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乏汽余热回收可研
- 格式:doc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67
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详解一、项目背景及目的烟气余热回收是一种利用工业排放烟气中的高温余热,通过各种热交换设备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减少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烟气余热回收项目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二、市场分析在当前严峻的能源资源状况下,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各种行业如电力、化工、冶金等都存在大量的烟气余热可供回收利用。
而且,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为烟气余热回收项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技术可行性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适合本项目的烟气余热回收设备,并且可以通过计算得到预期的热量回收效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依据。
四、经济可行性通过对项目所需的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等因素,可以得出预期的经济收益。
特别是在能源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可以实现较快的投资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环境可行性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可以减少大量的排放物和污染物的产生,保护环境。
通过合理利用和回收烟气中的高温余热,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六、风险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例如,烟气余热回收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给项目进展带来一定的延误。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项目成功运营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可能超过预期。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和解决方案。
七、总结综上所述,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行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并且对环境效益也有显著的贡献。
但是,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和难题。
因此,在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0.9 EPEM95发电运维Power Operation锅炉定排乏汽余热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韶关市坪石发电厂有限公司(B厂) 张 强 李 明 周 超摘要:乏汽由于压力较低,发电厂通常将其直接排掉。
通过一种回收装置将乏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对电厂节能、节水及改善环境有很重大意义。
关键词:定排乏汽;余热利用;汽水回收;节能减排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蒸汽在释放了一定能量后,变成废汽或低参数蒸汽自系统中排出,或者是有着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热水,以及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连续排污水、定期排污水、疏水等经过降压,部分水将由于压力的降低而出现二次蒸发现象,形成闪蒸汽,我们将这些废汽、排汽或闪蒸汽总称为“乏汽”。
乏汽由于其压力较低,满足不了用汽设备的要求,因而发电厂通常将其直接排掉,不仅对热资源与汽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污染环境。
因此通过一种回收装置将乏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对电厂节能、节水及改善环境有很重大意义。
坪石公司#4、5锅炉是由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300MW 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DG1025/17.45-II17。
在#4、#5机组运行时,每台锅炉定排扩容器排汽管有大量的蒸汽(约1~3t/h)排到大气之中,这些蒸汽包含有工质从液态的水吸热汽化为蒸汽的汽化潜热,都蕴含着低品位的余热资源。
这些余热资源的无序排放,不但造成了对电厂周边环境的热污染和视觉污染,破坏了企业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还造成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1 定排乏汽回收流程2018年坪石公司对#4锅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一套定排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将锅炉定排扩容器排出的乏汽完全回收。
定排乏汽余热回收系统方案设计采用低温凝结水来回收利用定排排放的乏汽,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系统的基本流程如下:在4号机组锅炉定排扩容器排汽管道上加装抽汽蝶阀后,将1~3t/h 定排蒸汽引入布置在锅炉定排扩容器附近的定排回收装置中的分步回收器内。
乏汽回收技术设备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火力发电成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
然而,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乏汽,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因此,乏汽回收技术设备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乏汽回收技术设备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和优化。
1.引言火力发电是目前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能有效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
然而,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乏汽,即未被充分利用的废气,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乏汽回收技术设备被引入火电厂,以实现对乏汽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2.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应用现状目前,乏汽回收技术设备主要包括余热锅炉、脱硫装置和余热发电机组等。
其中,余热锅炉可以通过吸热室和锅炉管道将乏汽中的高温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用于供暖、发电和生产过程中的热源。
脱硫装置可以利用乏汽中的热量和化学物质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减少大气污染。
余热发电机组可以将乏汽中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应用问题然而,乏汽回收技术设备在火电厂中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设备成本较高。
乏汽回收技术设备需要使用高温抗腐蚀材料以及先进的控制系统,导致设备成本较高。
其次,技术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乏汽中的热能分布不均匀,导致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回收效率不高。
另外,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4.改进和优化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方法为改进和优化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应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研发新型材料,降低设备成本。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降低设备成本,提高回收效率。
其次,优化设备结构,提高回收效率。
通过对乏汽流动的模拟和优化设计,改善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布置和结构,提高热能回收效率。
此外,加强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5.乏汽回收技术设备的发展前景乏汽回收技术设备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F106E08K-A01-01阜新发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征询意见稿)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能源规划设计研究所2012年3月北京批准:郭维胜付林审核:张世钢余莉校核:李永红编制:李永红冯丽洁陈杰郑忠海韩晓利宋固名单级别如何定?金载友倪久成王刚锋刘凤红石贤忠石中华王义芳目录1.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项目建设必要性 (8)1.3编制依据 (9)1.4编制范围 (9)1.5工作过程 (9)2.基础资料 (11)2.1气象资料 (11)2.2厂址、地质及水文概况 (11)3. 供热范围及热负荷 (13)3.1供热范围 (13)3.2热负荷 (13)4.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介绍 (18)4.1技术原理 (18)4.2技术的推进与发展 (19)4.3技术的应用实例 (21)5.热源及供热首站 (25)5.1供热系统方案 (25)5.2电厂首站改造任务 (25)5.3新型供热首站的主要设备 (28)5.4小机排汽管道改造及凝汽冷却系统运行方式 (32)5.5供热可靠性分析 (33)6.厂区改造工程设想 (34)6.1总平面布置 (34)6.2循环水冷却水系统改造 (38)6.3小机乏汽回收改造 (36)6.4电气部分 (41)6.5仪表与控制部分 (41)6.6土建部分 (46)7.热网系统改造 (49)7.1供热首站 (49)7.2热力站改造 (50)8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 (54)8.1节能分析 (54)8.2环境减排分析 (54)8.3社会效益 (55)9 生产组织及定员 (56)9.1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原则 (56)9.2本项目运行方式及定员 (56)10 劳动安全与卫生 (57)10.1执行的有关主要规程、规范 (57)10.2主要防治措施 (57)10.3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机构与设施 (57)10.4安全教育 (58)11 项目实施的条件和建设进度及工期 (58)11.1项目实施的条件 (58)11.2项目分期实施 (60)11.3建设进度及工期 (60)12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61)12.1投资估算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X发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330MW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电力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1 概述 (4)1.1项目概况 (4)1.2编制依据 (5)1.3工作简要过程 (6)1.4工作组织 (6)2 热负荷分析 (8)2.1热负荷现状分析 (8)2.2供热可靠性 (9)2.3电厂水质分析 (9)3 厂址条件 (11)3.1厂址概述 (11)3.2水文及气象条件 (13)3.3电厂水源 (14)4汽轮机乏汽冷凝热回收方案比较 (15)4.1各种汽轮机排汽冷凝热利用方案分析 (15)4.2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排汽冷凝热改造方案 (18)5 装机方案 (20)5.1技术方案分析 (20)5.2余热回收方案 (22)5.3主要工艺系统 (24)5.4电气部分 (25)5.5热泵站房布置 (27)5.6建筑结构部分 (28)5.7热工自动化部分 (29)5.8采暖通风及空调 (29)5.9消防系统 (33)6 环境影响分析 (34)6.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34)6.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34)6.3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34)6.4环境效益分析 (35)7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36)7.1劳动安全 (36)7.2职业卫生 (37)8 项目实施的条件和建设进度 (40)8.1项目实施的条件 (40)8.2项目实施的进度 (42)9 主要设备清册 (43)10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46)10.1工程投资估算 (46)10.2一期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47)10.3二期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50)11 结论 (52)1 概述1.1 项目概况XXXX发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位于XX北疆电网的乌昌负荷中心,是乌昌负荷中心的主力电源之一,同时也是乌昌城网中的一座重要热电厂。
该热电厂2×330MW投产后,不仅可满足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和XX州及北疆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在北疆地区做到就地平衡。
昌吉热电厂330MW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1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企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纺织行业节能形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锅炉节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企业锅炉运行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生产纲领与节能、环保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生产纲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节能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环保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主要原材料消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节能、环保工艺改造方案与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设备的可行性研究乏汽与凝结水是燃煤发电厂常见的产物,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利用乏汽和凝结水成为了环保和节能的重要课题。
闭式回收技术设备可以起到提高能效、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
本文将对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设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首先,乏汽的闭式回收技术设备可行性。
乏汽是指在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大部分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而闭式回收技术设备将其重新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浪费。
闭式回收技术设备通过将乏汽回收,再次利用于汽轮机的发电过程中,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这种技术设备可以提高发电厂的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凝结水的闭式回收技术设备可行性。
在燃煤发电过程中,凝结水是通过冷凝乏汽而产生的。
传统的做法是将凝结水排入河流或水体中,这会导致水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闭式回收技术设备能够将凝结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再利用。
通过对凝结水的循环利用,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水污染的风险,并减少对于水源地的开采。
尽管乏汽与凝结水的闭式回收技术设备具有可行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上的问题。
闭式回收技术设备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设备,包括乏汽收集系统、凝结水处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需要确保稳定运行且具备高效能,这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要求较高。
另外,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更新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增加了实施成本。
其次是经济上的问题。
闭式回收技术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对发电厂而言可能需要较长的回收周期才能收回投资。
此外,运维和维修成本也需考虑进去。
这些经济上的因素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以确保闭式回收技术设备的实施是经济可行的。
然而,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技术设备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
首先,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法规的加强使得燃煤发电企业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乏汽与凝结水的闭式回收技术设备能够满足环保要求,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厂乏汽余热探究摘要:本文先总结热泵技术在汽余热回收的过程中正被广泛地应用,并使得热电厂汽余热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文先具体介绍热泵技术的概念,之后再对热泵技术进行分类。
大家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余热回收方式,希望能够给发电厂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热泵技术;热电厂;乏汽余热;探究策略我国北方城市的供暖耗能量早就超过了1.82亿tce,占据全国建筑总耗能的26%。
目前,我国北方单位建筑能供热耗能达到了16kgce/m2。
到2030年,我国北方建筑的面积将会增加到160亿平方米[1]。
通过分析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知,我国北方多数城镇供暖商品的总耗能量将会超过2亿tce。
如果采用有效的手段自然能够更好地降低采暖的能耗,并在之后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
因此,通过研究将热泵技术来回收热电厂汽余热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1.研究背景目前,空气中的雾霾将会直接污染环境,甚至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每当冬季来临,雾霾现象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而化石燃料将会直接污染空气。
但是,热电厂产生的多数余热都没有能够被很好地利用,甚至会在经过冷却塔之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但其实这些余热内部蕴含着大量的能量。
如果能够将这些产生的余热有效地收集起来,再将其循环利用,相信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如何收集位于乏气内部的热源也将是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2.热泵技术的概述热泵技术属于一种通过利用低品位热能来进行运作的高效能装置。
热量通常可以从高温的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内部,到那时却不能够自发地向着相反的方向进行[2]。
通过使用此种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功能,而且也能够提供较多的供热量。
最终都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3.热电厂乏气余热回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3.1电驱动压缩式热泵电驱动压缩式热泵是以电能作为驱动来不断地做功,从而才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电厂乏汽内部的余热。
电热厂乏气内部的余热先进入到冷凝器内部,之后又会被循环冷却水系统带走。
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能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热机设备中废热的回收利用是一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低碳环保的重要途径。
吸收式热泵是一种高效回收废热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利用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反应吸收外部空气、水或其他热源中的热量,增大吸收剂的摩尔浓度,从而吸收外界的热量,再通过换热器给冷热源传热。
而汽机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十分巨大且一般为高温高压水蒸气,若能充分利用,则能大大提高汽机发电的能源效率和经济性。
因此,将吸收式热泵技术应用于汽机发电过程中,利用汽机发电的余热充分回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热能,不仅可大幅度提高汽机发电的能源效率,且有利于减少热能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吸收式热泵技术在汽机发电过程中回收汽机乏汽余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汽机发电过程中乏汽余热的特点和来源,确定回收利用方法;2.研究吸收式热泵技术,并分析其在汽机乏汽余热回收中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3.建立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的数学模型,进行系统性能的模拟和分析;4.通过实验考察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数学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调研:综述吸收式热泵、汽机乏汽余热回收、数学模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2.理论分析:分析汽机乏汽余热产生机理、吸收式热泵回收原理,研究吸收式热泵在汽机乏汽余热回收中的应用前景,确定数学模型的建立思路和方法。
3.数学模型建立:建立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的数学模型,包括系统热力学模型和热转换模型。
4.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采用Matlab等数学模拟软件,根据数学模型模拟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的过程,分析系统的能量转移和效率。
F106E08K-A01-01阜新发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征询意见稿)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能源规划设计研究所2012年3月北京批准:郭维胜付林审核:张世钢余莉校核:李永红编制:李永红冯丽洁陈杰郑忠海韩晓利宋固名单级别如何定?金载友倪久成王刚锋刘凤红石贤忠石中华王义芳目录1.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项目建设必要性 (8)1.3编制依据 (9)1.4编制范围 (9)1.5工作过程 (9)2.基础资料 (11)2.1气象资料 (11)2.2厂址、地质及水文概况 (11)3. 供热范围及热负荷 (13)3.1供热范围 (13)3.2热负荷 (13)4.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介绍 (18)4.1技术原理 (18)4.2技术的推进与发展 (19)4.3技术的应用实例 (21)5.热源及供热首站 (25)5.1供热系统方案 (25)5.2电厂首站改造任务 (25)5.3新型供热首站的主要设备 (28)5.4小机排汽管道改造及凝汽冷却系统运行方式 (32)5.5供热可靠性分析 (33)6.厂区改造工程设想 (34)6.1总平面布置 (34)6.2循环水冷却水系统改造 (38)6.3小机乏汽回收改造 (36)6.4电气部分 (41)6.5仪表与控制部分 (41)6.6土建部分 (46)7.热网系统改造 (49)7.1供热首站 (49)7.2热力站改造 (50)8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 (54)8.1节能分析 (54)8.2环境减排分析 (54)8.3社会效益 (55)9 生产组织及定员 (56)9.1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原则 (56)9.2本项目运行方式及定员 (56)10 劳动安全与卫生 (57)10.1执行的有关主要规程、规范 (57)10.2主要防治措施 (57)10.3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机构与设施 (57)10.4安全教育 (58)11 项目实施的条件和建设进度及工期 (58)11.1项目实施的条件 (58)11.2项目分期实施 (60)11.3建设进度及工期 (60)12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61)12.1投资估算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经济评价 (61)13.1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经济评价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主要原始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评价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5敏感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7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结论 (61)图纸目录1.概述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阜新发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工程,系利用阜新发电厂的汽轮机乏汽余热对鸿源热力网和市热力网供热区域进行的供热系统改造工程。
阜新发电厂目前有2×200MW机组和2×350MW机组总计4台机组,承担着约占阜新市供热面积的三分之一的供热负荷。
拟采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回收热电厂两台小机乏汽、两台200MW汽轮机乏汽及1台350MW汽轮机循环水余热,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改造后可满足1710万㎡的建筑采暖需求。
本项目包括在阜新发电厂内200MW汽机房A列外安装9台余热回收机组,同时鸿源和市区热力网配合改造部分用户热力站,以及新建热力站安装吸收式换热机组以降低热网回水温度。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
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量化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责任方面的积极态度。
这充分表明我国不再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是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关注可持续增长。
“节能减排”已被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余热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
由此,本项目是改善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城市概况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东经121°10′~122°56′,北纬41°41′~42°56′之间。
东与沈阳毗连,西与朝阳接壤,南与锦州、沈阳为邻,北与内蒙古相接。
阜新城市位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盆地中,南有医巫闾山脉,北有小松岭山,新义铁路和细河东西横穿市区。
全境东西长184.3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10445平方公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
自2001年年底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阜新市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致力于将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已基本形成以煤电、机械、电子、化工、食品、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下一步,阜新将牢牢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省“五点一线”开发开放、经济转型试点市和辽宁省实施“突破阜新”战略的有利机遇,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基地、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三大产业基地”,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配套、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新型电子元器件、玛瑙加工和北派服饰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构筑多元化经济格局,推动经济转型实现新突破。
阜新市主城区现状人口64.5万人,主城区采暖面积2260.7万平米,其中热电厂供热占48.3%,其余均为集中或分散燃煤锅炉房供热,目前阜新市面临着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与挖掘现有电厂供热能力、供热资金短缺与管理水平不高等多重压力。
1.3 供热现状(1)热源现状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2×200MW机组和2×350MW机组总计4台机组。
其中两台200MW机组分别投产于1996年和2000年,两台350MW分别投产于2007年4月和12月。
目前承担着约占阜新市供热面积的三分之一的供热负荷。
阜新发电厂的两台CC140/N200—12.7/535/535型汽轮机组在冬季额定抽汽工况下的主要热力参数见表1-1,目前单台机组主蒸汽不超过600t/h,乏汽约195t/h,厂用及附近工业用蒸汽及居民供热约20~30t/h。
热网实际采暖抽汽量为2×150=300t/h,蒸汽参数P=0.245MPa T=265℃,折合供热容量约为216.6MW。
表1-1 阜新发电厂CC140/N200—12.7/535/535型汽轮机额定抽汽工况下主要热力参数阜新发电厂的两台C300/N350-16.7/538/538型汽轮机组在冬季额定抽汽工况下的主要热力参数见表1-2,目前单台机组主蒸汽约800~1000t/h,乏汽约400t/h。
热网现状采暖抽汽量为2×170=340t/h,蒸汽参数P=0.8MPa T=333.3℃,折合供热容量约为255MW。
表1-2 阜新发电厂C300/N350-16.7/538/538型汽轮机额定抽汽工况下主要热力参数(2)热网现状以阜新发电厂为热源的一次热水管网分为鸿源热力网和市区热力公司1分公司热力网,管网及热力站布置见图1-1、图1-2,鸿源网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20/60℃。
350MW机组供热首站承担鸿源网供热面积约476万㎡,供热半径约3.5公里。
鸿源网热网循环水量5800~5900t/h,循环水泵3用1备,流量2600t/h,扬程120m,功率1250kW。
200MW机组供热首站承担市网供热面积约374万㎡,供热半径约3公里,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10/70℃。
市网热网循环水量约4500~4700t/h,循环水泵2大2小,大泵流量2000t/h,扬程125m,功率1400kW;小泵流量1080t/h,扬程112m,功率680kW。
35万kW供热首站图1-1阜新鸿源热力管网示意图图1-2阜新市区热力公司管网示意图鸿源热力公司现有两条蒸汽管线,分别为国泰蒸汽管线和总机厂蒸汽管线,外供蒸汽来自于200MW机组的工业抽汽,外供蒸汽的主要用户为国泰酒店、体育中心以及电厂周边一些洗浴中心,国泰酒店冬季高峰用汽约12 t/h;体育中心冬季高峰用汽在6.5 t/h左右;洗浴中心总蒸汽用量在5-6t/h左右,全年均有负荷。
鸿源热网有三条高温水供热管线,分别为:新建市网线、太平南网线、太平复线。
鸿源公司热水供热采用间接供热,公司下设十七座热力站,2010年公司供热面积约376.2万平米。
2010年公司直辖的17座热力站中,有6座超过了其设计供热能力,热力站的供热面积如表1-3所示。
表1-3阜新鸿源热力公司热力站统计表除了以上列出的直接管理的热力站外,鸿源公司还通过热水转供的方式,对外出售高温热水热量,其主要的转供区域有海宇、海宇新区、康佳、康大、市游泳馆、矿总院内、鑫维、西铁等,转供供热面积约为100万平米。
鸿源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20/60℃,但是根据2011年采暖季最冷天实际运行数据所示,如表1-4一次热网供水温度约在80~84℃之间,回水温度约43~49℃,与设计温度相差甚远。
一次热网的供回水温差仅为31~41℃左右,处于“大流量、小温差”的不节能运行状态。
目前阜新发电厂供热区域主要采用散热器采暖。
根据往年运行经验采暖季二次网的实际运行供回水温度在50/40℃,基本能保证用户采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