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防护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469.50 KB
- 文档页数:29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依照规定实施下列(ABCD)防突出措施。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防突出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措
施都是能够确保矿工们能够安全地进行煤矿生产,同时防止煤与瓦
斯的突出现象出现。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应依照规定实施下列(ABCD)防突出措施。
A. 合理进行瓦斯抽放处理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情况下,防止瓦斯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需要合理地进行瓦斯抽放处理,将瓦斯时刻抽出,保证矿井
中的瓦斯浓度得到了控制。
对于矿井的有效通风,尤其是矿井迎风
侧的通风口,需要特别关注。
B. 采用适当的强控钻孔爆破技术
采用适当的强控钻孔爆破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
在矿井里,采取这项技术能够减少煤炭与岩石的损伤,让矿工
们能够更安全地进行煤矿生产。
C. 采用阻燃 / 无燃性或微燃性液压油
采用阻燃 / 无燃性或微燃性液压油,也是必不可少的防突出措施。
在矿井中,这些液压油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减
轻矿工和设备的损失。
D. 安装灾难监测系统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安装灾难监测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防
突出措施。
这些系统能够及时引起警报,并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安
全地疏散矿工,并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煤与瓦斯突出对矿工造成的威胁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定进行防突出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得以实施。
这些防突出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煤与瓦斯的压力,提高矿工的安全保护水平。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1.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一种危险现象,一旦发生突出,会给煤矿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煤与瓦斯突出导致的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矿井生产秩序的严重混乱。
1.2 突出会引发矿井火灾、瓦斯爆炸等严重事故,不仅直接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矿井设施的严重破坏,影响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
1.3 煤与瓦斯突出还可能导致瓦斯积聚,给矿井内部的通风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进而影响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2.1 煤层地质条件:煤层的构造、断层、受力状态等因素会影响煤与瓦斯的突出情况。
2.2 煤层开采方法:开采方法的选择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矿区瓦斯突出的情况,不同的开采方法对瓦斯的渗透和释放速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2.3 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质量和管理状况,直接影响了瓦斯在矿井内的扩散和积聚情况。
2.4 矿井设备运行状况:矿井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了矿井的瓦斯浓度和矿井生产的安全性。
三、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3.1 加强瓦斯抽放:通过瓦斯抽放系统,将矿井内的瓦斯进行有效抽放,减少瓦斯的积聚和浓度,降低瓦斯突出的风险。
3.2 完善通风系统: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确保矿井内部空气的流动和质量,降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3.3 强化瓦斯监测: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定期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瓦斯突出风险。
3.4 采用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瓦斯的释放和积聚,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5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生产的全面监管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进行。
四、结语4.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中极具危害性的一种现象,对于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来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瓦斯抽放、完善通风系统、强化瓦斯监测、采用安全生产技术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保障煤矿生产和人员安全。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瓦斯突出是一种矿井安全恶化的重要表现,对矿区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和控制煤矿瓦斯突出,按照《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规范》,特制定本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从事煤炭开采的所有采矿企业、检测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
二、防治目标
确保煤矿瓦斯突出不发生危及矿井安全的状况,保证矿井正常工作。
三、监测预警
采矿企业应建立瓦斯突出预警监测制度,设置瓦斯突出警戒线、警报线及突出点,在警报线外定期进行监测,确认瓦斯突出监测数据;瓦斯突出发生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四、防治措施
(一)对发生瓦斯突出的地点实施围堰围岩工程,有效封住瓦斯突出口,阻断排放通道;
(二)增设除瓦斯系统,采取综合除瓦斯措施,及时有效地将煤矿瓦斯排放出矿;
(三)熄灭发生瓦斯突出的瓦斯点;
(四)使用瓦斯消耗技术灭火,减少瓦斯突出量;
(五)建立煤矿可燃气检测系统,坚持瓦斯检验检矿,及时发现煤层瓦斯异常排放。
五、安全预防
(一)严格控制矿井粉尘、煤尘、碳酸钙等不能让煤与瓦斯突出的质量;
(二)严格规范放炮作业,尤其是受限的薄煤层、超前开采及临边工作面等煤柱生长支护灭火作业;
(三)严格实施矿界绿化,不允许新建和扩大采掘孔洞;
(四)矿区瓦斯突出危险点检查,进行安全防范和抉择;
(五)必须遵守安全规程要求,不准有任何违章行为;
(六)加大对矿井安全的检查频次,及早发现、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
六、责任追究
任何单位或个人的违反安全规定、违规行为造成的煤矿瓦斯突出事故,将依法严肃处理,当事人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工作(以下简称防突工作),预防煤矿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突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或者经鉴定、认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突出矿井应当建立突出预警机制,逐步实现突出预兆、瓦斯和地质异常、采掘影响等多元信息的综合预警、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依据本细则,结合矿井开采条件,制定、实施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区域防突措施;(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四)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工作面防突措施;(三)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四)安全防护措施。
突出矿井应当加强区域和局部(以下简称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确保质量可靠、过程可溯。
第六条防突工作必须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要求,实现“先抽后建、先抽后掘、先抽后采、预抽达标”。
突出煤层必须采取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否则严禁采掘活动。
在采掘生产和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或者发生突出的区域,必须采取或者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第七条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分析查找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在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时有避开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的内容包括:(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2)防治突出措施(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依据突出猜测的范围和精度,煤层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分为区域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和工作面突出危(wei)险性猜测。
区域猜测应猜测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wei)险性,并应在地质勘探、新井建立、新水平和新实行开辟或者豫备时发展。
在发展区域猜测后,把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
突出煤层经区域猜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wei)险区、突出威逼区和无突出危(wei)险区。
突出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假如已准确把握煤层突出危(wei)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且有牢靠的猜测资料,在确认的无突出危(wei)险区内可不实行防治突出措施。
猜测方法有单向指标法、瓦斯地质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在突出危(wei)险区内,工作面发展采掘前应发展工作面猜测。
采掘工作面经猜测后,可划分为有突出危(wei)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wei)险工作面。
在突出威逼区内,依据煤层突出危(wei)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动30~100m,应用工作面猜测方法连续发展不少于两次猜测验证。
惟独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wei)险时,该区域才干连续定为突出威逼区域。
工作面猜测是猜测工作面四周煤体的突出危(wei)险性,应在工作面推动过程中发展。
其他方法有综合指标法、钻屑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发和 R 值指标法等。
(二) 防止突出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综合防突措施,在采用防治突出措施时,应优先选择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假如不具备实行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的条件,必需实行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1)开采爱护煤层。
在突出矿井中,在煤层群中首先开采没有突出危(wei)险或者突出危(wei)险小的,并能使相邻的突出煤层消退危(wei)险的煤层叫爱护层,而后开采具有突出危(wei)险的煤层叫被爱护层。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一、对局部防突措施的再认识防止突出措施一般分为两类:区域性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的目的是消除煤层某一较大区域(如一个采空区)的突出危险性,其优点是在突出煤层开采前,预先采取防突措施。
该措施施工与突出危险区的采掘作业互不干扰,且防突效果优于局部措施,应优先选用。
局部防突措施的作用在于使工作面前方小范围煤体失去突出危险性,仅在预测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用,属于这类措施的局部预抽瓦斯、超前卸压排放瓦斯钻孔等。
实际上,局部防突措施对于每个突出矿井而言都是不可少的。
如对于主要运输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的矿井,为了开采上保护层,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就要用局部防突措施;又如采用顺层长钻孔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措施,也必须采取局部防突措施掘进运输巷及回风巷。
同时,在采煤工作面遇见区域性措施效果不好的区域,也可作为补救措施。
二、普遍采用的局部措施(一)局部预抽瓦斯1.石门揭开在透气性较小的突出危险煤层、短时间内要求揭开(穿)的煤层以及有抽放系统的突出矿井,应优先采用预先抽放瓦斯防止突出措施。
此措施与排放钻孔措施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采用自然排放瓦斯,而前者是借助于机械真空泵(或矿井的抽放系统)所造成的负压抽取煤层中的瓦斯,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煤层排放瓦斯的速度,并增加了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石门揭开(穿)突出危险煤层采用预先抽放瓦斯防治突出措施应遵守下列要求:(1)煤层透气性较差,矿井有抽放设备或系统,并有足够的抽放时间(一般不应小于3个月)。
(2)抽放钻孔底应布置到石门轮廓线外3~5m的煤层内。
(3)抽放钻孔优先用孔径75~100mm。
(4)抽放有效影响半径一般采用1~1.5m。
(5)石门揭开(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用工作面预测方法,对措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用预抽率判断煤层预抽效果。
只有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能揭开突出煤层。
中梁山北矿采用该法安全解开84次突出危险层,未发生突出。
此外在天府局三汇二矿、三汇三矿、淮北芦陵矿、淮南谢一矿、窑街海石湾矿采用该措施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的应急措施以及正确方法第一节矿井突出事故的预防一、区域性预测主要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对煤层进行预测。
二、工作面预测1、现场施工人员、瓦检员必须熟知突出预兆:(1)煤炮声、支架断裂发出的响声,岩煤开裂自行剥落、掉渣、底鼓与煤壁颤动,钻场变形,垮孔、顶钻、夹钻、钻机过负荷等。
(2)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气温气味异常,打钻喷瓦斯,发现哨声、风声和蜂鸣声等。
2、钻屑量预测(1)在掘进工作面打3个直径为42mm、孔深10m的钻孔。
(2)钻孔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
根据每个钻孔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时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h2为湿煤160Pa,干煤200Pa,K1值按如下表。
实测K1值或△h2值等于或大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性工作面。
△h2 K1 危险性Pa mL/(g•min1/2)干煤湿煤干煤湿煤≥200 ≥160 ≥0.5 ≥0.4 突出危险工作面<200 <160 <0.5 <0.4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3)采用钻屑指标法连续预测突出危险性,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性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5m的预测超前距。
第二节防治突出的主要措施一、区域性防突措施我矿主要采取开采2#煤作为上保护层,在没有保护层可采的7#煤层必须在岩石巷内施工瓦斯抽放巷打穿层钻孔对煤层进行大面积预抽,达到《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后,方可进行准备采掘工作面。
二、局部防突措施(一)石门揭煤1、在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10m(垂距)之前,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20m(垂距)之前,必须在石门断面四周轮廓线外5m范围煤层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地掌握煤层厚度、倾角的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等;2、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5m(垂距)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测压(预测)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与坚固性系数或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等。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根据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对我矿19号煤层进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为:“xxx煤矿19号煤层在+150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但根据地方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高瓦斯矿井按照突出矿井进行管理。
为此特制订我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内容。
1、震动爆破。
震动爆破的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用于掘进工作面。
它是通过多打眼、多装药、一次爆破,使地应力的含高压瓦斯的煤体在强大的震动力作用下突然暴露,给突出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爆破前人员已撤到安全地点,所以即使诱导突出也不会伤人。
在突出危险煤层厚度小于0.3m或瓦斯压力小于0.74MPa的煤层中,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在严重突出危险煤层中,还必须采取其他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并停电。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的措施。
所有石门揭穿煤层必须执行震动爆破措施,不得揭露煤层,震动爆破的距离:距煤层法线距离大于10m2、远距离爆破。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爆破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30min后,方进入工作面检查。
3、反向风门。
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进风道进入进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m。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任务,在过去各大煤矿发生的突出事故中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煤矿管理者和工人来说,学习和掌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细则,以供大家参考。
一、防患于未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首先要从预防开始,只有在日常煤矿安全生产中注重预防,才能形成一种防范机制,从而避免或减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煤矿管理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煤层勘探。
在进行煤矿开采前,必须进行详尽的煤层勘探,了解煤层构造、煤与瓦斯压力以及煤与瓦斯分布情况。
这样可以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优化矿山布局,从而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
2. 改进通风设施。
通风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措施之一,应当加强通风设备的更新和维修,同时控制瓦斯浓度,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工作。
3. 人员培训。
煤矿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工人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知识、技能培训,让工人学会使用瓦斯检测仪器,以及煤墙加固技术等,提高工人的防范意识和技能水平,从而减少突出事故的发生。
二、煤与瓦斯突出应急措施即使做足了预防措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仍然可能会发生,这时候需要运用应急措施来进行处理,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1. 紧急撤离。
一旦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应当立即启动疏散预案,通知工人迅速撤离矿井,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2. 控制瓦斯浓度。
在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寻找突出点,控制瓦斯浓度,避免火灾或爆炸的发生。
3. 井下救援。
当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工人困在井下时,必须及时启动井下救援程序,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援。
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也不断出现,可以使得煤矿管理者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预防煤与瓦斯突出。
1. 二次水封。
二次水封是一种利用注水法对煤层和矿山进行封闭的技术。
通过二次水封技术可以降低煤与瓦斯压力,减少突出事故的概率。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
为了保障矿山安全和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来规范矿山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的要点:
1. 安全管理制度:矿山必须建立健全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瓦斯抽放:煤矿必须配备适当的瓦斯抽放设备,对矿井中的瓦斯进行有效抽放,确保矿井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 瓦斯检测与监控:矿山需要安装瓦斯检测与监控系统,对矿区、工作面等关键地点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突出的危险。
4. 通风与排瓦斯:矿山必须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并按照规定进行通风操作,确保矿井内氧气充足,防止瓦斯积聚。
5. 安全生产培训:矿山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认识和应变能力,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相关安全规定。
6. 突出预测与评估:矿山必须进行突出预测与评估工作,采取预控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突出事故的发生。
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都旨在实现矿山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科学、规范和有效管
理。
矿山和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矿山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一、组织措施1、矿长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检查,平衡防突所需的人、财、物,保证防突工作的实施。
2、技术负责人负责防突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审批防突措施,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建立矿井的防突资料档案,摸索矿井突出规律。
3、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突工作负责。
负责施工过程中钻孔参数(孔深、方位、倾角、开孔位置)、煤体结构、钻屑量、钻孔流量及其他异常情况(喷孔、卡钻、响煤炮)等资料的详细记录。
4、防突办公室负责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①、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技术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并督促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②、负责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效果检验报告单填写,并送矿井技术负责人审批,生产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审批结果组织生产。
③、负责掘进工作面牌板填写,并控制允许进度,严禁突破安全屏障。
④、负责对防突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
⑤、负责对发生突出后的掘进工作面现场资料收集与整理,填写突出卡片,搞好突出分析。
⑥、负责对掘进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防突知识培训,使其熟悉突出的预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识。
⑦、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设施、压缩氧自救器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
定期检查矿井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畅通符合要求。
6、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和瓦检员负责突出预兆(喷孔、卡钻、响煤炮、瓦斯忽大忽小、煤层变化、地质构造等)资料收集;安全防护设施、局扇、风门等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负责人、矿长或业主汇报。
并负责向防突机构汇报生产进度,以防止超掘突破安全屏障。
二、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治突出技术措施由于我矿K 1 1与K 2 1煤层相距较近,无法开采保护层,故采取超前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㈠、抽放措施的选择在岩石运输巷中实行对K 1 1与K 2 1煤层穿层网格预抽和在K 2 1煤层运输巷中实行对K 2 1煤层顺层抽放相结合的办法。
预防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煤炭开采程度的加深,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愈发频繁,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预防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需要全面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矿工的生命安全问题。
一、加强瓦斯预测监测瓦斯预测是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手段,其在煤矿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斯预测主要是通过对煤矿内部的空气进行抽样分析,测量煤矿内部空气中瓦斯的浓度,达到事前预警的目的。
在煤矿内部设立瓦斯监测点位,定期检测监测瓦斯浓度,并对地暴、风暴等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
二、加强通风管理正确而合理的通风是预防瓦斯突出及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
加强通风管理包括人为的通风和机械通风。
人为措施如对煤矿巷道内空气进行不间断抽风换气、利用洞板支舱机组对空气进行强制通风;机械通风则针对需要通风的煤巷地区,使用通风风机或吹风机进行动力通风,保障煤巷空气质量。
通过加强通风管理,有效增加煤矿内部空气活力,降低瓦斯浓度,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
三、加强瓦斯抽放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瓦斯会积蓄在矿井中,增加煤矿内部瓦斯爆炸的风险。
加强瓦斯抽放是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机械抽放和工程抽放两种方法。
机械抽放主要利用专门的瓦斯抽放车或泵进行抽放,而工程抽放则依靠开凿采空区域、进行涌水排放等工程手段进行抽放。
四、加强瓦斯抑制瓦斯抑制措施也是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常见方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煤巷地段布置喷雾器,利用雾化的水雾淹没瓦斯,从而使煤巷内部瓦斯浓度得到稀释,达到预防瓦斯突出的目的;另一种是采用杀菌防腐材料进行喷淋,达到抗菌除臭的目的,进而降低煤巷内部的瓦斯浓度,降低瓦斯突出的风险。
五、加强安全教育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加强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宣传煤矿生产安全标准和规范,坚决禁止盲目作业,加强煤矿巷道地质监测,在预防瓦斯突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同时,保障矿工安全度过每一天。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及应急处理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会给矿井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以下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和应急处理措施的简要介绍: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 瓦斯浓度快速升高;
2. 瓦斯压力增大;
3. 井壁岩层出现松动、破坏;
4. 地质构造异常活跃;
5. 矿柱破断、冒顶等。
煤与瓦斯突出的应急处理措施:
1. 立即启动突出预案,按照预案的要求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2. 关闭所有瓦斯抽放设备,停止进采工作,封闭供煤、运煤和发电系统;
3. 启动井下排水系统,降低井下水位,减少水与瓦斯的接触面积;
4. 加强风流控制,增加井下风量,尽量将瓦斯排出到井外;
5. 加固井壁,采取支护措施避免岩层松动和冒顶;
6. 加强监测和通风系统的运行,确保操作正常;
7. 配备防爆、自救和通信设备,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工作;
8.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处置和瓦斯抽采,恢复井下正常生产。
总之,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严重的矿井灾害,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加强瓦斯监测、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高预警和防治能力,也是预防和应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采煤工作面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4 页采煤工作面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为了认真贯彻执行2004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和原煤炭部1995年颁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实现矿井安全生产,规范防突管理,防止突出重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采煤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施,请有关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1、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回采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报方法采用钻孔法。
预测孔应布置相对最软的软煤层中,沿工作面并垂直工作面煤壁每隔10-15m布置1个预测孔,孔深大于6m,孔径42mm钻孔采用风煤钻配以42mm钻头和1.5m麻花钻杆施工。
预测方法,测试参数与掘进工作面相同,判别指数见表二。
预测为突出威胁时,每个预测循环应留不少于2m的超前距。
预测测报判定工作面前方为突出危险,则必须采取钻孔排放措施,消除其潜在的突出危险。
2、采煤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小直径钻孔排放措施作为采煤工作面的主要防突技术措施。
排放孔布置在相对较软煤分层中或参数超标的预测孔附近,并与预测孔平行。
孔长一般8-10米,孔径42-75mm,钻孔终间距为:42mm孔间距按2m布置,75mm的孔间距按3米布置。
钻孔施工法与预测孔相同。
3、回采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⑴、凡具有突出危险的回采工作面实施防治突出技术措施16小时后,才能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⑵、检孔平行布置于措施孔中间,孔长不少于3m,检验方法和钻孔法预测相同。
⑶、经检验属突出威胁且无其它突出预兆,应留不少于2m的超前第 2 页共 4 页距,方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组织生产。
⑷、经检验仍具有突出危险,必须继续实施排放措施和延长排放瓦斯时间,经检验为突出威胁且无其它突出预兆,方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组织生产。
4、回采工作面防治突出安全防护措施⑴、材料运输、煤炭运输系统畅通,巷道断面积符合要求。
矿井瓦斯风险辨识及防治措施2024年1月矿井瓦斯风险辨识及防治措施为认真吸取2024年1月12日河南省平顶山天安煤业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矿安陕函【2024】30号)“关于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开展矿井瓦斯风险辨识及防治措施如下:一、瓦斯风险辨识与分析1、顶板冒落、铲板车进入工作面搬运支架,致工作面通风断面减小,工作面风量不足,采空区瓦斯涌出,导致204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2、撤架时,顶板冒落,工作面风量过小,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3、风量配备不足,导致204(205、206)工作面或上隅角瓦斯超限;4、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因设备故障、供电故障或人为操作等因素引起停电、停风,导致矿井或204、205、206工作面和措施巷风量不足或无风,导致瓦斯超限。
5、通风设施(风门、闭墙等)质量差或损坏,造成漏风和风流短路,导致作业地点风量不足或无风,导致瓦斯超限。
6、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设置不当或失效(未按规定标校、故障等),瓦斯检查制度不严,空班漏检,可能导致瓦斯超限。
二、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落实瓦斯超限停电撤人、分析原因、停产整改和追究责任制度。
2、要确保矿井通风系统良好,各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风量不足的要停产整改,严禁冒险作业。
局部通风设施必须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严禁随意停开局扇和不按标准安装、维护风筒。
3、严格执行矿井瓦斯管理和巡回检查、请示报告制度,瓦斯浓度超限时,瓦斯检查员有权责令现场作业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加强瓦斯检查员的监督管理,杜绝瓦斯检查出现空班漏检或弄虚作假的现象。
4、加强通风设施管理,及时维修和处理通风设施存在的问题,保证通风设施正常可靠。
5、严格执行局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局扇,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开停局扇,加强主通风机和局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6、矿级领导、区队长、班组长、电钳工及技术人员、安全监测工等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