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兼容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71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首次提出每天摄入糖分不超过50克◎多吃水果少喝果汁每天多喝1-2杯水◎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每天步行6000步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的营养宝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正式发布。
第一版“指南”于1989年发布,之后在1997年、xx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发布.从时间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南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版指南.新版“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营养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xx版“指南"提出的营养建议有10条,这次新版的营养建议是6条,数量上减少了,但实际内容并未减少,让大家更容易记住。
迄今为止发布的四版“指南”,每一版都有其侧重点,比如1997年版强调了大家应该多吃一些奶类、豆类,注意补钙.而在新版指南中,更加强调和突出“平衡膳食、均衡营养”这个概念。
新版指南中,还有一些新的健康膳食建议。
比如: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建议适当增加粗杂粮和薯类摄入,粗杂粮会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而薯类会缓解便秘.随着素食主义成为一种时尚,新版“指南"与时俱进,新增了素食人群膳食部分.新版“指南”还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首次在建议正文中加入“控糖”,提出对糖摄入量进行限制.“健康体重”的概念在新版“指南”中被提到了第二条,众所周知,肥胖是众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随着肥胖率增高,而与之相关的慢病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此外,新版“指南"对“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做了一些调整,另外新增了两个图形,一个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一个是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昨天,记者请杭州多位营养专家,对新版“指南"的部分内容作了解读。
中国居民饮食指南2016 版中国居民饮食指南 2016 版 2016-07-18 《中国居民饮食指南2016 》本源糖尿病天地新饮食指南的六大核心介绍介绍一食品多样、谷类为主。
介绍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介绍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介绍四适合吃鱼、禽、蛋、瘦肉。
介绍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介绍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一图了然怎么吃为了方便理解平衡饮食的理念、实践饮食指南的核心介绍,专家设计了饮食宝塔、饮食餐盘、饮食算盘。
饮食宝塔共分 5 层,宝塔各面积大小不同样,表现了五种食品介绍量的多少;宝塔旁边的文字说明提示了在能量需要量1600 ~ 2400 千卡之间时,一段时间内轻体力活动水平的健康成年人平均到每天的各样食品的摄入量范围。
饮食宝塔还包括身体活动量、饮水量的图示。
饮食餐盘也是饮食指南核心内容的表现,它描述了一餐饮食的食品组成和大体重量比率。
亦适用于 2 岁以上的健康人群。
餐盘分成谷薯类、鱼肉蛋豆类、蔬菜、水果等四部分,餐盘旁牛奶杯提示奶制品的重要性。
平衡膳食算盘是儿童饮食指南核心介绍内容的表现。
它适用于所有儿童,其中食品份量适用于中等身体活动水平8~11岁儿童。
算盘分 6层,从下往上依次为:桔色算珠代表摄入谷物( 5~6份),绿色代表蔬菜(4~ 5 份),蓝色代表水果( 3~ 4 份);紫色代表动物性食品( 2~ 3 份);黄色代表大豆和奶制品( 2~3 份),红色代表油盐。
2016 版指南与 2007 年版的不同样之处 2016 年新指南与 2007 年的指南有很多变化,主要给大家介绍以下几点。
1. 新版饮食指南新增了两类人群的指南,除了孕期指南、婴少儿、学龄儿童和老年人的指南,还增加了备孕指南和素食者的指南,对不同样人群的健康饮食指导更详细了。
2. 新版饮食指南新增“中国居民饮食平衡餐盘”和“中国儿童平衡饮食算盘”等图像化的宣传工具,对食品按“份量”进行了定量。
3. 详尽内容来说,核心介绍中减少了粗细搭配、足量饮水、吃新鲜卫生食品等条目,介绍的摄入量也有变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
原标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
《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4日04 版)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记者白剑峰)中国营养学会13日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指南》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别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食品。
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
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豆类、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主要内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和健康问题,结合国内外膳食营养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由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联合制定的。
指南旨在引导广大居民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合理搭配饮食,改善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膳食素质,促进居民健康。
一、膳食宗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强调了膳食宗旨,即均衡、适量、多样。
均衡是指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保证摄入的营养物质均衡。
适量是指控制总能量摄入,合理分配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多样是指多种食物搭配,多种营养素摄入,保证全面的营养素供给。
二、主要内容。
1. 合理膳食结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了合理膳食结构的建议,即主食为主,适量摄入肉禽鱼蛋奶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油脂和盐,适量饮水,限制糖的摄入,适量食用坚果。
2. 营养素摄入。
指南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提出了建议,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指导居民科学合理地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
3. 饮食行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还提出了一些良好的饮食行为,如有规律地进餐,细嚼慢咽,不过饱不饥饿,不挑食偏食,不过量饮酒,不暴饮暴食等。
4. 特殊人群膳食。
指南还针对孕产妇、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膳食提出了专门的建议,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保证营养需求。
5. 饮食与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特别强调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指导居民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三、总结。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发布,对于引导广大居民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合理搭配饮食,改善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膳食素质,促进居民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广大居民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指南的内容,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居民膳⾷指南(2016)六条饮⾷建议
国家卫⽣计⽣委13⽇发布《中国居民膳⾷指南(2016)》,结合中华民族饮⾷习惯以及不同地区⾷物可及性等多⽅⾯因素,参考其他国家膳⾷指南制定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成果,提出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指导建议。
指南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每天的膳⾷应包括⾕薯类、蔬菜⽔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坚果类等⾷物;平均每天摄⼊12种以上⾷物,每周25种以上;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鲜⽔果;成⼈每天⾷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控制添加糖的摄⼊量,每天摄⼊不超过50克;⾜量饮⽔,成年⼈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等。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为了指导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搭配食物,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营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份全国性营养健康指南。
1.合理结构饮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合理结构饮食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基础。
合理结构饮食包括量、质、比例和多样性等方面因素。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制定不同的膳食指南。
2.五大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食物分为五大类,即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奶类及其制品、肉类、禽类、蛋类和豆类。
推荐不同食物的具体摄入量,以及在食物搭配和食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3.健康饮食的习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包括多选自然、新鲜、并适当加工的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注意控制食用盐、油、糖等食品。
远离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和熬夜等,这些都有助于健康和营养摄入的平衡。
4.营养素的摄入量和认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介绍了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量和认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并发挥了这些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途径,以及常见的营养素供应不足和过多的情况。
总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推广健康饮食,加强营养素摄入平衡,调整食物比例以达到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全民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