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中连续犯与集合犯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I:刑法学——关于处断的一罪分析在刑法的一罪中,有处断的一罪。
而处断的一罪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一、连续犯概念:处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特征:(1)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即具有准备实施相同的几个犯罪的预定计划;具有实施相同的几个犯罪的概括故意;(2)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犯罪行为(3)数次行为间具有连续性(4)数次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对连续犯的定罪量刑:将连续犯以一罪论处二、牵连犯概念: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特征:(1)其于一个犯罪目的(2)实施数个犯罪行为(3)数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4)数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对牵连犯的处理刑法分则对牵连犯的不同态度:(1)分则条文对大多数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没作明文规定(2)某些条文规定对牵连犯从一重处罚(3)某些条文规定从一重从重处罚(4)某些条文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5)某些条文规定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刑法理论上可能采取的态度(1)维持牵连犯的概念,并认为牵连犯原则上以一罪论处,但刑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维持牵连犯概念,并将刑法所规定的以数罪论处的情况,排除在牵连犯之外。
(3)取消牵连犯的概念,将原有的牵连犯所包含的犯罪现象,分别作为想象竞合犯、吸收犯与数罪处理。
三、吸收犯概念:指一个犯罪行为为另一个犯罪行为所吸收,从而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
特征:(1)实施数行为(2)数行为触犯不同罪名(3)数行为间具有吸收关系。
前行为是后行为的必经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自然延伸。
对吸收犯的处理法学界通常认为有三种情况: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吸收行为只有重行为吸收轻行为一种形式。
第七章罪数一、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关于一罪与数罪的判断标准问题,主要有、、、以及五种学说。
我国的主流学说是。
2.继续犯区别于状态犯的关键标志在于。
3.想像竞合犯的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有个,所以在处断时应采取的原则。
4.连续犯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的犯罪故意。
5.集合犯可以分为和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这一规定属于( )的立法规定。
A.想像竞合犯B.牵连犯C.结果加重犯D.结合犯2.根据我国《刑法》第171条第3款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伪造货币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刑法的这一规定是( )的立法例。
A.牵连犯B.吸收犯C.结合犯D.结果加重犯3.甲为杀害乙,将炸药包放在乙睡的床下,并在夜晚引爆炸药包,致使乙被炸死,同时家中3人被炸伤,乙及邻居家房屋被炸毁。
对甲应( )。
A.以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数罪并罚。
B.从一重处罚,系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牵连。
C.从一重处罚,系想像竞合犯。
D.按吸收犯处理。
4.甲虐待其妻乙,某天打乙,第二天辱骂乙,第三天又对乙冻饿,这些方法反复多次地实施。
甲的行为属于( )。
A.徐行犯B.连续犯C.继续犯D. 即成犯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警察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
甲的行为属于( )。
A.结果加重犯B.结合犯C.吸收犯D.想像竞合犯6. 甲为杀死乙,放火把乙家的房屋点着,造成乙的一家三口死亡,房屋烧毁,甲的行为属于( )。
A.想像竞合犯 B.实质数罪C.牵连犯 D.吸收犯7.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
A.想像竞合犯B.数罪C.牵连犯D.吸收犯8.某工厂仓库工作人员甲利用晚上值班的机会,在一周内三次窃取通信电缆,甲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B.吸收犯C.牵连犯D.连续犯9.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劫持并关押月余。
对于牵连犯和吸收犯的处断,一般情况下(即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择一重罪论处”的原则(典型立法如修订后刑法第399条)。
但如果刑法作了特殊规定,则依照该规定。
这些特殊规定可以概括为两类:第一,对有些情形,虽然法律也规定择一罪论处,但该“一罪”是法律明确规定而无需也不能擅自选择:1.第171条第3款,伪造货币并出售、运输的,伪造货币罪从重;2.《货币犯罪解释》第2条,购买假币后又使用的,购买假币罪从重;3.第196条,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4.第229条,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并收受他人财物的,仍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论处(但法定刑提高了);5.第253条第2款,邮政工作人员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从中窃取财物的,盗窃罪从重。
对有些情形,法律则规定实行数罪并罚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并利用该组织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第120条第2款);2.实施第140条至148条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以及假药等特定的伪劣产品犯罪行为,同时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两高”2001年4月9日《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3.实施走私犯罪并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抗拒缉私的(第157条第2款);4.为了实施保险诈骗犯罪,而故意造成财产损毁、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疾病等保险事故的(第198条第2款);5.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之后,又实施非法剥夺限制人身自由、伤害、强奸或侮辱等行为构成犯罪的(第241条第4款);6.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罪之外)而偷开机动车辆作为犯罪工具并将机动车辆据为己有或丢失的,以盗窃罪与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并罚(最高法《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7.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并利用该组织实施其他罪行的(第294条第3款);8.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并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的,或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罪行的(第318条第2款);9.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并对被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的,或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罪行的(第321条第2款);10.实施刑法第341条的犯罪,即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狩猎罪,同时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以第341条之罪与妨害公务罪或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最高法《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11.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或者因挪用公款而索取、收受贿赂又构成受贿罪的(最高法1998年4月6日《挪用公款罪解释》第7条)。
刑法中连续犯的概念是什么许多不同的罪名都是由不同的犯罪形态构成的,⽽且犯罪的结果和状态也是不⼀样的,⽐如说连续犯,连续犯就是⼀种犯罪状态,这是我们区分犯罪性质的⼀种⽅式,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什么是连续犯,下⾯就让店铺⼩编为⼤家详细的讲解吧。
连续犯的概念连续犯,是指⾏为⼈基于同⼀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的犯罪⾏为,触犯同⼀罪名的情况。
连续犯也可指代某⼈在处理相同事物中存在相同的问题,⽽⾃⾝没有察觉。
连续犯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连续犯数次实施的犯罪⾏为,分开看每⼀次⾏为都可以单独构成犯罪。
如果⾏为⼈有意识地以数个举动完成犯罪⽽数个举动仅形成⼀个⾏为,就不是连续犯,⽽是徐⾏犯。
例如某甲拟毒死某⼄故意将药分三次给予某⼄服⾷,结果将某⼄杀死。
某甲三次将毒药给某⼄服⾷的举动,仅成⽴⼀个杀⼈⾏为,是徐⾏犯。
连续犯不仅要有数个犯罪⾏为,⽽且数个犯罪⾏为之间还必须具有连续性,⾄于数个犯罪⾏为之间有⽆连续性,应以⾏为⼈主观的犯罪故意和客观的犯罪⾏为为标准进⾏考察。
⾏为⼈出于单⼀的犯罪故意,在⼀定时间内,实施性质相同的犯罪⾏为,这些⾏为就有连续性,否则就是没有连续性。
连续犯的数次犯罪⾏为是基于同⼀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
所谓同⼀犯罪故意是指数次犯罪⾏为都在犯罪⼈的预定计划之中。
所谓概括的犯罪故意是指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犯罪计划,但是有⼀个概括的犯罪意向,有⼀个总的犯罪意图。
否则,尽管在客观上先后实施了两个以上犯罪⾏为,但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那就不能认为是连续犯。
连续犯实施数次犯罪⾏为必须是触犯同种罪名,如果触犯的不是同种罪名⽽是异种罪名,那就不成其为连续犯。
那么,什么是同种罪名呢?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以下⼏点:第⼀,在单⼀式罪名的条⽂中,触犯同⼀条⽂为同种罪名。
第⼆,在选择式罪名的条⽂中,如刑法规定的伪造、变造、盗窃、抢夺、毁灭公⽂、证件、印章罪。
这⼀个法条包括了⼏种可能发⽣的犯罪⾏为,是属于具有⼏种选择性⾏为和选择性对象犯罪构成。
罪数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罪数论法定的一罪:结合犯、集合犯处断的一罪:连续犯、吸收犯、牵连犯第一节实质的一罪一、继续犯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非法拘禁罪是典型的继续犯。
其特征为:1.继续犯表现为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
而状态犯表现为不法状态的继续,例如盗窃罪。
2.继续犯必须是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成立继续犯所需的时间内)不间断地持续存在。
3.继续犯必须是一个行为侵犯了同一具体的法益,即犯罪行为自始至终都针对同一对象、侵犯同一法益。
4.继续犯必须出于一个罪过(一个故意)。
注意:继续犯的考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对继续犯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继续犯跨越新旧法时,适用新法。
第二,共同犯罪的认定:在实施继续犯的过程中,只要行为没有终了,第三者知道真相参与犯罪的,一律成立共同犯罪。
例如甲拐卖妇女、儿童,乙知道真相后提供帮助或者阻碍他人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已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共犯;再如,甲绑架被害人后,乙知道真相后负责看管被害人或者去被害人家领取赎金的,乙成立绑架罪的共犯。
二、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即基于自然的观察,在社会的一般观念上被认为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从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看是一个行为。
(2)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罪名,即因为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或者造成多重结果,在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符合数罪的构成要件。
对于想象竞合犯,由于行为人只有一个行为,所以从一重罪处断。
【2013-2-56】关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向乙购买危险物质,商定4000元成交。
甲先后将2000元现金和4克海洛因(折抵现金2000元)交乙后收货。
甲的行为成立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与贩卖毒品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B.甲女、乙男分手后,甲向乙索要青春补偿费未果,将其骗至别墅,让人看住乙。
2019法考必背考点:罪数典型案例集合犯
一、集合犯
1.集合犯特征:将数个同种行为类型化后规定为一罪。
常习犯:我国无。
职业犯:非法行医罪。
营业犯:赌博罪。
2.营业犯与职业犯具有相同点:
首先,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反复、多次实施犯罪行为的意思。
其次,都将犯罪行为作为一种业务、职业而反复多次实施。
但只要性质上是要反复、继续实施的,或者只要行为人是以反复、继续实施的意思实施犯罪活动的,其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时,就可能被认定为营业犯或者职业犯(如非法行医)。
再次,都不要求行为人将犯罪行为作为唯一职业,行为人在具有其他职业的同时,将犯罪行为作为副业、兼业的,也不影响营业犯、职业犯的成立。
最后,都不要求具有不间断性,只要行为具有反复实施的性质,即使具有间断性,也不影响对营业犯、职业犯的认定。
3.营业犯与职业犯的关键区别
在于刑法是否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出于营利目的,要求具有营利目的的,属于营业犯;不要求具有营利目的的,属于职业犯。
考点二十三连续犯、集合犯、吸收一罪一、连续犯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处罚原则:(1)对于连续犯,原则上按照一罪处罚。
法律明确规定多次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按照加重情形处罚,例如多次抢劫的情形;涉及数额的犯罪,法律按照数额多少设定法定刑的,由于数额可以累积计算,并能做到罪刑相适应的,以一罪处罚。
(2)有的犯罪没有规定多次实施的加重处罚,根据犯罪的性质也不能累计计算的,按照一罪处罚不能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应当数罪并罚,例如连续故意伤害10人,都导致轻伤的,应当数罪并罚。
二、集合犯集合犯,是指犯罪构成预定了数个同种类的行为的犯罪,包括常习犯、职业犯与营业犯。
营业犯与职业犯的关键区别,在于刑法是否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出于营利目的,要求具有营利目的的,属于营业犯,不要求具有营利目的的,属于职业犯。
三、吸收一罪吸收一罪,是指事实上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中一个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
1. 甲开枪射击乙致其死亡,同时导致乙价值5万元的西服毁损的,甲的行为虽然侵犯了两个法益,但附随对主要法益(生命)的侵害而引起的对次要法益(财产)的侵害,不值得处罚,故甲仅成立故意杀人罪(附随犯)。
2. 甲实施杀人预备行为,随后着手杀人,最终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仅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其中未遂或者预备行为属于共罚的事前行为(不可罚的事前行为)(发展犯)。
3. 甲教唆乙盗窃,随后甲又与乙共同实行盗窃行为或者又帮助乙实施盗窃行为的,甲只成立一罪(共犯的竞合)。
但是,共犯人是主犯还是从犯、胁从犯,需要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认定,而这种作用大小必须综合考察,故不存在吸收问题。
4. ①甲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毁坏该财物的,毁坏财物的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属于共罚的事后行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甲仅成立盗窃罪。
②乙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谎称财物被盗的,后面欺骗的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也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乙仅成立侵占罪。
法律分析:
集合犯和连续犯,主要是认定标准、各个犯罪行为时间要求上不同。
连续犯必须要每个犯罪行为连续发生,中间不得发生中断。
而集合犯则不一样,其犯罪时间可以有间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2019法考必备考点:连续犯
一、连续犯
1.连续犯特征
基于同一或概括的故意;实施数个相同行为;数次行为具有连续性;触犯同一罪名。
2.判断有无连续性的标准
一看主观上有无连续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故意,二看客观上行为对象、方式、时间等是否具有连续性。
3.连续犯处理
将多次行为作为成立犯罪的条件,也即成为一个犯罪类型。
常考的有:多次盗窃、多次抢夺、多次敲诈勒索。
连续犯的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将多次行为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
常考的有:多次抢劫、多次寻衅滋事。
多次行为本应独立定罪处理,但只定一罪,数额累计计算。
如多次走私、多次贪污。
数次既遂、数次未遂的,不能直接将所有数额累加。
应当将数次既遂的部分数额累加,将数次未遂的部分数额累加:如果既遂部分、未遂部分在同一量刑档次,按既遂论(未遂部分作为量刑情节);如果不在同一量刑档次,则择重处断(其余部分作为量刑情节)。
4.连续犯的基本判断
侵犯个人专属法益且法定刑轻的,不属于连续犯应当并罚。
如果侵犯非个人专属法益,采取同种法益说,属于连续犯按照一罪论处。
司法考试刑法中连续犯与集合犯问题司法考试刑法中连续犯与集合犯问题:
处断的一罪
1.连续犯
基于同一个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2.牵连犯
(1)概念: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如为招摇撞骗罪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采用破坏的方法盗窃)或结果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假冒注册商标同时销售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2)处罚
原则上择一重罪处罚,但刑法分则或司法解释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学员问:老师所说的连续犯与集合犯相似,能否多举例说明?惯偷是否属于连续犯?
法律教育网老师回复:不一样的,连续犯次次都是独立的犯罪;而集合犯却并非这样。
惯偷属于常习犯。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集合犯,是指犯罪构成预定了数个同种类的行为的犯罪,包括常习犯、职业犯与营业犯。
犯罪构成预定具有常习性的行为人反复多次实施行为的,称为常习
犯;犯罪构成预定将一定的犯罪作为职业或业务反复实施的,称为职业犯;犯罪构成预定以营利为目的反复实施一定犯罪的,称为营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