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的评定
- 格式:ppt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44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引言概述: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评估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状况。
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标准化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问题。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标准的四个部分,包括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脑神经功能和脊髓功能。
一、感觉功能:1.1 触觉检查:通过轻触或刺激患者的皮肤来评估其触觉功能。
医生可以使用棉签或尖锐物体在患者的不同部位进行触觉检查,观察患者是否能感受到触摸刺激,并能否准确指出刺激的位置。
1.2 疼痛感觉检查: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来评估其疼痛感觉功能。
医生可以使用尖锐物体或热刺激来检查患者对疼痛的感知能力,观察患者是否能准确指出刺激的位置和感受到的疼痛程度。
1.3 温度感觉检查: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来评估其温度感觉功能。
医生可以使用冷热物体来检查患者对温度的感知能力,观察患者是否能准确指出刺激的温度和感受到的冷热程度。
二、运动功能:2.1 肌力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肌肉进行力量测试来评估其肌力功能。
医生可以使用手臂屈曲和伸展测试、腿部屈曲和伸展测试等来检查患者的肌力水平,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2.2 肌张力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肌肉张力来评估其肌张力功能。
医生可以使用手动检查或工具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肌张力水平,观察患者的肌肉是否呈现异常紧张或松弛状态。
2.3 协调性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协调性来评估其协调功能。
医生可以让患者进行一系列协调性测试,如手指对接、踵脚走等,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协调流畅,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不协调现象。
三、脑神经功能:3.1 眼动功能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来评估其眼动功能。
医生可以使用眼球追踪测试、注视测试等来检查患者的眼动功能,观察患者的眼球是否能够正常追踪移动物体或注视特定目标。
3.2 面部神经功能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肌肉运动来评估其面部神经功能。
医生可以让患者做一系列面部表情动作,如皱眉、闭眼、嘴角抬升等,观察患者的面部肌肉是否对应运动。
脑卒中常用评定量表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医学界开发了一系列的评定量表。
这些量表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一、Barthel指数Barthel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量表。
它包括十项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澡、穿衣等。
每一项活动都有不同的分值,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评分,最高分为100分。
Barthel指数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康复需求。
二、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NIHSS是一种评定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量表。
它包括11个项目,如意识水平、语言能力、肢体运动等。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分值,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2分。
NIHSS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指导治疗和预测康复情况。
三、Modified Rankin Scale(mRS)mRS是一种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程度的量表。
它包括六个等级,从0级到5级,分别代表了没有症状到完全依赖他人照顾的不同程度。
mRS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康复治疗和制定康复计划。
四、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MoCA是一种评定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量表。
它包括多个项目,如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等。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分值,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评分,最高分为30分。
MoCA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
五、Stroke Impact Scale(SIS)SIS是一种评定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
它包括多个维度,如身体功能、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等。
每个维度都有不同的项目和分值,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评分。
第九章脑高级功能和心理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的患者常常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预后,脑高级功能的评估对决定康复治疗的方案至关重要。
残障患者多数也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功能的评估对患者康复措施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本章扼要论述脑高级功能障碍的类型及其评估方法,并简要介绍常见的心理评估量表。
一、概述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感觉、知觉、认知、记忆、言语、思考、推理等)、情感(情绪、感情)、意志(意志、动机)三个过程,相对于运动功能而言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其中认识所包含的精神活动又称之为大脑高级功能即认知、行为、言语等功能,以区别于包含情感和意识的精神活动。
大脑高级功能障碍也就是指由大脑病变或损伤所致的认知、行为、言语等功能的障碍。
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大脑。
大脑病变可以造成所获得的认知解体,当病变为多发性或弥散性时认知的解体可以是全面的;当病变为局部时,因不同的部位可出现相应的言语、认知功能的部分损害或解体。
这种研究大脑结构与心理、行为(大脑高级功能)之间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神经心理学。
神经心理障碍通常可以概括为定位性障碍和分布性障碍两大类别。
定位性障碍指能够准确定位的神经心理障碍,如额叶综合征、顶叶综合征、颞叶综合征、枕叶综合征、丘脑综合征、半球间分离综合征。
分布性障碍指大脑多区域发生的功能障碍,如言语障碍、视觉和听觉障碍、失用症、失认症、智力退化等。
神经心理学评定是通过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动作或行为的观察、标准化神经心理测验的应用,作出相应脑功能诊断的系统方法。
神经心理学的评定有助于脑损伤和精神性疾病的诊断,确定大脑功能缺失的类型和程度,制定康复治疗和职业训练计划。
根据心理活动的内容,神经心理学评定主要包括感知评定、注意评定、记忆评定、思维评定、智力评定、情感评定、意志力评定、人格评定等。
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认识过程的有机组成成分,反映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脑卒中最常用的运动功能评定法
脑卒中后行为活动功能障碍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卒中发病本身还是治疗的复发和康复。
为了确定病人的行为活动功能水平,最常用的技术是评定法,例如Fugl-Meyer运动
功能评定法。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是由丹麦脑卒中研究者沃尔夫冈·弗格尔·迈耶
(W.Fugl-Meyer)于1975年发表的,它是有系统的、结构化的描述病人全身运动活动功
能的评分标准,包括肢体的形态结构,运动系统的张力和协调,脊髓的拓扑功能,以及定
向运动和习得性运动的功能。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包括三项,即肢体评分项(upper extremities:UE)、
下肢评分项(lower extremities:LE)和全身学评分项(total:TOT)。
肢体评分项(UE)共分为26个项目,包括肢体活动,活动协调,旋转,准确性,抓握,发现,定向,静态力量和可视项目等,每项目最高得分是100分,总分的范围从0到100分。
全身评分项(TOT)是将UE和LE的总得分除以2得到的结果,范围也是0到100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用在评估脑卒中发病病人的功能状况上十分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准确、细致、全面地评估,查明康复计划恢复治疗进展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
方案。
脑卒中最常用的运动功能评定法脑卒中是一种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的发生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有重大影响。
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的准确评估是脑卒中护理和治疗工作的基础,为运动治疗等护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中最常用的评定方法有FIM(功能独立指数)、Barthel指数、De Boer决策和Stroke-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SIAS)等。
FIM是由美国残疾儿童临床医疗中心于1965年编制的一种残疾评定量表,它以残疾的功能为基础,以客观的方式测量、评价残疾患者的功能独立程度。
FIM把病人的功能归纳到六个主要类别:自理、社会沟通、转移、口头沟通、私人护理,以及自我照顾等,从十八个领域对残疾患者的功能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
Barthel指数是1955年由美国健康专家Barthel提出的,是一种评定残疾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观察量表。
它把生活活动能力归纳为五大领域:移动、清洁、控制大小便、营养和控制饮食。
每一领域由10个表项组成,根据表项的数量和残疾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分值的形式评定残疾患者的行动能力。
De Boer决策是一种基于病例调查的评定方法,由荷兰临床护理专家De Boer于1989年提出,以测量残疾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为标准,评定残疾患者的功能独立程度。
De Boer决策分为三级:超标、标准和超标。
Stroke-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SIAS)是由美国献身于脑卒中护理临床研究30余年的博士Rouker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一种基于神经功能评定方法,根据脑卒中患者精神(思维、情绪和行为)、感觉、认知和活动及自我调节能力的评定,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大脑功能独立程度。
SIAS主要根据患者调节情绪、行为表现、认知功能、感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身体功能六个方面进行评定,将患者的功能独立水平分为正常、受限和不能完成三个类别。
1、头部CT:查头颅是否发育正常。
2、核磁共振:可以判断脑组织是否萎缩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脑血管病等。
3、基因检测:检查基因是否发生变异。
4、脑脊液检查:对疾病诊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5、智力测验和行为判定:轻度患儿多用智力测验,重度以上患儿采用智力测验方法往往有困难,必须依靠行为评定量表,而评定量表对鉴别轻度智力障碍不及智力测验可靠。
因此两种方法应配合使用,对检查结果必须综合分析。
6、神经系统检查:对患者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语言功能等检查,来综合评判病情。
7、甲状腺功能检查:判断患者是否由于内分泌疾病导致本病。
8、血铅筛查:判断患者铅中毒的唯一手段。
9、脑电图:患者癫痫发作时脑电图会有异常表现,但存在局限性,有些患者癫痫发作时脑电图正常。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突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管阻塞引起。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协调性运动障碍等。
评估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于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用于测量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和康复进展。
这个评定量表基于临床观察和量化测量,通过对患者的动作、力量和协调性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
评定量表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判断患者的康复潜力和康复方案的制定,以及随着治疗的进行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评估。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开发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使医生和康复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同时,评定量表的使用可以增强康复治疗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为患者提供更科学、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今后,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提高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和康复实践的需求。
我们期待该评定量表的广泛应用,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1. 引言:首先,我们会对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
通过介绍脑卒中的定义和发病情况,说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性。
2. 正文:正文部分会围绕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展开。
首先,我们将介绍该量表的特点和分类情况。
然后,具体阐述该量表在评估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的应用,并详细解释评估过程和参数。
最后,我们还会讨论该量表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 第一个要点:我们将详细介绍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具体列举评估项目和指标,说明该量表可以全面评估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各个方面,包括肢体活动、平衡和协调等。
北京工人疗养院PT处方北京康复中心北京市西山医院姓名姜忠梁(第 1 页)病案号39214 病历摘要:患者主因“突发言语不清15天,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3天”入院。
入院诊断:脑梗塞恢复期(左侧大脑半球)、高脂血症、高血压3级(极高危)患者已于10月29日完成初期评定。
康复评定:一、高级脑功能评定:1. 意识状态:意识清楚,查体合作;2. 认知功能:注意力、定向力可,因言语障碍,记忆力、计算力、问题解决能力无法检查。
3. 言语功能:听理解力减退,言语表达费力,吐字不清,可复述简单句子,交流障碍,阅读及书写功能不同程度下降;4、知觉功能:正常;5、其它: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饮水无呛咳。
二、运动功能评定1、肢体障碍部位:右侧肢体;2、肌力:右肩、肘分离运动可,腕手联合屈曲可,伸展不充分,拇指对指对掌不能完成,右髋、膝分离运动可,踝关节未见主动运动;3、肌张力评定:静息状态下右侧肢体肌张力不高;4、ROM评定:右肩、肘、髋、膝主动活动度正常,跟腱挛缩,被动牵伸不能,余关节被动活动度正常,无疼痛;5、平衡功能评定: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6、步态评定:右上肢未参与步行协调运动,右下肢支撑期缩短,跟趾步态消失,摆动期髋膝屈曲欠充分,足廓清不良;7、FMA评分:右上肢28分,下肢15分,总分43分,I级运动障碍。
三、神经功能评定1、感觉功能: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大致正常;2、反射:右侧肢体腱反射活跃,踝阵挛(+),髌阵挛(-);3、括约肌功能:二便可控;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55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康复诊断:致残性疾病:脑梗塞恢复期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残损:右侧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活动能力:日常生活需要帮助转移困难步行能力下降社会参与:交通困难工作困难交流困难PT处方:1、入院健康教育:规律服药,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自行活动时注意监护,避免摔倒;姓名姜忠梁(第 2 页)病案号392142、PT训练:(1) ROM +牵伸训练:维持诸关节活动度,改善跟腱挛缩,保持软组织延展性;(2)强化右下肢分离运动,诱发右踝主动运动;(3)立位平衡训练;(4)右下肢负重、重心转移训练;(5)渐行步行能力训练;(6) ADL指导性训练。
ICU患者脑功能评估脑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在意识、思维、记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状况的一种方法。
对于ICU(重症监护室)患者来说,脑功能评估尤为重要。
因为在ICU中,患者可能处于严重的疾病状态,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等辅助措施。
这些治疗和措施可能对患者的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脑功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背景ICU患者脑功能评估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依赖于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
评估过程应该包括评估患者在不同意识状态下的反应和表现,以及脑电图(EEG)、脑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综合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二、脑功能评估方法1. 神经状态检查神经状态检查是脑功能评估的基础步骤,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注意力、语言和运动等方面的表现,评估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理解能力。
常用的神经状态检查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西尔斯综合敏感性评定量表(SAPS)等。
2. 脑电图脑电图是评估脑功能的重要工具,可以记录患者脑电活动的电压变化。
脑电图可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脑电活动的频率和形态等指标,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异常。
脑电图常用于诊断癫痫、脑血管病变等脑部疾病,并可以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3. 脑影像学检查脑影像学检查通过MRI、CT和脑部超声等技术,观察患者的脑部结构和功能情况。
脑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诊断脑部损伤、脑血管病变等疾病,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
4. 神经心理学评估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
常用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
三、脑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1. 早期干预决策通过对ICU患者的脑功能评估,医护人员可以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脑功能异常,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