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5
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帮助医院管理者识别和解决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2. 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下是医院潜在风险的一览表。
请注意,此列表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潜在风险,具体情况可能因医院规模、设备、人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排查和管理措施以下是针对潜在风险的一些常见排查和管理措施,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3.1 感染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
-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疫情。
3.2 医疗事故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手术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开展医疗事故的定期报告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工作质量。
3.3 患者隐私泄露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患者信息保护制度,限制医务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4 资金管理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5 设备故障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设备维护和巡检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
4. 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认真排查和管理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和常见的管理措施,供医院管理者参考使用。
医院潜在事故排查清单一、设施与设备检查- 检查医院建筑结构是否稳固,是否存在倒塌风险。
- 检查电路安装是否符合标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 检查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意外事件。
- 检查医疗设备是否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医疗操作安全检查- 检查医护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培训证书。
- 检查手术室、治疗室等操作室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无菌。
- 检查手术工具和器械的消毒情况,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科学的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存放、使用和处置符合规范。
三、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检查医院是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潜在事故的防范意识。
- 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检查医院是否设立了安全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各区域和科室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四、病患安全保障- 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病患信息管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 检查医院是否设置了合理的病患监护措施,确保病患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
- 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医患沟通渠道,及时解决患者的疑虑和问题,避免患者滋生不满情绪。
五、药品与器械安全管理- 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药品和器械的采购、验收、存储和配送制度,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
- 检查医院是否制定了药品和器械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使用不当导致的事故。
- 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药品和器械的追溯制度,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追查到源头。
以上是医院潜在事故排查清单,通过定期检查和排查,可以提高医院的安全性和事故预防能力。
请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清单进行检查,并及时整改和改进。
医疗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清单1. 前言医疗行业是一个关乎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重要行业,安全生产是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
为了确保医疗行业的安全生产,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隐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本文档将提供一份医疗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清单,帮助医疗机构全面检查和改进安全生产措施。
2. 医疗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清单以下是医疗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清单的主要内容:2.1 人员安全- 是否有足够的员工进行工作,并确保其合格和培训到位。
- 是否定期进行员工健康体检,并记录结果。
- 是否有健康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
2.2 设备安全- 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是否有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
- 是否有紧急情况处理方案,并进行演练。
2.3 环境安全- 是否定期进行场所环境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 是否有危险废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置规定。
- 是否有火灾防控措施,并进行演练。
2.4 医疗过程安全- 是否有标准的医疗过程操作规范,并进行培训。
- 是否有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并定期复查。
- 是否有医疗用品和药品管理制度。
2.5 文书管理安全- 是否有完善的病历记录规范和管理制度。
- 是否有医疗文书的备份和存档措施。
- 是否有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3. 结论医疗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清单是医疗机构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工具。
通过定期检查,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可以确保医疗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以上清单仅为参考,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ISO45001-2018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编号:BZH-JL-9-03序号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和设备存在风险和隐患可能造成的事故危险级别控制措施L E C D风险等级1 电焊机漏电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定期检查,及时更换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焊接时产生的熔珠无防护措施溅落到易燃物上发生火灾3 1 7 21 一般焊接时有防护措施,配备灭火器2 生产车间饲料加工过程粉尘浓度超标人员伤害、粉尘爆炸1 1 100 100 显著定期检查、粉尘浓度检测、及时整改3 提升机、电葫芦货物坠落坠物伤人、起重伤害1 6 15 90 显著严格执行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4 外电防护小于安全距离未采取措施触电伤人 1 6 7 42 一般按方案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1 6 7 42 一般按规范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5 配电箱开关箱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按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及时检查更换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及时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电器元件损坏或配备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6 生产设备:提升机刮板机、粉碎机、制粒机等1.设备、设施缺陷;2.违章操作;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等;4.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5.在检修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6.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
机械伤害 3 6 7 126 显著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时检修,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等操作规程7 锅炉锅炉自动调节、控制、联锁、保安系统失灵或操作不当,可能发生锅炉压力过高、水位失常,造锅炉爆炸 3 2 15 90 显著定期检查检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各科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风险分级方法医院的风险分级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号)的要求,事故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对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对可能造成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较大风险;对可能造成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一般风险;对不易发生事故或发生事故达不到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级别的的风险确定为低风险。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本次风险等级的确定采用风险矩阵法,即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
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
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表1.4-1可能性L取值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S)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表1.4-2严重程度S取值表表1.4-3风险级别R计算表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四级:R=L×S=17~25:重大风险,需要立即暂停作业;A级,红色;R=L×S=13~16:较大风险,需要采取控制措施;B级,橙色;R=L×S=8~12:一般风险,需要有限度管控;C级,黄色;R=L×S=1~7:低风险,需要跟踪监控或者风险可容许;D级,蓝色。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内一科2内二科3内三科4内四科5眼科门诊6疼痛科门诊7口腔科8病理科9血库10 B超室11 心电图室12 妇科门诊13 胃镜室14 放射科15 皮肤科16 输液大厅17 透析室18 结核门诊19 化验室20 妇一科21 妇二科22 产房23外一科24外三科25肿瘤科26 骨一科27 骨二科28手术室29儿一科30儿二科31康复科32急诊科33 120急救34高压氧舱35 供应室36 介入科37 重症监护室38 CT室39 总务科40 财务科41药品库42病案室43消防控制室44行政办公室45 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