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格式:ppt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9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在《序言》中简单地介绍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及经过(马克思自19世纪40年代起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放下这一研究投身于革命斗争。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逃亡伦敦,从1850年秋重新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写作。
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经济原因:三件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和地产分析的讨论:莱茵省总督沙培尔就摩塞尔地区农民同《莱茵报》所展开的公开论战;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
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丝毫没有退却),介绍了他从19世纪40年代起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主要结论。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作了精辟的概括,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而《序言》第四段是本文最重要的一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引用率最高的一段。
所以我们就在此着重分析本段。
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部分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部分可以概括为:马克思通过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即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我们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也讨论过,黑格尔认为法的关系和国家的形式一样,一方面应当从他们自身来理解,另一方面应当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国家和法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特殊表现。
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因为他是从“绝对精神”出发来看待一切的,而整个宇宙被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就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而国家和法等仅仅是绝对精神展开了一些环节。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糟粕,把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建立在物质的经济基础之上,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内核,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卡尔.马克思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
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容。
我面前的全部材料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
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
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
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序言》、《导言》是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开头部分。
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把他多年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作了经典的论述,包括,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分析、政治经济学所使用的科学抽象法等内容。
1.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序言》是集中概括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著作。
马克思在《序言》阐述了自己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研究计划,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他最初设想的六册计划,在这里已经提出了“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这一目标,这一目标最终是在《资本论》中实现的。
马克思在《序言》中介绍了促使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是为了回答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实问题,尤其是被黑格尔看作“绝对观念”外化而成的法律、国家与现实的矛盾。
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他和恩格斯在哲学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转变使他们认识到,国家、法律这事物不是人类理性发展的产物,而是“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 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系统集中地阐述了运用的新的世界观研究社会结构得出的结论,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社会的基本结构:一个社会形态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第二、社会形态的变化原因及机制;第三、社会意识形态与物质生活的关系;第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变化的终极原因;第五、社会形态变化的基本过程以及当前社会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在《序言》最后讲到:“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
”从马克思在《序言》中对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的介绍,以及研究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如何对实践问题积极思考、研究,而给政治经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还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如何在斗争实践中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而上升到新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卡尔.马克思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
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容。
我面前的全部材料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卡尔.马克思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
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容。
我面前的全部材料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1859年为他的第一部经济学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
在序言中,马克思讲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简要叙述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情况和部分的写作计划;第二,着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性的表述;
第三,简单回顾了他同恩格斯共同钻研、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战斗历程。
马克思阐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马克思从总体上对社会形态内部结构作了科学的解剖。
第二、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
第三、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革命、历史变迁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第四、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
思考:
《序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两个避免和两个决不会?。
政治经济学批判。
卡尔·马克思一世研究资产阶级经济体制的顺序如下:资本、土地所有制和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了划分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状况,其他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明显的。
第一本书是关于资本的,第一本书由以下几章组成:(1)商品,(2)货币或简单的流通,(3)普通资本。
前两章构成了本卷的内容。
我面前所有的资料都是形式上的专著,而且都是分几个时期写的,相隔很长一段时间。
目的不是去印刷,而是自己找出问题所在。
能否按照上述方案进行系统梳理,要看环境。
我把草拟好的引言压了下来,因为仔细想一想,我觉得预先说出我想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害的。
如果读者真的想跟随我,他们必须下定决心,从个人上升到一般水平。
但在这里,我不妨谈谈我自己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我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作为哲学和历史之后的一门辅修科目。
从1842年到1843年,作为“莱茵周刊”的编辑,我第一次遇到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
莱茵省议会关于森林盗窃和房地产分析的讨论,时任莱茵省省长冯·沙佩尔先生与莱茵报关于摩泽尔农民状况的官方辩论,最后是关于自由贸易和关税保护的辩论,都是我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机。
另一方面,当美好的“前进”欲望大大超出实际知识的时候,在“莱茵报”却可以听到哲学色彩淡薄的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回声。
我曾对这种肤浅的言论表示反对,但同时,我在与奥格斯堡总报的辩论中坦承,我之前的研究不能让我判断法国思潮的内容。
我很高兴利用这样一种错觉,即《莱茵日报》出版商认为,对报纸采取温和态度,就可以撤销掉在标题上的死刑判决,从而从社会舞台回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