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9.83 KB
- 文档页数:2
动物血液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的方法采集动物血液样品是许多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必要步骤,可在研究动物体内代谢产物、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化学成分等方面提供重要数据。
正确采集、制备和保存动物血液样品对保证实验可重复性和数据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动物血液采集、制备和保存的一般步骤和技巧。
一、动物血液采集步骤1.选择采集方法动物血液样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采集,例如尾静脉、脚趾或心室,选择采集方法需要考虑动物品种、体重、年龄、健康状态和需要采集的样品量等因素。
尾静脉是大多数小鼠、大鼠和兔子采集血液的首选方法,他们的尾部通常被轻轻加热以促进血流量。
草食性动物的脚趾可以作为血液采集的理想位置,例如绵羊和牛。
对于较大的动物,例如猪和狗,则通常会选择从心室采集血液,这通常是有经验的实验室技术员或兽医完成的。
2.准备采集器具为了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前确保动物的安全和正确采集血液,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器具,例如消毒的手套、注射器、切口刀、愈合事物、血液管、离心螺旋管等。
3.准备动物在采集血液样品之前需要让动物充分的适应工作环境和操作过程。
对于大型动物,需要麻醉或镇定,以确保安全。
对于小型动物,例如小鼠和大鼠,在采集血液之前需要使用一个温和的方法略微加热尾巴以刺激血流。
4.采集血液在采集血液之前,需要消毒所使用的器具并穿戴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在采集血液时,需要将血液针或血转移管插入血管并抽取所需的血液量。
在采集血液之前,需要确保血液管正确插入血管,这通常会导致血液快速流出采集器。
5.处理采集的血液在采集血液后,需要立即将其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例如离心螺旋管等,并按照相应的实验流程进行处理。
二、动物血液制备和保存的步骤1.离心制备在采集和转移到离心管的过程中,需要立即离心制备样品。
离心的目的是将血细胞和血浆分离,这样可以分离出血浆,以便分离蛋白质和其他分子。
通常离心螺旋管需置于离心机中,并按照相关的实验流程进行离心。
2. 血清制备在离心制备之后,可以将红细胞从上清液中分离出来,以制备血清。
畜禽血液采集、血清分离及保存技术陈正林【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37-37,38)【作者】陈正林【作者单位】安龙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安龙 550024【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便利,畜禽交易半径扩大,畜禽疾病流行机会增加,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难度。
在疫病防控工作中,仅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手段已经不能对疫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已成为判定动物疫病的重要依据。
各级加强了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对动物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畜禽血液的采集、血清的规范分离、保存是获得准确的实验室诊断、监测结果、疾病确诊的基础,对及时做出诊断结论,迅速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扑灭疫情和控制疫情至关重要,同时,进行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畜禽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免疫技术指导,加强畜禽疫病免疫工作,保护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止血钳2把(消毒)、毛剪2把(消毒)、酒精、碘酒、棉球、一次性采血器(10 ml)或真空采血管(含有抗凝剂,使用量根据采血数量准备)、1.5~2 ml弹头离心管、胶布、记号笔1支、口罩、白大褂、瓷盘(消毒)、消毒药等。
采血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无菌操作。
2.1 牛、羊血液的采集方法2.1.1 牛、羊颈静脉采血将被采血动物保定,稍抬头颈,于经脉沟上1/3与中1/3交界部剪毛消毒,一手拇指按压采血部位下方颈静脉沟血管,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针头,与皮肤呈45°,由下向上斜刺入,插入真空采血管,待血量达到要求后,拔下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针眼,轻按止血,立即将采血管轻轻倒置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合,静置15 min,待血液凝固后分离血清。
2.1.2 牛尾静脉采血固定牛,使牛尾往上翘,在尾部约30 cm处用手握住,离尾根10 cm左右中点凹陷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将采血针垂直刺入(约1 cm深),针头触及尾骨后再退出1 mm进行抽血,采血结束,消毒并按压止血。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方法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方法也成为了养殖业者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详细了解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方法,有助于提高样品质量,并为科学研究和诊断提供可靠的样品来源,同时也能够保护养殖动物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以供畜禽养殖业者参考使用。
采集畜禽血液样品一般采用静脉采血法或心前穿刺法。
静脉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通常使用的是畜禽肘窝静脉,其采血位置比较固定,采血方法也较为简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畜禽肘窝部位消毒。
将畜禽肘窝处的毛发剪短,用消毒液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
2.固定畜禽。
将畜禽固定在操作台上,需保持畜禽的舒适度和安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影响采血结果。
3.采血。
对于鸡类,需要插入采血针到肘窝静脉处,将血样采集到血常规管中;对于猪、牛、羊等家畜,需要将静脉环扣住,采血针从环的上方插入到静脉内,当动脉血液随针头进入时,需放开环的上口,等到血液快流时,将容器连续地放入血流中收集血样。
心前穿刺法: 心前穿刺法是体内采血法的一种,常用于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家禽等比较特殊的畜禽样品的采集。
操作方法如下:1.消毒。
消毒的效果要严格掌握,可用二色油酸乙酯及碘酒。
2.盘腿或麻醉。
畜禽采集时,可将其置于实验操作盘中并盘腿或使其睡眠状态下进行操作,以降低手术风险。
3.确定穿刺位置。
在胸部左右位置寻找心跳位置,并确定穿刺位置。
4.穿刺采血。
在穿刺位置穿刺采用20ml注射器和针头采血,并将血液转入专用试管中。
制备畜禽血液样品的制备分为离心血和诱导血凝固两种方式。
离心血: 离心血是将采集到的畜禽血液试样离心,分离血浆和红细胞。
一般用于生物学、免疫学等科研工作。
操作步骤如下:1.离心。
接收新鲜采集的血样,放入10ml离心管中,管盖拧紧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将血浆分离出来并转入新离心管中。
2.保存。
将离心好的血浆避光下保存,用于后续实验工作。
动物血液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的方法陈静陈德明徐玉玲/ 四川省兴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随着国际国内动物疫病形式复杂多变,我国养殖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广大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做好辖区内动物疫病监测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样品采集,样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监测结果的准确与否,而在基层采集数量最多的则是各种家畜家禽的血液样品。
本文对几种常见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的方法作了阐述, 供同仁参考。
一、常见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一)家禽的采血方法1. 心脏采血。
对于雏鸡,采血者可独立完成,仰卧保定,左手抓鸡,右手持采血针,平行颈椎从胸腔前口插入,回抽见有回血时,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
成年禽的心脏采血可采用侧卧法和仰卧法。
侧卧法:助手抓住禽两翅及两腿,右侧卧保定,采血者在触及心搏动明显处,或胸骨脊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线的1/2 处消毒,垂直进针2 ~ 3 cm,回抽见有回血时,针芯外拉收集血液。
仰卧法:助手仰卧保定禽,采血者用手指压离嗉囊,露出胸前口,用装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沿其锁骨俯角(既胸骨前端与两侧锁骨融合形成“V”字的地方)刺入,顺着体中线方向水平穿行,刺入心脏抽取血液。
如刺入心脏,采血者可感到心脏跳动,稍回抽针芯可见回血,否则,应将针头稍拔出调整角度再刺入直至抽出血液。
生产实践中,由于家禽品种和个体大小不同进针位置和深度也会有细微的不同,操作时需作适当调整。
心脏采血可大量采血,但容易造成死亡,不宜连续使用。
特别是对雏禽,常因针头刺破心脏或伤及肺脏导致出血过多而死亡,而且心脏的修复能力特别差,对畜禽后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为此,采血时,我们要找准采样部位,跟着心脏的跳动频率缓慢抽取血液,切忌抽血过快。
2. 禽翅静脉采血。
翅静脉采血法是家禽采血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助手侧卧保定禽只,使翅膀展开,露出腋窝部。
拔掉该处羽毛,可见由翼根进入腋窝的翼根静脉,其远心端则是较细的翼下静脉。
简述畜禽常规采集血样及其注意事项刘建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本溪 117000在畜禽疫病防控中,疫病的监测、检测是不可缺少的,采集血样质量对监测、检测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在这里简述畜禽常规采集血样及其注意事项如下。
1 畜禽采集血样前准备1.1 常规采集血样地点的确定:养殖数量多的地区、养殖场户密集的地区、老旧疫情的地区、与外市县相邻的地区等可优先考虑确定。
发生疫情时,如布病疫病,根据实际地理位置情况采集一个村小组或全村羊进行普检。
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按上级规定进行采集血样。
1.2 采集血样所需的器械、用品:合理的实用的采样单、中性记录笔、油性记号笔、耳标笔、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一次性塑料鞋套、一次性N95口罩、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保定器械(猪的猪嘴套、牛的牛鼻钳、马属动物的耳夹子)、采集禽类血、猪耳静脉血、牛羊颈静脉血、马属动物颈静脉血用:一次性使用静脉采血针(蝶翼型、规格最好是黑色0.7(22G))、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也称真空管)(5 mL普通针管或全血2 mL EDTA 抗凝血管)、牛尾根静脉血用5 mL/10 mL/20 mL无菌注射器换配9mm×15mm的针头采血、禽类全血用5 mL/10 mL 0.5 mm×20 mm针头的无菌注射器、成猪前腔静脉用10 mL粉色1.2 mm×37 mm针头的无菌注射器,采样箱、医疗废物包装袋、带消毒药液的喷壶。
1.3 采集血样人员:最少2名以上有一定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2 畜禽采集血样时的注意事项2.1 做好采集血样前的调查:如采前察看个体状况是否正常,出现不明死亡怀疑炭疽疫病的不得采集样品;详细了解免疫情况;刚配种或将要产仔的种畜不要采样。
2.2 做好个人防护:到达采集样品场户后在现场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采样结束后,将个人防护用品统一装入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带回无害化处理。
畜禽免疫抗体监测血样采集与血清分离保存技术畜禽血样的采取是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和疫病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畜禽血样的采取过程中,其做好采前准备、采血方法、采集时机、血样运送、保存和处理等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际操作,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供同行参考。
1采血前的准备采血前应穿好工作服,备好保定器械,v形管、v形管架,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针)、记号笔、酒精棉球、干棉球、相关表格等。
16号针头、9号和7号头皮针若干,镊子、剪刀、酒精(75%)、药棉若干、保定棍和绳2副、一次性5ml真空管若干。
2血样的采集根据畜禽种类、所需血样或血清的数量确定采血部位、器械及采血量。
禽类采翅静脉、猪采前腔静脉或耳静脉、牛采颈静脉或耳静脉、羊采颈静脉:禽类用5ml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猪、牛、羊用10~20ml 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禽类采血量不少于2ml,猪、牛、羊不少于5ml。
2.1猪血样采集2.1.1猪的保定 (1)徒手保定法:适用于中、小猪,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正提、倒提或横卧方法保定。
保定人抓住猪的双耳向上提起,两腿夹住猪背。
也可用双手抓住猪的两后肢,向上倒提后,两腿夹住其肩胸部。
保定中猪时,保定者应背靠圈栏增加稳定性。
横卧保定由一人或二人操作。
保定者从背侧将猪后肢及前肢或耳抓住后,用力提起横卧放倒,并紧压其头部及后躯。
(2)器械保定法:适用于成年公猪、母猪或野性较强的猪。
一种为鼻绳保定,即用直径1cm、长3~4m的一根绳子,一端结成直径为20cm的活套,将其套于猪的上颌犬齿后方后,收紧环套,另一端拉紧或缠绕于栏杆上。
另一种为鼻捻棒保定,即用1m长木棒,一端栓一直径20cm的绳套,同上法套用于猪上颌犬齿后方后,捻转收紧绳套将猪保定。
2.1.2采血猪血样采集耳静脉或前腔静脉,猪的采血最好是空腹,在早上或午后进行。
采血场所有充足的光线;室温夏季最好在25~2 8℃,冬季15~20℃为宜。
◇科技论坛◇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方法边俊玉(鄄城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山东鄄城274600)血液不断地在全身流动,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对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维持维持体内环境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常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而组织和器官的病变又可以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因此,血液的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检验采用的血液样品分为全血、血清和血浆。
全血主要用于血细胞成分的检验,血清和血浆主要用于大部分临床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验。
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是重要的前期工作,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
后,于采血部位消毒进针采血。
采血人员站立牛正后方,将牛尾向上抬起1800,在第一尾椎与第二尾椎之间的尾中线上进针采血。
此方法需要人员少,采血速度快,可以独立操作。
1.4羊的采血技术羊采用颈静脉采血。
方法同牛的颈静脉采血。
1.5犬、猫的采血技术一般在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或前肢内侧皮下静脉采血,采血前由助手保定,在采血部位的近心端扎血带,带血管怒张后,迅速刺入采血器,松开止血带左手固定针头,采血力度要适当。
1. 采集部位和方法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部位和方法,与种类、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及用量有关,视实际情况而定。
是常用的采血部位,翅静脉在肘关节腹侧的表面,清晰的暴露于皮肤之下,肉眼可见。
采血时先拔去该部位的羽毛,抽血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防止血管塌陷不回流,采血后略移动皮肤轻压即可止血;由于鸡的皮肤游离性大,采血后容易形成血肿。
2. 血液样品的处理2.1血浆的制备在采血器内加入适量的抗凝剂,采血后,反复颠倒采血器,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静置或经过离心使血细胞下沉后,上清液即为血浆。
2.2血清的制备首先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置室温半小时,待血液凝固后集检验。
将鸡仰卧保定,针头从v 型锁骨前端刺入,或者在靠近心脏的胸侧壁刺入;心脏采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慎,易损伤肝脏,更有甚者,引起大出血死亡。
2020年第04期样品采集是基层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疫情监测与疾病诊断工作中,经常需要采集畜禽的血液样品,进行常规监测和疫病诊断。
样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验检测结果,掌握正确的血液采集、分离、保存方法和运送,对实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人员开展采样工作前应接受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做好个人防护。
因采样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管子和针头的损坏与废弃,为了不影响完成效率,避免影响采集样品的完成数量和拖延时间,器具应准备充足。
保温箱、酒精棉、棉签、根据采样数量准备规格5mL 和10mL 的一次性采样真空管、插管底座、规格为0.7(21G )和0.9(20G )的一次性采样针头等。
记号笔、采样单、消毒药、保定绳、棉手套等。
一次性防护手套、一次性口罩、一次性防护帽、胶靴等。
2颈静脉血液采集方法和采集注意事项牛、羊、等大家畜2.2.1采样工具的选择采集牛、羊血液时,根据监测血清的需要量,来选择采样工具,县级实验室采集血液一般都是用来开展春秋防集中监测,要求血清量应不少于2mL ,选择使用5ml 的真空采样管,而与科研单位合作项目,要求采集的血清量较多,为保证血清量的充足,选择使用10mL 采样管,采集样品时,牛搭配0.9(20G )针头,而羊选择0.7(21G )为宜。
2.2.2牛、羊的保定方法做好动物保定是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牛羊采血部位及方法介绍如下:(1)牛保定:选择比较结实的柱子,将牛拴在柱子上,用手使劲拉紧穿在牛敏感部位的鼻绳子,牛将动弹不得,注意保定时应将牛头偏向左或右牛斜上方,才能将牛颈静脉充分暴露出来,方便采血操作。
保定的人员应戴上厚棉手套,避免长时间保定,手部被绳子勒伤。
(2)羊保定:我县主要以黑山羊养殖为主,黑山羊个体不算太大,比较容易保定,一般不用绳子,由保定人员两手抓住羊角,两腿间一夹、羊头稍偏向左右方向一侧,向上一提,充分暴露颈静脉血管即可,注意一定要使羊的前肢离开地面,这样羊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定。
动物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制备
一、采集动物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采集是临床理化诊断实验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
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动物诊断分析中,也受到同样的重视。
动物血液
样本采集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仔细准备:在采集动物血液样本前,应该先准备相关工具、设备,要求操作正确,和试剂纯净无杂质。
2、给予充分的安抚:动物的身体状况和情绪会影响血液样本的质量,应该采取有效的安抚措施,确保动物安静和安全。
3、尽量选择有效的采血部位:根据动物体位,选择距离动物中心体
位较近的毛细血管,用容易发现且容易操作的部位,如夹脚van路或腹内
静脉。
4、断流准备:采血前,应确定血管充盈状况,准备合适的断流管,
提高采血效率。
5、使用定容采血器:定容采血器可以控制样本的体积,并可以在短
时间内采集到足够的血样量,它特别适用于小动物样本采集。
6、控制采血量:动物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应该控制采血量,以免
浪费样本,影响血液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动物血液样本的制备。
动物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制备动物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制备是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操作步骤之一、正确的采集和制备方法能够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完整性,从而对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将对动物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制备进行详细介绍。
一、动物血液采集前的准备在进行动物血液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1.确定采集技术和方法:根据实验需求和动物品种,选择适当的采集技术和方法,如静脉采血、尾静脉采血、心脏穿刺等。
2.准备采集器具和试剂: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器具,如注射器、针头、离心管、试管等,以及所需的试剂,如抗凝剂(如肝素、EDTA)等。
3.确保动物安全和实验的合法性: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必须确保动物的安全和实验的合法性,遵守相应的伦理和法律法规要求。
二、动物血液采集的操作步骤1.动物准备:在进行动物血液采集前,需要将动物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或限制饮水等。
具体的准备工作要根据实验设计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安排。
2.选择采集位置:根据采集技术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采集位置。
一般常用的采集位置包括尾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等。
3.采集操作:采集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在采血前,应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
b.注射器选择:根据动物的体重和采集量,选择合适容量的注射器,确保采集过程中的顺畅。
c.抗凝剂添加:根据实验需求,可以在采集器具中添加适当的抗凝剂,防止血液凝结。
d.采集时间和速度:对于静脉采集,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速度下进行,以确保采集到合适数量和质量的血液样本。
e.采样量控制:根据实验需求和动物的耐受能力,控制采集的血量,避免过度采血引起动物的不适。
4.采集后的处理:完成血液采集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主要包括:a.容器封闭:在采血后,需要将采集器具封闭,避免血液的蒸发和污染。
b.血液分离:根据实验的需求,可以选择将采集的全血样本离心分离,获得血浆或血清样本。
c.样本分类和标记:对于多个样本,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类和标记,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样本追踪和准确性。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07科研◎畜牧兽医家禽血液样品采集及保存分析潘 园1 陈祥国2家禽血液样品是进行免疫抗体及疫病的检测,为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提供技术支持。
样品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免疫效果和疫情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血清的制备,操作要领、方法应用与选择(家禽种类及日龄、需要血量多少)、方法评价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总结,关键操作环节提出了注意事项。
本文通过家禽血清样品的制备选择、操作方法选择、样品处理的研究为实验室检测获取更准确的样品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支持。
1 家禽种类家禽血浆中几乎不含有促凝血酶原激酶(因子Ⅸ、即抗血友病因子B )、接触因子(因子Ⅻ)、因子Ⅴ和因子Ⅶ,因而不能形成促凝血酶原激酶和凝血酶,也就不易发生内源性凝血。
家禽的凝血主要靠组织释放的促凝血酶原激酶,促进凝血酶的形成,而发生外源性凝血①。
根据实验室正常检测流程需要和家禽自然凝集产生血清量家禽采集血液样品需要在1~2ML ,而家禽机体血液量为家禽体重的10%(公鸡血量为体重9%,母鸡为7%,鸭10.2%)②,所以在不影响采集对象正常生长生产的情况下,应选择体重在1千克以上的家禽个体为宜。
2 血液样品采集时影响因素血液样品采集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时间,血液样品采集时环境条件,血液样品采集时家禽饲养状况。
1.血液样品的采集时间,由于家禽饲养过程中采食饮水情况的差异,采集时间选择在可控条件下,宜选取家禽采食饮水结束后进行,特别是在环境温度高的季节,可以通过在饮水中加电解多维,提高采集对象饮水和减少采集血液样品时对家禽的应激。
2.采集时环境条件,因为家禽血液采集多为户外采集,受环境温度影响交大,比如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且规避影响难度较大,但在条件容许情况下应选择环境温度在20℃以上为宜,最适宜温度为25℃~30℃,选择光线充足的工作场地进行操作,可以通过采样点工作人员配合采样人员,抽取要采集血液样本在畜禽生产区域之外采集血液样品,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外来人员对养殖场生产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采集人员采集。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血液不断地在全身流动,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对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维持内环境和保持与外界环境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常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而组织和器官的病变又可以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因此,血液的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检验采用的血液样品分为全血、血清和血浆。
全血主要用于血细胞成分的检验,血清和血浆主要用于大部分临床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验。
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是重要的前期工作,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
1.采集部位与方法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部位和方法,与种类、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及用血量有关,视实际情况而定。
1.1 鸡的采血技术
1.1.1翅静脉采血:是常用的采血部位,翅静脉在肘关节腹侧的表面,清晰地暴露于皮肤之下,肉眼可见。
采血时先拔去该部位的羽毛,抽血时,动作轻柔缓慢,防止血管塌陷不回流,采血后略移动皮肤轻压即可止血;由于鸡的皮肤游离性大,采血后容易形成血肿。
1.1.2心脏采血:此方法多用于进行尸体剖检前的血液采集检验。
将鸡仰卧保定,针头从V 型锁骨前端刺入,或者在靠近心脏的胸侧壁刺入;心脏采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慎,易损伤肺脏,更有慎者,引起大出血死亡。
1.1.3颈静脉采血:鸡的左侧颈静脉很细,通常右侧颈静脉采血。
在皮肤上的一个无毛的沟正好是右侧颈静脉所处的位置。
颈静脉游离性大,皮肤松弛,采血后易于形成血肿。
1.2 猪采血技术
1.2.1前腔静脉采血:猪前腔静脉是由左右两侧的颈静脉与腋静脉至第一对肋骨间的胸骨柄汇合形成。
采血时,针头刺入部位在与耳根和对侧肩胛骨上缘连线垂直线的胸骨端处,大猪采用站立保定,小猪可以采用仰卧保定法。
左侧靠近膈神经,故以右侧采血为宜。
1.2.2耳静脉采血:一般用于体格较大的猪。
保定后,耳部消毒灭菌,以手指压迫近心端耳部静脉,使血管努张,针头刺入血管后,动作要轻柔,采血要缓慢,否则血液不回流使静脉瘪陷。
1.3 牛的采血技术
1.3.1 颈静脉采血:将头向一侧保定,用手指压迫颈静脉沟处,待血管怒张后,于采血部位消毒进针采血。
1.3.2尾静脉采血:采血人员站立牛正后方,将牛尾向上抬起180 度,在第一尾锥与第二尾锥之间的尾中线上进针采血。
此方法需要人员少,采血速度快,可以
**** 操作。
1.4 马、羊的采血技术马、羊均采用颈静脉采血。
方法同牛的颈静脉采血。
1.5 犬、猫的采血技术一般在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或前肢内侧皮下静脉采血,采血前由助手保定,在采血部位的近心端扎止血带,待血管怒张后,迅速刺入采血器,松开止血带左手固定针头,采血力度要适当。
2.血液样品的处理
2.1 血浆的制备:在采血器内加入适量的抗凝剂,采血后,反复颠倒采血器,使
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静置或经过离心使血细胞下沉后,上清液即为血浆。
2.2血清的制备:首先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置室温半小时,待血液凝固后2000-3000 转/分离心5-10分钟,上清夜即为血清;如离心后有轻微的溶血,用牙签将血凝块挑出,将混有红细胞碎片的血清再次离心,用干净吸管收集血清于干燥的指型管中,贴上标签备用。
如血清溶血严重,应剔出样品。
2.3全血的制备:全血制备与血浆制备基本相同。
供全血分析时,抗凝剂选用会直接影响化验结果,选用抗凝剂的原则:主要用于血液PH值和血液电解质测定
的应选用肝素;柠主要用于血液促凝时间的测定应选用柠檬酸钠;主要用于血液
有形成分检查的全血应选用EDT A草酸盐不能用作血小板计数和尿素、血氨、非蛋白氮等含氮物质的检测;
3.血液样品的保存与运送
采集的血液样品如不能及时进行检验,必须做适当的处理,防止其成分发生大的变化。
通常分离到的血清与血浆样品保存于密闭试管中,存放于4 °C冰箱内或冷冻。
全血样品应保存于4C冰箱内,检验时,样品必须达到室温,达到室温之后颠倒数次,使血液充分混匀后,方可检验。
如果样品能在24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可保存于4 C环境的保温箱内,如果24小时内不能抵达或有些样品送往外地实验室时,样品必须冷冻处理后,并在低温下运送。
运送途中防止样品泄漏,密闭封装并加冰袋运送。
同时要填写详细的样品记录。
4.分析:血液样品变异因素的控制
严格控制血液样品的变异因素,是使检测结果尽可能符合客观情况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4.1.规定动物的采血时间:有些血液化学成分有明显的昼夜波动,对采血动物,应在禁食12小时后采血,这样可以将食物对血液各种成分的浓度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刚进完食动物身上采取的血液样品,往往出现血糖、甘油三酯增高,无机磷降低,麝香草酚浊度增加。
进食富含脂肪的饲料,常导致血清混浊而干扰很多项目的生化检测。
4.2.血液样品来源一致:动脉血和经脉学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整个试验期间,采取的血液样品必须一致。
4.3.防止分解: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离体后由于氧化酶或细菌的作用,容易分解,致其含量有所改变。
所以,为了防止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的分解,血液样品被采集后应立即按规定处理,及时检测或加入适当的保存剂按规定保存。
4.4.防止气体逸散:血液暴露于空气中后,二氧化碳迅速逸出,并吸收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进而引起血浆成分的改变,因此,在采血过程中要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来采取适当的采血方式。
4.5.防止污染:采血器及样品容器都必须用化学处理并用重蒸馏水冲洗,防止铜、
铁等金属离子和污染物对影响检测结果。
并且在做作蛋白结合碘测定时,禁用碘酊消毒采血部。
4.6.防止溶血:溶血可以影响许多生化检测项目的结果。
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物质与血浆中许多成分的浓度不一样,如钠、氯化物、钙等在血浆中的浓度要高于红细胞内的浓度,应予以防止。
4.7引起溶血原因是强力震荡、离心速度过快、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加入与血液
环境不等渗液体、放置时间过长等等引起红细胞破裂的因素。
【下载本文档, 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