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 格式:docx
- 大小:144.27 KB
- 文档页数:15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第一部分论语十则(明礼)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六年级下经典读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夹蝶飞。
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10.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6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8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9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材料一、惜时篇明日歌钱鹤滩(清)明日复①明日,明日何其②多。
我生待③明日,万事成蹉跎④。
世人若被明日累⑤,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⑥?请君⑦听我明日歌。
相关注释①复:又。
②何其:多么。
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③待:等待。
④蹉跎【cuō】【tuó】:光阴虚度。
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累【lèi】:牵累,妨碍。
使受害。
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
若:一作“苦”。
悠悠:漫长。
⑥几何:多少。
⑦请君:请诸位。
译文翻译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让时间被白白地浪费而一事无成。
世上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就衰老了。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去,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
一生能有多少个明天?请诸位听我的明日歌。
作品赏析这一首诗六次提到“明日”,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
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这一首《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
不要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后天。
要“今日事,今日毕。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经典名句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二、习俗篇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精选34首)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1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qiáng)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2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3再别康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轻轻的我走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正如我轻轻的来;寻梦?撑一支长篙,我轻轻的招手,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作别西天的云彩。
满载一船星辉,那河畔的金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是夕阳中的新娘;但我不能放歌,波光里的艳影,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在我的`心头荡漾。
夏虫也为我沉默,软泥上的青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的我走了,在康桥的柔波里,正如我悄悄的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挥一挥衣袖,那榆荫下的一潭,不带走一片云彩。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4 红烛红烛啊!闻一多你心火发光之期,红烛啊!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这样红的烛!红烛啊!诗人啊匠人造了你,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原是为烧的。
"可是一般颜色?既已烧着,红烛啊!又何苦伤心流泪?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哦!我知道了!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为何更须烧蜡成灰,你烧得不稳时,然后才放光出?才着急得流泪!一误再误;红烛啊!矛盾!冲突!"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红烛啊!请将你的脂膏,不误,不误!不息地流向人间,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培出慰藉的花儿,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一)必背诗词20首1、卜算子宋·苏轼缺月挂疏桐..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独往来,缥缈..,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3、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宵从海上来,宁知....秋复春,嫦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灭尽清辉发。
但见..,绿烟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5、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改,..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殷勤为探看。
..此去.无多路,青鸟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俱怀逸兴壮思..又清发.......,中间小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观刈.(yì)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童稚携壶浆。
相...。
妇姑荷箪食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有余粮。
念此.....,岁晏..。
名言警句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郑庄公戒整饬守臣》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第二章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6.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臧哀伯谏纳郜鼎》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9.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10.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古诗1.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塞下曲六首(选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鉴赏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望月有感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六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篇目1.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繁星·一》2.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二》3.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繁星·一四》4.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繁星·一五》5.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亿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繁星·一六》6.幸福的花枝在命运的神的手里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繁星·二十》7.窗外的琴弦拨动了我的心呵!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是无限的树声是无限的月明——《繁星·二一》8.生离——是朦胧的月日死别——是憔悴的落花——《繁星·二二》9.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繁星·四五》10.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五五》1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春水·三三》12.老年人的“过去”青年人的“将来””在沉思里都是一样的呵!——《春水·三六》13.寂寞增加郁闷,忙碌铲除烦恼——我的朋友!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春水·七六》14.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界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
——《春水·九零》15.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春水·一二五》16.先驱者!前途认定了切莫回头!一回头——灵魂里潜藏的怯弱,要你停留。
——《春水·一五八》17.青年人!只是回顾么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春水·八七》18.浪花愈大凝立的盘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了——《春水·一一二》19.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春水·一七四》20.战场上的小花呵!赞美你最深的爱!冒险的开在枪林弹雨中慰藉了新骨——《春水·一七六》。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六年三班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1、蒙学:下学期《孟子》(35言):/《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50言)《孟子》] 35言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译文】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羞耻,是真正的羞耻啊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1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篇目宿州一小环宇校区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多么广阔。
丰乐亭游春(其三)[宋] 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
长郊:广阔的郊野。
无涯:无边际。
绿无涯:绿色一望无际。
春将老--春天快要过去了。
[赏读]将要从天空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郊外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
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嬉戏玩耍。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
浸:泡在水中。
萧萧: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无再少:不能回到青少年时代。
12白发:老年[赏读]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在傍晚的细雨中子规鸟悲伤地啼叫。
(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
西江月·平山堂[宋]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注释]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
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老仙翁:指欧阳修。
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赏读]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
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
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赏读](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jìng),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赏读]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东西南北什么风。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翻译]博学之,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广泛阅读。
审问之,就是要对知识用审视、鉴定的心态去垢存精。
慎思之,明辨之,很多东西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释、现象,究竟哪一个更接近本质,却需要自己思考辨别。
才能平稳笔直的进步。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67[赏读]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在过河时没伤亡很多人,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伤亡了很多人,让人寒意阵阵。
孟子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列子》节选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89[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大学》节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古代凡是想在天下宏扬光明品德的人,必须首先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想治理好自己的邦国的人,必须首先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整顿好自己家庭并使之和谐的人,必须首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端正自己的思想的人,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必须首先获取丰富知识,获取丰富知识在于研究事物。
事物研究透了,知识也就来到了;知识来到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10真诚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自身品德才能修养好;自身品德修养好了,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了,邦国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以修身养德为根本。
一个人,他修身的根本已乱而枝末却能治理,这是不可能的。
正如该看得很厚重的修身,却未能看重,该把它看得很轻的东西,却又把它看得很重,如此,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荀子》节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译文]小土块堆积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跳不了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学习不专心致志,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埋头苦干,就得不到显着的成绩。
《史记》节选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译文]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1112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吞没了箭头。
于是,李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
《战国策》节选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王曰:“善。
”乃止。
[译文]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鹬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
’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
’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
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好吧。
”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
《战国策》(节选)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王曰:“善。
”乃止。
[注释]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且:将要。
1314伐:讨伐。
燕: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着名的说客,洛阳人。
惠王: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方:正。
曝:音pù,晒的意思。
鹬:音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甘:音qián,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音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雨:四声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渔者:后面的“渔父fu一声”,以捕鱼为业的人。
禽:音qín,擒获,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相知:相持。
对峙的意思。
[赏读]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鹬的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