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6
17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3.结合具体语句,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1、了解并概括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学习有关说明的知识,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把握中国石拱桥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梳理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营造意境,导入新课“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里有我们快乐的童年;“二十四桥明月夜”里有杜牧的感慨与浪漫;“小桥流水人家”中是游子渴望的家的温暖;“忆昔午桥桥上饮”中是陈与义豪迈的家国情怀。
桥,总是连接着美好,连接着诗意,连接着浪漫。
“桥”为何有这么高的美学价值?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来一探究竟吧。
(板书:中国石拱桥茅以昇)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明确: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1.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开头两个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明确: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
17.《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0-35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说明文有关知识”和“作者及桥梁发展背景”简介进行学习。
(说明文知识见附录部分)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如《中国古桥与新桥》,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写作背景:茅以昇,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
3、自学教材(6——9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洨河()桥墩( ) 记载( ) 推崇()匀称( ) 惟妙惟肖( ) 巧妙绝()交()接()4、理解内容(18——20分钟)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1)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的段落标号,概括段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最新17中国石拱桥导学案(部编版)中国石拱桥国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学习目标了解说明对象、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
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学会运用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了解中国石拱桥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学习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学习目标.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自主突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推崇和谐惟妙惟肖桥dūnxiáo河饮jiànɡǒnɡ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__,结构_______,强度_______。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_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______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答案:1.chónɡxiéxiào墩洨涧拱2.①茅以升说明文②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③省巧高④巧妙绝伦⑤推崇⑥表明3.D合作探究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是否开篇就点题了呢?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①、②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答案:4.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我对象特征,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一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探究说明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学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一、导学:请说说你都见过那些桥。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各种材质的桥和各种各样的桥,那么你了解中国石拱桥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走上中国石拱桥。
二、检查预习、引入文本1、认识作者:本文作者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____________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文章。
2、注音:洨河匀称张鷟佥河堤3、解词:古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______________;肖,___________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崇: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尝试,交流反馈: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共同的特点是:(1)、历史________;(2)、形式______;(3)、结构__________.2、课文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先说明_____________的特点,再以_________桥和________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7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重难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课时数】1课时课前预习助读资料1.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作为一名教育家,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2.背景透视本文选自《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3.知识链接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体。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残损.()河堤.()推崇.()匀称.()洨.河()暴涨.()2.根据拼音写汉字桥dūn()雄kuà()支chēnɡ()dŏu坡()雄zī() qīnɡ听()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描绘或模仿得十分精妙逼真。
(2)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3)技艺精巧,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5)在本地选取所需的材料。
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知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朗读说“概括”的话1.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否开篇就点题了呢?(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
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第①②自然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明确: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关系:概括──具体。
4.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
三、选读说“理解”的话1.研读课文第④~⑧段——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分别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并思考: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可用跳读方式,找出相关句子,并做标注。
)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明确:赵州桥:(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
卢沟桥:(1)联拱石桥;(2)坚固;(3)形式美观。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主备:赵莉莉【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教学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说明文是指客观地或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两类:(1)说明文(2)说明文3.常见说明顺序:①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总体—部分……)③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式、式。
5、注音惟妙惟肖()匀称()洨河()暴涨()倾听()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记载横跨陡峭就地取才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C.漳州优久弧形独一无二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7、了解作者:茅以升,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合作探究】8、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9段):第三部分(第10段):9、默读课文,分别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拓展延伸】10、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特点,以“路”是什么开头写一段话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条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山谷,就形成了一座桥.路是什么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2、默读4、5段,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3、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1】篇〗〖教学重点〗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教学过程〗一、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
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
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
桥面更平坦。
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
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
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
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
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
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教师归纳: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同学齐读第10段: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
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中国石拱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词语的含义,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筛选、整合信息,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求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含义,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教学难点(1)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石拱桥的兴趣。
2.简介石拱桥的历史及在我国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三、课堂讲解1.讲解赵州桥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2.讲解卢沟桥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3.分析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赵州桥和卢沟桥在设计和建造方面的独特之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分析课文中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的词语。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说明文语言,描述一种熟悉的事物。
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我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石拱桥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课题: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词语的含义,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执教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10)
(2)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
到处都有。
..
(在文中找出相类似的语句或词语,自主赏析。
)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示例: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其形状,突出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示例: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卢沟桥“非常雄伟”的特点。
3、永定河发水时,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
4、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5、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把握文章主旨】
通读全文,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
训练案(课堂延伸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