为从施工通道进入正线施工后先进行十号线左线隧道的施工,之后再进行王家庄停车场出入线的施工,最后再进行十号线右线隧道的使用,当各个作业面都打开后,进行正常施工。
基于工程施工场地的地理条件,该段隧道施工始终遵守“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
悦王区间隧道围岩主要是砂岩、砂质泥岩,岩体比较完整,分级在Ⅲ级到Ⅳ级之间,采用钻爆法开挖,并根据掌握的各段隧道断面尺寸、围岩情况以及监控量测数据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试析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对洞口段施工,v级围岩段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对小间距隧道浅埋、偏压地段施工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
在连拱隧道和分离隧道之间的距离就是小间距隧道双洞中间岩柱的宽度,通常情况下,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为小于1.5倍。
在山岭重丘区,地形会对路线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间距隧道就会发挥出重要的优势,比较分离式隧道形式,大大减少了隧道两端的接线长度,比较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比较简单,工程工期和造价也就会得以节约。
一、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
初期支护由湿喷混凝土(网喷混土)、锚杆和钢拱组成。
二次衬砌根据围岩类别不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衬砌。
由于隧道是小间距分离式隧道,在结构设计上作了多处加强:ⅱ类围岩采用20b工字钢支撑,相邻两榀间距0.75cm;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二次衬砌厚度增加至50厘米;ⅲ类围岩设置了钢支撑,钢支撑采用φ20格栅钢架,钢支撑间距为1米。
考虑围岩的预留变形量,ⅱ类围岩10cm,ⅲ类围岩7cm,ⅳ围岩5cm。
二、v级围岩段
1.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隧道按“小断面、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方式掘进,v级围岩洞身开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每次开挖循环
进尺控制在50 cm,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并及时施作导坑四周锚网喷初期支护,导坑超前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并结合具体施工情况确定,控制在30 m一50 m。
正洞上部开挖要比导坑滞后15 m一20 m,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使其封闭成环,确保结构稳定。
土层段采用人工辅助风镐开挖,石层段采用松动爆破开挖。
2.洞口段v级围岩开挖辅助措施
2.1爆破用药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做可以避免洞身周围围岩受到损害。
2.2要尽早封闭暴露围岩,在开始挖洞之前,一定要将洞顶出现的危石清理干净,而且还要将混凝土喷射,第一次喷射大约为4cm 的厚度,然后立拱架、施打锚杆、挂网之后,在进行后面的喷射工作。
2.3为了必满在挖掘下部的时候,拱部出现坍塌,这就需要在上部支撑的拱脚处设置纵向槽钢托架,并且还要将其锁定。
2.4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施工:当完成洞的下部工作之后,仰拱混凝土需要每10m浇筑一次。
2.iv级围岩
台阶法在iv级围岩段开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2超前小导管应该是在开挖之前就要准备好的,然后在小导管的保护之下,洞身半断面才可以实施挖掘。
对半断面多功能作业台架进行运用,人工钻爆开挖,采用弱爆破,反铲配合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出渣。
开挖后立即初喷混凝土,出完渣及时施作初期支护。
循环进尺控制在0.75m-1.0m,台阶长度25m-40m,上半部高度为6m。
开挖轮廓测量放样时按8cm-12cm预留开挖沉降变形量,具体按实际围岩作适当调整。
洞身开挖后立即进行找顶清除洞顶危石,并进行初喷,初喷混凝土厚度为3cm-5cm。
出渣完毕后进行打锚杆、挂网和复喷。
施工步骤:上半断面拱部开挖~上半断面初支,下半断面开挖~下半断面初支~浇筑仰拱一二次衬砌。
3.ii级、iii级围岩
ii级、iii级围岩洞身开挖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施工,一次钻孔,一次爆破成型。
采用全站仪导向,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引爆,乳胶炸药爆破,每循环炮眼深度为3. 5 m,循环进尺为3. 0 m。
洞身开挖后立即进行凿顶清除洞顶危石,并进行初喷,初喷混凝十厚度为3 cm一5 cm.出渣完毕后讲行打锚杆、局部挂网和复喷至设计厚度。
ui级围岩开挖轮廓测量放样时按8 cm预留开挖沉降变形量,n级围岩因围岩完整性及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不作预留。
三、小间距隧道浅埋、偏压地段施工的几点看法
隧道因其净距小,先行洞室与后行洞室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如何保证后行施工洞室对先行洞室的施工影响以及维持围岩的稳定
状态与结构安全成为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选用的隧道施工工法一定要是小净距,这样的话,单个隧道的施工安全才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后行隧道开挖、支护在先行隧道
掌子面距离后行隧道暗洞口35 m后组织施工。
2.进洞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选择是需要通过小间距隧道的围岩条件和净距变化来实现的,安全距离的确定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施工方案和作业程序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地进行调整和修改。
3.在隧道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洞口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临时支护以及其他承载结构,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将围岩的承载能力进行提高,使岩体结构的弹性更有抗力,结构的受力条件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这样的话,隧道在进行挖掘的时候,就会有很好地环境和条件,隧道日后营运的安全性也才能够有所保障。
4.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短尺寸、早封闭、强支护、弱爆破的原则作为重要的依据,只有这样,隧道的初期支护工作才能够得以完善,采取低预应力对穿式钢锚管、全断面注浆、双层超前短管棚和架设钢构支撑等加强支护措施,使施工以及结构安全有一定的保证。
5.现在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在施工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业,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将其作为主要依据,运用地质雷达、tps 等超前地质预报先进设备,传统的监控量测手段要结合信息化技术,采用纵波传递测速仪、传感应变片等仪器设备和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及时、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改善施工安全状态,指导施工。
参考文献:
[1] 王丰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y型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j].山东交通科技. 2006(04).
[2] 何贤军.浅谈高速公路cs混合纤维法植灌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 2009(06).
[3] 段龙.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内江科技.
2009(12).
[4] 曹天平.浅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