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00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19.09 KB
- 文档页数:2
4. 齐拉西酮:这个药的突出优点是不引起嗜睡,不引起肥胖,副作用小是其优点,缺点是要监测心电图,有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如果出现QT间期延长就要停药。
常用剂量80-120mg/日,价格进口的40mg每粒16元多,国产的40mg大概是6元吧。
服用这个药有一点注意:要与餐同服,这样吸收的好,不这样的话,吸收的药量要减少三分之一。
开始吃的时候小剂量下可能会引起患者激活,患者表现的可能会兴奋一些,继续加量就会好了,厂家宣传该药对抑郁有治疗作用。
4. 五氟利多:唯一口服长效药物,每片20mg,每周服用2-3次,每次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片,别按说明书吃,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
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但是维持治疗不错,服用简单,也可以给不配合吃药的患者暗服药,方便。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系:性格特点,不良事件,压力,意外因素,遗传因素等等,真正的病因不明。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是大脑的疾病,作为最复杂的器官:大脑,内部结构极其复杂,以亿为单位的大脑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着异常复杂的联系。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出现了失衡,尤其是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关系最大。
那么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精神疾病的原因就在于: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使大脑神经递质趋向平衡和正常。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1、按照药物发明的先后,分为老药: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等,还有新药: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氨磺必利,利培酮等。
2、按照药理的不同又分为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等以及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
3、按照药品的剂量,分为高效价药物:氟哌啶醇,奋乃静,利培酮等,还有低效价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喹硫平等。
区分的方法是看每一片的单位:如果一片的剂量是1mg,2mg的就是高效价药物。
剂量是25mg,50mg的,就是低效价药物。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00例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4-10-14T08:30:41.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罗金流[导读] 探讨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罗金流(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543002)【摘要】目的探究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存在的差异。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按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分为阿立哌唑组100例与齐拉西酮组10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片口服,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4、8周的PANSS评分总分都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者效果相当。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且较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不良反应不尽相同。
【关键词】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101-02 阿立哌唑是第3代抗精神病药,属于多巴胺系统稳定剂,齐拉西酮是二环类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对于精神分裂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过我国在临床上的使用起步时间均较晚。
本研究通过对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给予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100例,其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16~61岁,平均(27.6±7.6)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2.4±2.7)年。
·67·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12期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刘胜男,孙大伟,王 威(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精神科,吉林 长春 136100)摘要:目的 研究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55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和55例观察组(给予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 )与对照组患者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 )水平均显著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 -13(IL-13)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 < 0.05)。
结论 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进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临床疗效,维持糖脂代谢水平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 氯氮平 ; 阿立哌唑 ; 利培酮 ; 糖脂代谢 ; 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12.0067.03作者简介:刘胜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科相关疾病的诊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会导致个人意识、感知觉、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扭曲,通常表现为妄想、幻觉、焦虑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不仅对家属成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也影响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以便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说明1. 氨磺必利氨磺必利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多巴胺D2和5-羟色胺2A受体拮抗剂。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和增加多巴胺D3受体的亲和力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2. 利培酮二、疗效观察1. 短期疗效研究显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短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两者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氨磺必利或利培酮进行治疗。
在长期治疗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疗效差异开始显现。
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症状,且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好。
而利培酮虽然在减轻患者的阳性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但在负性症状的改善上表现不佳,长期使用易出现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三、安全性观察1. 不良反应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和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而利培酮易引起锥体外系症状、代谢紊乱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
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均被证实为相对安全的药物。
但在使用过程中,医生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四、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症状,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项。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分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科学研究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检验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3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研究指出,利培酮能致精神病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同时使男性患者睾酮水平及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减低,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比其他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更为明显。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注意检测性激素水平。
以化学发光法测定1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100例、女性62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的变化,根据性别和所服用药物分为奥氮平男性、女性组;氯氮平男性、女性组;利培酮男性、女性组共6组,用SPSS17.0对检测数据及相应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利培酮组男性患者催乳素显著升高(P<0.01)、睾酮降低(P<0.05),女性患者催乳素显著升高(P<0.001)、雌二醇降低(P<0.05);奥氮平组男性患者催乳素显著升高(P<0.01);氯氮平组女性患者催乳素水平升高(P=0.011)。
6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异常率高于氯氮平。
慎服利培酮等西药据张玑晴神精神分裂症康复中心的治疗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由于对该疾病的不了解和科学诊疗知识的欠缺,所以将西药作为唯一的治疗方式。
然而西药对人体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多少患者就是因为长期服用西药而导致心慌、出虚汗、乏力、肥胖、性功能下降、肾脏等器官受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国际医学上已经开发出一种专治精神分裂症的纯中药制剂,叫做“张玑晴神”,是根据医圣张仲景的千年古方秘制而来的,内含“柴胡、当归、首乌藤”等两千多种名贵药材,独含的“链生霉”能有效抑制神经递质的病变,双向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同时结合心理疗法“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对患者进行“饮食、音乐、经络”等方面的心理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