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件 第3章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08.00 KB
- 文档页数:41
土力学王丽琴西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第三章土中应力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第三节有效应力原理第四节基底压力的计算第五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卓越班作业:P 124,1~4,6,7;水工班作业:P 67-68,1,2,4,5本课程中所有计算均可取g=10m/s 2土中应力第三章强度问题变形问题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应力应变关系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应力状态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计算有效应力原理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重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
所谓的“附加”是指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上增加的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本章问题:如何计算地基中的应力?第三章土中应力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第三节有效应力原理第四节基底压力的计算第五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一、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xσzσxzτz xτxσzσxzτz xτ材料力学+-+-土力学正应力剪应力拉为正压为负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压为正拉为负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③均匀、各向同性体(土层性质变化不大时)②线弹性体(应力较小时)①连续介质(宏观平均)ν、E 与(x, y, z)无关与方向无关碎散体非线性弹塑性成层土各向异性Δσεe p e e线弹性体加载卸载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理论方法——弹性力学解→求解“弹性”土体中的应力——解析方法→优点:简单,易于绘成图表等三、地基中常见的应力状态yzxo1.空间应力状态——三维问题x e y e xy γyz γγxzγγyxγe ij e =x σy σxy τyz ττxzττyxτσij σ=xσy σxyτyzτz xτzσ王丽琴主讲2. 轴对称三维问题▪应变条件▪应力条件▪独立变量:x y z;e =e e x y z;σ=σσxy yz zx ,,0τττ=xy z x y z,;,σ=σσe =e e x e y e xy γyzγγxz γzy γyx γz e ij e =x σy σxy τyzττxzτzy τyx τzσij σ=000000000y xy yz zx ,,0γγγ=000xσy σxyτyzτz xτzσyσxσzσ一般三维应力状态:三轴应力状态:123σ≥σ≥σ123σ≥σ=σ忽略中主应力的影响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zxo3. 平面应变条件——二维问题xσy σxyττz xτzσxσzσxzτz xτ;0y =e 0;0zx yz yx ≠γ=γ=γ●沿长度方向有足够长度,L/B≥10;●垂直于y 轴切出的任意断面的几何形状均相同,其地基内的应力状态也相同;●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在x,z 平面内可以变形,但在y 方向没有变形。
土力学教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编制)目录土的应力分布及计算学习指导土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分布荷载作用时的土中应力计算本章小结学习指导学习目标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基底压力计算以及各种荷载条件下的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学习基本要求1.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3.掌握圆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荷载等条件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4.了解地基中其他应力分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基础知识材料应力应变基本概念参阅:孙训方等编著,《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参阅:(1)徐芝伦著,《弹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吴家龙编著,《弹性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一、土的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一般是自土体形成之日起就产生于土中。
1.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任一竖直切面均是对称面,切面上都不存在切应力。
因此,在深度z处平面上,土体因自身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σc z(称竖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如图3-1所示。
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为:(3-1)式中γ 为土的重度,κN/μ3 ;F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2。
从公式(3-1)可知,自重应力随深度z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图形。
图3-1 均质土的自重应力2.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
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 i,重度为γi,则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 (3-2)式中n为从天然地面到深度z处的土层数。
有关土中自重应力计算及其分布图绘制的具体方法可参见例题3-1某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3-2所示,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 m,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图。
【解】第1层:a点:z=0 m,b点:z=1m,c点:z=2m,第2层:d点:z=5m,土层中的自重应力σc z分布,如图3-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