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减轻公路噪音污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一套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旨在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及原因1. 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公路噪音污染主要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和机械噪音。
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与路面摩擦声、发动机声等;施工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机械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养护设备等产生的噪音。
2. 公路噪音污染原因(1)道路设计不合理:道路线形设计、路面材料选择、道路宽度等均会影响噪音传播。
(2)交通流量大:随着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噪音也随之增大。
(3)车辆类型多样:不同类型车辆产生的噪音差异较大,如货车、客车等。
(4)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噪音较大,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三、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1. 道路设计优化(1)合理规划道路线形:尽量减少弯道、坡道等,降低噪音传播。
(2)优化路面材料:选择低噪音路面材料,如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等。
(3)合理设置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道路宽度。
2. 交通流量控制(1)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在噪音敏感区域设置限速标志,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2)优化交通组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噪音。
(3)限制货车通行:在噪音敏感区域限制货车通行,减少噪音污染。
3. 车辆噪音控制(1)推广低噪音车辆:鼓励使用低噪音车辆,降低噪音排放。
(2)加强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发动机噪音。
(3)使用隔音设施:在车辆排放口安装隔音设施,降低噪音传播。
4. 施工噪音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在白天进行施工,减少夜间噪音污染。
(2)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降低噪音产生。
(3)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公路工程设计中的声环境评估与噪声控制公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但由于道路上车辆的噪声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声环境评估和噪声控制成为了必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声环境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噪声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进行声环境评估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声环境评估旨在评估公路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影响,以及对居民的影响。
评估的内容包括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车速、路段特征等因素。
评估时,可以采用噪声地图、噪声分布模型等方法,来预测和评估公路噪声的分布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测量和模拟,可以对公路工程的不同建设阶段进行声环境评估。
其次,噪声控制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减少公路交通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噪声控制的策略可从源头控制、路径控制和接收者控制三个方面展开。
源头控制是噪声控制的首要方法,主要通过改变车辆和道路的结构,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例如,在车辆设计中,可采用低噪声轮胎、隔音材料和缓冲材料等措施来降低车辆的噪声排放。
在道路设计中,可以采用降噪材料、减少水泥路面的使用、设置隔音屏障等来减少道路交通噪声。
路径控制是通过优化公路的布局和交通组织,减少噪声的传播路径,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例如,可以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或人行道来分隔公路与居民区,以减少噪声的直接传播。
此外,通过设置降噪墙或隔音屏障等物理隔离设施,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噪声的传播。
接收者控制是通过对受噪声影响的居民区域进行改造和保护,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物设计中,可以采用隔音设计和降噪材料来减少室内噪声。
此外,通过为居民提供室内隔音改善措施,如窗户隔音、门隔音等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策略和措施,还可以采用控制噪声的运营管理方法,如减少高峰期交通、限制车速、控制车辆通行等方式,来减少公路噪声产生和传播。
总结起来,声环境评估和噪声控制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0引言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铺开。
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由于交通量大、车速高,导致高速公路两侧的噪声超标情况日益严重,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的干扰程度也随之加剧[1-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由交通噪声引起的投诉也逐渐增加,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3]。
本文针对云南武昆高速某路段沿线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其交通噪声是否超标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避免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通过对该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
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1.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来源于运行中车辆发出的声音,主要分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发动机噪声、机械噪声、轮胎噪声、喇叭噪声和车身噪声等。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发动机噪声和排气噪声;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50km/h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轮胎噪声[4],而高速公路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km/h ,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主要是轮胎噪声引起的。
1.2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特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具有污染噪声频率宽泛、污染介质无形、污染时间持续和污染范围具有区域性等显著特点[5]。
①污染噪声频率宽泛。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交通噪声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噪声种类多,分布于低、中、高频率,具有频率宽泛的特点。
②污染介质无形。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因振动产生声波,并传递到个人受体,使其感受到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对身体或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噪声传播是无形的。
③污染时间持续。
与普通公路对比,高速公路为满足货物运输、人员流动的需要,具有车流量大、24h 连续通车等特点,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是持续不断的。
道路交通工程降噪方案范本一、噪声来源分析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包括车辆引擎噪声、车辆行驶产生的轮胎与路面摩擦噪声以及车辆鸣笛声等。
在制定道路交通工程降噪方案时,需要对噪声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主要噪声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二、降噪方案制定1. 交通组织优化通过对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减少交通拥堵和车辆停驶时的急刹车、急加速等行为,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
例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建设交通枢纽等措施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车辆怠速和急刹车现象。
2. 道路表面材料改造优质的道路表面材料可以有效减少车辆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声,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
采用低噪声路面材料、绿色防护栏、消音隔离垫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路面摩擦噪声。
3. 建筑隔音措施在交通高峰期,为降低车辆引擎噪声和车辆行驶噪声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可以在建筑外墙或窗户采取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玻璃、设置隔音窗户等,以减少噪声的传播。
4. 绿化带和隔离带建设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或隔离带,种植高大树木、花草植物等,可以有效减缓车辆行驶时的噪声传播速度,减少噪声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建立噪声监测系统为了及时了解交通噪声的分布和变化情况,需要在道路周边建立定点或移动式的噪声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数据对降噪效果进行评估,进一步优化降噪方案。
6. 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在制定和实施降噪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提供噪声污染的监测和投诉渠道,倡导文明出行和减少噪声污染的行为,通过媒体宣传和社区教育等手段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降噪方案实施1. 制定实施计划在确定降噪方案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方法等内容,确保降噪工程的顺利实施。
2. 技术措施落实对于道路表面材料改造、建筑隔音措施、绿化带和隔离带建设等技术措施,需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降噪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3. 监测与评估在降噪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降噪效果的实现。
关于公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防治探究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然后提出了公路交通噪声的基本防治措施,以降低乃至消除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噪声危害;防治措施前言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
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对防治交通噪声方面已有法可依,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营运的各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对策,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平衡的目的。
一、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及危害问题分析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下降;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例如,受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业大厦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周围土地的价值。
公路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是各类机动车,各类机动车以不同的行驶状态和工况在公路上行驶而产生交通噪声。
二、防治交通噪声的策略分析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不足,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是指为了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公路噪声评价是指对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确定噪声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评价结果可以为公路噪声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路噪声控制技术规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的噪声控制要求,二是对公路交通运营中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应根据环境敏感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计划。
例如,在居民区附近的公路建设或改建过程中,可以采取隔音墙、隔音屏障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还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者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声产生较大的作业。
在公路交通运营中,应根据公路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例如,在通过居民区的公路上,可以设置噪声屏障、降低车辆行驶速度、改善路面状况等手段来减少噪声污染。
此外,对于农村地区的公路,可以采用绿化带、隔音墙等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还包括噪声监测和评估方法。
通过使用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对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噪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还应包括对噪声控制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噪声影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度。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是为了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通过规范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的噪声控制要求,以及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对公路交通运营中的噪声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汽车运行时对道路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以及车轮和路基相互作用产生的振动[1]。
此外,振动污染还可以分为自然振源和人工振源两大类,其中人工振源包括运转的各种动力设备、建筑施工使用的一些设备、运行的交通工具等[5]。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可以从合理规划、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着力解决[3]。
针对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技术改进**:通过选择合理的降噪设备、改善工艺和操作技术、减小震动等方式来减少振动污染[17]。
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监测和减少噪声污染[15]。
2. **法规制定与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排放噪声、产生振动应当符合的标准和要求,这为振动污染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4]。
3. **规划与管理**:从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和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从而降低因交通引起的振动污染[3]。
同时,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和优化,也是减少振动污染的有效途径[12]。
4. **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提高公众对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通过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9]。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技术创新、法规制定与执行、规划与管理以及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减轻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问题。
####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具体影响有哪些?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具体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振动不仅损害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更重要的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人对频率为4~8赫兹的振动更为敏感[18]。
2. 对建筑物的影响:交通车辆引起的结构振动会通过周围地层向外传播,进一步诱发建筑物的二次振动。
3. 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河南科技3上3.急弯陡坡路段。
由于下陡坡路段的车速比较快,因此急弯陡坡路段处除有单个急弯的安全隐患外,还容易产生车速过快、视距不良等因素造成车辆侧翻、对撞或冲出路外事故。
采取的措施。
(1)在急弯前的直线路段设置急弯、陡坡、减速的组合标志,逐渐控制车速,使车辆能以较安全的车速通过小半径曲线。
(2)路侧危险路段且事故较多路段的弯道外侧,设置了护栏。
(3)连续急弯陡坡路段结合地形设置了避险车道,避险车道的应用研究为失控车辆提供了安全的再生空间。
4.视距不良的路段。
引入路侧宽容设计理念,选择一些路侧条件好的路段,移植树木,留出路侧净区,为可能的路外事故提供安全空间。
能不设护栏就不设护栏。
(1)移去障碍物,如切掉山体,移植树木等,增加视线的通透性。
(2)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3)设置交通凸面镜和强制鸣喇叭。
(4)修剪、处治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
以上措施目的是为了减少在视距不良的情况下进行超车、或占道行驶而导致的对撞事故。
5.路侧险要路段,试验并开发多种护栏,使安保工程护栏选用更具灵活性。
路侧险要路段主要安全隐患是车辆驶出路外的事故。
方案设计时,首先应合理设置标志、标线等设施,加强诱导,控制车速使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其次加强防护,减轻事故严重程度。
设计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路段的平、纵线形指标及历史事故资料,分别设计波形梁护栏、钢筋混凝土护栏。
()在临河路段和路侧险要路段设置警告标志和护栏。
6平面交叉路口。
(1)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且交通量较小的平面交叉路口,主路设置平面交叉的警告标志。
(2)视线不良的平面交叉应修剪路侧树木,保证平面交叉的视距条件。
(3)支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支路路口设置物理减速装置,强制支路车辆在汇入干线之前减速。
7.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
公路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主要的安全隐患是快速行驶车辆和横穿行人、自行车的碰撞、解决的基本原则是规范行人的过路行为,给车辆必要的警告,并使车辆降低车速。
公路交通噪声的防治摘要: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通过对交通噪声的产生、特性及其危害的介绍,阐述了公路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交通噪声特性危害防治措施噪声是生活中产生的令人不快的声音, 它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睡眠和娱乐, 甚至会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 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1交通噪声的产生及特性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 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 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 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
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 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
这类噪声中,夹杂有汽车的引擎或喇叭声,但这不是噪声的主要来源,这里主要的噪声来自轮胎撞击路面的声音。
乍一看,柔软的橡胶和沥青路面的接触似乎不会发生什么声音,但是公路噪声的主要来源就是这两者之间的接触,并且能以很多种方式发出恼人的噪声:轮胎的任何部分接触路面时,就会发出用橡胶锤敲路面似的噪声;再有,轮胎上的防滑花纹离开路面时会发出尖叫,就像运动鞋迅速离开地板时发出“吱吱”声一样;另外,轮胎在路面上混动时,会排挤和路面接触点上的空气,发出噪声。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生产的噪声影响。
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
公路产生的噪声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
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声增长约为2~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
交通噪音控制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噪音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交通噪音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交通噪音。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方案一:交通管控通过交通管控措施,限制交通流量和速度,以减少交通噪音的产生。
具体措施包括:- 实施交通限行措施,限制某些地区或时间段的车辆通行。
- 增加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控制车辆的流量和速度。
- 加强交通巡逻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驶的车辆进行处罚。
方案二:道路改造通过对道路进行改造,减少交通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具体措施包括:- 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设置隔音墙或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
- 使用低噪音材料重新铺设道路表面,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
- 对路面进行维护和修复,减少路面崩塌和凹凸不平造成的噪音。
方案三:公众教育与意识提高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交通噪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公众自觉采取行动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具体措施包括:- 开展交通噪音知识普及活动,向公众介绍交通噪音的危害和减少噪音的方法。
-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提醒公众减少噪音污染。
- 倡导公众使用低噪音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公共交通等。
方案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交通噪音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交通噪音限制标准,规定噪音排放限值。
- 加强对交通噪音源的监测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进行处罚。
- 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让公众能够方便地举报交通噪音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交通噪音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来解决。
通过交通管控、道路改造、公众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公路工程防扰民方案一、引言公路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伴随的是对周边居民生活的一定程度影响。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应当在道路设计、施工和运营中采取措施,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扰民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公路工程防扰民的方案,以期为公路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二、扰民影响的种类公路工程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各种扰民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噪音扰民:道路施工和交通运营产生的噪音可能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例如影响居民的睡眠质量和休息时间。
2. 污染扰民: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营产生的尾气排放、扬尘等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 安全扰民:公路交通事故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影响,例如车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视觉扰民:公路建设可能对周边居民的视觉环境造成影响,例如挡住了美丽的风景或影响了居民的日常视野。
5. 社会扰民:公路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社会日常活动造成影响,例如造成交通拥堵和影响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三、防扰民方案为了减少公路工程对周边居民的扰民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充分考虑居民生活区、公园绿地、学校医院、文物古迹、生态保护区等特殊区域,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扰民因素。
2. 噪音控制。
在道路施工和运营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使用低噪音设备、控制施工时间等措施。
3. 污染控制。
应当采取措施,以减少道路施工和运营对周边居民的环境污染影响。
例如对施工现场进行水洒降尘、采用清洁燃料车辆、加强尾气排放治理等措施。
4. 安全保障。
在公路交通运营过程中,应当加强交通管理和安全监控,减少交通事故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例如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加强交通巡逻执法等措施。
5. 美化环境。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绿化、景观设计等工作,以改善公路周边居民的视觉环境。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计算方法和防治摘要:分析了交通噪声的产生原因,监测方法以及预测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噪声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噪声监测预测防治Stract: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raffic noise, monitoring methods and prediction models. An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easures to reduce noise pollution.Keywords:noisemonitoringpredictioncontrol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
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1 交通噪声的产生及危害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交通噪声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1)汽车动力系统的噪声,即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废气排171、风扇等产生的噪声;(2)汽车车厢、配件、货物在汽车行驶中碰撞、摩擦引起的噪声;(3)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噪声。
汽车低速行驶时,主要是发动机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和载重量的增加,轮胎与路面接触噪声随之提高;(4)汽车鸣笛的噪声。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2】。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例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
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分贝,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一I.26%,平均0.9%左右。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
要:本文对公路交通噪声实地监测的结果及其对沿线社会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常见的公路交通降噪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
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1、噪声状况监测与分析为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公路沿线的交通噪声状况,我们于2000年10~11月,分别对205国道南京至新沂段和312国道南京至苏州段进行了交通噪声监测。
1.1监测情况说明
①测量时间段选在每天的三个交通高峰时间,即9:30~10:30;16:30~17:30;21:30~22:30,每个时段连续监测1小时;
②选取国道上路面约为15m宽的双车道。
测点位置为距离路肩10m 处,离路面高度为1.2m处;测点附近地势开阔平坦,无障碍物;
③测量仪器为国产HS6280D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并配备HS4782A 型打印机。
1.2监测指标说明倍频带噪声频谱可揭示公路噪声的频率成分。