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 格式:docx
- 大小:28.49 KB
- 文档页数:14
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帮助医院管理者识别和解决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2. 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下是医院潜在风险的一览表。
请注意,此列表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潜在风险,具体情况可能因医院规模、设备、人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排查和管理措施以下是针对潜在风险的一些常见排查和管理措施,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3.1 感染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
-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疫情。
3.2 医疗事故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手术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开展医疗事故的定期报告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工作质量。
3.3 患者隐私泄露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患者信息保护制度,限制医务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4 资金管理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5 设备故障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设备维护和巡检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
4. 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认真排查和管理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和常见的管理措施,供医院管理者参考使用。
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简介本文档是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旨在提供医院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在识别、评估和管控医院内的安全风险时所需的指导和清单。
通过对安全风险的分级,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
2. 安全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医院内部的安全风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高风险:指具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发生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2. 中风险:指具有一定影响和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适度威胁。
3. 低风险:指具有较小影响和较低发生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轻微威胁。
3. 管控清单3.1 高风险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高风险风险的管控清单:-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 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和安全巡逻制度,确保医院的安全。
- 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监控和巡查,确保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 配备充足的安全人员和设备,确保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2 中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中风险的管控清单:-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敏感信息。
- 加强对医院内部流程的规范和监督,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低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低风险的管控清单:-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确保医院的火灾安全。
- 加强医院内部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扩散。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通过该清单可以帮助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识别、评估和采取相应措施来遏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
这将有助于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维护患者的健康和财产的安全。
医院安全风险清单本文档旨在列举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确保医院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1. 火灾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内存在火灾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议措施:- 安装并维护火灾警报器和灭火设备;- 制定有效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加强员工火灾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感染传播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存在传染病和病原体传播的风险,可能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
建议措施:- 加强医院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手术室、病房和医疗设施等区域;- 鼓励医护人员遵守洗手和个人防护措施;-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加强患者隔离管理,避免感染传播。
3. 人为破坏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可能面临人为破坏、纵火等安全风险,危及患者、医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建议措施:- 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对关键区域进行监控和录像存档;- 增加安全巡逻和保安力量,加强医院安全管理;- 对医院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和威胁评估;- 加强访客管理,确保只有合法授权人员进入医院。
4. 医疗设备故障风险风险描述:医院的医疗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和操作失误的风险,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安全性。
建议措施:-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机制,确保医疗设备安全可靠;- 对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和校准;- 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研究,及时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
5. 病患身体安全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可能存在病患身体安全风险,包括病人跌倒、误用药物等。
建议措施:- 加强病人监测和护理,减少跌倒和摔伤的风险;- 通过标识和明确药物使用规范,减少误用药物的可能性;- 提供病患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安全注意事项;- 优化医院的管理流程,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结论医院安全风险清单列举了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件后果严重性D风险等级判定主要防范措施依据1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2楼梯、平台、疏散通道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踏步宽度不得小于,高度不应大于;(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3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火灾(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等区域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疗机构(全行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1. 背景
医疗机构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例如医疗设备故障、医疗隐私泄露、不当使用药物等。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本文档提供了医疗机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以帮助机构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份医疗机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的示例:
2.1 设备安全风险
- 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故障风险
- 使用不合格或过期设备的风险
- 设备使用培训不到位的风险
2.2 医疗隐私安全风险
- 医疗记录隐私泄露的风险
- 未经授权访问患者信息的风险
-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风险
2.3 药物管理安全风险
- 不当使用药物的风险
- 药品存储不当导致失效风险
- 药物交叉反应的风险
2.4 资产保护安全风险
- 资产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 非法活动导致财产损失的风险
- 资产管理不善的风险
2.5 人员安全风险
- 人员培训不足导致错误操作的风险
- 工作疲劳导致操作失误的风险
- 未经授权人员进入限制区域的风险
2.6 灾害响应安全风险
- 火灾、水灾等灾害导致医疗机构瘫痪的风险- 系统崩溃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 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善的风险
3. 使用说明
- 本清单可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实际需求。
- 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其概率、影响和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 执行清单时,应确保及时跟进和改善所识别的安全风险。
以上清单仅为参考,具体风险辨识应结合具体医疗机构情况进行,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
昆山市医疗机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康复护理机构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建议清单(初稿)昆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〇一八年二月目录一、医院部分 (1)二、养老、福利机构、康复护理机构 (4)三、公共部分 (5)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医院部分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他伤害(拥挤踩踏)(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各科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风险分级方法医院的风险分级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号)的要求,事故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对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对可能造成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较大风险;对可能造成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定为一般风险;对不易发生事故或发生事故达不到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级别的的风险确定为低风险。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本次风险等级的确定采用风险矩阵法,即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
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
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表1.4-1可能性L取值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S)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表1.4-2严重程度S取值表表1.4-3风险级别R计算表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四级:R=L×S=17~25:重大风险,需要立即暂停作业;A级,红色;R=L×S=13~16:较大风险,需要采取控制措施;B级,橙色;R=L×S=8~12:一般风险,需要有限度管控;C级,黄色;R=L×S=1~7:低风险,需要跟踪监控或者风险可容许;D级,蓝色。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内一科2内二科3内三科4内四科5眼科门诊6疼痛科门诊7口腔科8病理科9血库10 B超室11 心电图室12 妇科门诊13 胃镜室14 放射科15 皮肤科16 输液大厅17 透析室18 结核门诊19 化验室20 妇一科21 妇二科22 产房23外一科24外三科25肿瘤科26 骨一科27 骨二科28手术室29儿一科30儿二科31康复科32急诊科33 120急救34高压氧舱35 供应室36 介入科37 重症监护室38 CT室39 总务科40 财务科41药品库42病案室43消防控制室44行政办公室45 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