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尿道感染疾病的发生与诊治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养殖场中常见的生殖道系统疾病及防治措施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涉及到饲养和繁殖动物。
在养殖场中,动物的生殖道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中常见的生殖道系统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母猪的病毒性疾病母猪的病毒性疾病是影响繁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型(PRRSV-2)是导致母猪生殖问题的主要病原体。
防治措施:1. 保持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特别是隔离措施,确保新引入的母猪没有病毒感染。
2. 维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清理消毒猪舍。
3. 接种疫苗,根据兽医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二、禽类的传染性疾病禽类的传染性疾病也对养殖业造成了重要的威胁。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普遍的蛋禽疾病,会导致禽类生殖道感染。
防治措施:1. 严格控制饲养环境,包括保持清洁的饮水和饲料,避免交叉感染。
2.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这是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关键。
3. 定期进行禽类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与兽医保持密切联系。
三、牛羊的病菌感染在养殖场中,牛和羊也常常受到生殖道疾病的困扰,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问题。
例如,牛羊的附件炎、乳房炎等,会导致生产力下降和繁殖问题。
防治措施:1. 加强消毒措施,定期清洁牛舍和羊棚。
2.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牛羊的卫生和健康。
3.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和卫生管理,预防细菌感染。
四、鱼类的生殖道疾病在水产养殖中,鱼类的生殖道疾病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鱼类的生殖道感染会导致生殖器官的损伤和不育。
防治措施:1. 保持清洁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温,这是预防鱼类生殖道疾病的关键因素。
2. 提供适当的饲料和营养均衡的饲养环境,增强鱼类的免疫力。
3. 定期进行鱼类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与兽医保持联系。
综上所述,养殖场中常见的生殖道系统疾病是影响动物繁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R.Drolet和S.A.Dee解剖猪肾呈蚕豆形,一般表面光滑,呈褐色。
背腹面呈长形、扁平,长度至少是宽度的两倍(图9.1)。
肾脏内缘中部有一凹陷,即肾门,是血管、神经和输尿管进出肾脏的地方。
肾脏位于腰肌下,第四腰椎的腹侧。
左、右肾的相对位置稍有不对称,但与其它动物相反,通常是左肾位置较右肾靠前;左肾前端最远可达最后肋间处。
在成年猪,两肾与身体的重量比为0.50%~0.66%(Sisson,1975)。
肾脏外包一层极薄的纤维被膜,易剥落。
在肾脏切面上,皮质和髓质的相对界限很明显(图9.2)。
猪肾为多锥形或多叶形肾,外观上没有牛肾那样的分叶现象。
肾小叶的髓质部分称为肾锥体;肾锥体可以是单个型,也可以是复合型,即由两个或更多最初分离的锥体集聚而成,锥体的白色尖端,即肾乳头,伸入肾盂或肾盂分支,后者被称为肾盏(见图9.2)。
单一锥体的肾乳头一般狭窄,呈圆锥形,而分布于肾两端的集聚锥体的肾乳头,则宽大、扁平,每个肾脏含有8~12个肾乳头。
肾脏收集管开口于肾乳头顶部。
输尿管,即肾盂向下的延续部分,向后方延伸离开肾脏,到底膀胱颈背侧。
与膀胱颈几乎成直角,穿透膀胱肌层,并斜穿粘膜下层,微突于粘膜面,终止于膀胱粘膜的输尿管开口。
新生仔猪,穿行于膀胱粘膜下的输尿管长度约为15mm,而成年猪的输尿管的平均长度则为35mm(Carr等,1990)。
位于膀胱内的输尿管起到瓣膜的作用,它能防止膀胱-输尿管液回流。
猪的膀胱大、颈长。
充满尿液时,下垂于腹腔内,膀胱由一条中央韧带(位于腹部)和两条侧韧带支持。
成年母猪的尿道长约7~8cm,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和尿道外前庭接合处的腹侧。
尿道外口下有一隐窝,即尿道下憩室。
公猪尿道开口于阴茎顶部,呈裂隙状。
2.腔静脉;3.主动脉;4肾静脉;5肾动脉;6.输尿管;7.肾上腺;8.肾淋巴结;9.腰大肌;10.膀胱1.皮质;2.髓质;3.肾乳头;4.复合肾乳头;5.肾盏;6.肾盂;7.输尿管生理学组织生理学肾脏具有许多的重要生理功能:从体内排出代谢废物,保持水分,调节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组成。
猪尿道感染疾病的发生与诊治作者:李洪宇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7期李洪宇(黑龙江省宁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57400)1 猪膀胱炎膀胱炎是指膀胱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炎症。
多因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或尿道侵入膀胱感染所致。
有毒物质或强烈刺激性药物,如斑蟊、松节油、甲醛等刺激膀胱黏膜时亦可发生。
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量少、尿红为特征。
排尿时病猪表现疼痛不安,不断呻吟,种公猪阴茎频频勃起。
尿液浑浊而有臭味,有时尿色呈血红。
尿沉渣中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膀胱上皮、组织碎片及病原菌。
全身症状通常不明显,严重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严重出血性膀胱炎,也有贫血现象。
治疗方案。
方1:柳树皮、车前草各适量,煎服。
方2:海金沙、车前草、锐蓄各25g,煎服。
方3:锐蓄、苘麻根、大黄、栀子、瞿麦、西瓜皮各50g,煎服。
方4:黄芩、栀子、甘草、知母、黄柏各20g,车前、木通、猪苓各15g,煎服。
方5:黄连3g研末,纳入破孔倒出蛋清的鸡蛋,封壳后蒸熟。
小猪1次服完,大猪服2~3倍量。
治尿频量少不畅。
方6:向日葵秆芯20g、垂柳叶或嫩枝条65g,车前草、锐蓄各60g,共煎汁250mL,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浊,滴沥不畅。
方7:椿荚(又名臭椿树子、风眠草)焙干研末,用糯稻根100克,煎汁适量,冲调候温,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痛带血。
方8:鲜荷叶80g、鲜侧柏叶50g、鲜柳叶90g,共煎汁250mL,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胀痛发烧。
方9:鸭跖草(兰花草、竹叶草、竹节菜)60克、锐蓄(扁竹草、竹节草)20g,煎汁250mL,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痛滴沥。
方10:醋炒柴胡、车前草、五味子30g,黄芩20g,共研细末。
1日分早晚2次,开水调药灌服。
治尿频而疼,量少滴沥。
方11:鲜白花舌蛇草,石苇根250g,煎水1碗,候温灌服,每日2次。
方12: 一点红、灯芯草、车前草各适量,水煎服。
母猪常见泌尿生殖疾病及手术治疗摘要:母猪阴道脱垂在产前发生,在分娩或产仔几天后有时可见到子宫脱垂,膀胱异位发生于多胎母猪的妊娠后期,小型猪经常发生尿道阻塞,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尾部下垂、排尿努责、尿血、活动减少或不安、食欲减少、磨牙。
现介绍母猪(尤其是优良种母猪)阴道脱垂、子宫脱垂、膀胱异位、尿道阻塞四种泌尿生殖疾病的病因、症状特点、诊断及手术疗法。
关键词:母猪;阴道脱垂;子宫脱垂;膀胱异位;尿道阻塞;手术治疗1 阴道脱垂猪的阴道脱垂发生于产前。
一般认为,母猪阴道脱垂的原因与其排尿或排粪时的努责有关。
当泌尿道膀胱发生逆转、排尿困难、膀胱炎及尿道炎时,可因努责而发生阴道脱垂。
若能发现病因,应着重对因治疗,用冷水清洁阴道,可使用吸湿剂(如无水甘油、糖等)消除肿胀,用毛巾将脱出的部分包起来,通过轻缓恒定的施压来减轻水肿和肿胀。
脱垂通常可在15~20min整复,并在表面使用抗生素或杀菌软膏来减少继发性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使用抗炎药物可减少努责并缩短恢复期。
在阴道周围进行缝合来防止脱垂复发。
术后仔细观察,并在出现产仔的第一征兆时去除缝合线。
配服“加味补中益气汤”:黄芪60g、党参30g、干草12g、陈皮15g、白术30g、当归21g、升麻15g、柴胡30g、生姜12g、熟地9g、大枣3个为引,每天1剂,连服3剂。
如果骨盆部产道已发生了软组织的过度肿胀,需要在产仔过程的早期实施剖腹产手术。
2 子宫脱垂母猪在分娩或产仔几天后有时可见到子宫脱垂。
胎位不正、胎儿过大或产道的创伤肿胀、发炎所引起的过度努责是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
难产或胎衣不下时的强力努责,产后母猪后躯长期处于低位,便秘、腹泻、腹痛、疝痛等引起腹压增大是其诱因。
子宫完全脱垂可引起大出血,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也可发生部分脱垂。
子宫复位前必须使母猪安定,如果出现出血、血容量减少或休克(心动过速、末梢发绀),应将母猪放入温暖的环境,耳静脉放入静脉插管进行输液,可快速给予高渗盐水(5~7mL/kg,静脉注射,5~10min以上),然后给予等渗溶液(每小时5~10mL/kg)。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R.Drolet 和S.A.Dee解剖猪肾呈蚕豆形,一般表面光滑,呈褐色。
背腹面呈长形、扁平,长度至少是宽度的两倍(图9.1)。
肾脏内缘中部有一凹陷,即肾门,是血管、神经和输尿管进出肾脏的地方。
肾脏位于腰肌下,第四腰椎的腹侧。
左、右肾的相对位置稍有不对称,但与其它动物相反,通常是左肾位置较右肾靠前;左肾前端最远可达最后肋间处。
在成年猪,两肾与身体的重量比为0.50%〜0.66%(Sisson, 1975)。
肾脏外包一层极薄的纤维被膜,易剥落。
在肾脏切面上,皮质和髓质的相对界限很明显(图9.2)。
猪肾为多锥形或多叶形肾,外观上没有牛肾那样的分叶现象。
肾小叶的髓质部分称为肾锥体;肾锥体可以是单个型,也可以是复合型,即由两个或更多最初分离的锥体集聚而成,锥体的白色尖端,即肾乳头,伸入肾盂或肾盂分支,后者被称为肾盏(见图9.2)。
单一锥体的肾乳头一般狭窄,呈圆锥形,而分布于肾两端的集聚锥体的肾乳头,则宽大、扁平,每个肾脏含有8〜12 个肾乳头。
肾脏收集管开口于肾乳头顶部。
输尿管,即肾盂向下的延续部分,向后方延伸离开肾脏,到底膀胱颈背侧。
与膀胱颈几乎成直角,穿透膀胱肌层,并斜穿粘膜下层,微突于粘膜面,终止于膀胱粘膜的输尿管开口。
新生仔猪,穿行于膀胱粘膜下的输尿管长度约为15mm, 而成年猪的输尿管的平均长度则为35mm (Carr等,1990)。
位于膀胱内的输尿管起到瓣膜的作用,它能防止膀胱一输尿管液回流。
猪的膀胱大、颈长。
充满尿液时,下垂于腹腔内,膀胱由一条中央韧带(位于腹部)和两条侧韧带支持。
成年母猪的尿道长约7〜8cm,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和尿道外前庭接合处的腹侧。
尿道外口下有一隐窝,即尿道下憩室。
公猪尿道开口于阴茎顶部,呈裂隙状。
图9.1猪肾原位图:腹侧观1.左肾;2.腔静脉;3.主动脉;4肾静脉;5肾动脉;6.输尿管;7.肾上腺;8.肾淋巴结;9.腰大肌;10.膀胱图9.2猪肾的切面1.皮质;2.髓质;3.肾乳头;4.复合肾乳头;5.肾盏;6.肾盂;7.输尿管生理学组织生理学肾脏具有许多的重要生理功能:从体内排出代谢废物,保持水分,调节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组成。
262019年第12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母猪尿路感染的诊治范小云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南充 637300母猪尿路感染,病初表现排尿次数增多,每次排尿量减少,甚至只能排出几滴尿,严重时病猪频频下蹲作排尿姿势,而排不出尿, 尿路感染经常发生在初产、经产母猪的产后2~3 d。
1 发病情况在很多母猪不得不宰杀淘汰的原因中,有大约20%是因为尿路感染,这种感染发病的临床表现是乳腺炎和子宫炎或者是无母乳。
对于尿路感染这种疾病,在发病早期,由于对生产影响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的就会转变成慢性的滋生障碍,因而非常容易被忽视。
对于一些处于哺乳期的母猪来说,一旦发生尿道感染,其死亡率可能会在10%以上。
依据有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如今随着限位栏广泛的应用,身患尿路感染的猪群比例正在发生逐年上升的态势。
很多患病的母猪主要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也就是说尿液中并没有明显的异常,同时食欲和精神也都很好,有正常的发情期,但是受精之后却很难怀孕。
很多这种情况的母猪通常会被诊断为繁殖障碍,还有一些母猪可能出现生殖系统炎症,从阴道流出很多脓性分泌物,所以可能会被诊断为生殖系统发生感染。
2 病因分析由于母猪的尿道非常短同时非常宽,对外面的封锁性能比较低,所以比较容易产生逆行感染。
在妊娠期间或者分娩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膀胱肌肉松弛,或者是在交配时也可能出现尿道的损坏。
与此同时,尿路末端和下体处可能会存在有动态的生物群,这些生物群多是一些病菌比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会导致母猪经常发生尿道感染。
细菌一旦入侵体内,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并且一旦发病又会为其他的病菌比如无乳菌或者是化脓性链球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和场所,因而母猪当患有尿路感染的时候可能会伴有一些其他的继发病症出现。
除此之外,限位的饲养方式,冬季饮水的温度过低,夏季饮水温度过高,包括饮水量不均匀,时多时少。
验方治六种猪泌尿系统疾病作者:刘伟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9期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用以下验方治疗猪的六种泌尿系统疾病,效果不错,特推介给养猪户,不妨一试。
1. 猪血尿病猪血尿病是泌尿器官出血性疾病的一种共有症状,是一种继发症或综合征。
以尿中混有血液为特征。
多由膀胱炎、尿道炎或生殖器外伤引起。
主要因泌尿器官本身的疾患所致,或因天气炎热、饱食急赶奔跑,或因长途运输、过度拥挤,或因腰部受到硬物碰撞、棍棒打击等损伤所致。
治宜止血,消炎。
验方:方一,鲜车前草适量,捣碎拧汁50~60毫升;方二,鲜芹菜500克,切碎捣烂;方三,猪胆汁25毫升,竹叶15克,灯心草5克,共煎汁适量;方四,旱莲草40克,车前子40克,白糖适量,水煎取汁;方五,绿豆60克,黑豆60克,白茅根60克,加适量水,煮至豆烂;方六,鲜葡萄2000克,藕汁1000克;方七,梨汁200克,生藕汁100克,鲜茅根汁100克,麦冬汁30克,生萝卜汁30克,生姜汁10克;方八,活蚯蚓10条,小蓟50克,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汤。
以上方剂大猪(中猪剂量减半,小猪再减半)每天拌料或灌服1~2次,连服3~4天。
2. 母猪尿潴留母猪尿潴留又称猪尿闭,是母猪产后的一种常见病。
发病主要原因为:母猪炎热季节分娩时间较长,由于较长时间的尿液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引起膀胱肌无力甚至麻痹。
患猪不断做排尿姿势,但不见有尿液排出或排尿呈点状、线状外溢。
验方:方一,新鲜柳枝50克,水煎取汁约300毫升,灌服,1次/天,连服2~3天;方二,紫皮大蒜3~4瓣,捣成蒜泥,以纱布包扎,放阴道后端5~7厘米处,10~15分钟取出,若不见效,隔1个小时再放置15分钟;方三,红辣椒1个,放入母猪阴道口部,10~15分钟取出,若不见效,间隔6小时再用1次。
3. 猪肾炎猪肾炎通常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的统称。
主要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发热,食少,尿量少,尿色浓,水肿,尿毒症。
养殖场中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是养殖场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
这些疾病可能对动物的生产能力和健康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养殖场管理者和兽医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来确保动物的整体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它们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1. 环境卫生:- 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干燥。
- 定期清理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清理畜舍床面和排泄物。
- 确保动物饮水设备的清洁,并避免水质污染。
2. 营养均衡:- 提供合理的饲料,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
- 饲喂高质量的饲料,以尽量减少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
3. 合理管理和预防接触传染源:- 定期进行兽群检疫和健康监测。
- 隔离新引进的动物,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疫。
- 避免不同养殖种类的动物共用同一水源或饲料。
二、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方法:1. 尿路感染:-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
- 预防:保持动物的卫生状况,避免尿液滞留。
- 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药物。
2. 膀胱炎:-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可能有血尿。
- 预防:保持动物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源的存在。
- 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并饮用足够的水以帮助排尿。
3. 结石:- 症状:尿量减少、尿液颜色深、可能伴有腰部疼痛。
- 预防:提供充足的水源,避免尿液浓缩。
- 治疗:多饮水、饮用含酸性物质的饮料以帮助溶解结石,必要时手术切除。
4. 肾炎:- 症状:食欲不振、水肿、发热、尿液颜色深。
- 预防:保持动物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卫生。
- 治疗:根据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和营养补充。
5. 泌尿道损伤:- 症状:血尿、尿急、尿痛、尿液中可能有异物。
- 预防:避免动物在危险区域活动,并减少与其他动物的冲突。
- 治疗:根据损伤程度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伤口清洁和修复。
三、总结在养殖场中,预防泌尿系统疾病是确保动物健康的重要一环。
通过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饲养合理的营养和合理管理以及及时治疗,我们可以降低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的生产能力和健康状况。
2018年第9期家畜有创伤时,要及时处理伤口,初用1%~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再用此药的热溶液在病畜患部热敷,2次/d,每次0.5h,首次处理后即用抗毒素5万IU 在伤口周围分3~4点注入,如创伤内有腐败组织,则须用刀割开切除,不要缝合,让伤口畅通,再用消毒剂彻底洗净。
同时要加强维持病畜营养,严重病畜不能进食进水时,应静脉输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必要时用胃管给病畜投服营养物质,输液和胃管送食前0.5h 宜注射镇静解痉剂,投胃管时应注意防止误入病畜气管内。
同时,在破伤风病多发地带,要及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再进行去势、剪毛、断尾等,这些是牧区牧民每年必不可少得工作。
现代规模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的健康养殖对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辨证母猪尿路感染综合征,优化预防控制措施。
综合防控效果明显提升,为兽医和养殖户科学防控母猪尿路感染提供了成功经验借鉴。
1母猪尿路感染的症状特点及危害母猪尿路感染较多见于能繁母畜,尤其是妊娠期、分娩期前后的母猪最为高发。
症见病畜小便黄赤、血尿、尿液浑浊、尿淋漓不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尿路结石、尿潴留、排尿不畅等,本病属于常见高发的母猪产科炎症之一。
其危害在于:引起炎症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血液原虫等)除了导致下段尿路(膀胱、尿道)炎性病变外,还可能蔓延至上段泌尿器官(肾脏)并引起肾盂肾炎,肝肾的病变会导致家畜免疫力下降;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繁殖母猪的泌尿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常见的母猪“三炎症(子宫内膜炎、生殖及泌尿道炎、乳房炎)”多是同时发生,轻者造成母畜综合生产性能、综合繁殖性能下降,重者直接导致严重的死淘率,养殖效益也因此大打折扣。
2致病因素分析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此病的诱发因子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因感染相关病原体而引起,比如:病毒(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等)、致病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类细菌(支原体、霉形体)、血液原虫(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上述病原体达到致病量时均可引发本病,兽医学临床上各种原发病之间表现为相互影响、互为诱导因素,多呈交叉感染、混合混感、多重感染的态势。
福建畜牧兽医第34卷第6期2012年母猪尿道感染(UTI)是目前猪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典型尿道炎是由猪真杆菌引起的以膀胱、输尿管、肾盂和肾组织的化脓性或纤维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但导致UTI的病原很多,常见有大肠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因为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不引起重视。
1发病情况2012年9月下旬,福州地区某养殖户,经产母猪60头,其中10头母猪分娩后有3头发病,乳猪、仔猪和育肥猪均未发病。
据该养殖户讲述分娩母猪采用土栏圈养,未做高床,母猪分娩前也未做任何清洁措施,母猪分娩前后,仅注射一次青霉素进行消炎,也未在母猪饲料中添加药物。
每批仔猪断乳后都有几头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上;部分母猪排尿后地面呈石灰样,另外该养殖户有掏小猪习惯。
2临床症状发病母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体温稍高,但不超过40℃;饮水量略有增加,排尿次数增多,外阴部轻度肿胀,阴道口周围潮湿、肮脏,尿液浑浊,呈暗红色,有浓氨味;3头母猪外阴部都可见到少量乳白色脓性分泌物。
3实验室诊断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用洁净一次性纸杯,收集3头母猪早晨第一次排出的中段尿液50mL,并做好标记;将检测试纸的所有试验区浸入样本,让试纸条的边缘沿着样本容器口轻轻擦拭,以除去残尿,60s后,横握试纸与瓶签上比色图谱比较,并记录结果。
4试验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见表1),最后确诊为细菌性尿路感染并伴发子宫炎。
表1母猪尿液试纸条检测结果各项参数说明:pH:正常5.5~7.5,>7.5膀胱内有细菌繁殖。
白细胞:“+”代表脓尿、炎症。
蛋白质:“+”代表发烧、炎症。
亚硝酸盐:“+”代表大肠杆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比重>1.015,饮水量减少,体液损失一例母猪细菌性尿道炎的诊疗及体会蔡羲吴南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疾病诊疗中心福州3500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12)06-0068-027体会1)对造成羊突然死亡的传染病首先要观察是否为烈性传染病,在排除了烈性传染病后,才能在容易消毒的地方做好防护措施后进行剖检。
猪尿生殖道炎症的防与治一、猪膀胱炎猪膀胱炎病原是猪棒状杆菌。
公猪可能被首先感染,并传染给猪场所有的生产母猪。
母猪可能在未观察到临床症状时死亡。
其临床征状是:精神沉郁,食欲缺乏及排出血尿。
排尿时有疼痛表现。
解剖病理变化是膀胱炎,有时出现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
治疗:搞好猪圈和牧场卫生工作,防止感染细菌,使猪接近或服用能刺激膀胱的药物。
二、猪尿石症尿石症是一种与尿道中结石或数量过多的结晶有关的猪病。
因刺激粘膜层导致频繁排尿(常为血尿)、泌尿道阴塞或两者兼有。
各种动物的结石由约20种结晶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以不同的矿物质形式存在,有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胱氨酸、碳酸盐和硅石等。
结石形成的真正机理不清楚。
但是如果没有以下因素,结石不会形成:1)尿液中足够高浓度的尿石形成成分;2)在泌尿道貌岸然中保留足够的时间;3)对于鸟粪石(磷酸镁铵)、胱氨酸或尿酸盐结石,须有利于结晶的PH值。
所有能增强或提高上述任何一种作用的因素都能促发尿石形成。
临床征状:临床征状由泌尿道中结晶或结石引起。
结石可以不引起任何可见的征状,对泌尿道内部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血尿,石灰质排泄物,或阻塞尿道,少数情况阻塞输尿管,从而造成憋尿。
坚固的阻塞引起尿毒症、厌食、脱水、嗜睡、精神沉郁,有时有呕吐和腹泻。
如果完全阻塞,在72小时内出现昏迷和死亡。
在阻塞发生后应立刻开始治疗,如果拖延,动物存活机会大大减少。
主要治疗方法:补充电解质。
三、阴道炎阴道炎主要因为交配、人工授精或难产等原因造成阴道粘膜的损伤和感染。
有时为胎衣不下、腐烂分解或子宫内膜炎的并发症。
症状:病猪常弓背翘尾,阴唇时开时闭作排尿姿势。
外阴部红肿,阴门排出渗出液粘附在尾根及外阴周围。
检查阴道时插入开张器困难,病猪表现疼痛。
阴道粘膜充血、肿胀、创伤或糜烂。
阴道严重损伤,常伴有体温升高。
防治: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助产时切忌粗暴,人工授精要注意消毒。
治疗重在局部,仔细清洗外阴部,用淡的消毒溶液冲洗阴道。
猪尿道感染疾病的发生与诊治
作者:李洪宇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7期
1 猪膀胱炎
膀胱炎是指膀胱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炎症。
多因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或尿道侵入膀胱感染所致。
有毒物质或强烈刺激性药物,如斑蟊、松节油、甲醛等刺激膀胱黏膜时亦可发生。
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量少、尿红为特征。
排尿时病猪表现疼痛不安,不断呻吟,种公猪阴茎频频勃起。
尿液浑浊而有臭味,有时尿色呈血红。
尿沉渣中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膀胱上皮、组织碎片及病原菌。
全身症状通常不明显,严重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严重出血性膀胱炎,也有贫血现象。
治疗方案。
方1:柳树皮、车前草各适量,煎服。
方2:海金沙、车前草、锐蓄各25g,煎服。
方3:锐蓄、苘麻根、大黄、栀子、瞿麦、西瓜皮各50g,煎服。
方4:黄芩、栀子、甘草、知母、黄柏各20g,车前、木通、猪苓各15g,煎服。
方5:黄连3g研末,纳入破孔倒出蛋清的鸡蛋,封壳后蒸熟。
小猪1次服完,大猪服2~3倍量。
治尿频量少不畅。
方6:向日葵秆芯20g、垂柳叶或嫩枝条65g,车前草、锐蓄各60g,共煎汁250mL,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浊,滴沥不畅。
方7:椿荚(又名臭椿树子、风眠草)焙干研末,用糯稻根100克,煎汁适量,冲调候温,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痛带血。
方8:鲜荷叶80g、鲜侧柏叶50g、鲜柳叶90g,共煎汁250mL,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胀痛发烧。
方9:鸭跖草(兰花草、竹叶草、竹节菜)60克、锐蓄(扁竹草、竹节草)20g,煎汁250mL,大猪1次灌服。
治尿涩痛滴沥。
方10:醋炒柴胡、车前草、五味子30g,黄芩20g,共研细末。
1日分早晚2次,开水调药灌服。
治尿频而疼,量少滴沥。
方11:鲜白花舌蛇草,石苇根250g,煎水1碗,候温灌服,每日2次。
方12:―点红、灯芯草、车前草各适量,水煎服。
方13:猪苓45g、茯苓45g、滑石45g、桔梗30g、阿胶18g(烊化),每日1剂,煎汤,分早、晚2次灌服。
若尿短淋漓,加马鞭草、玉米须、车前子;尿血加白茅根、茜草炭。
方14:栀子30g、当归18g、芍药15g、甘草10g,煎汤灌服。
若热重者,加双花、黄芩、蒲公英、连翘等;尿淋者,加瞿麦、锐蓄、石苇、木通、夏桔草等;尿血者,加小蓟炭、血余炭、墨旱莲、茜草炭;便秘者,加大黄、郁李仁、火麻仁。
2 猪尿道炎
母猪的尿道炎主要是导尿时操作不慎,或因交配等原因损伤尿道,或尿道结石及有刺激性的药物随尿排出,刺激尿道而发生尿道炎。
膀胱、子宫或包皮炎也能引发本病。
此病公猪发病较少。
发病突然,病猪排尿频繁,但尿量减少,排尿时拱腰努责,痛苦呻吟,尿少、频、急,尿色黄赤,有的尿中带有黏液、血液或脓液,舌红,脉洪数。
阴唇频频张开,触诊有痛感。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可以确诊。
治疗方法:方1:野菊花150g,熬水冲洗患部。
方2:鲜车前草1000~1500g。
每天采集鲜车前草洗净、切碎,拌于饲料中喂服,连服4天。
此方用于公猪尿道发炎,简而易行,效果明显。
方3:取新鲜柳枝,大约50g左右,水煎取汁300mL,灌服。
3 肾盂肾炎
本病是由于病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中毒等所致。
临床上以结石刺激肾盂、输尿管、膀胱结晶析出,并形成凝结物。
临床上以结石刺激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阻塞尿道而出现尿性腹痛、血尿、淋漓、尿闭为特征。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实质的炎症。
常继发于膀胱炎,老龄母猪较为多见,偶见于育肥猪。
致病菌中,以化脓性棒状杆菌及链球菌较为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
感染途径一般为上行感染,即细菌经尿道、膀胱、输尿管而达肾脏,但细菌也可经血流而达肾脏。
肾盂肾炎还常继发于猪肺疫、猪瘟等热性传染病及砷、汞等中毒病。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
渐渐消瘦,站立时四肢张开或集于腹下,背弓后部常发生麻痹。
触压腰部,有疼痛感觉,尿液混浊,内有絮状块,也可能有血尿。
病程长的则全身、尤其头部及四肢出现水肿,有的继发尿毒症,急性的体温升高,慢性的体温一般正常。
药物治疗。
青霉素160万U,链霉素0.5g,1次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2~3天。
内服呋喃坦啶0.005~0.008g/kg。
1天1次,连用5~7天。
内服双氢克尿塞3~4g,每天1次,连用2~3天。
磺胺类药亦可治疗。
蒲公英100g,煎服,连喂10~15天。
车前草、忍冬藤、蒲公英各50~100g,煎服,连服10~15天。
呋喃坦啶,每次0.1g,每天3次。
螺旋霉素,肌肉注射,每日10~50mg/kg,杆菌肽,内服5~10万U/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