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 格式:docx
- 大小:28.49 KB
- 文档页数:14
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帮助医院管理者识别和解决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2. 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以下是医院潜在风险的一览表。
请注意,此列表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潜在风险,具体情况可能因医院规模、设备、人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排查和管理措施以下是针对潜在风险的一些常见排查和管理措施,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3.1 感染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
-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疫情。
3.2 医疗事故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手术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开展医疗事故的定期报告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工作质量。
3.3 患者隐私泄露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患者信息保护制度,限制医务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4 资金管理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5 设备故障风险排查和管理措施- 建立设备维护和巡检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
- 提供员工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
4. 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认真排查和管理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医院潜在风险排查一览表和常见的管理措施,供医院管理者参考使用。
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简介本文档是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旨在提供医院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在识别、评估和管控医院内的安全风险时所需的指导和清单。
通过对安全风险的分级,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
2. 安全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医院内部的安全风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高风险:指具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发生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2. 中风险:指具有一定影响和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适度威胁。
3. 低风险:指具有较小影响和较低发生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轻微威胁。
3. 管控清单3.1 高风险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高风险风险的管控清单:-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 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和安全巡逻制度,确保医院的安全。
- 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监控和巡查,确保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 配备充足的安全人员和设备,确保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2 中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中风险的管控清单:-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敏感信息。
- 加强对医院内部流程的规范和监督,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低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低风险的管控清单:-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确保医院的火灾安全。
- 加强医院内部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扩散。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通过该清单可以帮助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识别、评估和采取相应措施来遏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
这将有助于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维护患者的健康和财产的安全。
医院安全风险清单本文档旨在列举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确保医院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1. 火灾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内存在火灾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议措施:- 安装并维护火灾警报器和灭火设备;- 制定有效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加强员工火灾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感染传播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存在传染病和病原体传播的风险,可能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
建议措施:- 加强医院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手术室、病房和医疗设施等区域;- 鼓励医护人员遵守洗手和个人防护措施;-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加强患者隔离管理,避免感染传播。
3. 人为破坏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可能面临人为破坏、纵火等安全风险,危及患者、医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建议措施:- 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对关键区域进行监控和录像存档;- 增加安全巡逻和保安力量,加强医院安全管理;- 对医院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和威胁评估;- 加强访客管理,确保只有合法授权人员进入医院。
4. 医疗设备故障风险风险描述:医院的医疗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和操作失误的风险,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安全性。
建议措施:-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机制,确保医疗设备安全可靠;- 对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和校准;- 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研究,及时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
5. 病患身体安全风险风险描述:医院可能存在病患身体安全风险,包括病人跌倒、误用药物等。
建议措施:- 加强病人监测和护理,减少跌倒和摔伤的风险;- 通过标识和明确药物使用规范,减少误用药物的可能性;- 提供病患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安全注意事项;- 优化医院的管理流程,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结论医院安全风险清单列举了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件后果严重性D风险等级判定主要防范措施依据1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2楼梯、平台、疏散通道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踏步宽度不得小于,高度不应大于;(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3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火灾(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等区域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疗机构(全行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1. 背景
医疗机构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例如医疗设备故障、医疗隐私泄露、不当使用药物等。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本文档提供了医疗机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以帮助机构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份医疗机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的示例:
2.1 设备安全风险
- 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故障风险
- 使用不合格或过期设备的风险
- 设备使用培训不到位的风险
2.2 医疗隐私安全风险
- 医疗记录隐私泄露的风险
- 未经授权访问患者信息的风险
-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风险
2.3 药物管理安全风险
- 不当使用药物的风险
- 药品存储不当导致失效风险
- 药物交叉反应的风险
2.4 资产保护安全风险
- 资产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 非法活动导致财产损失的风险
- 资产管理不善的风险
2.5 人员安全风险
- 人员培训不足导致错误操作的风险
- 工作疲劳导致操作失误的风险
- 未经授权人员进入限制区域的风险
2.6 灾害响应安全风险
- 火灾、水灾等灾害导致医疗机构瘫痪的风险- 系统崩溃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 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善的风险
3. 使用说明
- 本清单可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实际需求。
- 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其概率、影响和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 执行清单时,应确保及时跟进和改善所识别的安全风险。
以上清单仅为参考,具体风险辨识应结合具体医疗机构情况进行,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