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 方程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6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 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双重含义,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课件出示)“这幅画已经画了n分钟了!”“妈,你这都催了n遍了!”师:这些话你平时是不是经常说或听到过?你能再说一句类似的话吗?学生积极发言。
师:这里的n表示多少呢?生:一个不能确定的数。
师: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个不能确定的数,我们把这个不能确定的数叫未知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一起来感受它那神奇的魅力!(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生活中说的有些话与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相通之处,从贴近生活的语言引入,又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有效地奏响探索知识的序曲。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法的数量关系1. 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教材P52例1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爸爸比小红大30岁。
师:当小红1岁时,爸爸多少岁?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生:当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用1+30=31(岁)表示。
师:当小红2岁时呢?3岁时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或板书。
师:你还能接着这样用式子表示下去吗?请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写,教师巡视。
师:这样的式子能写完吗?生:写不完。
2. 观察思考。
师:仔细观察这些式子,你有什么发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生:我发现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差永远不变,变的是小红和爸爸的年龄。
师:上面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能不能用一种简明的方式表示出任何一年小红的年龄和爸爸的年龄呢?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用字母表示数》.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周长、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这些都是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课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本节课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逐步过渡到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层次深入,便于学生有效掌握.为此,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二、说教法、学法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为此,在教法上我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方式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做好三人方面:一是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提供探索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是在解决问题情境时注重对引导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讨从而选择正确结果.五、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与学生沟通,引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把儿歌一直往下读.让学生感受到这首儿歌是读不完的,这时老师提出:用一句话把这首有规律的儿歌概括出来.此时可能有学生会说:多少只青蛙多少张嘴.教师再次问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名话吗,学生可能会出现:a只青蛙a张嘴.而对于眼睛和腿的表示方法,则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学完后同学们肯定能把青蛙的眼睛和腿表示出来了.为课文的前后呼应做好铺垫.环节二、求拼三角形的木棒的根数师:同学们用小棒摆过三角形吗?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摆3个呢?(9根)摆4个呢?(12根)(出示课件)师:当摆n个三角形时要多少根木棒?每个学生发一张表,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完成填表.最后再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本环节的目的是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个数与木棒的根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能表示出来.同时介绍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把乘号缩写成点或省略不写时,要注意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活动一:按规律填数,让学生初步感悟字母可以表示数.教学时,出示2、4、6、m、10;n×5=15等,让学生求出m、n等字母表示的数.让学生感觉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字母表示的是特定的数.活动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字母间乘号的缩写先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再尝试用字母表示,再展示讲解,讲解时告诉学生: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运算定律自主写几个.活动三: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式子中同时有数字和字母时的书写方法告诉学生,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在计算公式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出示课件正方形)老师直接告知数学上正方形边长,面积及周长用字母表示的规定.让学生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介绍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活动四:环节二:创设情境,感受意义在课前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碰到哪些用符号表示的情况,这时学生会联想到数学课上刚学过的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用X表示未知数和扑克牌中A、J、Q、K分别表示1、11、12、13等等,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自主发现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这时我创设一个给红十字会捐款的情景,出示两个捐款袋,并问学生可以怎样区别这两个捐款袋,引导学生说出可用字母a和b或其他字母分别表示,然后向a捐款袋中做出捐钱的动作,让学生思考现在a捐款袋里有多少钱,引导出a一定是比0大的数.这时课件出示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接着做一个向b捐款袋捐钱的动作,让学生思考是a捐款袋里钱多,还是b捐款袋里钱多,引导得出a、b之间的关系,a大于b或a等于b或a小于b.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理解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暂时不确定的数,并进一步理解这个不确定的数存在合理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环节三: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在第二环节学生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对于这两个捐款袋,我加一个“a捐款袋比b捐款袋多2元”的条件,让学生说说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a捐款袋里的钱数除了用a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从而引导学生列出数量关系式:a-b=2或a=b+2等,并让学生快速抢答出当b=80元时,a捐款袋有多少元;b=100元时,a捐款袋有多少元.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当b确定了,a的值也就确定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变换条件,如“a捐款袋比b捐款袋少2元”、“a捐款袋里的钱是b捐款袋里的2倍”等等,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而加深学生理解我们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与运算符号一起表示式子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字母、由具体的算式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过程,进而有效地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教学例3时,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同桌互相讨论:从书中读懂了什么,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掌握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以及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优越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环节四:分层巩固,丰富内涵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与有效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1、写一写.出示书中想想练练第一题,组织学生进行简写练习,重点指导X×X的简写练习,并将X×X 与X+X加以比较,进一步明确简写方法.2、猜一猜.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李华今年M岁,老师比他的4倍少6岁,老师今年多少岁?在学生说出数量关系:4M-6后,接着再提问M可能几?M可能是200吗?根据这一数量关系猜一猜老师年龄可能是多大.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中的数和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字母取值的合理性.3、说一说.针对本课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4X”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X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4X就表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学生还可能会说X代表班级每组学生人数,那么4X就表示全班的学生人数.这一练习通过让学生从4X联想到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4X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体验到含有字母式子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等特点.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五:总结评价,赠言勉励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主反思.2、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巧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本节课我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有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地将书中的例1与例2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再通过层次分明,简洁有效地练习,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