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金属单质结构特点,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556.50 KB
- 文档页数:47
单质结结构原理一、概述单质结结构原理是指单质(即只包含一种元素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形式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单质结构涉及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排列方式,对于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单质结结构原理的相关内容。
二、金属的单质结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物质,其单质结构原理主要涉及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和金属键的形成。
2.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晶体结构一般分为面心立方(fcc)和体心立方(bcc)两种常见类型。
在fcc 结构中,每个原子都与最近的12个邻居原子相接触,形成紧密堆积的三维排列。
而在bcc结构中,每个原子与最近的8个邻居原子相接触,同样形成堆积排列。
2.2 金属键的形成金属的单质结构原理与金属键的形成密切相关。
金属原子中的外层电子比较松散,形成“电子海模型”,即所有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自由移动的电子气。
这种电子气为金属提供了良好的电导性和热导性,并使得金属具有高密度和高融点等特性。
三、非金属的单质结非金属的单质结构原理主要涉及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两种类型。
3.1 离子晶体的单质结构离子晶体由正、负两种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具有高熔点和脆硬的性质。
离子晶体的单质结构原理可以通过对离子半径比和电荷数比的分析来解释。
3.2 共价晶体的单质结构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构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
共价晶体的单质结构原理与原子的键长、键角以及晶格类型等参数有关。
四、单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单质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4.1 金属的单质结构与性质金属的单质结构决定了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以及延展性等特性。
金属的高电子流动性使其成为优良的导电材料,而金属键的特殊性质也使金属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4.2 非金属的单质结构与性质非金属的单质结构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的非金属单质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硬度、熔点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
五、单质结构的应用单质结构原理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非金属元素的分类与性质非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类,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低的电子亲和能力。
本文将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分类以及其常见性质。
一、非金属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非金属元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气性非金属元素有气性元素主要包括氢(H)、氦(He)、氮(N)、氧(O)、氟(F)、氖(Ne)等。
这类元素在常温下主要以气体的形态存在,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低的电子亲和能力。
2.卤素卤素元素主要包括氯(Cl)、溴(Br)、碘(I)、氟(F)等。
这类元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低的电子亲和能力,常以单质的形态存在。
卤素元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常作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参与。
3.非金属类金属元素非金属类金属元素主要包括磷(P)、硫(S)、碳(C)等。
这类元素在常温下具有金属和非金属双重性质,既可以形成正离子也可以形成负离子。
非金属类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磷存在于磷矿石中,硫存在于硫矿石和天然气中,而碳存在于碳酸盐矿物、煤炭、石油等中。
4.其他非金属元素除了以上几类非金属元素外,还有一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也属于非金属。
例如,硅(Si)具有半金属的性质,常用于半导体制造;砷(As)和锑(Sb)具有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混合特点;氙(Xe)等稀有气体则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相仿。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因元素不同而有差异,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1.氢(H)氢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为二原子分子态存在。
它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并且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于水和有机物中。
氢的化学性质活泼,与氧、氯等元素反应能释放大量能量。
2.氧(O)氧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占据大气中的21%。
氧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燃烧的必需物质。
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大多数元素反应生成氧化物。
3.氮(N)氮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大气的78%。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非金属元素概论1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特点1.非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1.除H、He、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
二、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归纳:常温下状态:气态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液态Br2;其余为固态。
晶体类型:原子晶体B、C、Si;分子晶体:除B、C、Si 外的其它(常见)非金属单质。
溶解性:除F2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l2、Br2在水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外,可以说非金属单质均难溶于水。
例1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数少,常温、常压下,B2、C2、D2均为无色双原子气体分子。
这四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反应:(1)2A+C2=2AC(3)3B2+D2=2DB3(2)3A+D2=A3D2(4)2B2+C2=2B2C请填空:(1)电子式:AC____,B2C____,DB3____。
(2)DB3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是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A3D2溶于B2C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分析:由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数少→A可能为Li或Mg;常温、常压下,B2、C2、D2均为无色双原子气体分子→它们可能是H2、N2、O2(五种气体中,F2、Cl2分别为浅黄绿色和黄绿色气体),再结合给定条件判断B—H;C—O;D—N;A—Mg。
所以,相应化合物:AC—MgO;B2C—H2O;DB3—NH3;A3D2—Mg3N2。
三、非金属单质的制备(一)实验室制备1.还原法- 用还原剂还原的方法来制备,如H2:Zn+2H+→Zn2++H2↑</PGN0110.TXT/PGN>2.氧化法- 用氧化剂氧化非金属阴离子的方法来制备(包括用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高价态氧化该元素的低价态来制备单质。
),如:Cl2、Br2、I2、(N2)等。
MnO2+4HCl→MnCl2+Cl2↑+2H2O (或用KMnO4、KClO3等做氧化剂;Br2可类似制备)Cl2+2X-(Br-、I-)→X2+2Cl-3.加热分解法在加热条件下使某些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以制备单质,如:O2也可通过其他分解反应来制备O2:2Na2O2+2H2O→4NaOH+O2↑4.分离法将空气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后,可得较纯净的N2气体。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类,不具备金属的特性,包括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本文将探讨非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如电负性、氧化性、物理状态和化学反应等。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一些与非金属元素相关的实际应用。
1. 电负性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电负性是指一个原子吸引和保留其周围电子的能力。
在化学元素中,氟元素具有最高的电负性,而碱金属元素(如钠和钾)则具有较低的电负性。
非金属元素的高电负性使它们倾向于接受电子,而不是失去电子。
2. 氧化性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一个元素引发其他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例如,氯气(Cl2)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使钠离子失去电子形成氯离子(Cl-)。
这是由于氯的氧化性使其能够接受钠的电子。
3. 物理状态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处于气体或液体状态,只有少数非金属元素是固体。
例如,氧气(O2)和氮气(N2)是常见的气体非金属元素。
液体非金属元素中,溴(Br2)是一个例子。
而碳(C)和硫(S)等则是固体非金属元素。
4. 化学反应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经常与金属元素或其他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
例如,氧气与金属反应会产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Fe2O3)是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此外,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氮气与氢气反应会生成氨气(NH3),这个反应称为氮氢合成反应。
非金属元素的实际应用:1. 碳的应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丰富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有机化学中。
碳是有机分子的基础,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等。
此外,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氮的应用氮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非金属元素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种。
氮气可以用于保护食品和药品,以防止其腐败和氧化。
此外,氮也被用作合成氨气和其他化合物的原料。
3. 氯的应用氯是一种具有强烈氧化性的非金属元素,广泛用于消毒和污水处理。
氯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通过消除细菌和病毒来保护公共卫生。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1.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最外层大多少于4个电子;一般较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2.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游离态: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举例】Au Ag Pt Cu(2)化合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举例】Al Na【说明】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非金属单质1.概述(1)位置及其原子结构位置: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
把6种稀有气体除外,一般所指的非金属元素就只有16种。
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小,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电子,显示负化合价。
(2)单质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H2、X2、O2、O3、S8、N2、P4、稀有气体。
原子晶体:金刚石、Si、B。
(3)单质的同素异形体氧族、卤族及氮没有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晶体,晶格不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其原子个数不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O2、O3。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晶格不同,原子个数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白磷和红磷。
金属单质性质:一、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大多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金属单质金属单质(18张) 【特例】Cu为红色,Au为黄色(2)常温大多固体【特例】Hg(水银)是液体(3)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O2、Cl2、S、I2等)的反应(2)金属与H2O的反应(3)与酸的反应: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4)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5)与盐的反应: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非金属单质的性质:一、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非金属单质的状态属于分子晶体的,在同类单质中分子量较小(范氏力较小)为气态(F2、Cl2、O2、N2、H2),较大的为液态(Br2),固态(S、P、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