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艺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0.23 KB
- 文档页数:1
《煤矿开采学》试题(二)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5=15分)1、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尚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个阶段。
2、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3、采区采出率采出率是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
采区采出率为:采区采出率=4、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称为石门。
5、急斜厚煤层指开采倾角大于450,厚度为3.5~5m的煤层二、简答题(6×6=36分)1、根据巷道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种类型,试对每种类型巷道列举3例。
开拓巷道: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或总回风道)、主要风井;准备巷道: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峒室;回采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
2、分析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
开采能力即按矿井开采条件所能保证的原煤生产能力、主要是同时正常生产的采区生产能力的总和。
矿井生产能力应与其储量相适应,以保证有足够的矿井和水平的服务年限。
储量是基础,开采能力是关键,各生产环节能力应配套,安全生产条件必须保证。
在划定的并田范围内,当矿井生产能力一定时,可计算出矿井的设计服务年限P:P=式中:K-矿进储量备用系数,矿井设计一般取1.4,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及矿区总体设计可取1.5、地方小煤矿可取1.3。
矿井服务年限应与矿井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3、简述选择开拓延深方案原则及要求。
(1)保持或扩大矿井生产能力;(2)充分利用现有井巷、设施及设备,减少临时辅助工程量,降低投资;(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在新水平开拓时选择更为合适的采煤方法、先进的采掘技术和设备,改革矿井井田开拓和采区准备方式;(4)加强生产管理、延深的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施工与生产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延深对生产的影响;(5)尽可能缩短新、旧水平的同时生产时间。
采矿名词解释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暗斜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是水平之间的联系斜巷暗立。
变质岩:是地壳内已经形成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受到高温,高压或岩浆侵入,使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发生部分或全部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岩石。
标高投影:在水平投影图上,将投影物各点的标高值标注在各投影点旁边,用以说明各点高于或低于水面准面的数值,这种方法叫做标高投影.标高:地面任意一点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标高。
爆破采煤工艺:指在长壁工作面内用光面爆破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或溜槽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采空区的采煤工艺.背斜:是岩层层面凸起的弯曲.标准煤:发热值为7000大卡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一千克的标准煤。
变质作用:褐煤在地下受温度压力时间等应素的影响,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石墨等的地球化学作用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再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一个工作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
采煤巷道:只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采处率: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的百分率表.采掘关系:巷道掘进和回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合关系。
采煤工作面:煤矿开拓和掘进所需的巷道后,形成了进行采煤场所的场所。
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的相互配合关系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和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配合叫采煤方法.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洞室的总称采掘工程平面图:采用正投影的方法,将矿井巷道洞室采掘工作面等高线平面坐标地质构造测量等信息等投影在水平面上得到的图成为采掘工程平面图。
采煤机割煤方式:指割煤与其它工序配合方式采煤机进刀方式:采煤机割完煤之后,需要使滚筒重新切入煤壁,称为采煤机进刀.采煤系统:在采区或条带等开采单元内,准备和回采巷道的布置及按建立运输通风等生产系统的总称.采煤班:在采煤工作面主要完成落煤.装煤.运输及支护等工序的轮班叫做采煤班.采空区:回采工作面工作空间以内的顶板必须维护,维护宽度称为回采工作面空顶距,空顶距以外的空间叫采空区.采煤巷道: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采区上山:指从运输大巷由下而上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采区下山:指从运输大巷由上而下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成煤作用: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为煤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经受各种地质作用,称为成煤作用.成岩作用:泥炭或腐泥被掩埋后,在压力温度等应素作用下,转变为褐煤的作用,称为——沉积岩:暴露与地表的各种岩石,由于长期受到大气温度变化,风雨侵蚀和生物破坏等剥蚀作用,变成碎石.细砂和泥土等物质,这些物质和生物遗体,在原地或被流水和风搬运到海洋.湖泊.低洼地带.随着地壳不断缓慢下降沉积物不断加后,经过压实.脱水和胶结等固结作用,就形成了沉积岩.存车线:存放列车的车线。
第一章1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所使用的设备方法和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2采煤基本工序:破、装、运、支、处。
“处”是指处理采空区,包括垮落法、充填法、煤柱支持法、缓慢下沉法。
垮落法(全部)通过注水软化,打眼放炮。
充填法包括部分充填、全部充填(水力、风力)3工作面长度:炮采80—100m;机采120—150m;综采150—180m。
推进长度:炮采300—500m;机采700—800m 1000m;综采1000m以上. 薄煤层1.3m以下中厚煤层1.3—3.5m 厚煤层3.5m以上。
厚煤层开采方法:分层开采、放顶煤、大采高。
薄煤层开采:刨煤机、滚筒采煤机、螺旋转机4区段斜长=工作面长+区段煤柱宽+区段巷宽第二章第二节1 炮采工作面爆破工作必须使用煤矿许炸药,其中最多的是煤矿铵炸药。
低瓦斯矿井中采用2号煤矿铵梯炸药;在高瓦斯矿井中使用3号煤矿铵梯炸药。
铵梯炸药多做32mm35mm38mm 直径的药卷,质量为100g 150g 200g,长度为170mm和190mm。
煤矿许用电雷管包括煤矿安全瞬发雷管和煤矿安全毫秒电雷管。
最后一级的延期时间不能超过130ms2炮眼布置方式:1单排眼:用于薄煤层煤质较软节理发育的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2双排眼:包括对眼三花眼,一般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煤质中硬的工作面3三排眼:即五花眼,用于采高较小煤质坚硬的中厚煤层3①炮眼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80°,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
为了不崩坏支架,应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线朝向两柱之间的空当②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10°眼底距顶板0.1—0.5m,其值视煤层软硬和黏顶情况而定,应保证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③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20°的俯角,眼底接近底板,以不丢煤为原则。
4炮眼间距一般为1—2m5炮眼深度根据每次开帮进度而定,一般有浅进度和深进度两种。
采煤方法教案第一节概述一、采煤方法的概念采煤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
采煤系统,是指采区巷道的布臵方式,掘进和回采的顺序安排以及采区的通风、运输系统。
回采工艺,是指人们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在回采工作面运用某种技术装备进行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等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如何配合的生产方式。
不同的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相配合,就形成不同的采煤方法。
下面介绍几个有关的基本概念。
1、开采单元为了对井田进行有计划按顺序地开采,需要把井田划分为阶段,阶段再划分为采区,在采区内布臵工作面进行开采。
因为每个采区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煤炭运输、通风辅助运输和动力供应等系统,并独立进行开采,故称每个采区为一个开采单元。
2、采场直接用来采出煤炭的工作场所及为其服务的巷道,统称为采场。
3、回采是指在采煤场所为了采取煤炭所作的一切工作,统称为回采。
4、回采工作面是指开采煤炭的主要场所。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采场也称为回采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
5、采煤方法在开采单元范围内,直接从回采工作面安全、有效、经济地获取煤炭并运出开采单元所采用的方法。
它包括采煤系统和采煤的回采工艺两大部分内容。
应该指出,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的选择与确定,都是以矿山具体地质条件及技术条件为依据,所以,不同的矿山地质条件与技术条件就会要求有不同的采煤系统与相应的回采工艺,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煤层的埋藏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我国煤矿目前采用的采煤方法主要有:1)对缓倾斜及倾斜煤层,煤厚约在2.8m以下的,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煤厚在2.8-8m的,一般采用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煤厚在8m及以上的,采用倾斜分层水砂充填或风力充填采煤法。
(现在对于煤厚在6m及以上的,可采用放顶煤开采)2)对急倾斜煤层,煤厚在2m以下的,一般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或伪斜工作面矸石充填采煤法;煤厚2-6m,且煤层厚度不大的,采用掩护支架采煤法;6m及以上的,一般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采煤法。
名词解释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综合机械化。
煤田(coalfield):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井型: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
(1)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300、400、500、600万t/a及以上;(2)中型矿井:45、60、90万t/a;(3)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阶段(horizon):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水平(level):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开釆水平: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采区: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被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开采块段。
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完成一个循环后采煤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
循环方式:循环进度与昼夜循环数的总称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正规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循环作业图中规定任务的循环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P139)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P139)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的百分比°(P166)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
工作面沿走向或倾向推进;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二、名词解释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3、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4、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或一个阶段服务的巷道。
5、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分带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6、回采巷道: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7、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8、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9、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个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10、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一个区段。
11、分段: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一个分段。
12、带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着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部分,分一个部分称为一个带区。
13、矿井生产能力:是指矿井在一年内能够生产煤炭的数量。
14、矿井服务年限:是指矿井的开采年限。
15、井田开拓方式:是指矿井的井硐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和阶段内布置方式的总称。
16、井底车场:是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7、采掘关系:通常将采煤与掘进的关系称为采掘关系。
18、采煤工作面:是指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又称为煤壁;在实际工作中,是指用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
一、名词解释:1、带区: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
2、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3、采煤方法: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4、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互配合。
5、作业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与准备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6、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7、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方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块成为一采区。
8、支护密度:是控顶范围内单位面积顶板所支设的支柱数量。
9、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开采。
10、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或采区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11、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2、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3、单轮放煤:打开放煤口,一次将能放得煤全部放完。
14、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仰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下向上推进采煤。
16、俯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17、及时支护:割煤后,先移支架后推移刮板输送机。
18、滞后支护:即采用先割煤再推溜后移架的支护方式。
19、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20、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一致。
21、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22、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23、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24、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25、采煤机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与其它工序的相互配合方式。
26、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相反。
27、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之和,单位一般是万吨/年28、井底车场:连接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2.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3.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年生产煤炭的数量,以“Mt/a"表示。
4.开采水平:把开掘有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的水平面,称为开采水平。
5.阶段:沿着倾斜方向按照一定的水平标高把井田划分为若干个走向的长条,并在长条带的上部建立矿井的回风水平,在阶段的下部建立矿井的运输水平。
每一个长条带叫-一个阶段。
6.区段:沿着倾斜方向按照--定的斜长把采区或盘区划分为若干个走向的小长条,并在长条带的上部掘进工作面的回风平巷,在长条的下部掘进工作面的运输平巷。
每一个小长条叫一一个区段。
7.分带: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直接划分成若千个倾斜条带,每--个条带的宽度可布置--个采煤工作面,这种倾斜条带称为分带。
8.分段:在阶段内不划分成采区,而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走向条块,每一个条块的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条块叫分段。
9.区段:在采区或盘区内,沿采区上山或盘区上山(石门)划分若干个条块,每一个条块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条块叫区段。
10.石门:在岩层中开掘的垂直或斜交于岩层走向的水平巷道,称为石门。
11.主井:专用于提升煤炭的井筒叫主井12.副井:专用于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器材、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的叫做副井13.斜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14.立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15.矿井的生产能力:矿井设计年产量16.平峒: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17.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与井筒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8.大巷:为全水平或水平的一翼服务,平行于煤层走向的水平巷道。
布置在煤层中的叫煤层大巷,布置在岩层中的叫岩石大巷。
19.主要石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采区(盘区)服务的石门。
20.煤门:在厚煤层内开凿的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