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36条
- 格式:docx
- 大小:33.31 KB
- 文档页数:5
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
《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
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维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活力。
首先,老年人应该注意饮食均衡。
他们需要摄入适当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
此外,他们还需要控制摄入盐分和糖分的量,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
其次,老年人需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即使是轻度的运动也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益。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肌肉强壮、提高心肺功能和骨密度,减少关节疼痛和骨折的风险。
此外,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精神状态,减少抑郁情绪。
另外,老年人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
老年人在面对孤独、生活变化和身体健康问题时,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
因此,他们需要寻求适当的心理支持和交流,通过和家人、朋友的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来保持乐观的心态。
最后,老年人还需要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老年人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老年人还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接种相关的疫苗,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流行病。
综上所述,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关注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预防接种等方面的知识,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保持健康和活力。
希望老年人能够关注自身健康问题,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1.勤洗手,常洗澡手是疾病传染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接触钱币后、便前便后、做完清洁后、去医院看病或接触患者后、外出归来、用餐前等情况下,都要采取正确方法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老年人应经常洗澡,水温以38℃为宜。
不与他人共用手巾和洗漱用具。
2.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应特别重视睡前刷牙和饭后及时漱口。
若使用假牙,必须每天摘下刷洗干净,然后浸泡。
建议每3个月更换1次牙刷。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除了雾霾天气等特殊情况外,应经常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每天最好早、中、晚各开窗1次,每次15~20分钟。
做饭时,也应及时开窗或打开抽油烟机。
4.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睡眠起居要有规律,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最好有午休。
5.主动饮水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才喝,且以少量多饮为宜。
一般每人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
运动或体力劳动时,饮水量应适当增加。
6.坚持每天晒太阳每天应晒太阳15~20分钟,但要避免暴晒或中暑。
阳光强时,应佩戴太阳镜;或在树荫下停留较长时间,也可获得同样效果。
7.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日常生活中,切勿随地吐痰,也不要直接面对周围人咳嗽和打喷嚏。
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帕或衣袖遮掩口鼻。
8.不滥用镇静、催眠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镇静、催眠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期或不当使用损害身心健康。
严重时会改变人的心境、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
9.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活动,避免久坐,,每天坚持按摩腹部并做些提肛收腹运动。
晨起最好饮用1杯温开水。
10.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或体重过低通过吃动平衡,控制自身体重,使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3.9的正常范围。
超重(体重指数≥24)、肥胖(体重指数≥28)、体重过低(体重指数<18.5)都不利于健康,应该避免。
健康养生100条小知识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养生知识,我们整理了100条养生小知识,涉及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这些小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家预防疾病,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保持身心健康。
1.每天要保证喝足够的水,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
2.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3.多吃水果和蔬菜,建议每天至少吃五份水果和蔬菜。
4.控制饮食量和食物的种类,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
5.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至少睡7小时。
6.保持心态平衡,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7.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8.减少酒精和烟草的摄入量。
9.健康饮食要多种多样,尽量不要单一食品过量摄入。
10.适度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11.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最好入睡。
12.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13.避免暴饮暴食,不要过量摄入食物。
14.坚持早餐,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15.少喝含糖饮料,建议多喝水和茶。
16.避免过度暴晒,出门要涂防晒霜。
17.饮食要清淡,少吃油炸和烧烤食品。
18.坚持做家务活,多动手多运动。
19.多吃粗粮和杂粮,有益健康。
20.定期进行口腔保健,避免牙齿问题。
21.饭后散步有益健康,可以促进消化。
22.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休息和活动身体。
23.饭前洗手,保持卫生。
24.减少快餐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25.坚持饮用绿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26.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
27.饭后不要立即睡觉,避免影响消化。
28.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及时就医。
29.注意预防肝病,例如乙肝和脂肪肝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肝功能等指标。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影响身体健康。
30.坚持健康饮食,避免吃太多垃圾食品和油炸食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全文“坚持健康饮食,科学搭配,善心传粮,共同繁荣——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2022年,中国发布了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此次指南将对居民包括各年龄段儿童、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膳食规范性活动提出了科学的指导。
一、健康的膳食1.意识到新鲜食物的价值:尽可能多吃新鲜的、有机的蔬菜、水果及其他安全有机等食物,尽量减少用加工食品和动物性食品替代新鲜食物。
2.均衡营养及多样性:均衡适当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植物性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每天至少摄入各个营养元素的50%,另一半应无特别选择而余量小于普通推荐量。
3.适度摄入:日常膳食所摄入的热量不宜超过个人活动量和体力活动量所需的热量的110%。
4.摄入的燃料比率:摄入的总热量中,植物性脂肪摄入量应占总量45-65%,水果及蔬菜不低于250g,淀粉谷物类食物占总热量量不低于50%,维生素A、D、E及维生素K的摄入量不少于推荐量的2-3倍。
二、全面的饮食安全1.健康的饮水卫生:以饮用水、冰镇水、清凉饮料或茶等为主,尽量使用经过深度过滤及消毒处理过的水,在出行时更要注意饮用水质量,坚持饮水安全,如果有饮水不确定性,应使用适当的水源。
2.食材安全:避免使用油烟中溶解的含量超标的油烟,注意鸡米花、虾米等虫类有害物质检测,以及在虾米中因铝含量过多而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
3.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安全是保证食物安全的基本条件,食品加工应慎重,保持食品的新鲜和营养,以及做好食物中添加剂的管理。
三、把握健康的饮食习惯1.注意有节制:忌口过火,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含糖过高的果汁及甜的各式甜点;不要一次用过多的盐,更不要加食用油。
2.不忽视谷物类食物:谷物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元素,均匀选择各种谷物,吃少量但多样化。
3.加强运动:要把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倡健康饮食,同时加强体能训练,以燃烧脂肪,补充人体机能,维持健康的身体。
姓名考号村卫生室得分1. 至 2022 年,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 D )A 11 大类 43 小项B 11 大类 41 小项C 12 大类 45 小项D 12 大类 46 小项2.重点管理人群不包括( C )A.慢性病人、孕产妇、育龄期、更年期妇女B.精神病患者C.青少年中的急性病D.0-6 岁儿童3.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 C )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B.4C.5D.64.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者宣传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一个机构每年不少于( C )种。
A.12B.9C.6D.85.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 B )相结合。
A.随访B.预防接种程序时间C.年龄D.就诊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C )岁以上常住居民A.60B.50C.65D.557.有动态记录的健康档案是指( A )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A.1B.2C.3D.1.58.健康咨询是健康教育人员解答来咨询者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匡助个别人避免或者消除不良( B ) ,做出健康行为决策,以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
A..环境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家庭因素9. “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 C )A.6 月 6 日B.10 月 14 日C.5 月 31 日D.10 月 8 日10.社区健康教育是以什么为基本单位( B )A.家庭B.社区C.人群D.社会E.个人11.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 C )A、老年人B、孕产妇C、辖区内居民12.卡介苗的接种正确的是( C )A.出生后 0,1,6 个月各接种 0.5mlB.出生后 2,3,4 个月及 4 岁分别接种 0.1mlC.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 0.1mlD.出生后 24 小时内、 6 岁分别接种 0.5ml13.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常采取:( A )A.8 月龄、 18-24 月龄、 6 岁各接种 1 剂 B.0,1,6 月龄各接种一剂C. 3,4,5 月龄各接种一剂 D. 8 月龄、 4 岁分别接种一剂14.预防接种局部弱反应指:( C )A.红肿直径 2.6-5.0cmB.红肿直径>5.0cmC.红肿直径≤2.5cmD.红肿直径<1.5cm15.一类疫苗是指国家免费提供的疫苗,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36条《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在北京发布。
该《指南》是我国政府权威部门编制出版的第一本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读物。
《指南》共36条,涵盖了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规律、适量体育运动、良好心理状态、疾病自我控制、加强健康管理6方面的内容,简要摘取了部分内容。
健康生活习惯:勤洗手,常洗澡,不劝酒1.每天晒太阳15-20分钟。
阳光强时,应佩戴太阳镜;或在树荫下停留较长时间,也可获得同样效果。
2.勤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常洗澡,不与他人共用手巾和洗漱用具。
3.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假牙须每天摘下洗净,然后浸泡。
每3个月换1次牙刷。
4.除雾霾等特殊天气外,每天最好早、中、晚各开窗1次,每次15-20分钟。
做饭时也应及时打开窗户或油烟机。
5.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最好有午休。
6.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
7.不抽烟,少饮酒(最好不喝白酒),不酗酒,不劝酒。
8.不在强光或光线暗的地方看电视、电脑、书报,远离噪音。
9.每天坚持听、说、读、写等多样化认知能力的锻炼。
10.重视跌倒预防。
活动时,穿戴应合身、合脚,鞋底应防滑。
视力不好者佩戴眼镜。
合理膳食规律:少吃隔顿、隔夜饭菜,每天吃2两粗粮11.主动饮水。
一般每人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
运动或体力劳动时,饮水量适当增加。
12.食品新鲜卫生。
少吃隔顿、隔夜饭菜,不吃过期和腐败变质的食物。
13.进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14.三餐都有米、面、杂粮等主食。
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
每人每天吃1-2两粗粮。
15.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深绿、橘黄、紫色、红色等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
16.适量摄入鱼、肉、蛋等高蛋白食物。
有条件者,可多选海鱼和虾类。
17.常喝牛奶。
每天最好吃1次豆制品和少量坚果。
18.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19.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维D、铁、维A等。
体弱者补充适量的营养素补充剂。
20.正确选择保健食品,但不能代替治疗。
适量体育运动:选喜欢的运动每周锻炼3-5次21.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选择安全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经络拍打操、门球、跳舞等。
评估指南48条下面是48条评估指南的概述,它们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达到更高的效率和生产力,同时保持健康和幸福。
1.保持积极心态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并达到目标。
尝试寻找一些积极的事情,并且保持您的信心和衷心的感激之心。
2.开发爱好花时间与爱好,使自己感觉更轻松、更舒适。
这是重要的放松身心的方法,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
3.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可以帮助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和挑战。
这包括寻求心理帮助,建立健康的支持系统,以及寻求其他形式的支持。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足够的睡眠以及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的行为。
5.经常锻炼定期锻炼可以帮助您保持健康、减少压力和增加自我信心。
6.保持身体健康关注身体上的问题,及时就医,定期体检。
7.自我控制和规划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情况,并采取控制和规划的行动来实现目标。
8.沟通技巧发展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有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生产力。
9.学习新技能学习新技能可以帮助您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工作前景。
10.学会管理时间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利用时间,避免浪费时间。
11.分清主次任务重要性确定每个任务的优先级,并根据其重要性优先处理。
12.推行每日计划每天确定一些重要事项和时间表,并确保它们得到充分处理。
13.获得领导力开发领导力会使企业和个人取得更好的业绩和成功。
14.提升创造力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
15.改善职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16.寻找解决方案尝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和困境。
17.与同事、家人保持良好关系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工作和生活。
18.认真学习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认真学习它,确保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19.提高情商发展情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情绪,更轻松地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20.增加社交能力学会人际交往和交流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老年人日常健康保养教育
老年人的健康保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日常健康保养的建议:
保持健康饮食
- 摄入均衡的营养:老年人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以保持身体健康。
- 控制饮食量:老年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因此需要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 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很重要,有助于消化、排毒和维持身体功能。
坚持适度运动
- 散步或晨间活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和保持肌肉灵活性。
每天散步或进行晨间活动可以帮助保持身体健康。
- 健身活动: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如瑜伽、太极拳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 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老年人应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恢复体力和保持身体健康。
- 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很重要。
尽量保持每天相同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
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
- 参加社交活动: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避免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 保持积极态度: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定期体检和医疗保健
-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服药和治疗:老年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并接受治疗,以控制和管理慢性疾病。
以上是一些老年人日常健康保养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记住,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会更好地满足您的个人健康需求。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七章营养与食品安全一、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平均约为()。
A.26%B.16%C.20%D.10%E.24%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七章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节营养学基础。
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16%。
因此在任何生物样本中,每克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g。
故此题选B。
2.有关水溶性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黄素又名抗脚气病维生素B.泛酸即抗癞皮病维生素C.生物素又名硫胺素D.泛酸又名尼克酸E.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2.【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七章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节营养学基础。
维生素A(视黄醇),缺乏容易引起夜盲症。
泛酸也称作维生素B5、遍多酸,泛酸与头发、皮肤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B7,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
叶酸又名维生素B9,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故此题选E。
3.已知某1g样品中含氮量为0.02g,请问该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是()。
A.1.25%B.2.0%C.20%D.12.5%E.25%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七章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节营养学基础。
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16%。
因此在任何生物样品中,相当于6.25g蛋白质含1克氮(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
1g样品中含氮量为0.02g,蛋白质含量0.02×6.25=0.125g,所以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是12.5%。
4.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
A.阴囊炎B.癞皮病C.坏血病D.脚气病E.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七章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节营养学基础。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缺乏会导致脚气病。
跌倒怎么处理以及预防?一、跌倒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跌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可轻可重,轻时的可能只是皮肤擦伤,而严重的跌倒可能造成骨折、脑出血。
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相较于其他人群更容易跌倒,跌倒后也更容易发生严重伤害。
二、跌倒摔伤了,怎么办?1. 自己跌倒了(1)切勿惊慌,先趴在地板上求助他人。
(2)如独自在家,身体缓慢活动以评估自己是否受伤。
(3)如能活动,缓慢爬到最近的墙壁、沙发或椅子边,试图搀扶并站起来。
(4)如不能活动或爬行,尽快想办法联系家人、邻居或 120。
2. 发现别人跌倒了跌倒后可能出现的较为严重的情况就是骨折和颅内出血。
因此需要注意观察:(1)四肢是否出现疼痛、不能运动或者变形等;(2)观察其意识是否清醒、脸色是否正常(有无发青或苍白)、是否有呕吐等。
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情况时应及时送医院急诊科。
三、如何预防跌倒?跌倒后最常见的严重伤害是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骨折后如果不经手术治疗,就只能长时间躺床上,最终常因为护理不周导致皮肤溃烂、肺炎、血栓等离世。
因此「预防」比「怎么办」更为重要。
1. 了解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1)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眼科检查和心血管检查。
(2)饮食中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
(3)戒烟。
(4)避免过量饮酒。
(5)注意查看药物说明书,很多药物会引起疲乏或改变精神状态,从而大大增加跌倒的风险。
2. 锻炼(1)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有效的锻炼计划。
(2)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参加一些能够增加敏捷、力量、平衡、协调的锻炼活动,如散步、跳舞及适当力量训练,可帮助改善骨骼强度、减缓骨质疏松症进程。
(3)多与同龄人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的锻炼计划,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 选择适合鞋子尽量选择防滑的、不用系鞋带的鞋子,穿旧或穿变形的鞋子要及时更换。
4. 改善家居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家中即使是经过最简易的改装,也可以大幅降低跌倒发生几率。
主要的改装目的是:防滑、减少障碍、保证照明。
健康长寿(百岁)的指标和经验金良满同志整理一、健康老人的11项“黄金指标”什么样的老年人才算得上是健康的老人呢?其实测试方法很简单,只要经常对照以下11项“黄金指标”自测一番就知道了!1、体温:36℃~37℃.2、脉搏:60~100次/分钟,过快、过缓、间歇、快慢不等均为心脏异常的表现。
3、呼吸:15~20次/分钟。
如果有呼吸深度、频率、节律异常,呼吸费力等则为异常表现。
4、血压:理想血压<120/80毫米汞柱;正常高值<139/89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
5、体重:身高(厘米)-105=公斤数,上下浮动10%以内均属正常范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0%为消瘦。
6、腰围:男性≤85厘米为正常;女性≤80厘米为正常。
7、饮食:成年人250-500克/日(主食)。
如果出现多食多饮,应考虑糖尿病、甲亢的可能;如果<200克/日,持续半个月以上,应检查有无潜在性疾病。
8、排便:每日排便1次或隔日1次,呈黄色成形软便。
如果颜色、性状、次数异常,则反映胃肠有病变。
9、排尿:1000-2000毫升/日,每隔2-4小时排尿1次,夜间间隔不定,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少许泡沫。
如果尿色、尿量异常或排尿过频、困难、疼痛等均为异常表现。
10、睡眠:6.5-8小时/日,中午午睡1小时。
如果失眠或夜醒不眠、打鼾伴有呼吸暂停、白天嗜睡打盹等均属于睡眠障碍。
11、精神:精神饱满、行动敏捷、情绪稳定、无头疼头晕等。
二、看看欧美人的长寿习惯1、格鲁吉亚:健康的生活习惯格鲁吉亚人长寿一是他们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二是在于这个民族自古就有传统的健康生活习惯。
人们每天都要进行体力劳动,时常步行,平均每天要步行十公里之多;在饮食上,是牛奶等乳制品,加上蔬菜、鱼、水果等;很少进食肉类,最多只进食禽类的肉,以补充蛋白质;食物比较清淡,避免了过多的盐分,饮食绝不过饱,很少有人患动脉硬化症。
2、美国:不要贪睡美国的研究表明,每天晚上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早亡率较高。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1. 饮食健康知识:均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过多肉类等。
2. 运动健康知识:定期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强度适宜等。
3. 心理健康知识:保持积极心态、避免压力、学会放松等。
4. 睡眠健康知识: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作息等。
5. 抽烟和饮酒的危害: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等。
6. 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预防疫苗等。
7. 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预防疾病等。
8. 清洁卫生:保持家居环境清洁、避免传染病等。
9. 饮用水卫生:保持饮用水卫生、避免污染等。
10. 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病等。
11. 疾病治疗:遵医嘱治疗、合理用药等。
12. 疾病预防:预防疾病、避免交叉感染等。
13. 营养素的重要性: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合理搭配食物等。
14. 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过期食品、避免过度摄入等。
15. 健康饮食选择:选择健康的食品、避免过度加工、不吃过多零食等。
16. 饮食安全:避免食品中毒、食物过敏等。
17. 营养餐搭配:合理搭配三餐、根据个人需要搭配营养餐等。
18. 饮食文化: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等。
19. 传统中药:了解传统中药的养生保健作用、食用禁忌等。
20. 中药煮法:了解中药的煮法、注意药物煎煮等。
21. 食品添加剂: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用禁忌等。
22. 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避免食品污染等。
23. 食品储存:正确保存食品、避免食品变质等。
24. 食品加工:正确加工食品、避免食品过度加工等。
25. 食品原料选择:选择优质食品原料、注意食品原料的质量等。
26. 食品烹饪技巧: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避免食物烹煮不熟等。
27. 食品认证:了解食品认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等。
28. 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节约意识等。
29. 睡眠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等。
30. 睡前注意事项: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物品等。
第六部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一、名词解释1.老年人2.老年人健康管理率3.健康体检表完整率4.新发现的慢性病患者5.确诊的慢性疾病患者6.便秘7.瘙痒症8.健康老龄化9.生理健康10.心理健康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老年人的划分标准()A. 50岁以上B. 55岁以上C. 60岁以上D. 65岁以上2、下列哪项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A. 老年人口系数B. 长寿水平C. 性别比D. 老龄中位数3、关于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下列哪项不妥()A. 种类不宜过多B. 多用补药C. 用最小有效剂量D. 个体化用药4、老年人对下列哪种情况记忆力较好()A. 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B. 曾感知过而不在眼前的事物C. 生疏事件的内容D. 与过去有关的事物5、老年人跌倒常见的危险因素中属于外在因素的是()A. 环境中的危险因素B. 疾病因素C. 生理因素D. 药物因素6、老年人健康管理由三部分工作组成,()除外A. 信息采集B. 健康指导C. 健康查体D. 健康状况评估7、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如存在危险因素,应该()A. 针对性教育,定期复查B. 顺其自然C. 药物干预D. 生活方式干预8、糖尿病的临床表现()A. 消瘦B. 三多一少C. 头晕D. 乏力9、下列哪项史治疗高血压的药物()A. 二甲双胍B. 格列齐特C. 心可舒D. 缬沙坦10、下列哪项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A. 硝苯地平B. 格列齐特C. 心可舒D. 缬沙坦11、下列哪项是抗生素()A. 二甲双胍B. 格列齐特C. 阿奇霉素D. 缬沙坦12、老年人近期体重骤降,最先考虑()A. 糖尿病B. 甲亢C. 肿瘤D. 高血压13、以下哪项是正常收缩血压()A. 110B. 150C. 140D. 14514、下列情况应该转诊()A. 心率>160次/分B. 高血压病C. 糖尿病D. 发热15、下列哪项是不可干预因素()A. 吸烟B. 身高C. 饮酒D. 体重1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任务()A. 慢病诊断B. 慢病治疗C. 急诊D. 慢病管理17、老年人查体中有下列情况应立即转诊()A.空腹血糖≥16.7mmol/L或<3.0mmol/LB.空腹血糖≥16.4mmol/L或<2.8mmol/LC.空腹血糖≥16.7mmol/L或<2.8mmol/LD.空腹血糖≥16.4mmol/L或<3.0mmol/L18、根据WGOC标准,超重标准是()A.BMI≥21B.BMI≥22C.BMI≥23D.BMI≥2419、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多少为宜()A.6gB.7gC.8gD.9g20、女性乳房平卧触摸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哪些有变化,应及时就医()A.硬块、肿胀感B.结节、肿胀感C.肿胀感、厚度D.硬块、厚度21、男女分别何时冠心病风险增加()A.男性大于50岁;女性55岁B.男性大于45岁;女性绝经后C.男性大于40岁;女性绝经后D.男性大于55岁;女性55岁22、“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多少()A.20gB.25gC.28gD.30g23、健康概念“四大基石”是指()A.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B.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定期检查C.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情舒畅、心理平衡D.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情舒畅、定期检查24、社区医生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应该()A.3个月电话随访一次B.社区每年一次健康评估C.高危人群疫苗接种D.心血管疾病预防25、蛋黄中含量最高的是()A.钙B.磷C.维生素AD.维生素D2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中国居民各类食物的底层食物为()A.谷物B.蔬菜C.鱼禽肉蛋D.奶类27、我国传统的主食有()A.谷类B.薯类C.谷类和麦类D.谷类和薯类28、长期卧床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有哪些()A.肺活量减少与最大通气量降低B.缺氧C.坠积性肺炎D.以上都对29、长期卧床引起内分泌及泌尿系统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正确()A.尿钙过多B.尿钠排出增加C.少尿D.肾结石与尿路感染30、老年人宜在以下哪种环境中长期生存()A.空气清新的环境B.人声嘈杂的环境C.白天无声的环境D.光线昏暗或刺眼的环境31、老年人健身运动形式()A.有氧运动B.静力运动C.柔韧运动D.以上都正确32、长期卧床的原因()A.脑血管疾病B.骨、关节疾病C.高龄D.以上都是33、测量体温前应该检查体温计甩到()摄氏度以下A. 35B. 36C. 37D. 3434、将体温计汞柱端放在一侧腋窝中央顶部将体温计夹紧待()分钟取出读数A. 5-7B. 5-10C. 3-5D. 10-1535、测试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时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直接向本人询问B. 不让其他家属干扰C. 家属可以代替回答D. 应适当鼓励36、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的内容包括( )A. 生活方式B. 疫苗接种C. 骨质疏松预防D. 以上都是37、某老年人最近常有胸闷。
老年人的健康常识为什么老年人需要关注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得脆弱。
因此,他们需要特别关注健康问题,以确保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老年人的健康对于他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也可以延长他们的寿命。
下面是一些老年人健康方面的常识和建议。
合理饮食老年人需要保持均衡的饮食,以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
他们应该尽量避免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而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摄入量。
此外,老年人应该保持适度的饮水量,以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
适量运动老年人需要适量的运动来保持身体的活动性。
这些运动可以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强度,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但是,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安全,并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并创造一个有利于放松和入睡的睡眠环境。
避免长时间的午睡和过度使用睡眠药物,以确保睡眠的质量。
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
他们可能会面临孤独、失去亲人或朋友的悲伤等情绪问题。
因此,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各种必要的筛查。
这些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老年人的健康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的健康。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和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老龄办共同发布《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9月2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何炤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家喜,指南编委会特邀顾问、我国著名老年医学专家陶国枢以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全国孝亲敬老”形象大使白岩松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发言。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发布会上讲到,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
今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达到2.02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23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3750万,随着老年人口总量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健康问题将愈加突出。
为正确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中国老龄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编印了《指南》。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何炤华表示,希望以《指南》发布为契机,让老年人个人、家庭与全社会在拥有健康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普及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和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指南》的出版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是由我国政府权威部门编制出版的第一本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读物,共计36条,涵盖了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规律、适量体育运动、良好心理状态、疾病自我控制、加强健康管理等六方面具体内容。
《指南》既科学权威,又通俗易懂,简明具体,操作性强,图文并茂,十分贴近老年人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是“敬老月”和“老年节”期间送给全国亿万老年人的一份节日礼物。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在北京发布。
该《指南》是我国政府权威部门编制出版的第一本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读物。
《指南》共36条,涵盖了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规律、适量体育运动、良好心理状态、疾病自我控制、加强健康管理6方面的内容,简要摘取了部分内容。
健康生活习惯:勤洗手,常洗澡,不劝酒
1.每天晒太阳15-20分钟。
阳光强时,应佩戴太阳镜;或在树荫下停留较长时间,也可获得同样效果。
2.勤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常洗澡,不与他人共用手巾和洗漱用具。
3.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假牙须每天摘下洗净,然后浸泡。
每3个月换1次牙刷。
4.除雾霾等特殊天气外,每天最好早、中、晚各开窗1次,每次15-20分钟。
做饭时也应及时打开窗户或油烟机。
5.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最好有午休。
6.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
7.不抽烟,少饮酒(最好不喝白酒),不酗酒,不劝酒。
8.不在强光或光线暗的地方看电视、电脑、书报,远离噪音。
9.每天坚持听、说、读、写等多样化认知能力的锻炼。
10.重视跌倒预防。
活动时,穿戴应合身、合脚,鞋底应防滑。
视力不好者佩戴眼镜。
合理膳食规律:少吃隔顿、隔夜饭菜,每天吃2两粗粮
11.主动饮水。
一般每人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
运动或体力劳动时,饮水量适当增加。
12.食品新鲜卫生。
少吃隔顿、隔夜饭菜,不吃过期和腐败变质的食物。
13.进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14.三餐都有米、面、杂粮等主食。
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
每人每天吃1-2两粗粮。
15.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深绿、橘黄、紫色、红色等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
16.适量摄入鱼、肉、蛋等高蛋白食物。
有条件者,可多选海鱼和虾类。
17.常喝牛奶。
每天最好吃1次豆制品和少量坚果。
18.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19.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维D、铁、维A等。
体弱者补充适量的营养素补充剂。
20.正确选择保健食品,但不能代替治疗。
适量体育运动:选喜欢的运动每周锻炼3-5次
21.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选择安全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经络拍打操、门球、跳舞等。
22.每周运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运动时轻微出汗、无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运动中最大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年龄(次/分)较适宜。
良好心理状态:不开心时多倾诉,积极融入社区
23.不开心时主动向家人和朋友倾诉,说说心里话。
伤心难过时,不要过于压抑情绪,想哭就哭。
生气时,先静下心来想想原因,然后听听大家的意见,做些自身调整。
24.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喜好,广交朋友。
既要尽力保持与老同事、老朋友的联系,又要努力结交一些新朋友。
25.以相互尊重和体谅的心态处理好夫妻关系,以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心态处理好与儿女间的关系,以相互宽容和信任的心态处理好与儿媳、女婿间的关系,以关爱和教导的心态养育孙辈,不过度溺爱和干预。
家庭发生矛盾时,积极稳妥地处理和化解。
26.积极融入社区,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和邻居。
特别是生活困难和行动不便者。
27.克服贪图便宜的心理,谨防上当受骗。
疾病自我控制:学会自测脉搏、体温、血压等技能
28.不滥用镇静、催眠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29.保持大便通畅。
30.吃动平衡,控制体重。
31.学会自我监测脉搏、体温、血压等技能。
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3次。
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时,每周至少抽查1-2次血糖。
将血压、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据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修订的2013年《中国健康老人标准》,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150/90,其中高龄老年人不低于130/60。
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范围:血糖正常者5.0%-6.5%;有糖尿病但无并发症者6.0%-7.0%)。
32.随身携带医保卡、自制急救卡和急救盒。
急救卡应写明姓名、住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定点医院、急救盒的位置等。
急救盒应备有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糖尿病患者外出备点糖果。
加强健康管理:警惕身体出现的异常变化
33.每年至少体检1次。
34.警惕身体的异常变化。
身体若有以下异常: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短暂晕厥,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痰中带血;心慌、心前区憋闷;食欲下降,大便次数或性状改变、血便、柏油样便;无痛性血尿;颈部、乳腺、腋下、大腿根部出现“疙瘩”或摸到肿块等,应及时检查诊治。
35.生病遵医嘱治疗。
不瞒着医生采用多个治疗方案。
36.突发急重症及时拨打120,采取适当方法现场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