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6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二次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紧密联系,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解直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并为学习高中数学的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大部分做好准备.通过本章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等探究,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本章内容无论在知识、数学思考方法上,还是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 0,0≥≥b a )并运用它进行解题和化简.3. 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与方法】1.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学会思考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2. 通过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学会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并能灵活运算,感受成功.2.体验数学探究学习活动充满着好奇与创造,并懂得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a ·b =ab (0,0≥≥b a ),ab =a ·b (0,0≥≥b a )并运用它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a ·b =ab (0,0≥≥b a )的相关计算.◆ 课前准备教学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你认为什么样的式子是二次根式?试举一例2、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二)情境引入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cm ,宽是15cm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解:长方形的面积为()2155cm ⨯ 思考:这个结果能否化简?如何化简?(三)探索新知计算:_________9161=⨯)(________916=⨯ ________49142=⨯)(_________4914=⨯ 上述结果具有什么规律?利用规律进行计算=归纳: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文字语言:二次根式与二次根式相乘,等于各个被开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0≥≥≥(a 0,b 0....k )[:]解决问题=(四)例题讲解例1 .计算,文字叙述: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利用这个等式可以化简一些根式.例2 .化简12141⨯)(842222⨯⨯)()8()2(3-⨯-)(源:科XXK]注意根式运算的结果中,被开方数应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五)总结分享1.本节课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积和积的算术平方根,2.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1)将被开方数尽可能分解成几个平方数.(2)应用公式a·b=ab(a≥0,b≥0),(3)将平方项应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六)巩固新知1. )[:]A. B. C. D.2.对于任意实数a,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2111a a a-=-⋅+2626±8383±B 6a =+C =-D 25a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学*科*网]A .(2236=⨯=B 2==C 6==D = 4.设3,2==b a ,用含b a 、的式子表示24=.5.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实b a 、,定义运算※如下:b a b a b a -+=*,那么126*=. 6.若=-<==b a ab b a 则且,0,5,42.7.计算;7.如何比较-和-的大小?板书设计16.2.1 二次根式的乘法二.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1)将被开方数尽可能分解成几个平方数.(2)应用公式a ·b =ab (a≥0,b≥0),(3)将平方项应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教学反思在探究二次根式乘法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探究时,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总结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理解。
《二次根式的乘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作业的设计与完成,学生应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基本法则,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二次根式的乘除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练习:包括二次根式乘除的基本法则,如根号与根号相乘、根号与常数相乘等。
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法则。
2. 复杂计算: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二次根式乘除计算题,如涉及多个根式、分数根式等。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计算,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面积等。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4. 探究题: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题目,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二次根式的乘除计算题、探索不同计算方法等。
通过探究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基础练习部分要求学生对每个法则进行熟练掌握,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复杂计算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计算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思路的清晰和计算的准确性。
3. 应用题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探究题部分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思考和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 解题思路的清晰程度;3. 计算的准确性;4.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5. 探究题的完成情况和创新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对于掌握不好的部分,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